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毛主席看南朝历史时,为什么对梁武帝萧衍的评价,会是这14个字

毛主席看南朝历史时,为什么对梁武帝萧衍的评价,会是这14个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贪吃的骆驼 访问量:621 更新时间:2023/12/7 8:25:00

毛主席在读介绍南朝史书《南史》时,曾对南朝的梁武帝萧衍有过这么一个14字的评价:

时来天地同借力,运气英雄不自由。

这句话不是毛主席的原创,而是来自于唐朝罗隐的诗《筹笔驿》,这句话的意思很好理解,运气来的时候,人就像风口的猪,怎么折腾怎有,但是等到点子背的时候,你就是喝凉水都会塞牙。

那么毛主席为什么会用这句话来评价梁武帝萧衍呢?

公元464年,和南齐皇室有很深关联的兰陵萧氏家出生了一名男婴,这名男婴就是萧衍。

萧衍家虽然能和南齐的皇室扯上关系,但是萧氏一族人口众多,他又属于“远亲”,所以在一开始的时候,萧衍基本上没啥可圈可点的过人事迹,不过这也并非坏事。

南齐的开国皇帝叫萧道成,他本是刘宋的大臣,后来是通过武装篡权建立起了南齐,他坐上龙椅之后没几年,就一命呜呼了,萧道成的继任者,是他亲传的儿子萧赜

萧赜这个中年上位的皇帝,因为早年跟随父亲深入过基层,又对自家的事业知根知底,所以在位的十一年间,把南齐整的不错,史称“永明之治。”

萧赜原计划的接班人,是长子萧长懋,萧赜是个好皇帝,又在位了十一年,因此如果萧长懋真能顺利继位,那么南齐应该还能有一定的发展,但是天不遂人愿,萧赜还在位的时候,萧长懋就提前去世了。

当时“嫡长子继承制”已经深入人心,于是在萧长懋去世之后,萧赜就计划把皇位传给嫡长孙萧昭业(嫡长子继承制,如果嫡长子不在,享受这一权利的不是嫡长子的弟弟,而是嫡长子的嫡亲儿子)。

萧昭业的情况比较特殊:

第一,他自打出生起,家里就已经有权有势,而且在他幼年时,他门老萧家就建立南齐了,因此出生在温室里的萧昭业,没有什么基层经验,因为他爹不过是太子,所以他也没有工作资历;

第二,萧昭业的亲爹萧长懋因为是太子,所以常年生活在萧赜身边学习政务,而萧昭业主要是由他二叔萧子良带大,萧子良虽然是前者的长辈,但是却从不敢从严管教这个未来可能当皇帝的侄子,因此萧昭业的青少年时期,过的比贾宝玉还爽。

简而言之一句话,萧昭业其实就是个啥也不懂的浮夸。

萧赜本有心教导一下萧昭业,但是身子骨不给力,还没等萧昭业“浪子回头”他就挂了,朝中还有很多功臣宿将,其中的一些人,认为萧浮夸白搭,就想换其他人继位,当时有一个叫萧鸾的人,他一看老领导的遗愿可能被打折扣,赶紧出面把萧浮夸给捧上了位。

萧浮夸上位以后,在皇位上嗨的飞起,萧鸾不光不阻止,反而还推波助澜,等到萧浮夸的乖张举止惹了众怒以后,“顺理成章”的就夺了皇位,萧鸾虽然得位不正,但基本上还算是一个称职的皇帝,等他去世之后,皇位就传给了儿子萧宝卷,萧宝卷和萧浮夸的成长情况差不多,不多比萧浮夸更能折腾,因此萧宝卷在位时,颇有点商纣王的既视感。

萧衍的老爹叫萧顺之,曾是萧道成身边的护卫,等到萧赜继位以后,他作为上一任领导的亲随,自然提升空间不大,后来萧赜的四儿子萧子响不听话,萧赜就派人萧顺之去抓他,当时的太子萧长懋和萧子响关系不好,就私下让萧顺之超度了自己的弟弟。

萧顺之一看未来的皇帝主动给机会,他自然愿意投靠,于是萧子响就挂了,这件事之后,萧子响的亲爹萧赜很生气,而萧长懋后来又挂了,所以萧顺之一族开始被皇家冷落。

而等到萧鸾篡权的时候,他一方面要重用和萧赜一家不和睦的人,另一方面又想用自己老萧家的人提防外人,所以长大成人的萧衍就阴差阳错的赢得了新皇室的信任和重用。

萧衍本以为自己会因父亲当年的错误,而终生不得志,结果突然有了希望,自然是勇于表现,萧鸾一看自己的本家要能力有能力,又是自己亲自提拔的,忠心也没问题,于是用起来也是放心大胆,等到萧鸾临终之前,萧衍已经一步步的成长成为了南齐的边防大将。

本来作为“边防官”的萧衍,虽然有了军事实权,但是他也应该被南齐北边的敌人绊住,但是当时北朝的形势比南齐还要混乱,因此当时的萧衍,只有充沛的军事实力,却没有太多的限制。

等到萧宝卷开始屠戮朝内的功勋宿将时,萧衍因为在边关出差,所以也逃过了一劫,等到萧宝卷的倒行逆施引起众怒以后,养精蓄锐已久的萧衍开始出来捡漏,结果这一捡,就捡来一个皇帝当。

萧衍上位的经过,比传奇还传奇,而且运气的成分占了大多数,因此才有了毛主席的前半句评语,那么后半句又是怎么来的呢?

公元502年,萧衍几乎没动什么大干戈,就白捡了一个皇帝,此后他在南梁的皇位上待了近50年,史书上说,萧衍多才多艺,名义上也不奢侈浪费,更没有什么沉迷酒色之说,而且从事实来看,他的统治又延续了好几十年,个人意志应该的得到了充分的实现,按理来说,他精心打造的南梁,怎么也要有一个辉煌的盛世降临,再不给,南梁的国祚也要延续个几代。

但是一场仅仅持续了两年不到的“侯景之乱”,就从实际上颠覆了南梁的统治,而南梁的开国之君萧衍,竟然是被侯景活活恶死的?

这难道是因为侯景武力通天,或者智慧无双?

侯景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从未来穿越来的,他不过就是一个北朝的判将,当年他在北朝工作的二十多年中,虽然领导有过更替,但是侯景的表现一直都是符合科学的,他既没有过万军中斩上将首级的勇猛,也没有过谋算千里之外的智慧,在日常的政务上,更是谈不上有什么惊人之举,那么这么一个个普普通的“外人”,怎么就在你萧衍经营了几十年的地盘上翻了天呢?

运气英雄不自由,那是老人家给你留了三分面子,更通俗的说法应该是:你永远得不到超出你认知范围外的东西,除非凭借运气,但是凭借运气得来的东西,你早晚都会凭实力再输回去。

萧衍,你当年的皇位来的太容易了,所以一个小小的侯景就把你给办了!我现在叫你一声英雄,你还敢答应吗?!

更多文章

  • 有“皇帝菩萨”之称的萧衍去南郊祭天时,途中被一位老人严厉斥责

    历史解密编辑:小鸣收藏馆标签:萧衍,侯景,北魏,梁武帝,陈霸先,皇帝菩萨

    公元502年,南齐宗室萧衍称帝(梁武帝),替代了萧道成创建的南齐,另建了个梁政权,史称南梁。称帝不久,萧衍便按照佛教的规矩,长斋素食。就是祭祀天地祖宗、举办宫廷宴会,也只用蔬菜,不准宰杀猪牛羊等牲畜。每次处决犯了罪的民众,他总是涕泣、唏嘘不已,一连多日唉声叹气,郁郁寡欢。王公贵族犯了罪,他总是哭着教

  • 萧衍掌控国家长达半个世纪,为何最后众叛亲离,活活饿死

    历史解密编辑:吉吉嗑普标签:萧衍,侯景,沈约,萧宝卷,北魏,东昏侯

    萧衍可以称得上是南北朝时期最成功的皇帝之一。之所以说他成功,直接的证据就是他当了48年皇帝,本人也活到了86岁。这样的统治时间和这样的长寿,就算是在太平盛世时代都是极少的,何况在战乱不断的南北朝时期。战乱不断的南北朝时期,当皇帝其实是一项风险极大的职业。所谓“枪打出头鸟”,皇帝自然就是“出头鸟”,而

  • 梁武帝萧衍:为长寿40年不碰女人,在86岁却被宇宙大将军活活饿死

    历史解密编辑:娱乐小武哥标签:梁武帝,萧衍,侯景,大将军,高澄,乾隆

    “人生非金石,岂能长寿考。”自古以来,长寿之法都是人们所追求向往的。最有名的便是秦始皇,他为了寻求长生不老之术,终其一生。可是这个人世间,什么才是所谓的长生之法呢?“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生命如此短暂,而在这人世间,众人又皆如蜉蝣般渺小。正如同庄子在《逍遥游》中所述“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

  • “秽乱人妻、荒唐无稽”的梁武帝萧衍,为何40年不近女色?

    历史解密编辑:泡芙麻麻标签:萧衍,皇帝,北魏,诗人,梁武帝,萧宝卷,潘玉儿,南北朝

    中国的皇帝都好色,这是事实,但也有一位皇帝以高寿和不近女色闻名,他就是梁武帝萧衍。《梁史》记载,萧衍“五十外便断房室”,天监十二年(公元513),萧衍始“不与女人同屋”。如果以他86岁去世来算,近40年没有碰过女人。梁武帝真的是四十年不近女色?你相信吗?如果是,他“禁欲”的真相到底是什么?这是一个老

  • 两朝风云(二五)萧衍本是南齐宗室子弟,为何称帝后改国号为梁?

    历史解密编辑:史说新史标签:萧衍,萧道成,萧宝卷,皇位,萧鸾,宗室

    梁武帝萧衍是南朝最有作为的皇帝之一,他执政时南朝出现了少有的盛况,继宋孝武帝刘骏之后再次出现在战略格局上压倒北朝的现象。他的一生非常具有传奇色彩,很多历史故事都值得后人研究和反思。在他称帝的过程中,有个非常有趣的现象。他本是南齐宗室子弟,被齐明帝萧鸾所倚重。然而他却起兵攻打南齐都城建康,并废杀了萧鸾

  • 江南忆:梁武帝萧衍的悲情人生

    历史解密编辑:黛眉浅浅标签:萧衍,梁武帝,侯景,北魏,萧道成,萧绎

    南朝梁武帝萧衍修陵国保碑(国三)丹阳荆林乡的三城巷地界,有四座南朝陵墓,分别是齐明帝萧鸾的兴安陵、梁文帝萧顺之的建陵、梁武帝萧衍的修陵和梁简文帝萧纲的庄陵,咫尺相望而不嫌拥挤。按照先来后到,说过“白眼狼”萧鸾,先说他爹地道生,再把昭业、宝卷几个熊孩子说完。南朝最耀眼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全能巨星“

  • 萧衍:当了48年皇帝、40年不碰女人,一直活到86岁却成千古笑柄

    历史解密编辑:阿乐聊文史标签:萧衍,皇帝,梁武帝,萧宝卷,刘彻,北魏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杜牧.《江南春》众所周知,我国历史上有很多雄才大略的皇帝,比如秦始皇、汉武帝,一个统一了中华大地,一个击败了匈奴之患,打出了属于汉人天下的风采。当然,历史上也有许多让人可笑的皇帝,西晋皇帝司马衷就是其中之一。据说他的智商有问题,“何不食肉糜”就是司马衷提出来的,成

  • 我叫陈庆之,南梁名将的陈,7000骑攻洛阳的庆,白袍将军的之

    历史解密编辑:小脑袋大历史标签:北魏,萧衍,元颢,梁国,陈庆之,尔朱荣,洛阳市,白袍将军

    我叫陈庆之,南梁义兴国山人(今江苏宜兴),出身庶族。在我那个时代,庶族要想生活不那么苦只有两条路可以走,一是出家,二是从军。我成年那天照了照铜镜,发现如果剃光头后我一点也不帅,所以只有从军这一条路可以走。是的,我从军了。从军的日子很枯燥、很无味,不是打人,就是被打,好在不久之后,我成了梁武帝萧衍的随

  • 两朝风云(三七)副将劝陈庆之杀元顥占据洛阳,陈庆之为何拒绝?

    历史解密编辑:落榜秀才标签:陈庆之,尔朱荣,北魏,洛阳,萧衍,平定

    南北朝时代是战乱频出时代,这个时代也出现了很多著名的战役和英雄人物。南梁名将陈庆之北伐北魏的战役便是其中之一,此战以少胜多,打得酣畅伶俐,被前辈称赞为“千载之下,令人向往”。陈庆之也因此战成为南梁第一名将,甚至被称为南北朝第一奇将。此战中他率领仅仅七千的南梁军队北伐北魏,先后经历四十七战,平定三十二

  • 陈庆之是如何攻打北魏的?陈庆之北伐的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佳佳很有料标签:陈庆之,北魏,尔朱荣,萧衍,梁武帝

    前言南梁大将陈庆之在一定程度上创造了军事史上的奇迹,凭借着自己仅有的七千余人,一路从建康打到了洛阳城,历时十四个月,战无不克。虽然最后陈庆之的北伐之路被尔朱荣截停在黄河岸边,但陈庆之之前的功绩亦令人无法忘怀。他究竟是如何以少胜多一路推进到敌方都城之下的?寒门儒将陈庆之1、陈庆之的过人之处陈庆之自幼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