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隋朝名臣、军事家杨素,如何大破突厥?

隋朝名臣、军事家杨素,如何大破突厥?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喜爱这个世界 访问量:2401 更新时间:2023/12/29 9:30:14

作者:大聪明【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杨素(544年—606年),字处道,弘农郡华阴县(今陕西省华阴市)人。隋朝军事家、权臣、诗人。

杨素出身关中士族弘农杨氏。北周时期,起家中外府记室、礼部下大夫、大都督,累迁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参加灭北齐之役,并随上大将军王轨救援彭城,俘虏南陈主将吴明彻。后随上柱国韦孝宽攻取淮南,在此期间交好随国公杨坚,随其平乱,授大将军,改封清河郡公。隋朝建立后,升任御史大夫。开皇八年(588年),以信州总管率领水军统军灭亡陈朝,拜荆州总管,进封越国公,支持晋王杨广成为太子。杨广即位后,主持讨平汉王杨谅叛乱,拜尚书令、太师、司徒,再封楚公。大业二年(606年),杨素去世,享年六十三岁。获赠光禄大夫、太尉,谥号“景武”。

大破突厥

自开皇初年起,隋采纳长孙晟之谋,一直对突厥施用离间计,使其内部长期混战不休。开皇十七年(597年),隋文帝允许都兰可汗之弟突利可汗娶隋安义公主为妻,并故意予以优厚礼遇,借以离间都兰可汗。都兰可汗果被激怒,乃断绝朝贡,多次骚扰隋边。

开皇十九年(599年,《隋书·杨素列传》误记为十八年)二月,突利可汗奏报都兰可汗制造攻城器械,准备攻击大同城(在今内蒙乌拉特前旗东北)。隋文帝命汉王杨谅为元帅(实际未亲临前线),以杨素出灵州(治回乐,今宁夏灵武西南),尚书左仆射高颎出朔州(治善阳,今山西朔县),上柱国燕荣出幽州(治蓟县,今北京城西南),三路进击突厥。

都兰可汗得知隋军来攻,与达头可汗结盟,合兵掩击突利可汗。四月,杨素军在灵州以北地区与达头可汗部遭遇。在此之前,隋将在与突厥交战时,因担心突厥彪悍的骑兵来往冲杀,都采用战车、骑兵和步兵相互交叉配合的阵法,阵外四周遍设鹿角、蒺藜等物,骑兵留在最里面。杨素认为:“这只是巩固防御的途径,而不是夺取胜利的方法。”于是抛弃这种自我保守的落后阵法,改变战术,下令各军摆开骑兵阵势。

达头可汗闻之大喜道:“这是天助我!”并下马仰天而拜,即率十余万精骑直扑隋军。上仪同三司周罗睺看到突厥求胜心切,阵形不整,乃请令率精骑迎击,杨素指挥大军随后继进,大败突厥,达头可汗带著重伤逃跑,其众死伤不可胜数,号哭而去。另一路隋军在高颎的率领下,也大破突厥,都兰可汗败逃,后被其部下所杀。隋军追过白道(内蒙呼和浩特西北),越过秦山(今内蒙大青山)七百余里,然后还师。十月,隋册封突利可汗为民可汗,并令长孙晟率五万人在朔州西北筑大利城(今内蒙古和林格尔西北土城子)给启民可汗驻守,令其招抚突厥其它部落,为分化瓦解突厥,促进民族融合起了重要作用。杨素在此战中,敢于弃陈旧落后的车、骑、步互相卫护的保守阵法,大胆使用骑兵突击,取得大胜,再一次显了其杰出的军事才能。战后,隋文帝下诏褒奖,赐杨素缣二万匹,及万钉宝带。加其子杨玄感位大将军,杨玄奖、杨玄纵、杨积善皆为上仪同。

杨素很有随机应变的谋略,总是把握好时机去同敌人作战,他应对情况的变化并不拘泥于一定的方法,而控制军队严厉有序,如果有谁违犯了军令,他就立即斩首,没有宽容的。同时治军严整,其部如有违犯军令者,立斩不赦,而绝不宽容。每次作战前都寻找士兵的过失,然后杀之。每次多者百余人,少也不下十几人。由于杀人过多,以至“流血盈前”,而杨素却言笑自若。两军对阵时,杨素先令一二百人前去迎敌,若取胜也就罢了,如不胜而败逃者,无论多少,全部斩首。然后再令二三百人迎敌,不胜则照杀不误。所以杨素的部下对他极其敬畏,作战时皆抱必死之心,所以战无不胜,称为名将。杨素当时正受宠幸,隋文帝对他言听计从,所以杨素征战的将士,都微功必录。而其他的将领虽有大功,但都被文官谴却。所以杨素虽严厉凶狠,但由于他能够恩威并施,所以将士皆愿随其征战。

开皇二十年(600年)四月,步迦可汗率兵进犯隋边。隋文帝命杨素隋晋王杨广出灵州(治回乐,今宁夏灵武西南),同时又令汉王杨谅、柱国史万岁出朔州(治善阳,今山西朔县),合击步迦可汗。杨广为培植自己的势力,亲自与杨素结交,杨素也知杨广有夺位之心,遂投其门下。

仁寿初年(601年),杨素接替高颎任尚书左仆射。隋文帝赏赐给他好马一百匹、母马两百匹、奴婢一百口。这一年,高祖又拜杨素为行军元帅,前往云州攻打突厥,连连破敌。突厥逃跑,杨素率领骑兵紧追不舍,到夜里终于赶上。杨素想再次进攻,又怕敌人分散逃跑,就命令骑兵稍稍跟在后边。他于是亲自带领两名骑兵和两个投降的突厥人潜入敌阵,同敌人一起前行,敌人没有发觉。等到敌人停下来,止宿屯驻的地方还没安排好,杨素命令后边的骑兵突然袭击,大败他们。从此,突厥人逃得远远的,碛南再没有他们的踪迹了。

因为这次的战功,隋文帝让杨素的儿子杨玄感进位柱国,玄纵为淮南郡公,并赏赐给他织物两万段。

参考资料:《隋书》

更多文章

  • 杨广数次派名医给杨素看病,送去好药,杨素吩咐弟弟:把药倒掉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信箱标签:隋炀帝,杨素,杨坚,独孤皇后,杨广,隋朝,南北朝,艺术家

    杨素是隋朝时期的名将,也是重臣,位高权重,即便是隋文帝杨坚也忌惮三分,更不用说是后来的隋炀帝杨广了。杨素为将几乎可以说是百战百胜,但他为官的时候却排除异己,为杨广登基保驾护航,落下了不好的名声,而他的结局也不算好,在他病重之际,杨广数次让名医到杨府去给杨素看病,带去的好药不计其数,但是杨素却让自己的

  • 男子翻墙与杨素的爱妾私通被抓,杨素怒道:“两条路,你选一个”

    历史解密编辑:水墨疏窗标签:杨素,杨坚,李靖,红拂,宰相,权臣,诗人,隋朝,南北朝

    古代社会,男尊女卑观念,深入人心。所以,才会催生出一夫多妻制度,在这种制度下对女性的行为进行了各种方面的约束,就比如说这贞操观念。于古代女子而言,在嫁作人妇后就不能再与其他外男有任何联系了,否则就会被认作对丈夫的不忠。但在隋朝,权臣杨素的宠妾却与一男子私通苟且,杨素察觉此等奸情丑闻后,更是怒不可遏!

  • 猛将史万岁:隋代至强单挑王,无端被隋文帝冤杀,史家深为惋惜

    历史解密编辑:爱宠物爱生活标签:史万岁,杨坚,突厥,冤杀,薛仁贵,平定

    史万岁为将门之后,自小拉得硬弓,骑得烈马,武艺高强,不止勇猛,还多有谋略,好读兵书,擅长阴阳占卜。十五岁随父出征,在周、齐混战中,双方尚未分出胜负,他已经看出了周军处于不利地步,急率部下撤退,在周军大败后保存了有生力量。在镇压尉迟迥的战役中,史万岁驰马奋击,力杀数十人,反败为胜,创立奇功,被拜为上大

  • 名将史万岁:戍卒出身却屡次击败突厥军队

    历史解密编辑:云晓观历史标签:杨坚,可汗,突厥军队,名将史万岁

    史万岁是京兆杜陵人。他的父亲史静,是北周沧州刺史。史万岁年轻时英俊威武,擅长骑马射箭,勇猛凶悍,敏捷如飞,喜读兵书,并精通占卜。北周保定四年(564年),北周和北齐战于洛阳城北之北邙山(今河南洛阳市北)。15岁的史万岁随史静从军,他观察战场形势,认为周军将败,并令左右换装离去。不久,周军果然大败,史

  • 史万岁:隋朝猛将,著名单挑王,身经七百余战,却被隋文帝错斩

    历史解密编辑:萌心生活馆标签:杨坚,史万岁,杨素,突厥,杨秀

    史万岁、杨素、贺若弼、韩擒虎是公认的隋朝四大名将。此四人,被唐德宗追封入古六十四名将之列,得设庙享奠。宋室为古七十二位名将设庙,四人亦位列其中。四人之中,史万岁的命运最为曲折离奇,其人生大起大落,跌宕起伏,结局也最为悲惨,让人唏嘘。史万岁身出将门,其父是北周沧州刺史史静。史万岁年少时就长得英气逼人,

  • 南征北战的第一猛将史万岁,为什么被隋文帝下令处死?

    历史解密编辑:时拾史事标签:杨坚,史万岁,突厥,杨素,隋军,隋炀帝

    本文系时拾史事独家原创稿件,未经授权严禁转载作者:陈华他是大隋四大名将之一,更是单挑武力值第一的猛将。出身将门的自小就是英俊无双,勇猛无匹,迅捷无敌,外带精通占候的战场小霸王,未尝败绩。可惜能力越大,脾气越暴,越注定了他的悲剧结局。他十五岁随父出征,就能准确判断出战场形势。父亲不幸战死后,作为烈士后

  • 隔江犹唱后庭花:隋朝名将贺若弼瞒天过海,轻松灭掉南陈

    历史解密编辑:唐唐剪辑标签:贺若弼,南陈,后庭花,隋军,陈后主,陈叔宝,杨坚,隔江犹唱,弦乐器,音乐家,中国传统音乐,演奏家

    导语:“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这句诗相信大家一定都十分的熟悉,而这句诗是讽刺晚唐时统治者昏庸的生活,但同时也是南陈被灭的真实写照。当时陈后主也是在声色犬马中稀里糊涂被隋朝灭了国,而这也要仰仗大将贺若弼的瞒天过海之计。在公元588年,已经平定了北方的杨坚决定发兵南下,希望可以一举灭掉南陈,实

  • 由陈入隋的南朝猛将,不服贺若弼,怒怼韩擒虎,六十岁仍勇猛绝伦

    历史解密编辑:咫尺的梦想载标签:贺若弼,韩擒虎,吴明彻,陈后主,杨素,隋炀帝

    隋文帝杨坚受禅建隋后,就有志于吞并南陈、统一天下。南陈所涌现出的名将,不过杜僧明、侯安都、吴明彻、萧摩诃、任忠这几人而已。不过,杜僧明病逝于公元554年;侯安都遭陈文帝猜忌,于公元563年被赐死于宫中;黄法抃病逝于576年;吴明彻于公元577年为北周名将王轨所俘,不久忧愤死去。那么,硕果仅存的,就是

  • 隋朝第一大将贺若弼曾被父亲“锥舌刺血”,为何还是死在多说话上

    历史解密编辑:呆滞粉红葡萄干标签:贺若弼,隋炀帝,宇文邕,杨坚,宰相,韩擒虎

    北周将领贺若敦因为得罪了宇文护而被逼自杀,在临死的时候,找来锥子,将儿子贺若弼的舌头刺出了血,希望用这种肉体的疼痛让贺若弼记住多说话的危害。这种方式有用吗?自然是有的,它曾经延长了贺若弼的寿命,但最终贺若弼还是死在了舌头上。贺若弼骁勇善战又有勇有谋,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大将之才,在北周为官,武帝宇文邕虽

  • 贺若弼:将南北朝归于一统的盖世名将,只因嘴太碎,满门被抄

    历史解密编辑:萌心生活馆标签:贺若弼,韩擒虎,杨素,杨坚,隋军,隋炀帝

    唐建中三年 (公元782年),礼仪使颜真卿向唐德宗建议,追封古代名将,并为他们设庙享奠。这份古代名将的名单中,隋朝一共出现了四个人:贺若弼、韩擒虎、史万岁、杨素。后来的宋王室依照唐代惯例,为古代名将设庙,增设七十二人,隋朝四将仍列其中。不过,这隋朝四将中的贺若弼,他是看不起其他三将的。他曾私下里曾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