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620年(唐武德三年),在长安称帝的李渊羽翼渐丰,已经准备扫除天下群雄统一天下。此时,李渊最大的两个敌人,分别是占据河南,以洛阳为都城的“郑帝”王世充;割据河北,以乐寿为核心的“夏王”窦建德。
为了解决王世充和窦建德,李渊采取了先郑后夏,各个击破的方略。于是,以秦王李世民为统兵主帅,对王世充进行征讨。其实王世充实力与唐军相比,虽然稍有逊色。但是拥有洛口仓和黎阳两大粮仓,还降服了瓦岗寨一众猛将的王世充,还是有一定实力与唐军交战的。结果谁也没有想到,李世民率领的唐军,以摧枯拉朽之势横扫了王世充。仅仅用了三个月的时间,河南五十余州相继归降唐朝,王世充只能退守洛阳。在生死存亡之际,王世充不得不向河北的夏王窦建德求援。
此时的窦建德谓是意气风发,刚刚消灭了宇文化及,收复了隋朝最精锐精锐的骁果军。在看到李唐围攻洛阳之后,深知唇亡齿寒的窦建德,欣然应允出兵援助。于是,窦建德集结10余万大军,对外号称30万,水陆并进前来救援王世充。面对来势凶猛的窦建德,李世民召集众将领商议,众人都请求避开窦建德的兵锋,唯有大将郭孝恪力排众议,提议借虎牢之险抵御窦建德。李世民听从了郭孝恪的建议,派遣老蒋屈突通等人率领大军,继续围攻洛阳城。而李世民则三千五百名精锐,向东赴虎牢阻击窦建德。
[图片5]
别看窦建德有10万大军,李世民不过三千五百人。但是凭借虎牢关险峻的地形,李世民让窦建德在长达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寸步难行。在经过一个多月的对峙之后,双方之间的进行了最后的决战。当时建德探听到唐军草料用完,不得不在黄河以北放马。就准备利用这个机会,对虎牢关发动偷袭。于是李世民将计就计,假装渡过黄河,并留下一千多匹马在那里放牧,用于迷惑窦建德。而李世民则偷偷的返回了虎牢关,准备迎战窦建德。
[图片7]
窦建德不知是计,于是倾巢而出,对虎牢关发动攻击。李世民不急于与他进行正面交锋,继续采取固守的方式。结果,窦建的部下列阵备战已经半天了,士卒们饥饿疲惫,都坐了下来,又争着喝水,迟疑着想撤退。就在窦建德的部下饥渴难耐之际,李世民开始发动进攻。李世民亲率骑兵为先锋,大军跟随在后进行掩杀。面对突然杀到的唐军,窦建德根本无法建立防线,只能匆忙迎战。结果可想而知,饥渴交加的夏军,面对史大奈、程知节、秦叔宝、宇文歆等一众猛将率领的唐军,根本无力抵抗。反复鏖战四五次,窦建德渐渐后退,阵型逐渐开始崩溃。在交战中窦建德也被长枪刺中,逃跑到牛口渚,最终被唐车骑将军白土让、杨武威活捉。
虎牢关一战,李世民用3500精锐击败窦建德的10万大军,据说俘虏就抓了5万多人。不仅创造了罕见的以少胜多的战例,更是唐朝统一了北方打下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