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有“皇帝菩萨”之称的萧衍去南郊祭天时,途中被一位老人严厉斥责

有“皇帝菩萨”之称的萧衍去南郊祭天时,途中被一位老人严厉斥责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小鸣收藏馆 访问量:210 更新时间:2024/1/27 18:48:25

公元502年,南齐宗室萧衍称帝(梁武帝),替代了萧道成创建的南齐,另建了个梁政权,史称南梁。

称帝不久,萧衍便按照佛教的规矩,长斋素食。就是祭祀天地祖宗、举办宫廷宴会,也只用蔬菜,不准宰杀猪牛羊等牲畜。

每次处决犯了罪的民众,他总是涕泣、唏嘘不已,一连多日唉声叹气,郁郁寡欢。王公贵族犯了罪,他总是哭着教诲、劝告他们。可谓“慈善”!

梁武帝执政期间,往往每天五更就起床办公。到了冬季,即使他的手冻得皲裂了,他也不理会,照常批阅奏折、撰写文稿。可谓“勤政”!

勤政的梁武帝萧衍(剧照)

萧衍日常穿的是布衣,寝室内挂的是木棉制的黑色帐子;他一顶帽子戴三年,一条被子盖两年;他不饮酒,不喜乐舞;他有时一天只吃一顿菜羹粗米饭。可谓“节俭”!

任何时候,萧衍总是衣冠整齐。就是在大暑天,也一丝不苟。与宫内太监等侍从相处,礼貌有加,就像对待贵宾。接见王公贵族、士大夫时,那就更是礼数周全,和蔼可亲。可谓“谦恭”!

如此行为的帝王,当然会有着良好的自我感觉。

因此,当云骑将军、中军宣城王长史贺琛指责作威作福、穷奢极欲的政府官员盘剥百姓,朝廷下派给民众的徭役过于繁重时,梁武帝不能接受,并深感委屈。

那么,梁武帝萧衍到底是如何施政的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件事,了解一下有关情况。

一、数次舍身佛寺,靡费四万万。

529年,一心向佛的萧衍舍身同泰寺,群臣凑钱一万万,将他赎回;546年,萧衍又舍身同泰寺,并宣称,他已经把自己和皇宫中的所有人,乃至整个国家都舍了。这时,群臣集资二万万钱,又把他及整个国家赎了回来。547年,他再次舍身同泰寺,群臣又出钱一万万,把他这个“皇帝菩萨”赎回。

梁武帝舍身向佛(画作)

三次舍身,梁武帝萧衍为同泰寺赚钱四万万。可是,他哪里知道,群臣一只手为赎回他付出四万万;另一只手伸向民众,大肆掠夺,获取的远远多于四万万!

二、修筑浮山堰,葬送十余万民众。

为了开疆拓土,梁国不时发动对北魏的战争,梁国军民为之死伤无数。

514年,梁武帝诏令徐、扬二州的二十余万军民,在今天的安徽凤阳县境内的淮水中,修筑浮山堰。目的是堵塞水道,抬升水位,灌没北魏的寿阳城。

知晓水利知识的大臣们得知后,劝谏萧衍说,淮河中的泥沙轻浮,不能筑堰。梁武帝说,可以把铁器沉入水底筑堰。数千万斤铁器成功地进入泥沙了,但浮山堰没能筑成。

一计不成,萧衍又生一计。人们根据他的指示,把用许多木料做成的巨大方框安置在河道中,然后再把巨石放入方框中间,上面加土。于是,萧衍期望的浮山堰出现了。

过程中,因不断担负木石,军民都“肩肉腐烂”;因疫病流行,“尸骸满路”。到了冬季,因天寒地冻,无数军民冻死冻伤。

“尸骸满路”(图景)

516年,淮水暴涨,辛辛苦苦地修筑起来的浮山堰,没有完成灌没寿阳城的任务,就崩坏了。随之,汹涌的波涛把居住在淮水岸边的十余万民众都被冲入了大海。

三、纵容袒护权贵,严刑峻法于民众。

南朝的宋、齐两朝用素族压制士族,梁武帝萧衍反其道而行之。他认为,用士族去压制素族,更有利于政权的稳固。

为此,梁武帝对待皇族以及士族中人,一概不用法律。他们无论犯了什么罪,都可以得到宽宥、赦免。

梁武帝的六弟临川王萧宏是个奢侈无度,贪得无厌的人。他家中的三十余间库房,每间都存钱一千万,共计三亿多。还有些库房,都堆满了不计其数的布匹绢帛等物品。

很显然,这都是萧宏从民众手中巧取豪夺来的赃物。梁武帝见了,不但不查纠六弟巨额财产的来源,反而称赞他家大业大。

于是,其他的王公贵族也都学习萧宏,大力“发家致富”。

萧宏(画像)

梁武帝早年没有儿子,过继了萧宏的儿子萧正德为嗣子。有了亲生的太子萧统后,萧衍就让萧正德还本,并封他为西丰侯。

萧正德因失去继承皇位的机会,而怨恨萧衍。523年,他逃到北魏,企图借助北魏的力量,篡夺南梁政权,但萧正德的目的没有达到。

第二年,萧正德又从北魏逃回梁国。梁武帝见了萧正德,只是悲伤地教训了他一番,不仅没有予以相应的惩治,还继续让他做西丰侯。

对待普通民众,萧衍的做法恰恰相反。老百姓一旦犯了罪,用法极严。如,该从坐时,不论老幼无一幸免。如果有一人逃亡,全家乃至全族都将被处死,或者被囚禁、被罚作苦役。

被处罚的民众(画作)

对于梁武帝萧衍这种极端的做法,一些官员、民众都有意见。

511年春天,梁武帝到南郊祭天时,途中有位老人挡住了他的去路,并义正言辞地对他说:“你对民众太过严苛,对权贵过于宽容,这么做不是治国安邦的长久之计!”

萧衍听后,完全不以为意。

四、贪得叛将土地,引发致命叛乱。

547年,东魏叛将侯景投降西魏,又投降南梁。梁武帝贪得侯景所占据的黄河以南的部分土地,就不顾众臣反对,接纳了侯景,并封其为河南王。

次年,侯景因反对梁武帝与东魏通好而起兵反叛,并很快攻陷了南梁都城建康(今南京),解决了萧衍(被活活饿死),掌管了南梁的朝政。

在相继废立了萧正德、萧纲萧栋三个傀儡皇帝后,侯景于551年自立为帝。

侯景自立为帝(画像)

552年,在南梁的湘东王萧绎、驻守岭南的交州司马陈霸先等人的联合打击下,侯景落败,死于逃亡途中,叛乱随之结束。

叛乱虽然终结,但此时的曾号称“如金瓯一片,无一伤缺”的梁王朝,已经支离破碎,大片国土被东魏、西魏趁机侵吞,其经济、文化也已到了崩溃的边缘!

五年后,陈霸先取代了名存实亡的南梁,建立了南陈。

综上所述可知,梁武帝萧衍为了巩固政权、开疆拓土,置广大民众的身家性命于不顾,无休止地伤损、透支民力。最终,自食恶果,将南梁推向灭亡。

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说,萧衍的“慈善”、“勤政”、“节俭”、“谦恭”都是表面文章,目的是掩盖着其残暴的统治。

更多文章

  • 萧衍掌控国家长达半个世纪,为何最后众叛亲离,活活饿死

    历史解密编辑:吉吉嗑普标签:萧衍,侯景,沈约,萧宝卷,北魏,东昏侯

    萧衍可以称得上是南北朝时期最成功的皇帝之一。之所以说他成功,直接的证据就是他当了48年皇帝,本人也活到了86岁。这样的统治时间和这样的长寿,就算是在太平盛世时代都是极少的,何况在战乱不断的南北朝时期。战乱不断的南北朝时期,当皇帝其实是一项风险极大的职业。所谓“枪打出头鸟”,皇帝自然就是“出头鸟”,而

  • 梁武帝萧衍:为长寿40年不碰女人,在86岁却被宇宙大将军活活饿死

    历史解密编辑:娱乐小武哥标签:梁武帝,萧衍,侯景,大将军,高澄,乾隆

    “人生非金石,岂能长寿考。”自古以来,长寿之法都是人们所追求向往的。最有名的便是秦始皇,他为了寻求长生不老之术,终其一生。可是这个人世间,什么才是所谓的长生之法呢?“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生命如此短暂,而在这人世间,众人又皆如蜉蝣般渺小。正如同庄子在《逍遥游》中所述“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

  • “秽乱人妻、荒唐无稽”的梁武帝萧衍,为何40年不近女色?

    历史解密编辑:泡芙麻麻标签:萧衍,皇帝,北魏,诗人,梁武帝,萧宝卷,潘玉儿,南北朝

    中国的皇帝都好色,这是事实,但也有一位皇帝以高寿和不近女色闻名,他就是梁武帝萧衍。《梁史》记载,萧衍“五十外便断房室”,天监十二年(公元513),萧衍始“不与女人同屋”。如果以他86岁去世来算,近40年没有碰过女人。梁武帝真的是四十年不近女色?你相信吗?如果是,他“禁欲”的真相到底是什么?这是一个老

  • 两朝风云(二五)萧衍本是南齐宗室子弟,为何称帝后改国号为梁?

    历史解密编辑:史说新史标签:萧衍,萧道成,萧宝卷,皇位,萧鸾,宗室

    梁武帝萧衍是南朝最有作为的皇帝之一,他执政时南朝出现了少有的盛况,继宋孝武帝刘骏之后再次出现在战略格局上压倒北朝的现象。他的一生非常具有传奇色彩,很多历史故事都值得后人研究和反思。在他称帝的过程中,有个非常有趣的现象。他本是南齐宗室子弟,被齐明帝萧鸾所倚重。然而他却起兵攻打南齐都城建康,并废杀了萧鸾

  • 江南忆:梁武帝萧衍的悲情人生

    历史解密编辑:黛眉浅浅标签:萧衍,梁武帝,侯景,北魏,萧道成,萧绎

    南朝梁武帝萧衍修陵国保碑(国三)丹阳荆林乡的三城巷地界,有四座南朝陵墓,分别是齐明帝萧鸾的兴安陵、梁文帝萧顺之的建陵、梁武帝萧衍的修陵和梁简文帝萧纲的庄陵,咫尺相望而不嫌拥挤。按照先来后到,说过“白眼狼”萧鸾,先说他爹地道生,再把昭业、宝卷几个熊孩子说完。南朝最耀眼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全能巨星“

  • 萧衍:当了48年皇帝、40年不碰女人,一直活到86岁却成千古笑柄

    历史解密编辑:阿乐聊文史标签:萧衍,皇帝,梁武帝,萧宝卷,刘彻,北魏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杜牧.《江南春》众所周知,我国历史上有很多雄才大略的皇帝,比如秦始皇、汉武帝,一个统一了中华大地,一个击败了匈奴之患,打出了属于汉人天下的风采。当然,历史上也有许多让人可笑的皇帝,西晋皇帝司马衷就是其中之一。据说他的智商有问题,“何不食肉糜”就是司马衷提出来的,成

  • 我叫陈庆之,南梁名将的陈,7000骑攻洛阳的庆,白袍将军的之

    历史解密编辑:小脑袋大历史标签:北魏,萧衍,元颢,梁国,陈庆之,尔朱荣,洛阳市,白袍将军

    我叫陈庆之,南梁义兴国山人(今江苏宜兴),出身庶族。在我那个时代,庶族要想生活不那么苦只有两条路可以走,一是出家,二是从军。我成年那天照了照铜镜,发现如果剃光头后我一点也不帅,所以只有从军这一条路可以走。是的,我从军了。从军的日子很枯燥、很无味,不是打人,就是被打,好在不久之后,我成了梁武帝萧衍的随

  • 两朝风云(三七)副将劝陈庆之杀元顥占据洛阳,陈庆之为何拒绝?

    历史解密编辑:落榜秀才标签:陈庆之,尔朱荣,北魏,洛阳,萧衍,平定

    南北朝时代是战乱频出时代,这个时代也出现了很多著名的战役和英雄人物。南梁名将陈庆之北伐北魏的战役便是其中之一,此战以少胜多,打得酣畅伶俐,被前辈称赞为“千载之下,令人向往”。陈庆之也因此战成为南梁第一名将,甚至被称为南北朝第一奇将。此战中他率领仅仅七千的南梁军队北伐北魏,先后经历四十七战,平定三十二

  • 陈庆之是如何攻打北魏的?陈庆之北伐的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佳佳很有料标签:陈庆之,北魏,尔朱荣,萧衍,梁武帝

    前言南梁大将陈庆之在一定程度上创造了军事史上的奇迹,凭借着自己仅有的七千余人,一路从建康打到了洛阳城,历时十四个月,战无不克。虽然最后陈庆之的北伐之路被尔朱荣截停在黄河岸边,但陈庆之之前的功绩亦令人无法忘怀。他究竟是如何以少胜多一路推进到敌方都城之下的?寒门儒将陈庆之1、陈庆之的过人之处陈庆之自幼出

  • 陈庆之北伐:从北魏当时的战局来看,为何陈庆之北伐如此顺利?

    历史解密编辑:循迹故事汇标签:陈庆之,北魏,尔朱荣,羊侃,梁军,元颢

    历史背景永安元年(528)的十月份前后,对于刚刚即位半年的孝庄帝而言,整个北魏帝国的形势似乎在逐渐恢复好转∶先是宗正珍孙消灭了濮阳刘举,继而,尔朱荣就灭了葛荣,不久,北魏朝廷又挟战胜之威派征虏将军韩子熙招降了邢杲。在荆州地区,费穆生擒了南梁曹义宗,顺利地解除了南方的威胁;在徐州地区,南梁王弁也知难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