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齐武帝萧赜:南北朝时期的雄主,一个被埋没在历史中的旷世明君

齐武帝萧赜:南北朝时期的雄主,一个被埋没在历史中的旷世明君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过往烟窗 访问量:2125 更新时间:2023/12/8 15:46:33

元嘉十七年,公元440年。一个叫做萧赜的小朋友出生在建康城中。萧赜本人倒没什么稀奇的,但他父亲大有来头。他的父亲萧道成,是南朝宋的卫尉,兼职顾命大臣,且在不久之后篡刘宋朝自立,建国南齐,当上了开国皇帝。父亲是开国皇帝,萧赜是嫡长子,长大之后必然是太子。做了太子,等到父亲龙驭上宾,那可就能升级做皇帝。这也就是说,萧赜生下来,就是含着金汤匙出生的。既然是要做皇帝,出生的时候自然要和普通人有不同之处。萧赜有么?还真有。其夜陈孝后、刘昭后同梦龙据屋上,——《南齐书·卷三·本纪第三》诞下萧赜的那个夜晚,萧赜的生母曾经做了一个十分神奇的梦,梦中,一条体型庞大的金龙盘踞在自家屋顶之上,发出阵阵嘶鸣。梦醒之后,萧赜就出生了。中国历史上下五千年,诞生了大概五百多位皇帝,如果翻阅史书,你会发现几乎每一位皇帝的出生都是不同寻常的。有的出生刮大风,有的出生下暴雨,有的出生漫天冒红光。反正一切一切的不同寻常,无论真假,都是为了告诉你,这个人生来就是要做皇帝的,所以跟别人不一样。

萧赜出生的时候,他爸爸萧道成还没当上皇帝。萧道成一生坎坷,在刘宋王朝里摸爬滚打了将近四十年才将刘宋取而代之,建立南齐,其中辛酸曲折,那就别提了。老皇帝人生中的大部分时间都在筹谋夺权,等到真当上皇帝了,反而没时间来得及好好享受享受,只在皇位上待了短短四年就领了便当。建元四年,公元482年,齐高帝萧道成龙驭上宾,皇位传给了太子萧赜,即齐武帝。齐武帝萧赜,在南北朝时期的皇帝里并不算太过出名,或者说,南北朝时期原本就是一段冷门的历史,这个时期涌现出的帝王基本上都没什么名气。但没名气不代表没有成就,萧赜虽然名气不大,当皇帝当的还是十分不错的。皇帝想当仁君,盛君,那么就要革除社会上普遍存在的一些陋习和弊政。什么陋习弊政呢?让我来给诸位介绍一下。我们知道,封建帝制时代,作为百姓,经商也好,务农也罢,都是要承担赋税和徭役的。赋税,即在个人获得的财富里,按照一定的比例,上交国家财政。而徭役,则是国家的精壮年男人,要在既定的时间内为朝政承担有偿或无偿的劳动工作。赋税和徭役在封建时代是国之根本,朝廷收不上来赋税,财政就会出现问题,经济也会随之动荡。而无人服劳役,那么朝政想要搞基建,搞建设,乃至发动战争,都没有民工效命,作为后备支持,一切就都成了空谈。徭役和赋税,不单针对普通百姓,地主阶级同样要参与其中。百姓们一片赤诚,不会弄虚作假,朝廷让干什么,那就干什么。但地主阶级里有坏人,他们过的比老百姓滋润,吃的比老百姓好,富余的时间也比老百姓多,但他们却偏偏一分一毫也不想交出去。不想交钱,那就得想办法规避。想要规避,那就得成为世族。

世族,即为世家大族。南朝的世族都是代代传承,他们从东晋衣冠南渡时就定居于此,代代生息繁衍,到如此家族体量已经发展的十分之巨大。这样巨大的世族,作用是很显著的。他们不仅是重要的经济产业支柱,更承担着本地人口基数的变量调剂。世族资历老,体量大,为国家做的贡献已然很多,既然如此,赋税和徭役就无需他们再参与。地主阶级一看,这不是活生生的BUG等着我钻么?世族不用上班,不用掏钱,咱们把户口改成世族户口不就得了么?于是,地主阶级们纷纷开始贿赂负责核查居民身份的官员,将自己的地主身份改成世族身份。地主们通过搞虚假户口来规避徭役赋税,这么一来,国家的财政税收和可支配劳动力就少了一大块。齐高帝萧道成是武将出身,心没那么细,所以在位期间对这事儿马马虎虎,并不是很上心。但齐武帝萧赜自小读书学礼,十分聪慧,登基之后立刻发现了其中的端倪。南方世族就那么几家,撑死也就几万人,现在突然多出十几万人,哪儿来的?石头缝里蹦出来的?其中必然有鬼。于是,皇帝立刻设立校籍官,着手相关人员和部门清查户籍,这么一来,以前那些弄虚作假的户籍可就全都瞒不住了。

按理说,地主阶级造假户籍。皇帝派人清查,注销假户,这是一套很常规的操作。出了这样的事儿,齐武帝不可能坐视不理,他搞的这个解决办法看起来也是十分合理的。但往往合理之中,也隐藏着不合理。地主阶级是庞大的,世族阶级更是庞大的,全国各地的户籍材料成千上万,光是几个户政科的官员们根本查验不完。但皇帝的命令已下,还要求按期完成,官员们没办法,索性也不一个一个详实核查了,只要是世家户籍,一律取缔。为了按时按量地完成工作,户籍科的官员们搞了一套笼统行政,暴力执法。这可算把皇帝给坑毁了。在南朝齐,正常的,身份信息准确的户籍,称之为“正籍”,而伪造的,身份信息和实际情况对不上的,被称为“却籍”。官员们每天坐在办公室里,拿过户籍资料也不看,大笔一挥,是“正籍”还是“却籍”全凭心情,这就导致了一个问题,本来是“正籍”的,被随便划分到了“却籍”里,而本来是“却籍”的,却阴差阳错的通过了审核。地主阶级一听说皇帝要清查户籍,原本提心吊胆,生怕露出什么马脚来,结果第二天发现自己居然转正了,成了正儿八经的世族高干。而世家大族们听说皇帝要核查户籍,并不大惊小怪,因为自己都是官方认证的免劳动免交钱户,怎么查也改变不了这个事实。世族们对这事儿并不在乎,但没几天却从宫里传出消息,大量世族的户籍被认定为造假,宣布无效,隔天您就得去服劳役。这回可算是彻底乱套了。世族们不知道是户政科的官员们办事不认真才导致了这样的状况,还以为是朝政要削弱世族的势力,于是纷纷坐不住了。

永明四年,即公元489年,富阳世族唐寓之起兵造反,理由很简单,皇帝针对我们世族,我们不服,我们要和皇帝干起来。唐寓之的造反势力不大,所以很快就被齐武帝平定了。战乱虽然平定,但民间却舆论纷纷,表示这户籍制度不知道搞什么鬼,搞来搞去乱七八糟,皇帝迫于压力,只好宣布,此前所有的户籍审查全部作废,恢复原状。这也就是说,百姓仍然是百姓,作假的地主依然能作假,而世族的地位经过这次波折,又稳固了不少。齐武帝白折腾一场,心情十分不好,但他并不灰心,开始着手其它方面的治理。皇帝在政治方面的建树不多,但他本人的性格品质却是极为优秀的。皇帝勤俭,节约,以身作则,百官们上行下效,南齐政治清明,社会发展十分平稳。并且,这位皇帝虽然谥号为“武”,但却并非一位穷兵黩武的帝王。南朝的政权,无论宋齐梁陈,都衍生于江南世家,他们起家于文化礼教十分充沛的政治舞台,所以在搞经济搞文化这一块,十分擅长,但在军事领域,却是短板一块。前朝刘宋的皇帝们,多有光复北方,一统天下的雄心壮志,所以时常主动出击,讨伐北魏,但每次都是兴致勃勃地去,然后让人打的灰头土脸的再回来。作为帝王,有开疆拓土的愿景是好事儿,但在发动战争之前,也要衡量一下自己的实力,若做以卵击石,螳臂挡车之举,只会在悠悠青史中留下一个惨败的结局。相比之下,齐武帝萧赜则是一个十分睿智的帝王。他知道以南齐的军事实力,和北魏硬碰硬绝对没有什么好果子吃,所以果断采取了怀柔外交的政策,在位的十一年里,大部分时间都和北魏通好,这使得以前战乱频繁的边境得到了很长一段时间的恢复和喘息。

事实证明,只要不打仗, 就是好日子。当然,齐武帝治下的南齐,很难称得上是盛世,但用“小康”一词来形容,是绝不为过的。所以总体来说,齐武帝萧赜,是个好皇帝,乃至还是一个没有什么污点的好皇帝。这位皇帝病逝于永明十一年,即公元493年,时年五十四岁。江山如此美好,如何不让人留恋?萧赜很留恋,但再留恋,他也要离开。皇帝死了,留给了子孙后代一个还算可以接受的未来。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未来呢?让我们,拭目以待。

标签: 齐武帝萧赜萧道成刘宋北魏皇帝

更多文章

  • 为何萧赜晚年两大败笔终招祸?错立皇孙为储君,错信次子无野心

    历史解密编辑:开心一点桥标签:萧赜,储君,萧道成,皇位

    公元440年萧赜出生,字宣元,其父萧道成取其小名为龙儿,是萧道成的长子,母亲是皇后刘智容。公元479年萧道成建立了南齐,顺其自然的立了萧赜为太子。到了公元482年,齐高帝萧道成因病驾崩,萧赜登基,为齐武帝。齐武帝萧赜可算是一位明君,以身作则,倡勤俭节约,并且十分重视教育,体恤百姓苦难,所谓“得民心者

  • 南朝英武皇帝:齐武帝萧赜

    历史解密编辑:慢聊的历史标签:齐武帝,萧赜,萧道成,刘宋,高祖,萧衍

    刘宋末年,昏君迭出,权臣萧道成,是萧何之后,受到威胁,趁机篡位,杀尽刘氏子弟,建立萧齐,又称南齐。萧道成后妃十人,十九子,三女。萧道成,427到482,在位四年,去世,年五十五岁,庙号高祖,长子萧赜(ZE,二声)继位,是为齐武帝。萧道成出身兰陵萧氏,出身名门贵族,得到女子很容易,十四岁就有了长子,萧

  • 巨龙托梦,天生龙种的南齐齐武帝萧赜不平凡的人生

    历史解密编辑:廊人标签:齐武帝,萧赜,萧道成,高帝,北魏

    萧赜是南齐的第二位皇帝,是齐高帝萧道成的长子,生母是昭皇后刘智容,相传生萧赜的前一天晚上,刘智容梦见一条巨龙横卧在屋顶之上,第二天萧赜就出生了,他父亲萧道成(后来的齐高帝)得知梦境后,大为高兴,认为是祥照,特地给萧赜取个小名叫“龙儿”,然而冥冥中历史发展就是这么的奇妙,一语成畿,若干年后,这个“龙儿

  • 两朝风云(二二)杀死萧子响的并非皇太子萧长懋,而是齐武帝萧赜

    历史解密编辑:强哥说史标签:萧长懋,齐武帝,萧赜,萧子,武帝萧赜,萧道成

    齐武帝萧赜统治南朝的十多年是南齐少有的和平时期,在这段时期内政治局势平稳,国家经济和军事逐渐恢复,在历史上得到了很高的评价。尽管如此这段时间南朝还是出现了不少内乱,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巴东王萧子响谋反案和检籍政策引发的富阳唐寓之叛乱。相对于后者,萧子响谋反案更显得扑朔迷离,史料中很多疑点难以自圆其说。

  • 南北风云——一场失败的政变,萧赜去世萧昭业惊险登基

    历史解密编辑:Piconderoga7标签:萧赜,萧鸾,萧昭业,萧道成,南北朝

    永明十一年(北魏太和十七年,公元493年)七月戊寅日(三十日),萧赜病势加重,甚至一度出现了昏迷的状况,所有人都明白萧赜怕是不行了,丧服都已经提前准备好了。但此时皇太孙萧昭业还没有入宫,宫内宫外一时人人惶恐不安。王融决定铤而走险假传圣旨,让萧子良继承皇位,他已将诏书草稿写好。但王融的行为并没有得到多

  • 南北风云——虎父无犬子,萧赜崭知人善用,能力出众

    历史解密编辑:Piconderoga7标签:太守,刺史,郢州,萧道成,柳世隆,萧赜崭

    昇明元年(公元477年,北魏太和元年)十二月,沈攸之起兵的消息让建康朝廷震动。得知情况萧道成临危不乱,亲自入宫坐镇。此时萧道成最信任的无疑是自己的几个儿子,他先是让自己的次子萧嶷代替自己镇守东府,又让三子萧映去镇守京口。此举使得京师建康周边被萧家父子牢牢掌控。接着萧道成开始调兵遣将,任命郢州刺史武陵

  • 南北风云——萧赜的皇帝初岁月

    历史解密编辑:Piconderoga7标签:萧赜,刘宋,刺史,皇帝,萧道成,南北风云

    在即位伊始诛杀了江谧、荀伯玉、垣崇祖等萧道成“余部”后,萧赜的位置终于得以稳固,但摆在他面前的问题依旧不少。首先就是自己诸多弟弟们。除了萧赜,萧道成还有14个儿子,其中绝大部分还年幼。为了避免刘宋那种恐怖的手足相残,萧道成临终前特意叮嘱自己的儿子们:“宋朝如果不是亲骨肉之间互相残杀,我们外姓人怎么会

  • 南北风云——险些无法登基的萧赜

    历史解密编辑:Piconderoga7标签:萧赜,皇帝,东宫,武帝,高帝,萧嶷,萧道成,南北风云

    建元四年(公元482年,北魏太和六年)三月壬戌(初八)日,齐高帝萧道成驾崩,太子萧赜即位,是为齐武帝。这应该是整个南朝最顺利的一次皇位交接,毕竟此时的萧赜已经年过四十,并且在帮助萧道成建立南齐的过程中立有大功。他即位后也基本延续了萧道成在位期间的相关政策,南齐政权得到了平稳过渡。但你可能不知道,萧赜

  • 南北风云——萧赜不太平的晚年

    历史解密编辑:Piconderoga7标签:萧赜,北魏,太守,王导,大军,王奂,南北风云

    对南齐来说,永明十一年(北魏太和十七年,公元493年)注定是个多事之秋。除了太子萧长懋因病去世外,南齐的边境也出现了骚动。当年二月,因为与自己的长史刘兴祖不和,雍州刺史王奂索性以刘兴祖煽动山中蛮族,打算发动叛乱为由,将其逮捕入狱。萧赜当然不可能听他一面之词,便命令王奂把刘兴祖押送到建康审问。谁知王奂

  • 南北风云——萧赜综述,一个更像文帝的武帝

    历史解密编辑:Piconderoga7标签:萧赜,皇帝,刘宋,萧道成,汉文帝,汉武帝,南北风云,中国古文献

    一个皇帝,如果谥号中有“武”字,势必是在武功方面有所建树。可凡事都有例外,南齐武帝萧赜在其皇帝生涯的表现似乎和“武”这个字不太搭。萧赜在位期间,十分关心百姓疾苦,可以说是南朝少有的明君。即位不久后,萧赜就下诏要派遣中书舍人前往建康附近长江两岸的贫困百姓处赈恤。此后只要是鳏寡和贫穷的百姓,萧赜只要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