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搜索>隋军

隋军

  • 隋军

    名人大全时间:2024/1/19 4:53:05阅读:4123

    隋军,女,汉族,1961年9月生,山东广饶人(福建福州出生),美国侨眷,1985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2年8月参加工作,大学学历,高级经济师。现任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常委、外事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华侨历史学会会长。中文名:隋军国籍:中国民族:汉族籍贯:福建福州出生日期:1961年9月毕业院校:厦门大

  • 密结盟友、重点打击和“据险养威”的战略是李渊争霸天下的保证

    历史解密时间:2024/1/4 3:49:14阅读:1729

    在隋末众多的起义军及贵族官吏割据势力中,李渊军在初期的声势并不显赫,比之李密、窦建德、杜伏威等起义军来说,李渊军是势单力薄的,加之北方的隋军势力尚强,这就迫使李渊在战略上必须采取广结盟友,重点打击的谋略。即使在唐王朝建立,唐军力量大增的情况下,李渊仍然坚定不移地贯彻了这一策略。这是唐军能够先后战胜各

  • 揭露历史的隐秘:唐太宗李世民的姐姐平阳昭公主一生有多传奇?

    历史解密时间:2024/1/22 16:47:28阅读:4244

    揭露历史的隐秘:唐太宗李世民的姐姐平阳昭公主一生有多传奇?说起中国古代战争史,男性总是占据绝对的“主体地位”,但却总有那么一两个女性凭借自己的努力,在满是“汗臭味儿”的世界中树立起了自己的“标杆”。比如说商朝时期传奇的王后妇好、南北朝时期替父从军的花木兰,以及宋代著名民族英雄梁红玉、明末著名将军秦良

  • 不要以为,徐茂公只是个能掐会算的牛鼻子!

    历史解密时间:2023/12/29 9:51:05阅读:1013

    小时候看隋唐英雄传,被徐茂公的智慧深深得折服,他的智慧使得瓦岗英雄们多次转危为安。那么在真实历史,徐茂公又是什么样的形象呢?徐茂公,就是开唐大将李勣,原名徐世勣、李世勣,字懋功,曹州离狐人,出身高平北祖上房徐氏,也是名门望族。徐世勣家本是富豪,史称其“家多僮仆,积栗数千钟”。徐世勣与其父徐盖都是乐善

  • 瓦岗军李密惨败,坐拥20万大军和秦琼、徐茂公,为啥就是打不赢

    历史解密时间:2023/12/29 14:22:59阅读:4738

    纵观中国历史,举凡朝代更迭、天下大乱之际,往往是英雄辈出、群雄争霸的时代。隋末大乱之际,一支名为瓦岗军的农民武装横行天下,3年间瓦岗军威震四方,“胡骑千群,长戟百万。饮马则河洛可竭,作气则篙华 自飞”,大名鼎鼎的秦叔宝、程咬金便是瓦岗军中的大将,乃至单雄信、徐世勣、魏征等大人物都纵横其中。而正是这样

  • 章丘这个村有口千年古井,传说与隋末杜伏威手下的一名大将有关

    历史解密时间:2023/12/10 23:39:32阅读:2257

    时家村位于章丘区相公庄街道办事处驻地东北6公里处,长白山下,村庄南北呈不规则的长方形聚落。据《时氏祖谱》载:“明末,时英通的三个儿子从刁镇时家庄逃荒来此,后逐渐发展成村,仍用原村名时家庄,以示不忘本。”村子虽不起眼,在外人眼里看着简单、淳朴的小山村,村东山上却有隋末杜伏威的农民起义军千年古寨的遗址,

  • 隋末悲情英雄杜伏威,纵横江淮屡书传奇,降唐后却被好兄弟害死

    历史解密时间:2023/12/10 18:16:01阅读:120

    本文这个故事的主角,早晚会被搬上银屏,为了他,我决定改变一下写作习惯,不搞理性分析,单讲故事情节。故事的男一号叫杜伏威,一个生活在隋朝末年的平民,不,应该叫“贫民”。他的经历颇有几分朱元璋的色彩,他的传奇程度甚至超过朱元璋,只可惜结局是悲剧。杜伏威是齐郡章丘人,家里穷得叮当响,生活无处着落的他只好当

  • 隋末英雄杜伏威:比瓦岗军更狠,一猛会三彪,三千山东兵霸占江东

    历史解密时间:2024/1/25 19:50:27阅读:2595

    要说隋末义军谁更狠,大概都会说瓦岗军。然而如果论战绩,杜伏威以三千人马起家,打遍江东无敌手,却比瓦岗军更见其难。1.饿疯了的少年强盗山东自古出豪士。隋末天下大乱群雄并起,自然少不了山东人的戏份。齐州章丘有一位叫作杜伏威的,就对大隋江山有了点野心。杜伏威画像杜伏威是贫民出身。大业九年,他年方十六岁,生

  • 窦建德:手握三十万大军,为何会在最巅峰时,被李世民三千人打垮

    历史解密时间:2024/1/21 16:21:23阅读:2628

    公元621年,七月,长安。当窦建德被五花大绑,推到长安街头的时候,目之所及,周围是一片黑压压的前来围观的唐朝百姓。然后,随着刽子手手起刀落,窦建德就此结束了自己的一生。直到此时,窦建德仍是没想明白,为何他会落到这一步。相比隋末群雄中的其他人,窦建德其实更像是那种真正的乱世枭雄。出身底层,为人纯良,却

  • 韩擒虎带500骑,虐敌10万,灭陈国。可他却骂同僚:你哪能与我比

    历史解密时间:2023/12/23 2:56:11阅读:4844

    580年,韩擒虎带500骑兵,暴虐陈朝10万部队,战灭陈国,活捉陈后主。然而,擒韩虎却骂灭陈功臣贺若弼:你哪能与我比!韩擒虎的父亲是北周大将军,手握重兵。从小,韩擒虎便练得一身好武艺。少年时,他以胆大有谋出名。此外,韩擒虎还爱好读书,几乎所·有的书他都有涉及。长大后,韩擒虎进入军界,继承了父亲的爵位

  • 隋朝名臣、军事家杨素,如何大破突厥?

    历史解密时间:2023/12/29 9:30:14阅读:2401

    作者:大聪明【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杨素(544年—606年),字处道,弘农郡华阴县(今陕西省华阴市)人。隋朝军事家、权臣、诗人。杨素出身关中士族弘农杨氏。北周时期,起家中外府记室、礼部下大夫、大都督,累迁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参加灭北齐之役,并随上大将军王轨救援彭城,俘虏南陈主将吴明彻。后

  • 南征北战的第一猛将史万岁,为什么被隋文帝下令处死?

    历史解密时间:2023/12/30 4:07:01阅读:332

    本文系时拾史事独家原创稿件,未经授权严禁转载作者:陈华他是大隋四大名将之一,更是单挑武力值第一的猛将。出身将门的自小就是英俊无双,勇猛无匹,迅捷无敌,外带精通占候的战场小霸王,未尝败绩。可惜能力越大,脾气越暴,越注定了他的悲剧结局。他十五岁随父出征,就能准确判断出战场形势。父亲不幸战死后,作为烈士后

  • 隔江犹唱后庭花:隋朝名将贺若弼瞒天过海,轻松灭掉南陈

    历史解密时间:2023/12/26 12:25:54阅读:493

    导语:“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这句诗相信大家一定都十分的熟悉,而这句诗是讽刺晚唐时统治者昏庸的生活,但同时也是南陈被灭的真实写照。当时陈后主也是在声色犬马中稀里糊涂被隋朝灭了国,而这也要仰仗大将贺若弼的瞒天过海之计。在公元588年,已经平定了北方的杨坚决定发兵南下,希望可以一举灭掉南陈,实

  • 贺若弼:将南北朝归于一统的盖世名将,只因嘴太碎,满门被抄

    历史解密时间:2023/12/30 4:04:08阅读:1787

    唐建中三年 (公元782年),礼仪使颜真卿向唐德宗建议,追封古代名将,并为他们设庙享奠。这份古代名将的名单中,隋朝一共出现了四个人:贺若弼、韩擒虎、史万岁、杨素。后来的宋王室依照唐代惯例,为古代名将设庙,增设七十二人,隋朝四将仍列其中。不过,这隋朝四将中的贺若弼,他是看不起其他三将的。他曾私下里曾对

  • 隋灭南陈——隋军攻克南京,陈叔宝、杨广、贺若弼二三事

    历史解密时间:2024/1/28 11:19:44阅读:4278

    公元589年,南陈后主陈叔宝被大隋朝军生擒,随之南陈灭亡。南北朝时代结束,隋朝统一全国。当隋军兵临南京城下,南陈后主陈叔宝躲进后宫深井。城破后仍被隋兵找到,将其从井中拉出,才发现这位南陈后主陈叔宝和张丽华,孔贵嫔绑在一起,出尽了洋相,丢尽了祖先的脸。因自己的无能昏庸国破家亡。攻克南京,两路大军功劳最

  • 杨玄感叛乱:险些颠覆隋朝,起因竟是杨广送错人的一杯毒酒?

    历史解密时间:2023/12/27 16:55:21阅读:2590

    613年,隋炀帝杨广第2次征讨高丽,将押运粮草的重任交给杨玄感。当时,天下百姓早就对杨广大兴土木、四处征伐的行为感到不满,朝廷对民力的过度使用,让人们活不下去,只能揭竿而起。转瞬之间,天下义军四起,杨玄感也利用这个机会,号召部下将士起兵反抗杨广。杨玄感出身高贵,他的爸爸便是隋朝开国功臣杨素,曾经是杨

  • 杨玄感堪称项羽再世,本能推翻隋朝,为何兵败被杀?

    历史解密时间:2023/12/27 16:34:54阅读:758

    杨玄感出身弘农杨氏,是隋朝功臣杨素之子,别看他出身名门,但却勇武过人,人们甚至说他是项羽在世。613年,杨玄感在黎阳起兵反隋,军队迅速发展到十几万人,按理说凭借他的勇武,应该是可以推翻隋朝统治的。然而,杨玄感却失败了,还引来了灭门之祸。那么,这位隋朝的项羽,为何最终兵败被杀呢?一、项羽在世据史书记载

  • 荒唐皇帝陈叔宝:隋军过江时正在听一千美女合唱

    历史人物时间:2024/1/27 14:17:09阅读:3922

    陈叔宝是陈朝的最后一个皇帝,为了不辱没亡国之君这个名号(当亡国之君也不容易啊,因为在历史上他们和功名赫赫的开国之君一样多,所以也不是随便什么人能当的),陈后主这个人的荒淫腐败也达到了相当的造诣,别的不敢说,但是至少填补了陈朝的历史空白。陈叔宝自幼接受良好的皇家教育,诗词书画样样精通,(换算成现在的文

  • 陈朝为什么面对隋军的入侵显得毫无还手之力?

    战史风云时间:2023/12/12 16:43:13阅读:4210

    589年1月22日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泊秦淮》杜牧身处晚唐的杜牧看到内忧外患,民不聊生,对统治者十分不满,感到唐王朝的政权岌岌可危。此时,作者来到秦淮河畔,看到了淡烟寒水、夜幕朦胧的凄迷景象,听到了商女靡废的亡国之音,感慨万千,写下了这首诗。而诗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