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香菱的教训:永远不要低估人性的恶

香菱的教训:永远不要低估人性的恶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陈想书语 访问量:2362 更新时间:2024/2/29 23:52:51

‍‍‍‍

我们知道,香菱在夏金桂手里受尽了欺负,差点死在她手里。但是夏金桂还没有进门的时候,香菱却是极盼着她早点来。

为什么会这样呢?我觉得有三点原因。

一是为薛家好。

香菱身世悲惨,虽出身于小城望族,却在五六岁时被拐,长到十二三岁后又遭遇“一女二卖”。被薛蟠连买带抢进了薛家后,又因薛蟠是众所周知的“呆霸王”或贾琏嘴里的“薛大傻子”,不是个正经人,也不是个聪明人,香菱全靠着薛姨妈和宝钗,才有了自己的容身之地和喘息之所。

像香菱这样的命运,她似乎比谁都有理由恨这个世界,不报复社会已算十分客气了。但是她的天性里秉承着父亲甄士隐善良纯粹的品性。既然身在薛家,身为薛蟠的妾室,她就一心一意希望薛家好。

香菱是个聪慧的人,她自然明白薛姨妈,纵然不去考虑她治家的能力,也终归是要老的;

姑娘宝钗呢,尽管性格稳重和平,时时处处能够帮母亲一把,但她总是要出嫁的;

而薛蟠呢,看看是撑不起薛家的。那么现在,有一个办法能够解决这个问题,那就是薛蟠娶一个好妻子。比如就像宝钗那样的,或者说就像王熙凤那样的,那不就解决问题了吗?

她作为妾室,一定会协助正妻把薛家给搞好的。

二是以为夏金桂与薛、林一样。

我们知道,薛蟠有一次见到了“风流婉转”的林黛玉,一下子“酥倒在那里”。

而夏金桂呢?在宝玉的眼里,“一般是鲜花嫩柳,与众姊妹不差上下的人”,也是跟宝钗黛玉等姐妹们一般无二的,也就是说也是“看上去很美”的女子。

所以也就可想而知,薛蟠当初见了夏金桂,就算不如见了林黛玉那样“酥倒”,但至少也是立马匍匐在她的石榴裙下了。

薛蟠当然想不到,夏金桂入门前跟入门后几乎完全是两个人。

他想不到,薛姨妈想不到,宝钗想不到,香菱当然更加想不到。

她会根据薛蟠“情人眼里出西施”的描述,以及薛姨妈对从前薛夏两家往事的回忆,形成对夏金桂的印象。她显然会认为,这是一个跟宝钗一样极好的女孩儿。

这么好的女孩儿,早点来到薛家不就可以和自己一起好好服侍薛蟠了吗?或许薛蟠从此就改了原来的那种模样呢!

三是期望夏金桂成为她的“诗友”。

香菱尽管自幼被拐,但她是有文化基因的。她认认真真地按照林黛玉的指点,以李白杜甫王维三家诗打底,用心读写,加上黛玉指点,没过多久就把诗写得像模像样。

这里我们不强调香菱是多么聪慧,而强调她在琐碎日常的生活当中,始终有着一颗诗心。用曾经流行的一句话来说,“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

小姑子宝钗写诗很有水平,但她是要出嫁的,并且宝钗本身就不太赞成香菱过多地去琢磨写诗这样的事情,毕竟这不是女子的主业。

而林黛玉当然也是要出嫁的。包括探春也一样。所以香菱势必要失去可以探讨诗艺的朋友。

那么,如果夏金桂和她一样喜欢写诗呢?

她听说夏金桂在家也是读书写字的,那自然而然就把她当成了与自己同类的人,觉得又添了一个作诗的人。

香菱想得挺美;而事实是,她可真是想得美!

夏金桂出身大户人家,写几首诗应该不在话下,但问题是她志不在此啊!她在寡母的宠溺中长大,“骄娇”二气极盛,她要的是控制整个薛家,人人都不敢违逆;与香菱追求诗境,恰如“战争与和平”,两者正好相反啊!

反而,香菱越是纯粹,却越是激发夏金桂的嫉妒,非把她踩到尘埃里不可。

因为以上三个原因,香菱急切地盼着夏金桂早早过门,不过她很快就能体会到,什么叫做“希望越大,失望也就越大”;夏金桂进门给她带来的不是友爱和诗情,而简直只有欺压和苦难。、

看到了吧,香菱设想的全是“美好”,却没有想到,夏金桂这个女孩儿和她不一样。

所以有时真情还真未必能换来实意,善意并不一定就换来友爱;与人为善是不错的,但永远不要低估人性的恶意。

也许这也可以成为一个值得吸取的教训。

对以上说法,朋友们怎么看呢?欢迎留言讨论!

当代著名作家王蒙先生说:《红楼梦》是一部文化的书。它似乎已经把汉语汉字汉文学的可能性用尽了,把我们的文化写完了。《红楼梦》是一部百科全书,而且不仅是封建社会的。几乎是,你的一切经历经验喜怒哀乐都能从《红楼梦》里找到参照,找到解释,找到依托,也找到心心相印的共振。

这么有价值的书,怎么可以不读呢?并且从任何时候读起都不会迟!

诚荐一个触角细腻的读书号:

从他的故事里找到记忆:

标签: 香菱薛蟠林黛玉贾琏甄士隐宝钗

更多文章

  • 贾宝玉落魄后多凶险,香菱从不敢提起的一个人,印证他有生命之忧

    历史解密编辑:学幻帝国标签:香菱,黛玉,薛蟠,贾宝玉,贾雨村,中国古文献

    80回后文章的缺失,贾家败落后,很多人的结局都成了谜团。读者普遍认为,十二金钗及副册、又副册中的女子结局悲惨已成共识,但她们的护花使者贾宝玉相对来说结局不错,虽做了和尚,生活困顿,但至少没有性命之忧,也算得以善终。但在87版电视剧《红楼梦》中,宝玉却有一段下大狱的情节,下狱的罪由是“在一首诗里学了皇

  • 《红楼梦》香菱学诗:最明智的决定,是拜林黛玉为师!

    历史解密编辑:不红居士标签:宝钗,林黛玉,贾宝玉,曹雪芹,红楼梦,香菱学诗

    红楼第四十八回,前因“呆霸王调情遭苦打”,薛蟠受伤卧床,伤好之后,担忧被人耻笑,便外出去做生意,曹雪芹借此机会,把呆憨可爱的香菱送进了大观园。香菱进园后,心心念念的第一件事就是学诗。说来也奇,香菱自幼被拐走,在被薛蟠抢走之前,她一直生活在社会底层,虽借着“扬州瘦马”的契机,得以识文断字,可底层生活的

  • 薛姨妈要卖香菱,是怕她留下来受气吗?香菱又为什么不肯走?

    历史解密编辑:雪球啃史标签:香菱,薛蟠,宝钗,薛姨妈,西门庆,王熙凤

    我负责任地说一句,薛姨妈要卖香菱,绝对不是替香菱着想。受气也好,挨打也罢,薛姨妈根本不放在心上。她关心的,是家庭和睦,别被人笑话。薛姨妈曾经很欣赏香菱。王熙凤知道:“姨妈看着香菱的模样儿好还是末则,其为人行事,却又比别的女孩儿不同,温柔安静,差不多的主子姑娘也跟他不上呢”,所以正式收香菱为子妾。但是

  • 命运多舛的香菱与倒霉冯渊的镜花水月爱情

    历史解密编辑:宝宝爱我标签:香菱,冯渊,薛蟠,贾雨村,曹雪芹,红楼梦

    《红楼梦》中香菱原来叫甄英莲,真应该怜惜。她是一个命运多舛的女孩子,生在乡绅小康之家,本来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却在五岁看花灯的时候被人贩子拐走了,十二三岁时被卖,最终被“呆霸王”薛蟠买走作妾,遭遇磨折,婚姻不幸。她是《红楼梦》千红一窟,万艳同悲的女子悲剧命运的一个具体的写照。在命运的洪流中,曾经有那么

  • 香菱就是甄英莲

    历史解密编辑:齐鲁壹点标签:香菱,英莲,薛蟠,贾雨村,甄士隐,曹雪芹

    文|于瑞桓 甄英莲由娇小姐变成侍妾香菱,这倒霉运有偶然也有必然。偶然是被人贩子偷走,必然是一旦落入人贩子之手,逃脱的机会几乎等于零。而更悲催的是香菱居然在受到二次命运的垂怜时,又被权与贵的同流合污,一脚踹回了黑暗的牢笼之中,从此万劫不复。 读过《红楼梦》的人都知道,香菱还叫甄英莲的时候,是姑苏望族甄

  • 《红楼梦》:香菱死在自己对夏金桂的期盼里?

    历史解密编辑:阅读悦读之写乎标签:香菱,薛蟠,纨绔,贾家,夏金桂,薛姨妈,红楼梦

    作者:阿赖耶识书里的姑娘很多,可是很多人的悲剧是当下的社会所造成的结果,只有香菱,她的悲剧,是天意的捉弄,是人力不可违的定数。三岁的香菱还是甄英莲,那时的她是最幸福的她,良好的家世,恩爱的父母,出挑的长相,只等着长大嫁给一个好儿郎。四岁的甄英莲在象征团圆的元宵节被拐走,自此变成了香菱,甚至都会想不起

  • 35年前两位京剧演员合演《问紫鹃》唱段,难得一见!

    历史解密编辑:京剧标签:演员,京剧,问紫鹃

  • 35年前的两位京剧演员合演《问紫鹃》,如今一位成为大家,一位却不在人世

    历史解密编辑:京剧标签:演员,不在,问紫鹃

  • 不用紫鹃为黛玉的将来着急,贾母其实早就为黛玉做好了准备

    历史解密编辑:乐享盖生活标签:紫鹃,黛玉,贾政,贾琏,林黛玉,罗玉凤

    紫鹃试宝玉,一句“姑娘马上要回姑苏”,立刻把宝玉试成了半傻子,宝黛之间的感情几乎昭然若揭。紫鹃服侍宝玉回来,直接说明了:我们这里就算好人家,别的都容易,最难得的是从小儿一处长大,脾气情性都彼此知道的了。趁早儿老太太还明白硬朗的时节,作定了大事要紧,说得黛玉直泣了一夜。薛姨妈这只老狐狸,虽然明面上说宝

  • 紫鹃敢管林黛玉,鸳鸯敢教训贾母,为何莺儿见了宝钗就不敢说话?

    历史解密编辑:傲史天下标签:莺儿,紫鹃,贾环,宝玉,贾母,林黛玉,薛宝钗,鸳鸯(红楼梦)

    谁说莺儿在宝钗面前不敢说话了?正月里放假,贾环跑到宝钗屋里来玩,输了却赖,莺儿指出,贾环就急了。于是宝钗只好委屈自己的丫头,命令她:“越大越没规矩!难道爷们还赖你?还不放下钱来呢?”客人少爷急了,自家小姐又这样吩咐,要是一般的丫头,只能一声不响乖乖放下钱来了吧?可是莺儿呢?“一个作爷的,还赖我们这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