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四画僧之弘仁,取法倪瓒却无含混柔曲糊涂之笔,清寂孤冷不染红尘

四画僧之弘仁,取法倪瓒却无含混柔曲糊涂之笔,清寂孤冷不染红尘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寓书喻画 访问量:1086 更新时间:2024/1/6 21:24:21

导语:弘仁的山水画开辟了荒疏冷逸的绘画风格,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当时社会致力于临摹的风气,他的山水画与其他人有很大不同,无论是在构图还是在线条、笔墨上都给人很大的视觉冲击力。

弘仁的山水画中显现一种“静寂”的禅宗审美趣味。他的笔墨没有跳动的笔触和张扬挥洒的墨色,线条蓬松内敛,勾勒皴擦中复勾以刚劲的“实”线,在虚实相生之间营造一种静冷孤寂之气。这种清冷孤傲的性格使他的绘画作品共同传达出疏简生拙、风神懒散而绝无半点人间烟火之气的超然审美境界。

《古槎短荻图》

以线条描绘寂静枯寂之境

弘仁的作品以黄山、齐云山为母体。笔墨清新枯寂、凝练明快,多以干笔渴墨入画。所造之境静穆幽寂、冷峻超然,画面中无人间烟火之气。

弘仁处在明末清初天下大乱,分崩离析的时代。他所生活的地域是当时南明政权的疆域,弘仁曾追随老师汪无涯前往福建,依附于南明隆武政权。遗民的反清复明的意识影响了早期弘仁的思想。

顺治二年弘仁避乱入武夷山,在反清复明无途可进之后,弘仁选择了皈依佛门。朝代的更迭给弘仁内心造成了极大的创伤,皈依佛门后日渐于佛学禅理的浸溢、自然山水的娱游、诗画诗的寄怀,这一思想变化也给他的山水画面貌带来了极大的影响,也造就了弘仁独具个人面貌的笔墨特征。

黄宾虹评价:“惟丹林窠臼轴设色画枫树六株,没骨法,石青绿勾点,赭黄渲染,重色作画,尤为仅有。盖画以水墨最难,墨气未足,偶以淡色补之,非设色也。……俗工不明笔墨,专事涂泽,富丽繁华,徒增时世奢侈之观,无益性情修养之乐,此渐师之写真山水,师造化尤重笔墨也。”总结了弘仁在笔墨审美追求上的总体特征。

他的山水画作品选材多以黄山和安徽歙县景色为主,亦有武夷山和匡庐山水。并且大量摹写前人的作品,其中以摹写倪瓒黄公望为最多,但作品被更多地赋予了个人风貌,作品中深深蕴含了画家自己的审美理解和笔墨表现,完全是弘仁自己心手相应的倪瓒和黄公望。对前人笔墨,弘仁渗透了自己独特的理解,以肯定而清晰、劲静且润泽的线条来描绘自己心中的那方寂静枯寂之境。

《仿倪瓒山水图》

以水墨描绘,鲜有着色之作

弘仁的笔墨意韵很大程度上是研鉴承载倪瓒笔墨而来,但在形态、 意韵的把握上他师法自然又取法古人并加以变化,逐渐形成独具个人面貌的绘画风格。

自宋末元初文人画兴盛之际,中国画的笔墨自身就具有了一种超然于形象塑造意义之上的审美价值,具有独特的韵味和神采。文人画画家通过书法运笔的轻重、疾涩、虚实、强弱、转折、顿挫、节奏韵律等技法,使线条、墨色各显方圆粗细、浓淡干湿,极尽变化之能事,形成不同的节奏、韵律、意趣,表现出不同的情绪、情感。线条净化为一种具有音乐旋律的形式,成为中国造型艺术的灵魂,笔墨成为具有独立审美价值的艺术语言。

弘仁山水画取法倪瓒,几乎全部以水墨描绘,鲜有着色之作,画面用笔用墨如清人杨翰在《归石轩画谈》中写道:“极瘦削处见腴润,极细劲处见苍劲。虽淡无可淡,而饶有韵”。

对于倪瓒的摹习偏于简括清刚,线条更具有坚实而肯定,绝无含混不定的笔意和墨色,也没有倪瓒在山水画中经常出现的山石上侧笔横点,枯涩但不缺乏润泽之气。弘仁对于倪瓒笔墨和画境中清净枯寂之气的传承更深层次的原因,根植于与倪瓒相同相似的人世经历所造就的近似的心境,在清冷枯寂的画境之中,对人世更迭,世态炎凉、旧朝已去新朝已立的绝望之情融入画境中的清寂,很好的表达了弘仁在佛法道宗中的体悟,悟对坐忘其间山水笔墨已是超凡入境的上乘之法。在情态表意上达到了倪瓒所追求的“绝无人间烟火气”的高超精妙之态。纯净的笔墨也更好更贴切地表达了弘仁清净静寂虚远的心态。

弘仁笔墨特征在他描绘黄山的作品中反映的最为鲜明,山石形体多以蓬松虚灵而肯定的线条进行勾勒,后用实线刚劲的用笔复勾,其线条用笔笔势呈一波三折之势,用笔的使转顿挫极为明显,山石上极少皴擦,一般都是空勾。在山石上大面积空勾无皴的地方,线条细弱,但却无细弱之感、枯涩但无枯涩之感,而成丰腴之态。

其笔墨虽从倪瓒之处而来,但却无倪瓒笔墨的含混柔曲和糊涂之笔,其用笔明晰、刚硬、雅静,行笔肯定,充满理性、精密的思考。笔致则是松、缓、轻、稳的坚实硬朗,清劲中呈冷硬之态。在弘仁山水中很难见到跳动的笔线,亦无大面积的重墨,清净寂静,但清而显冷寂,静而富有生气。

《松涧清音图》

清寂孤冷,不染红尘

弘仁的画注重黑白关系、线条简练、具有装饰意味,同时他的画很少用色彩,绘画中的意境表现出生命的一种苍凉,生命的一种深度。

弘仁在继承倪瓒笔墨技巧的基础上,将个人对于自然山川形态的感受,心物交融创作出一种独属于自己的“静”、“冷”、“孤”、“寂”的画境。他并不喜欢将描绘的物象铺满纸面反而是留有大部分的空白。他极其擅长利用画面中的空白烘托画面气氛。

《西岩松雪图》

上半部分留有大部分空白,利用山体留白部分表示大雪覆盖的景象,近处的山体整体呈向左倾斜状,山峦层层叠加与留白的背景相结合,凸显山体结构的同时一股孤寂之感油然而生。在这幅画中,山体少皴擦反而松树得到细致刻画,在光秃的山体上,松树就显得孤傲冷峻。

《黄海松石图》

画面重心在左边,左边的山体高度与纸张高度相差无几,右边是两座较小的山峰,左边山体上几棵或向上或向右倾斜的松树更是引导了观者的视线,这样使得画面不会因为物象大小的差异而导致缺乏平衡。而瘦削的山体和左右山体的强烈对比也凸显出荒疏冷逸的艺术风格。

《天都峰图》

画面中以披麻皴经行皴擦,局部使用荷叶皴,近景中树木笔墨松秀,虚实相生,线条的勾勒重骨力,显示出一种清刚之气,营造出一片清、冷、孤、寂的“忘我之境”。

《西园坐雨图》

结语:

动乱的年代、颠沛的生活经历、与倪瓒相似的人生历程与艺术思想等都促成了弘仁萧疏冷逸的绘画风格的形成。他利用简单有力的几线条塑造山石的外形轮廓,巧妙运用施墨和留白营造孤傲冷峻的画面气氛,强烈表现出所描绘山水的壮阔,与此同时还通过少皴多勾的笔墨技法表现出画面的空灵与秀气,使得看似简单的画面实则意味十足。

标签: 倪瓒弘仁山水画黄公望水墨

更多文章

  • 弘仁与他的《黄山图册》六十开

    历史解密编辑:每日国画标签:弘仁,石涛,写生,山水画,黄山图册,书法作品,日本国家元首,日本政治人物

    弘仁以画黄山著名,"得黄山之真性情",深得传神和写生之妙,笔墨苍劲整洁,富有秀逸之气,给人以清新的感受。与石涛、梅清成为"黄山画派"中的代表人物。查士标在题弘仁山水画云:"渐公画入武夷而一变,归黄山而一奇。"石涛则说:"公游黄山最久,故得黄山之真性情也,即一木一石,皆黄山本色。"弘仁的山水画,无论册

  • 黄山写生第一人 弘仁|作品赏析

    历史解密编辑:千万邦标签:弘仁,黄山,写生,空明,梅花,山水画,书法作品,日本政治人物,日本国家元首

    弘仁(1610年—1663年),俗姓江,名韬,字六奇,明亡后于福建武夷山出家为僧,释名弘仁,号渐江学人,又号无智、梅花古衲,安徽歙县人。弘仁是清初四画僧之一。是新安画派的创始人,擅长画山水,早年从学孙无修,中年从师萧云从。笔法简练飘逸。笔墨整洁苍劲。好画黄山松石,可以说是黄山写生第一人。弘仁生活在朝

  • 弘仁:独得画禅三昧

    历史解密编辑:文艺天下标签:弘仁,倪瓒,顺治,康熙,石涛,朱耷

    节寿图弘仁是明末清初的杰出画家,时世的艰难、个性的独特和经历的坎坷,造就了他独特的艺术风格。弘仁的山水画代表了当时绘画的最高成就,同时他将新安画派的走势推到极致,享誉画坛,影响深远。梅花茅屋图愧不方袍竟学禅弘仁生于明神宗万历三十八年(1610),他少年丧父,家境清贫,但却很有抱负,从小拜汪无涯为师,

  • 百图!弘仁、髡残、八大、石涛山水美学是对生命和自然的最深诠释!

    历史解密编辑:闲适斋标签:石涛,弘仁,髡残,八大山人,董其昌,倪瓒

    古董圈在中国画史上就有这样一个群体,他们出家为僧,用水墨丹青留下了那一代人心目中最美的山水记忆,他们就是明初画坛四僧:原济(石涛)、朱耷(八大山人)、髡残(石溪)和渐江(弘仁)。他们是僧人,也是文人,甚至还蒙受道家的影响,他们的作品融汇着文人习性,禅宗三昧,老庄哲学,在清初画坛各树一帜,其笔下的意境

  • 弘仁:长日静坐空潭,月夜孤啸危岫

    历史解密编辑:坦腹斋标签:弘仁,倪瓒,石涛,水墨,渐江,山水画,日本国家元首,日本政治人物

    弘仁,明末清初山水画家,本姓江,名韬,字六奇,又名舫,字鸥盟。明亡后于武夷山出家为僧,法号弘仁,字渐江,号梅花古衲。与八大山人、髡残、石涛共称“四僧”,是新安画派的开派宗师,与查士标、孙逸、汪之瑞并称“海阳四家”。清 弘仁 峭壁竹梅弘仁无疑是清初最富个性的山水画家之一。他在绘画上的成就及其特征不是简

  • 纪实:孙悟空真的存在吗?我国发现“孙悟空墓”,墓中发现金箍棒

    历史解密编辑:忆丹说文史标签:唐僧,金箍棒,孙悟空,西游记,吴承恩,齐天大圣,观音菩萨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古老的传说,讲述了一个名叫孙悟空的英勇猴子战士。在那个时代,人们对于孙悟空是否真实存在并没有太多思考,因为他只存在于《西游记》这本神奇的古籍中。然而,一位探险家最近偶然间发现了一座神秘的坟墓,引起了众人的猜测和讨论。这座坟墓上刻有一个令人震惊的名字——"齐天大圣孙悟空"。更令人难

  • 孙悟空成佛后,才明白菩提祖师为何不肯教他天罡三十六变

    历史解密编辑:一锅粥品名著标签:地煞,牛魔王,孙悟空,二郎神,菩提祖师,观音菩萨,天罡三十六变

    孙悟空千里迢迢赶赴方寸山,就是为了学习长生不老之术,菩提祖师认为他出身好,又虚心关键悟性奇高,因此教授他大品天仙诀,而此神通夺天地之造化,侵日月之玄机;丹成之后,鬼神难容。虽然能够长生不老,可是也要经历三灾的考验,如果顺利通过,那么神通大成,反之就会身死道消,连投胎转世的机会都没有。猴子听说后当然吓

  • 原来孙悟空打架输给这么多人,盘点孙悟空的败仗,干货分享!

    历史解密编辑:花萃谈谈标签:唐僧,太上老君,如来,红孩儿,孙悟空,黄风怪

    孙悟空在几代人眼中都是一位超级英雄,七十二变,筋斗云,火眼金睛,又说是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但小编今天整理了孙悟空的战绩,发现他吃的败仗还真不少,收藏许久的干货,与诸位分享。孙悟空VS黄风怪败孙悟空用猴毛变身,黄风怪吹风迷了他的眼睛,不敌。最后请灵吉菩萨降服黄风怪。孙悟空VS二郎神败孙悟空大闹天宫时

  • 难怪菩提要赶孙悟空下山,原来猴哥留在山上,会砸了菩提的饭碗?

    历史解密编辑:文古至尊宝标签:下山,地府,方寸山,孙悟空,花果山,菩提祖师

    孙悟空不过变了棵松树,菩提祖师便气咻咻地,要把他赶下灵台方寸山。孙悟空甚是不解,菩提祖师道:“会变松树了不起啊!你炫耀什么!别人见你有,而他没有,必然求你,如果你不答应,必然加害于你。”说完又说:“我也不怪你了,你走吧,离开灵台方寸山,哪儿来回哪儿去吧!”孙悟空苦苦求饶,希望继续留在灵台方寸山,可菩

  • 为何死的是六耳猕猴而不是孙悟空,老君:你看看孙悟空的防御力

    历史解密编辑:一锅粥品名著标签:防御力,孙悟空,六耳猕猴,菩提祖师,太上老君,观音菩萨

    《西游记》博大精深,里面很多细节都值得回味,关于死的究竟是六耳猕猴还是孙悟空的问题一直是个争论,而一锅粥秉持的观点一贯是假悟空死,真悟空留。因为有太多大佬都看好孙悟空,即便如来想要更换也不容易,因为包括玉帝,老君等等在内,人家都有未卜先知的技能,如来的手段也难以实施。真假孙悟空因此我认为死了的那个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