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48岁窦建德兵败被擒后随即被杀,李世民:他若活着,李唐永无宁日

48岁窦建德兵败被擒后随即被杀,李世民:他若活着,李唐永无宁日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沈涛谈资讯 访问量:3226 更新时间:2024/1/15 11:35:16

如果隋朝末年的群雄割据中没有李世民,那么最终统一天下的很有可能是身在河北的夏王窦建德。

从兵变起家到占据河北,窦建德仅仅用了数年的时间就打造了一个太平盛世,境内无盗匪,商旅可以在任何地方夜宿,除了高超的治国能力,窦建德的军事造诣也很高,击败宇文化及,俘虏李神通,兵马数十万,良将上千员。

可是窦建德依然失败了,他的失败离不开李世民,更离不开王世充。

在皇位上刚过把瘾的王世充就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李世民来了。

意气风发,战斗意志极强的李世民进入东部战场后,在慈涧遭遇了第一个生死时刻,仅率少数人马勘察地形的他被王世充的三万大军合围了。

绝对的危机,李世民体现出了他为何能够驰骋天下而不败的原因,过人的胆识和勇气。百人对战万人,镇定自若、身先士卒的李世民感染了每一个参与护卫的战士,杀出重围只是一瞬间的事情而已。

强烈的杀气也让王世充的部下直面内心的恐惧,洧州长史张公谨未战献怯,献城投降。显州、陈州、尉州紧随其后,本是铁板一块的郑国,七零八落,敌我交叉。

除了献州,王世充部下秦叔宝、程知节、李君羡等早已投奔李世民,战斗未开始,王世充就品尝到了失败的滋味。

每逢战阵,李世民必定亲临前线侦查地形,这是他打仗的习惯,却也屡次让他陷入危机之中。慈涧突围没多久,李世民就在邙山脚下遇到了第二个生死时刻。

若非尉迟敬德死命相救,李世民必定死在了单雄信的长枪之下。

大难不死,得到的回报是非常丰厚的,王世充的部下继续投降。墙倒众人推,王世充还没有倒下,他的部下们就开始近乎疯狂砍断他的根基了。

王世充只剩下最后一个对付李世民的机会,他终于想到了河北的窦建德,只是不知道夏王愿不愿意支援他这个过去的死敌呢。

窦建德当然愿意,唇亡齿寒的道理他懂,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道理他更是了然于胸,兵强马壮,战斗意志旺盛的窦建德意图在王世充与李世民两败俱伤之时,突然南下。李世民若败,可趁其疲惫不堪时发动进攻,进取关中;王世充若败,则吞并洛阳,两分天下。

窦建德未到,李世民已经驻兵邙山脚下的青城宫,王世充再次发动突然袭击,唐军惶恐,唯有李世民骑着“昭陵六骏”之一的飒露紫,在随从的掩护下,直插敌营。

唐军大阵,奋勇向前,李世民却遭遇了第三次生死时刻,飒露紫速度太快,跟在李世民身边的人竟只剩下丘行恭一人。

此战打得非常惨烈,郑军损失严重,唐军内部班师之声不绝于耳,唯有李世民认为这是攻破洛阳的最佳机会。

两败俱伤,窦建德终于决定出兵了。

南下首战,击败孟海公,俘虏其众,通过虎牢关,便可直插李世民中军深处。

千钧一发之际,王世充的侄子,驻守虎牢关的王行本却丢掉了这个重要关隘,咫尺之遥,窦建德被拦在王世充身外。

唐军众将再次想到了班师回朝,与战胜王世充时不同,此刻,唐军面前的局面是极其困难的,几个月来连续作战已经到了身体极限,硬碰窦建德,一旦失败,将万劫不复。

一向遵从避敌锋芒的李世民却一改常态,进入虎牢关,直面窦建德十万大军。

在李世民看来,这是一统河南、河北的最好机会,窦建德精锐尽出,虎牢关前将其击败,则天下大定。他力排众议,当即决定,围困洛阳的同时,打掉窦建德。

二十三岁的李世民,眼神是坚定的,三千兵马对抗十万大军,毫无畏惧。

窦建德又被李世民挡在虎牢关外一个多月的时间,急需救援的王世充日子更难熬,洛阳被全面围困,缺粮断水,食不果腹,城中数万百姓被饿死,更多的则是因饥饿而不得不吃土因而被噎死的人。

洛阳的困局让窦建德更加心慌,一旦王世充抵抗不住,出城投降,满盘皆输。

紧急情况下才能看出一个人是否真的心静如水,窦建德的定力显然不如李世民。迫切需要决战的他钻进了李世民“示敌以弱”的口袋中,成为被遛的对象,十几万大军跑了一趟又一趟,又渴又饿,疲惫不堪。

气喘吁吁的窦建德在召开军事会议,商讨下一步的行进计划时,李世民却已经整装待发了,窦建德的会开了没多久,李世民就到了。

一个是毫无防备的疲惫之师,一个是准备充分的精锐力量,虎牢关前,48岁的窦建德所有的梦想全部破碎,他被生擒了。

当装着窦建德的囚车出现在洛阳城下时,站在城墙上的王世充是否会想到昔日的李密,仅仅两年的时间,他就重蹈了李密的覆辙。

进入洛阳城,李世民就迫不及待地朝王世充的几名属下挥了屠刀,单雄信、朱粲、段达等人死于洛水河畔。

李世民为什么非要杀掉这些已经投降的将领,这当然有他们自身的主观原因,功劳大、能力强、名号响亮,杀掉他们足以震慑余下投降的人,让活着的人更加畏惧李世民的权威,而在另一个方面,典型的杀鸡给猴看,谁是猴?当然是还没有被剿灭的梁师都、刘黑闼以及南方的反王们。

至于被圈在死亡名单中的单雄信,虽然他是徐世勣的拜把子兄弟,哪怕徐世勣以自己的官职去换单雄信的一条命,李世民都不可能放过他。

单雄信罪大恶极,曾经在战场上差一点就刺穿了李世民的心脏,而更重要的是,单雄信这个人轻于去就。

后世人称单雄信为义薄云天小关羽,其实他更像是小吕布。瓦岗内讧,翟让被杀,单雄信跪地求饶,投靠李密;李密失败,单雄信不奉诏令,转而投奔王世充,致使洛水河畔,瓦岗军尸骨累累。

单此一点,李世民就不可能留他,就像没有人再愿意给李密一个机会一样。

回到长安,李渊、李世民做了一个令人乍舌的决定,将仁义加深的窦建德斩首示众,反而留下了恶贯满盈的王世充,打发他去蜀地苟活余生。

窦建德的被杀在意料之中,同样是崛起于隋末割据的浪潮中,李渊欺负弱小,谋杀小皇帝杨侑,屠戮功臣刘文静,斩薛仁杲全族,灭李轨一家,李渊的夺位之路是在腥风血雨中走过来的,是在李世民一场场战斗中打下来的。

可窦建德不同,灭宇文化及,他礼待萧皇后;徐世勣叛逃,无罪释放了他的父亲;活捉李神通,连监狱都没让他进;河北人尊敬他、爱戴他,天下百姓仰慕他,盼望着他。

或许是能力、胆识比不上年幼的李世民,但在仁慈上却远远高于李家父子,可正是这个仁义害死了他。

你窦建德凭什么比我们李家还要仁义,这难道不是你日后造反的基础吗,李唐王朝还有宁日吗?

窦建德被杀没多久,无罪释放的王世充也走到了人生的尽头,他被独孤修德乱刀砍死了。独孤修德与王世充有杀父之仇,却在防守严密的驿馆中无端被杀,这不得不让人联想到李渊。

在隋末群雄逐鹿中,被李渊消灭的势力无一例外都没有落得一个好下场,作秀的功夫很好,表面上和和气气,背地里捅的全是刀子,在这一点上,他还真是继承了姨父杨坚的风格。

更多文章

  • 李世民攻打王世充时窦建德不听凌敬西进长安的建议导致王窦均灭亡

    历史解密编辑:听风月满佳人标签:李世民,王世充,窦建德,凌敬,李渊

    隋朝末年,基本上形成了三足鼎立的状态:关中地区是李渊的唐国、河北地区是窦建德的夏国、河南地区是王世充的郑国。这个时候李世民要带着唐国的军队进攻郑国,河北的窦建德能够袖手旁观吗?当然不能,因为论实力,王世充压根就不是李世民的对手。因此,本着唇亡齿寒的原则,就算窦建德和王世充私交不好,也必须要派兵救援。

  • 窦建德旧部卷土重来,李世民失去了两员大将,5年后李世民后悔了

    历史解密编辑:史说新史标签:窦建德,李世民,刘黑闼,罗士信,王世充

    隋朝末年群雄并起,经过激烈的角逐后,李渊、王世充和窦建德成为中原地区的三大势力,而从620年开始,李世民领兵攻打洛阳的王世充。李世民在最开始并没有占到什么优势,甚至李渊都开始要求李世民撤军。而李世民让封德彝说服李渊让他继续围攻洛阳,最终将王世充逼上了绝境,求救于窦建德,出于唇亡齿寒的考量,窦建德出兵

  • 为何窦建德,手握重兵,却还是败给李世民

    历史解密编辑:娱乐计划儿标签:李世民,窦建德,李渊,王世充,宇文化及,唐王朝

    窦建德是隋末众多的农民起义军中的一支,在推翻隋朝的过程中起过重要的作用,是一位有名的农民领袖。与李世民父子是世代贵族不同,窦建德是真正的平民,他自幼家境贫寒,为人厚道,很为乡亲敬重,他完全是看不惯隋末的暴政,出于义愤,才揭竿而起,组织义军起兵反抗隋朝。 窦建德在反抗隋朝的过程中是真正付出过代价的,他

  • 同是与李唐争夺天下的敌对势力,李渊为什么杀窦建德却放过王世充

    历史解密编辑:风雨同度嘟嘟标签:李渊,窦建德,王世充,李唐,隋炀帝,敌对势力,李唐(宋朝),隋朝

    隋朝末年天下大乱,出身关陇贵族集团的李渊在晋阳起兵,并成功占据关中,收编整合了隋朝关陇贵族的势力,开始逐鹿天下。秦王李世民扫平中原,李靖则荡平南方。在北方群雄中,自瓦岗军分崩离析后,最强大的就是占据洛阳的王世充与占据河北的窦建德。李世民打出了空前绝后的虎牢关之战,一战擒两王,彻底奠定了大唐统一的基础

  • 民间故事:夏王窦建德

    历史解密编辑:岁月沉淀墨语标签:窦建德,夏王,李世民,瓦岗军

    隋朝末年,义军林立,各霸一方,河北的瓦岗军和窦建德最为强大。当时,瓦岗军驻守幽州,窦建德驻守乐寿。已对隋朝政权构成威胁,有一年,隋场帝急调王进元带兵三万北上,又派涿郡通守薛世雄率兵三万南下,妄图南北夹攻,消灭起义军。窦建德得这个战报后,召集将领商议对策。有的说:“联合瓦岗军,决一死战。”有的说:“王

  • 为什么窦建德死后,有很多人为其扼腕叹息?一个石碑揭露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酒苼清栀标签:窦建德,王世充,李世民,唐军,李渊,宇文化及

    窦建德,出身扶风窦氏,世代务农,崇尚豪侠,为乡里敬重。大业七年,隋炀帝募兵高句丽之时,担任二百人长,目睹兵民困苦,遂抗拒东征。带领孙安祖进入高鸡泊,举兵反叛,全家坐罪遇害。率部归顺高士达起义军,先后击败魏刀儿、宇文化及、孟海公等,称雄于河北一带。最终,到了武德四年(621年),为了拯救郑王王世充,带

  • 洺水之战唐朝统一战争后期最强对手败亡,他无法成为第二个窦建德

    历史解密编辑:薄荷糖的味道呦标签:窦建德,刘黑闼,王世充,唐军,李世民,萧铣

    唐朝统一战争中,刘黑闼是李唐完成统一过程中一个意外的对手,他本是窦建德的部将,在窦建德被杀后被众人推举而出,领兵反叛李唐,起初所向无敌,连败唐军,半年时间就恢复了窦建德时期的地盘范围,河北、山东之地再起战火,不过最终在洺水之战中,李世民率部击溃了刘黑闼的主力军,随后刘黑闼被李建成彻底击败,唐朝统一战

  • 窦建德:隋末乱世枭雄,侠之大者,惜乎一念之差,为李世民所擒

    历史解密编辑:爱宠物爱生活标签:窦建德,李世民,王世充,宇文化及,李渊,隋炀帝

    窦建德,山东清河郡漳南县人,少年时就仗义疏财,崇尚豪侠,喜结交天下英雄。曾经有七八个盗贼不知死活,到他家抢劫,这简直是撩虎须。窦建德站在门后,单等盗贼入来,来一个砍翻一个,来两个料理一双,一口气干掉了四个。吓得其余的盗贼心胆俱寒,在门外央求归还同伙尸首。窦建德笑着说:“你等狗贼,既没有胆量进来,那就

  • 虎牢关之战:李世民战略碾压窦建德,逼降王世充,可谓风光尽显

    历史解密编辑:东岸瞭望台标签:李世民,窦建德,王世充,虎牢关,唐军

    621年的虎牢之战,是李唐实现全国统一的关键一战。在这次战争里,李唐带领着部队打败了窦建德的十万军队,之后又把王世充困在了洛阳城内,除掉了中原地区的两股势力,为统一全国打好了基础。隋朝末年,有不断的农民起义,形成了大概三股势力,李密、窦建德、杜伏威。公元617年,李渊父子在今太原起兵,攻下了长安,占

  • 打包了隋朝班底的窦建德为何一战输光?他的三条人生路条条通地狱

    历史解密编辑:娱三三三标签:窦建德,王世充,宇文化及,李世民,李神通,李渊,唐军,隋朝,军事制度,唐朝

    与李渊、王世充相比,窦建德底子最薄,可崛起的速度却是最快的。他从617年收拾高士达的残兵败将开始,一年时间建国称王,两年击败宇文化及,打包了隋炀帝的政治班底。就当人们视之为“黑马王子”时,窦建德又给了世人一个“惊喜”:他只用了两年时间,就把之前的成果全部葬送,还被李世民虏获,斩杀于长安。这种过山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