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杨广数次派名医给杨素看病,送去好药,杨素吩咐弟弟:把药倒掉

杨广数次派名医给杨素看病,送去好药,杨素吩咐弟弟:把药倒掉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历史信箱 访问量:659 更新时间:2023/12/29 12:31:10

杨素是隋朝时期的名将,也是重臣,位高权重,即便是隋文帝杨坚也忌惮三分,更不用说是后来的隋炀帝杨广了。杨素为将几乎可以说是百战百胜,但他为官的时候却排除异己,为杨广登基保驾护航,落下了不好的名声,而他的结局也不算好,在他病重之际,杨广数次让名医到杨府去给杨素看病,带去的好药不计其数,但是杨素却让自己的弟弟杨约将药都倒掉,叹息道:“我还要活着吗?”

说起来,杨素也是出身弘农杨氏,本身就是贵族,但他后来的权势基本都是他自己挣来的,能文能武,上马能领兵打仗,下笔立成,词义兼美。

宇文邕领兵攻打北齐的时候,杨素请命领父亲的旧部为先锋去攻打北齐,得到宇文邕的允许后,杨素领兵跟着齐王宇文宪数次立下战功,杨家因为杨素渐渐恢复了从前的兴盛,而北周末期,杨坚把持朝政,杨素素来和杨坚交好,第一时间成为杨坚的助力,并被杨坚派往汴州做刺史。

当杨素在赶往汴州的时候正好遇上尉迟迥起兵,于是又被任命为行军总管领兵讨伐尉迟迥,因功被封为清河郡公,进位柱国。隋朝建立之后,杨素又进一步成为上柱国,领御史大夫一职,成为隋朝的开国重臣,其立功不少,难免有些恃功而骄,有时候说话就有些不管不顾。

他的妻子郑祁耶剽悍善妒,有一次两人吵架,杨素脱口而出:“我若作天子,卿定不堪为皇后。”这样的话也敢说出口,真是气糊涂了,而郑祁耶更糊涂,竟跑进宫将这件事告诉了独孤皇后,杨素因此被免了官,但也仅仅是免了官。

杨坚到底还是有些忌惮杨素,而且也确实需要人才,因此并没有将其杀死,而且不久之后,杨素就因为数次上疏平陈之计而重新得到了重用,开始为平陈做准备,最终以行军元帅的身份领水军攻打陈国,立下战功。杨素因功进爵郢国公,后改为越国公,赏赐无数,后期又成为内史令。

杨素无论是平内乱、剿匪还是攻打突厥,未尝一败,真称得上的战无不胜,而之所以能有这样的战绩,与杨素治军的残酷不无关系。《隋书》记载:

“有犯军令者立斩之,无所宽贷。每将临寇,辄求人过失而斩之,多者百余人,少不下十数。及其对阵,先令一二百人赴敌,陷阵则已,如不能陷阵而还者,无问多少,悉斩之。又令三二百人复进,还如向法。”

如此这般,哪个将士敢不拼命?当然,杨素对部下也并非只有残酷,他对这些士兵平时的赏赐就很多,而且“微功必录”,因此,才让杨素在战场上百战百胜,让杨素一步步走向权力中心。

开皇十二年开始,杨素就被任命为尚书右仆射,与高颖共掌国政,但杨素在官场上的表现算不上很好,尤其是在奉命监督营建仁寿宫的时候,为了建成一座豪华的避暑宫殿,杨素招了很多百姓在天热的时候营建仁寿宫,而“役夫死者相次于道,杨素悉焚除之。”

杨坚很愤怒,想要问罪于杨素,结果杨素找到了独孤皇后哭诉,在独孤皇后的劝说下,他不仅没有被责罚,反而得到了很多的奖赏。而杨素本人也习惯了奢华的生活,其家族中的大部分人都因为杨素的关系位居高位,他的那些儿子更是未立寸功而得了官职,他家中的奴仆有数千人,杨府之豪华,可比皇宫。

做臣子做到这个份上,已经是极端了吧,但于他而言还不算。杨素站在了杨广这一边,在杨广被立为太子以及后期登基上都立了大功,而且还帮助杨广平定了杨谅之乱,这样的大功又是独一份的,升官是必不可少的,杨广还赐了府第,赐了数不尽的财物。

所谓功高震主,杨素立下如此多的功劳,又官居高位,为杨广所忌惮,虽然他给了杨素数不尽的赏赐,但是心中却渐渐疏远杨素,将杨素改封为楚国公,而之所以改封,也是有缘由的,即:

“太史言隋分野有大丧,因改封于楚。楚与隋同分,欲以此厌当之。”

虽然很难说这样是不是真的就能将灾难加诸于杨素身上,但是杨素的确是死于封为楚国公的这一年,他被封为楚国公后不久就病倒了,杨广数次派名医到杨府为杨素诊治侍候,有赐给了杨素很多的好药,当然杨广并不是真的关心杨素的身体,希望他好起来,而只是想知道杨素的身体情况到了什么程度了,又在什么时候能死。

《隋书》记载:“帝每令名医诊候,赐以上药。然密问医人,恒恐不死。”

那么对于杨广如此殷勤的“关心”,杨素又是怎么做的呢?《隋书》记载:

素又自知名位已极,不肯服药,亦不将慎,每语弟约曰:“我岂须更活耶?”

杨素知道自己的权势已经到顶了,富贵也到顶了,这辈子算是值了,也知道杨广对他有猜忌之心,所以他选择不吃药,那些名医为他开出的药方,当着他们的面,杨素下令熬药,但他们离开之后,杨素拒绝吃药,他让自己的弟弟杨约将药都倒掉,还叹息说:“我还要活着吗?”

在他自己看来,已经没有必要活着了,所以他任由杨广派来的名医为他诊治,但绝不吃药,只是静静地等待着死亡的到来。没过多久,杨素就死了,杨广心里别提多高兴了,但面上还是很难过地,下令将杨素的葬礼大办。杨素的死,让杨广松了一口气,但是七年后,杨素的儿子却让杨广体会到了前所未有的失败。

更多文章

  • 男子翻墙与杨素的爱妾私通被抓,杨素怒道:“两条路,你选一个”

    历史解密编辑:水墨疏窗标签:杨素,杨坚,李靖,红拂,宰相,权臣,诗人,隋朝,南北朝

    古代社会,男尊女卑观念,深入人心。所以,才会催生出一夫多妻制度,在这种制度下对女性的行为进行了各种方面的约束,就比如说这贞操观念。于古代女子而言,在嫁作人妇后就不能再与其他外男有任何联系了,否则就会被认作对丈夫的不忠。但在隋朝,权臣杨素的宠妾却与一男子私通苟且,杨素察觉此等奸情丑闻后,更是怒不可遏!

  • 猛将史万岁:隋代至强单挑王,无端被隋文帝冤杀,史家深为惋惜

    历史解密编辑:爱宠物爱生活标签:史万岁,杨坚,突厥,冤杀,薛仁贵,平定

    史万岁为将门之后,自小拉得硬弓,骑得烈马,武艺高强,不止勇猛,还多有谋略,好读兵书,擅长阴阳占卜。十五岁随父出征,在周、齐混战中,双方尚未分出胜负,他已经看出了周军处于不利地步,急率部下撤退,在周军大败后保存了有生力量。在镇压尉迟迥的战役中,史万岁驰马奋击,力杀数十人,反败为胜,创立奇功,被拜为上大

  • 名将史万岁:戍卒出身却屡次击败突厥军队

    历史解密编辑:云晓观历史标签:杨坚,可汗,突厥军队,名将史万岁

    史万岁是京兆杜陵人。他的父亲史静,是北周沧州刺史。史万岁年轻时英俊威武,擅长骑马射箭,勇猛凶悍,敏捷如飞,喜读兵书,并精通占卜。北周保定四年(564年),北周和北齐战于洛阳城北之北邙山(今河南洛阳市北)。15岁的史万岁随史静从军,他观察战场形势,认为周军将败,并令左右换装离去。不久,周军果然大败,史

  • 史万岁:隋朝猛将,著名单挑王,身经七百余战,却被隋文帝错斩

    历史解密编辑:萌心生活馆标签:杨坚,史万岁,杨素,突厥,杨秀

    史万岁、杨素、贺若弼、韩擒虎是公认的隋朝四大名将。此四人,被唐德宗追封入古六十四名将之列,得设庙享奠。宋室为古七十二位名将设庙,四人亦位列其中。四人之中,史万岁的命运最为曲折离奇,其人生大起大落,跌宕起伏,结局也最为悲惨,让人唏嘘。史万岁身出将门,其父是北周沧州刺史史静。史万岁年少时就长得英气逼人,

  • 南征北战的第一猛将史万岁,为什么被隋文帝下令处死?

    历史解密编辑:时拾史事标签:杨坚,史万岁,突厥,杨素,隋军,隋炀帝

    本文系时拾史事独家原创稿件,未经授权严禁转载作者:陈华他是大隋四大名将之一,更是单挑武力值第一的猛将。出身将门的自小就是英俊无双,勇猛无匹,迅捷无敌,外带精通占候的战场小霸王,未尝败绩。可惜能力越大,脾气越暴,越注定了他的悲剧结局。他十五岁随父出征,就能准确判断出战场形势。父亲不幸战死后,作为烈士后

  • 隔江犹唱后庭花:隋朝名将贺若弼瞒天过海,轻松灭掉南陈

    历史解密编辑:唐唐剪辑标签:贺若弼,南陈,后庭花,隋军,陈后主,陈叔宝,杨坚,隔江犹唱,弦乐器,音乐家,中国传统音乐,演奏家

    导语:“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这句诗相信大家一定都十分的熟悉,而这句诗是讽刺晚唐时统治者昏庸的生活,但同时也是南陈被灭的真实写照。当时陈后主也是在声色犬马中稀里糊涂被隋朝灭了国,而这也要仰仗大将贺若弼的瞒天过海之计。在公元588年,已经平定了北方的杨坚决定发兵南下,希望可以一举灭掉南陈,实

  • 由陈入隋的南朝猛将,不服贺若弼,怒怼韩擒虎,六十岁仍勇猛绝伦

    历史解密编辑:咫尺的梦想载标签:贺若弼,韩擒虎,吴明彻,陈后主,杨素,隋炀帝

    隋文帝杨坚受禅建隋后,就有志于吞并南陈、统一天下。南陈所涌现出的名将,不过杜僧明、侯安都、吴明彻、萧摩诃、任忠这几人而已。不过,杜僧明病逝于公元554年;侯安都遭陈文帝猜忌,于公元563年被赐死于宫中;黄法抃病逝于576年;吴明彻于公元577年为北周名将王轨所俘,不久忧愤死去。那么,硕果仅存的,就是

  • 隋朝第一大将贺若弼曾被父亲“锥舌刺血”,为何还是死在多说话上

    历史解密编辑:呆滞粉红葡萄干标签:贺若弼,隋炀帝,宇文邕,杨坚,宰相,韩擒虎

    北周将领贺若敦因为得罪了宇文护而被逼自杀,在临死的时候,找来锥子,将儿子贺若弼的舌头刺出了血,希望用这种肉体的疼痛让贺若弼记住多说话的危害。这种方式有用吗?自然是有的,它曾经延长了贺若弼的寿命,但最终贺若弼还是死在了舌头上。贺若弼骁勇善战又有勇有谋,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大将之才,在北周为官,武帝宇文邕虽

  • 贺若弼:将南北朝归于一统的盖世名将,只因嘴太碎,满门被抄

    历史解密编辑:萌心生活馆标签:贺若弼,韩擒虎,杨素,杨坚,隋军,隋炀帝

    唐建中三年 (公元782年),礼仪使颜真卿向唐德宗建议,追封古代名将,并为他们设庙享奠。这份古代名将的名单中,隋朝一共出现了四个人:贺若弼、韩擒虎、史万岁、杨素。后来的宋王室依照唐代惯例,为古代名将设庙,增设七十二人,隋朝四将仍列其中。不过,这隋朝四将中的贺若弼,他是看不起其他三将的。他曾私下里曾对

  • 武庙名臣韩擒虎,五百兵马兵不血刃控制陈都健康,贺若弼都傻眼了

    历史解密编辑:史唠客标签:侯景,陈军,韩擒虎,贺若弼,陈叔宝,陈都健康,拨弦乐器,民族乐器,齐特琴类

    杨广平陈大军的左右先锋,韩擒虎和贺若弼对陈军发动突袭,韩贺二将高歌猛进,陈军望风而逃,因为强势的贺若弼吸引了陈朝,绝大部分的注意力,所以从西向东进攻的韩擒虎,遇到的抵抗更少得可怜,一场硬仗都没打就来到了建康城下。韩擒虎是一位非常奇特和传奇的虎将。历史上传言他就是阎罗王,留下的关于他的画像都是目露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