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唐朝名将单雄信情义无双如关羽,为何200年后其子孙亲手灭掉大唐

唐朝名将单雄信情义无双如关羽,为何200年后其子孙亲手灭掉大唐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历史信箱 访问量:4817 更新时间:2024/1/13 8:02:46

他是影视剧中情义无双的关羽,是历史中威名远扬的飞将军,是李世民最想要纳入帐下的人,他就是唐初名将单雄信,老家山东菏泽曹县。

▲你知道李世民既然想得到他,为什么最后要处死单雄信?

▲历史中的单雄信又有什么要命的缺点令后人病垢?

▲李世民不顾别人的反对处死单雄信,导致了数名将领战死无数士兵阵亡,甚至断送了唐朝约三百年的江山?

今天我们就回顾历史,去看看这位有名的骁将。

单雄信,曹州济阴县人(今山东菏泽曹县),隋末唐初名将,骁勇善战,勇猛过人,被称为“飞将”。好友为徐世绩,誓同生死,隋唐年间加入瓦岗起义跟随李密,受封左武侯大将军。

在偃师之战中兵败归降于王世充,之后对抗唐军进攻,险些杀死秦王李世民。武德四年跟随王世充投降了唐军,被秦王李世民处死。

大业九年(613年),翟让瓦岗聚众起义,单雄信与徐世绩前往瓦岗归附。在徐世绩的建议下,翟让攻取荥阳、梁郡,瓦岗起义军达到数万余人,同年李密助杨玄感反隋失败便投奔瓦岗。

大业十三年,在王伯当与徐世绩的提议下,翟让将瓦岗首领的位置让给了李密,李密自称魏公,翟让为司徒,封单雄信为左武侯大将军,徐世绩为右武侯大将军。

同年七月,李密与王世充交战双方各有胜负,在这个时候翟让部下却让他夺回李密权利,虽然被翟让拒绝。但是被李密知道此消息后,设计杀害了翟让。同时也砍伤了徐世绩,单雄信无奈只能向李密求饶,李密惜才放过了单雄信与徐世绩,并让他们分别带领翟让的部众。

武德元年(618年),李密王世充与宇文化及交战。九月李密战胜宇文化及后,王世充领军攻打李密,单雄信领外马军驻扎偃师城北。王世充率军率军偷袭单雄信军营,李密便派程咬金与裴行俨前去救援,交战时裴行俨不慎被射伤坠马,程咬金救起裴行俨脱逃。王世充打败李密后围攻偃师,单雄信等人投降王世充,而徐世绩却投奔李渊去了,之后王世充封单雄信为大将军。

武德三年,李世民领兵攻打洛阳城,单雄信领军出战,单雄信持枪纵马杀向李世民,徐世绩及时出现制止住了单雄信。并劝说单雄信退走。

武德四年,李世民击败王世充,李世民下令将单雄信等一些将领全部处死。《旧唐书》称是李渊下旨要处死单雄信,徐世绩为单雄信向李世民求情,希望网开一面饶恕单雄信,但被李世民给拒绝了。

单雄信安慰徐世绩说道,没有关系,我知道自己已经是个必死之人,不必再为我伤心。徐世绩说道,自古忠义两难全,以后我会照顾好你的一家人的,徐世绩并且割下自己一块肉给单雄信吃下。说自己并没忘记两人当初的誓言,在单雄信吃下后慷慨赴死。

哪能知晓这件事让唐朝,数万士兵与众多将领丧命的灾难,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在单雄信赴死后,李世民率领全军班师回朝。唐高祖李渊感觉已经平定了河南河北地区,便在七月份下旨,把河北义军首领窦建德也处死了。另外还招集窦建德的旧部将领前往京城,在这些将领得知此事后,聚集在一起商议问题。一番讨论后他们认为,王世充投降李密手下一众将领单雄信等人被杀害,如若我们前往京城的话,必会像单雄信等人一样被杀害。并且窦建德以前俘获淮安王李神通后,以礼相待并保全性命送他回去。现在李家俘获夏王窦建德却被杀害,我们若不起兵反抗,就会被天下豪杰耻笑。

从这我们就能看出他们起兵的原因,一是为了自保,他们与单雄信一样是降将,要是他们前往京城的话,就会面临着被斩杀的局面,索性不如起兵反抗;再有就是为旧主窦建德复仇,窦建德对他们有情有义,在窦建德降唐后却被杀害,这让他们十分气愤就有了报仇雪恨的想法。

于是他们很快地以刘黑闼为首领,起兵反抗,刘黑闼先后攻占了数座城池,半年时间就夺回了河北地区,唐军在此战连连败退,大将徐懋功也被刘黑闼击败。战场的失利传到了京城李渊耳中,李渊只能让秦王李世民带领大军前去征讨,李世民与刘黑闼在洺水激烈的交战,最终李世民战胜刘黑闼大军。

但是唐军也损失惨重伤亡上万士兵,就连猛将罗士信也战死沙场,刘黑闼并被在此战死。而是带领千余人突出重围逃入了突厥,等待时机成熟时还想东山再起。仅是过了三个月,刘黑闼就带人再次进入河北,很快地又占领了数个城池。

李渊这次让淮阳王李道玄、原国公史万宝率领三万士兵,前去平叛刘黑闼。但是勇猛过人的李道玄与副将史万宝素来不合,在两军交战时,史万宝迟迟不肯出兵,结果唐军大败刘黑闼,李道玄战死,而史万宝骑马逃跑。

此战过后刘黑闼又重新掌握了河北,于是李渊便让太子李建成和李元吉前去平乱。唐军与刘黑闼几次交战,最终刘黑闼不敌李建成,带着数百人逃跑,被他委任在饶州刺史诸葛德威骗入城中拘捕,送到了李建成面前,不久便被李建成在斩首,彻底结束了战乱。

这场拉锯战本是能够避免的,但就是因为李世民杀害了单雄信,李渊处死了窦建德,才有可能引发这几年的战争。在单雄信死后二百多年后,黄巢起义中就有单雄信的子孙后代,因为武力过人被人称为黄军杰士,这兄弟几人跟随者黄巢一路杀进了京城,让唐朝危在旦夕。

李世民绝对想不到他斩杀单雄信的事情,对几百年后黄巢起义也有影响。然而历史中李世民为什么要处死单雄信?他的什么事情又令后人病垢?

影视剧中的人物形象往往与历史有着反差,单雄信在影视中情义无双令人佩服,而历史中单雄信曾多次突袭李世民,险些将李世民诛杀,所以在抓到单雄信后才将其斩杀。

但是这并非李世民因仇恨才杀害他,虽然单雄信是难得的良将名震一方,但是在人品上却又瑕疵被人病垢。在李世民的帐下与单雄信相交好友并非少数,但是为他求情的仅仅徐懋功一人,像秦琼程咬金等人为啥不求情,我自己认为是有些看不上单雄信为人,叛变李密投靠王世充很是让人不耻,让李世民很是不放心。与秦琼等人不一样,因为他一直是将军职位,无论名声还是地位都要高于秦琼程咬金等人,再有就是瓦岗军与李氏的关陇势力之间有隔阂。瓦岗军在隋末时期威名远扬,实力强大连李渊都不得高看一眼,代表着瓦岗军的三人,一个是李密另一个就是单雄信,这两人死后才轮到李绩。单雄信是瓦岗的大将军,代表着瓦岗军的战斗力。李世民则是关陇势力,对瓦岗军一直心怀戒心,除了要杀单雄信以外,对另一个大将军李绩到死都不放心,要是放过了单雄信无疑是放虎归山,不定什么时候就要了自己的性命。

另外放过单雄信的话就得要给他很高的权利和地位,那么跟随着李世民一起出生入死的人,肯定有些心里会不服气,再有单雄信李绩二人关系密切,如若两人联手起事,那结果会让人难以承受。我看这就才是李世民要斩杀单雄信的原因。

在之后李世民策划玄武门之变,李绩并未参与其中就能看出,李世民杀单雄信的正确地选择了。要是单雄信活着的话,指不定会被李建成给收买,倘若出现变故那么李世民的下场可想而知。

在影视剧中单雄信将死时,为何他只喝程咬金的壮行酒,当时的瓦岗人都前来为他送行,他只是喝了程咬金的酒。在单雄信看来也就程咬金心思单纯,并非向其他人一样。唯一的遗憾就是没能再见到二哥秦琼秦叔宝。最终单雄信被斩,一代豪杰就此落幕。

在宋代散记文中把单雄信奉为神灵,民众为他立庙并祭祀,但到元代杂剧中把单雄信说成“逞大胆心怀奸诈”,明代小说中是说单雄信中了王世充的美人计才成为他的驸马,押解李密家眷胁迫他投降王世充,在被李世民击败后,单雄信又跪地求饶,丑化形象。在晚明时期单雄信形象被扭转,首次说出单雄信是绿林首领行侠仗义,清代小说中单雄信行侠仗义劫富济贫,直到最后宁死不屈。

那么屏幕前的你是怎么看待这位飞将军单雄信的?欢迎大家在此留言评论,喜欢的小伙伴点个关注,我们下期见。

更多文章

  • 李世民非要单雄信死,不是因为李世民不爱才,而是因为大势所趋

    历史解密编辑:过往烟窗标签:李世民,单雄信,王世充,李密,秦琼,李渊

    点击下方关注 旧闻有新说 京剧名折《斩雄信》(《锁五龙》中的一段)中有一段唱词,大致内容是说,单雄信在上法场前,将其昔日的结义兄弟们,一个个骂得狗血淋头,痛斥他们(徐茂公、秦琼、罗成等人)的种种忘恩负义。所谓时势造英雄,识英雄更重英雄。在我国古代封建王朝,尤其是乱世时期,会涌现出许许多多武艺高强、胆

  • 千古明君李世民,出于什么考虑坚持要杀单雄信,徐茂公都救不了?

    历史解密编辑:正一品历史标签:李世民,单雄信,明君,王世充,李密,秦王

    “自古能军无出李世民之右者,其次则朱元璋耳。”这是毛主席对李世民给出的评价,事实上历朝历代,不管是文人学者,还是官员皇帝,都很认可李世民。作为公认的“千古明君”,李世民非常重视法治,并不轻易杀人,如贞观四年,全国被判处死刑的囚犯不过29人。但在李世民还是秦王时,却要坚持杀单雄信,甚至连徐茂公都救不了

  • 为何七省绿林会总瓢把子单雄信一生只有一个半朋友?

    历史解密编辑:鉴史官标签:单雄信,秦琼,程咬金,王伯当,罗成,李世民,绿林,隋朝

    很多人都可怜单雄信一生赤诚待人,最终还悲哀地发现自己相交遍天下,知己才一个半。但想想单雄信当时所处的环境,在他站在众兄弟的对立面,死不降唐,而他的兄弟们追随的人极有可能成为皇帝,自己也将享有从龙之功,荣华宝贵指日可待的时候,仍然有一个半人愿意对他付出真心,这已经是非常难得了。人生得一知己足矣,何况还

  • 李世民一个遭遇,或被史书篡改:怪不得李世民必杀单雄信!

    历史解密编辑:米薇史小范标签:李渊,太宗,史书,隋朝,李世民,单雄信,尉迟恭,王世充

    公元621年,王世充被李世民击败,举军投降,其中就包括单雄信。然而,即便徐世勣(即 李勣,李世民赐姓,与单雄信是结拜兄弟)极力求情,希望能免除单雄信一命,但李世民不为所动,最终还是处死了单雄信。《资治通鉴》:世勣(对李世民)言雄信骁健绝伦,请尽输己之官爵以赎之,世民不许......(徐世勣)乃割股肉

  • 瓦岗猛将单雄信,为何会惨死?做人,最不能犯的三种错,他占全了

    历史解密编辑:窗前外的红杏标签:单雄信,李勣,李密,王世充,李世民,秦琼

    说隋唐,就没法绕开瓦岗山!尤其是李密,接过老大位置后,瓦岗山势力很快进入到了全盛时期。只说瓦岗猛将,除三元老中的翟让、单雄信和李勣(徐茂公原型)外,秦琼、程咬金、罗士信(罗成原型)、裴行俨(裴元庆原型)等全部到位。但这些猛将中,谁才是瓦岗第一猛将?答案便是单雄信!因为秦琼和李勣是在归降李世民后,才爆

  • 单雄信:隋末战力天花板,为何被李世民处死?两人真有杀兄之仇?

    历史解密编辑:鉴史官标签:李世民,单雄信,王世充,李密,李渊,秦琼

    历史上真实的单雄信,可以说和演义小说里描写的基本一致。不过,史书上对于单雄信的记载,并不是那么详细。所以在很多细节上,民间就进行一定程度的创作,让演义小说当中的那个单雄信,变得更加有血有肉。单雄信出生于山东省菏泽市曹县,就是那个今天在网络上被大众调侃为‘中国第一大城市’的曹县。对于单雄信的家世,史学

  • 单雄信被杀时,大骂结拜的秦琼等人,为何只喝了程咬金的送行酒?

    历史解密编辑:体验娱乐说标签:秦琼,程咬金,单雄信,李渊,秦叔宝,李世民

    单雄信是隋唐里真正的英雄好汉,他仗义疏财,公正无私,光明磊落,忠孝两全,虽然最后被唐朝用计擒获斩杀,但单雄信却铁骨铮铮,宁死不屈,虽死而无惧,是他英雄气概的最好诠释,和人生最完美的结局。话说单雄信祖籍山东菏泽,爷爷名叫单登,少年时拜师东岳泰山金光真人,学得一身绝世武功,后投奔北周宇文氏手下做了大将,

  • 李世民一生求贤若渴,却为何杀了单雄信?5年后才知李世民太精明

    历史解密编辑:白衣无言殇PLUS标签:李世民,单雄信,李勣,王世充,李密

    公元621年,对于大唐来言,是个值得纪念的年份。李世民率军,一举干掉了王世充和窦建德,这两大强悍的竞争对手。“隋失其鹿,群雄并逐”的格局,在这一年变成了唐朝的独执牛耳。但高兴了没多久的李世民,很快就遇到了件麻烦事,如何处置王世充手下头号名将单雄信。对于王世充和窦建德,李世民根本不必过于操心,更不敢过

  • 李世民决定处死单雄信,徐茂公:杀了后患无穷,250年后果然应验

    历史解密编辑:猫眼观史标签:李世民,单雄信,王世充,李密,李勣,黄巢

    在覆灭唐朝的黄巢起义中,流贼黄巢军中的“黄军四杰”极为骁勇善战,他们便是单雄信的第11代子孙——单兴、单旺、单茂、单盛,当年的单家四兄弟跟随黄巢杀入长安,直接促成唐朝的灭亡。不得不说,身为唐朝鼻祖的李世民处死了单雄信,250年后,单家子孙卷土重来直接剪了李氏王朝的灯芯,曾经徐茂公的预言可谓一语成谶。

  • 李世民执意要杀单雄信,徐茂公:杀之将有大祸,250年后果真应验

    历史解密编辑:行走的洛阳铲标签:李世民,单雄信,王世充,尉迟敬德,李密,黄巢,徐茂公,隋朝

    隋朝末年,翟让领导的瓦岗军因名将辈出、声势浩大而一度成为当时极具潜力推翻隋炀帝统治的一支起义军。然而由于内部原因,瓦岗军最后分崩离析,“瓦岗寨四十六友”被迫分道扬镳。唐高祖李渊建国之初,秦王李世民率领大军兵临洛阳城下。隋末守将王世充开城投降后,李世民欲将“瓦岗军二哥”单雄信等人斩首示众。就在这时,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