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关陇集团遭遇解体危机,我叫宇文泰,关陇集团第二任“大佬”

关陇集团遭遇解体危机,我叫宇文泰,关陇集团第二任“大佬”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云晓观历史 访问量:349 更新时间:2024/3/11 5:20:37

我正坐在安定传舍之中,站在我面前的是个跛子,他叫侯景,一个让人看见就倒胃口的人。此时他正春风得意地奉着大丞相高欢的命令,带着数十随从,前来接管前不久遇刺身亡贺拔岳的部队。

“宇文左丞的威名,在下时有耳闻。对左丞仰慕已久。没想到在此能见到左丞,真是三生有幸啊。”侯景拱着手说着客套话,却显露出一副志得意满的样子。

“不敢,不敢。”我冷冷地答道:“侯长史不在洛阳,到这偏僻之地,有何贵干?”我心知侯景此番来意,只见他惺惺作态的模样十分惹人厌,也不和他客套,便开门见山地问道。

“哎,这不是大丞相惊闻贺拔公身亡,悲愤欲绝,特命下官前来凭吊平定关陇之地的功臣嘛。”

“哼,这侯景倒是能说会道,谎话张口就来啊。”我心中暗自嘀咕着。

侯景是高欢的心腹之臣,他口中的贺拔公,正是我的老上司清水郡公贺拔岳。高欢又和贺拔岳有着不可调解的仇恨。前不久高欢挑拨侯莫陈悦杀害了贺拔岳。贺拔岳一死,高欢高兴还来不及,怎么会派此人来凭吊?

不过俗话说得好,伸手不打笑脸人,侯景说得如此客套,我也不能平白无故的翻脸,于是说道:“那宇文某人就谢过大丞相了。侯长史心意到即可,偏远之地,怎劳长史长途奔波,还是请长史在这里将就一晚,明白即可回洛阳复命,关陇大军一切安好。”

“左丞见外了,贺拔公名震天下,我自当亲自前去凭吊。况且我也是劳碌命,无妨,无妨。”侯景依旧保持着笑脸,假装听不出言外之意说道:“更何况下官除了凭吊贺拔公之外,还有一公事在身。”

“还有什么事?”听到这里,我脸色一寒。

侯景也正色道:“左丞是爽快人,我也就不藏着掖着了。贺拔公生前手握重兵,如今身故,这重兵如果没有人节制,皇上、朝廷都是不得安心啊。”

“所以呢?”我不怒反问。

“所以?”侯景愣了一愣:“所以大丞相命我来接管关陇地区防务啊。以防军队成为私器,酿成大祸。”

“高欢让你来接管关陇军?”我瞪了一眼侯景,冷冷地说道:“长史大人,素闻你机敏过人。你不会不知道我们武川人(关陇集团的底子是武川人组成的)和高欢的怀朔人之间的矛盾吧。你也不会不知道,贺拔公实则是死于高欢之后吧,那你还有自信有能力统御关陇大军?”

“不试试怎么知道。”侯景针尖对麦芒地说道,终于还是露出了真实事面目。

既然话说到这个地步,我也没必要继续和侯景虚伪地客套,于是厉声道:“贺拔公虽然已故,但我宇文泰还活着,长史大人你可是想从我手中接过兵权?”

话音刚落,我身后整装待命的将士,齐刷刷地向前一步,单手按在刀柄之上,将侯景一行人团团围住,房间里的空气瞬间凝结,只听得众人微微的喘息声,和侯景急促的心跳声。

侯景虽然才智过人,但本质上还是一个蛇鼠两端的小人。此时见屋内已是拔剑弩张之势,只须片刻自己便会身首异处,急忙换了一张苦笑的脸说:“左丞这是何必呢。我也只是别人手中的箭,他人射向哪,我就得奔向哪。就是跑腿的命,实在是不得已啊。现在左丞执掌关陇大军,正是众望所归。我又何德何能,服众武川群雄?我这就回洛阳向皇上、大丞相汇报,请他们安心。”

侯景的嘴脸让我心中生出鄙夷之色,但并未表露出来,眼下当务之急是送走这个“瘟神”,于是说道:“长史大人说得极是,此事理应速速告之皇上,免得皇上担心。”

以侯景的机敏,自然是听出我的弦外之音,立刻附和道:“左丞思虑甚是,我这就马不停蹄地回洛阳。”说着便作揖告别。

我看了看侯景转身离去的背影,心中暗自感叹:如此才智小人在高欢身边,不知是我的祸,还是高欢的祸。

我叫宇文泰。为什么我会出现在安定,为什么我会在此处遭遇侯景?这话就得从贺拔岳死后说起了。

530年,尔朱荣以尔朱天光为主帅,贺拔岳、侯莫陈悦为副帅,组成西征军,平定万俟丑奴的叛乱。

532年,尔朱荣死。原先依附在尔朱荣之下的高欢与尔朱氏决裂。尔朱天光决意参与尔朱氏联军,共同讨伐高欢。贺拔岳自知尔朱氏必败,为求自保,与侯莫陈悦反水尔朱天光,攻占长安。同年尔朱天光战死,之后贺拔岳全面接管尔朱天光的地盘,也就是现在的关陇地区。

与此同时,高欢借助战胜尔朱氏之威,权倾朝野,将皇室视为傀儡。孝武帝暗中联系贺拔岳,欲协手对抗高欢。贺拔岳本来就与高欢有旧隙,双方一拍即合。

534年,贺拔岳欲同侯莫陈悦共同讨伐曹泥。作为共同西征,共同反叛尔朱氏的战友,贺拔岳对侯莫陈悦极为信任。但此时我已知悉,侯莫陈悦与高欢的使者翟篙来往甚密。

在贺拔岳决心讨伐曹泥时,曾向贺拔岳进言:“曹泥所在只是偏远一方的孤城,以公的才能实在不足为惧。反而是侯莫陈悦,此人贪而无信,手下众多,现在听说又与高欢有所联系,实为公之大敌,应早日除之。”

但我这样苦口婆心地劝着,并未引起贺拔岳的重视。讨伐曹泥的联军按计划出发,最终在河曲,侯莫陈悦诱贺拔岳单独入军营,杀之。

主帅身亡的消息很快便在贺拔岳的大军中传开,军心动摇,人心惶惶。不少人各自逃散离去。赵贵见此状,拉住周围的人,振臂疾呼:“我一直听闻讲仁义的人不常有,一个人讲仁义,那他就是一个君子,如不讲仁义,则是小人。朱伯厚、王叔治只是受了点意气微恩,便蹈履名节。何况贺拔公对我等如待国士,我们怎么能贺拔公尸体未凉就一散了之?”说道情深之处,众人涕泣觑歉。

于是赵贵等五十余人假义投降侯莫陈悦,并慷慨陈词,请求收葬贺拔岳。侯莫陈悦为收拢贺拔岳部的人心,便答应了,赵贵这才将贺拔岳的尸体送了回来。

而起初逃散的将士在寇洛的号召下,退回原州重新聚集起来,之后又退守到平凉,以防侯莫陈悦。

随后,众将士推举年纪最长,素为众所信的寇洛为“盟主”,率领大军讨伐侯莫陈悦,替贺拔岳报仇。但是不久之后,寇洛认识到自己的能力不足说道:“我的才能不足,本来就不是统御大军的料。只是近来迫于群议,被推上了这个位置。今天在这里还是请各位另择贤材,以统领大军替贺拔公报仇。”

众人听罢一再挽留,可是寇洛请辞态度坚决。赵贵见状知道寇洛再无当盟主的可能,思前想后说道:“贺拔公忠公尽节,现如今勋业未就,奄罹凶酷。于国,少一良臣,于我们少了一个依靠。我们必须联合在一起,替贺拔公报仇雪恨。但是要雪耻,就必须要选一个能力出众,统御全军的人。否则所托非人,这仇就报不了了。”说到重点时,赵贵停了停,看了看周围人期盼的眼神接着说道:“纵观天下,唯夏州的宇文泰有此才能。此人不世英姿,雄谟冠时,远迩归心,士卒用命,又是贺拔公的心腹将领。如今他若知晓贺拔公死于他人之手,必来赴难,届时我等可推举他为盟主,则复仇大事可成。”

众将士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有人认为大家原都是贺拔岳的部下,现在贺拔岳身亡,自当由贺拔氏里的人来接管。此提议一出,又有人反对,贺拔岳膝下两子尚幼,不可能担当盟主一职,来统御大军替父报仇。而岳贺岳的二哥贺拔胜此时又在攻伐南梁,仓促间也不能回来当盟主。

又有人提议不如东告朝廷,让朝廷派人来接管关陇。但此时朝廷已在高欢掌控之中,孝武帝又能派出什么人来接管,这样做的最后结果,就是将关陇之地拱手送给死敌高欢。

正在犹豫不决时,赫连达开口说道:“宇文泰为昔为左丞,明略过人,一时之杰。今日之事,非此公不济。我赞成赵将军的提议,我这就前去夏州告知他贺拔公被刺身亡的事,迎他回来当盟主。”

赫连达既然带头表示赞成,其余众将士见也没别的人选,也都纷纷表示支持。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在众人平凉商议我当盟主之前,贺拔岳身亡之后。李虎见众将士四散逃窜,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贺拔胜,认为只有贺拔胜才有资格、有能力接管贺拔岳的军队。所以也当时也没和任何人商议,马不停蹄地奔向贺拔胜,并请他回来当盟主。但是贺拔胜接到李虎的丧报后,犹豫了一会,决定派遣独孤信来代替自己,去抚慰贺拔岳旧部。

正是贺拔胜的这一举动,才让我顺理成章地接管了贺拔岳的旧部。

夏州,当赫连达出现在我面前,将贺拔公的死讯告知我后,我思及贺拔公对我的恩义,往日情形历历在目,顿时失声痛哭。过了好一会,等我情绪稳定了一会,赫连达将平凉商议的决定告诉了我,我却犹豫了。我安顿好赫连达之后,急忙将韩褒(宇文泰的门客)、于谨(夏州长史)叫来,这两人都是我的亲信。

我将贺拔旧部众将推举我为盟主一事向他们说来,并向他们投向询问的眼光,于谨见状询问道:“左丞似有什么顾虑?”

我点了点头,说道:“顾虑甚多。如今高欢把持朝政,对关内虎视眈眈。我如继承贺拔公之大业,必不能依附于他。这样一来,我与高欢之间必有一战。只是依关内现有的实力,不足以对抗高欢。”

我停了停又说:“而且现在侯莫陈悦背信弃义,投靠高欢,设计杀害贺拔公。众将士推举我为盟主,自然必须要替贺拔公报仇。可是侯莫陈悦本就是一同与尔朱天光征战关内的猛将,其实力不在贺拔公之下,现在又与高欢联手。我军现在近处有侯莫陈悦虎视眈眈,远处有高欢野心勃勃,这已经不是能不能报仇的问题,而是能不能存活下来的问题。”

我又想了想,稍作纠结之后接着说:“而且贺拔公手下能吏悍将有许多,李虎、侯莫陈崇、寇洛、赵贵、若干惠、赫连达等人都在是跟随贺拔岳的老人,在平定关陇时也都有着出色的军功,在大军中颇有人气。我如接管关陇大军,这些人是不是真的服从于我,还是现在只是权宜之计?他日复仇事成之后,会不会如同侯莫陈悦一样,对我心存嫉妒,导致兄弟阋墙,引发战事?再者,贺拔公双子虽幼,但贺拔胜尚在,其手下独孤信、杨忠等人也都是不世之英豪。假使他日,他回来要求接管关陇大军,我该如何自处?说到底,我们本就是贺拔家的旧部,贺拔胜要求接管贺拔岳的旧部,也是名正言顺的事,到时候岂不是替他人作了嫁衣。”

我一股脑儿将自己的担忧事全盘托出,静静地待着两人的答案。

韩褒第一个开口说:“主公,这是分明是一个好时机啊,何须如此纠结。当下从尔朱荣到高欢,皇室饱受欺凌,四海之内皆有怨言。而主公天资英武,一向恩结士心,人心所向。如今贺拔公突然身故,关陇大军岌岌可危。寇洛自知庸懦,才委身将盟主一职托付于主公。主公接掌兵权,雄据关中,此乃天意,有何不可。”

对于这种假大空的话,我不太满意,正待开口询问于谨时,又听韩褒说道:“主公所虑之事,实则是多虑。侯莫陈悦虽勇,但不足为患。”韩褒非常肯定地说:“贺拔公突然身亡,此时关陇大军军心动摇,他不乘胜追击,直取平凉。反而不进反退,屯兵水洛。说到底,他只是表达出一个姿态,来降服贺拔公的旧部,壮大自己的实力,但其实这举动实在是井中之蛙,贺拔公对属下们甚厚,各个都忠于贺拔公,又岂会投于侯莫陈悦。主公若使大军前往,必定能旗开得胜,手到擒来,立不世之勋。主公还有什么好犹豫的呢?”

话音刚落,于谨也接着说:“我朝皇室已被这些权臣欺压太久,权臣擅命,群盗蜂起。左丞为何不仗超世之姿,怀济时之略,来振兴朝野?届时振臂高呼必将一呼百应,四方皆服。愿左丞早日图之,以赴众望。”

“此话怎讲?为何一呼百应,四方皆服?”我饶有兴趣地问道。

“关右,秦汉旧都,古称天府,将士骁勇,土地膏腆,西有巴蜀之饶,北有羊马之利。如今左丞据守要害,招集英雄,养卒劝农,当可静观其变。而天子远在洛阳,被高欢一党胁迫。贺拔公与天子似有密约,左丞可效仿贺拔公,谓主上陈述厉害,请主上东出洛阳,定都陇右。主上必然会欣然答应,而西迁关陇。到时候,左丞可挟天子而令诸侯,奉王命以讨暴乱。平定高欢之时,便是左丞重现齐桓公晋文公这样不世霸业之日。待左丞名振天之时,必然是群豪臣服,又何惧兄弟阋墙,长兄夺位?”

我被于谨慷慨激昂的一番言语说动了,决心接管贺拔公遗留下来的军务。不过在去平凉之前,我还有件事必须得完成。

我在夏州经营已久,深得民心。但也察觉夏州城中暗流涌动,人心不稳。之前蔡祐曾私密我,夏州首望弥姐元(宇文泰军中任都督一职)与侯莫陈悦有联系,欲里应外合,意图谋害于我。所以在我去平凉之前,顺手先解决了弥姐元。

处理完夏州事务之后,我这才和赫连达一起动身,快马加鞭地奔向平凉。可没曾想到遇到了侯景,这才有了开头的一幕。好在侯景识时务,主动返回了洛阳。

到达平凉不久之后,朝廷的使臣元毗也赶到了,一边是慰问关陇众将士,一边也是奉皇命召大军回洛阳。哎,我叹了口气,贺拔公才死不久,侯莫陈悦、高欢甚至是皇帝都想将这支部队占为已有。我暗自庆幸,幸亏众将士一致推选我为盟主,我也及时地赶到了平凉,才得以保存住贺拔公的部队。

对于元毗我还是很客套的,毕竟他是皇帝派来的。如果我要铲除侯莫陈悦,对抗高欢,朝廷是我密不可分的盟友。

而且我还有点小私心需要元毗帮忙。我虽为盟主,但官职并不突出,相比之下,李虎是东雍州刺史,侯莫陈崇是安北将军,并封爵为临泾县侯,寇洛封爵安乡县子,赵贵封爵魏平县伯,侯莫陈凯封爵下蔡县男,若干惠封爵北平县男等等。所以名义上如果他们不听命于我,我拿他们也没办法。

还有侯莫陈悦是奉了高欢之命谋害贺拔岳,我如就此讨伐侯莫陈悦,则出师无名,且会被冠以叛上作乱的帽子,到时候极可能出现孤立无援,成为众矢之的的情况。那么能解开这些问题的关键,就在元毗身上。

因此我极为热情地接待了元毗,并上书皇帝说:臣之前是关西左丞,属贺拔岳旧。贺拔公横罹非命,三军丧气,朝野痛惜。都督寇洛等众将士,衔冤茹戚,志雪仇耻。臣为被众人推举,不得以接管了关内军事。此乃权宜之计,不得以而为之,实在不是臣的本意。皇上要大军奉旨回京这是国之良策。但是我军军士多是关西之人,皆恋乡邑,不愿东下。而且高欢一党已至河东,侯莫陈悦犹在水洛。此时如奉召回京,高欢在前,侯莫陈悦在后,我军腹背受敌,恐难保全。臣殒身王事,诚所甘心。但唯恐成为败国罪人,损失更大。所以希望主上能稍停召回旨意,更思后图,徐事诱导,视局势发展,再下诣奉回关陇大军。

为表对皇室忠心,我还拉着众将士与元毗歃血为盟。元毗为此很是高兴,回洛阳复命去了。

后记:宇文泰如何替贺拔岳报仇,且听下回。

标签: 宇文泰高欢侯景尔朱荣丞相平定

更多文章

  • 曹操,司马懿,宇文泰,高欢,中国古代四大枭雄,怎么排名次

    历史解密编辑:搜狐说娱乐标签:曹操,高欢,司马懿,宇文泰,南北朝

    曹操,司马懿,宇文泰,高欢,中国古代四大枭雄,怎么排名次高欢VS宇文泰南北朝是我们国家最动乱的年代,也是枭雄辈出的年代。高欢和宇文泰就是这年代里最杰出的两个枭雄!即使是纵观中国历史,这二人也是数得着的人物。若将这二人比较起来,他们一样的雄才大略,远见卓识,宇文泰更长于军事,高欢则在用人上更胜一筹。先

  • 两朝风云(五四)宇文泰的托古改制,为隋朝统一天下奠定了基础

    历史解密编辑:强哥说史标签:宇文泰,高欢,北魏,尔朱荣,元修,北魏孝文帝

    南北朝时代是个民族大融合的时代,正是因为这次绵延数百年的民族大融合,才为后来的隋唐盛世奠定了基础。在这次民族大融合中,北魏孝文帝拓跋宏被认为是最具影响力的帝王,而西魏权臣宇文泰则拥有仅次于拓跋宏的功勋。很多历史学者认为,宇文泰的托古改制是西魏和北周由弱到强的开始,也为后来隋朝统一天下奠定了基础。而这

  • 宇文泰:堪称南北朝时期的曹操,到死都没有称帝!

    历史解密编辑:娱乐小武哥标签:宇文泰,曹操,高欢,宇文护,汉献帝,西魏

    在古代历史上,曹操是一个大家都比较熟悉的历史人物。东汉末年,曹操迎奉汉献帝刘协,这让东汉朝廷不至于继续颠沛流离下去。在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基础上,曹操消灭了袁绍、袁术、吕布、刘表、马腾、韩遂等诸侯,为曹丕登基称帝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当然,对于曹操来说,到死都只是魏王,而没有登基称帝。与此相对应的是,对于本

  • 宇文泰为什么会把权力交给侄子宇文护,而不是给自己儿子?

    历史解密编辑:最爱故事标签:宇文护,宇文泰,皇位,诸葛亮,史书

    宇文泰是西魏的权臣,他是众人眼中优秀的军事家。但令人错愕的是,宇文泰竟然没有把权力交给了他的侄子宇文护,而不是他的亲生儿子。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宇文泰无论是谋略还是智商都是顶尖的,要不然他也不会成为顶尖的军事家。而且他在选择继承人的时候意识处于清醒的状态,不存在被人诱导的情况,这说明宇文泰选择宇文护,

  • 为什么说高欢不如宇文泰?双雄惨烈的五战,宇文泰3胜2平

    历史解密编辑:史说话春秋标签:高欢,侯景,北魏,西魏,五战,宇文泰,尔朱荣,南北朝

    说起历史上精彩的双雄战,除了楚汉争霸以外,东西魏高欢与宇文泰的双雄争霸应该是最精彩的,只不过因为没有司马迁这样的史家大神为之润色,显得不太出名罢了。两者的发家史高欢,祖籍渤海蓨,名贺六浑。他的祖父高谧曾为北魏侍御史,因为触犯法令被迫举家迁到怀朔,怀朔是鲜卑人的聚居地,高欢从小就跟着祖父来到这里,自然

  • 看西魏掌权者宇文泰如何以少胜多,多次挫败高欢进攻,展战神之名

    历史解密编辑:小爱历史说说标签:宇文泰,高欢,西魏,侯景,大将

    随着第一次东西魏大战落下帷幕,宇文泰获得了此战的最终胜利,使得士气高涨,军队实力也再次有所增强。面对这一切,宇文泰丝毫没有感到骄傲,反而更加沉淀下来发展军队势力。但高欢可没有给他发展的时间,在公元537年,高欢卷土重来,亲自带领军队再行发起进攻。在敌我力量过于悬殊的情况之下,宇文泰及时听取手下的意见

  • 在《周书·文帝》中,通过哪3件大事,刻画宇文泰乱世忠臣的形象?

    历史解密编辑:掩面说我心倳标签:宇文泰,周书·文帝,高欢,北魏,周书,周文

    一般而言,王朝的建立是从接受前代王朝禅让,或者通过暴力手段实现彻底取代为起点,以新帝登基为标志的。但在正史书写中新王朝的起元却往往不若如此,其中很多都是从本王朝尚未功成之时的“创业之主”开始书写的。如:《周书》是将创业之主文帝宇文泰立于本纪之首的,且用了两卷的内容来进行书写,远远超过北周真正的建国之

  • 中原有点小,容不下两个枭雄,两个政权,宇文泰与高欢的宿命对决

    历史解密编辑:地宫丝绒标签:宇文泰,高欢,尔朱荣,北魏,曹操,孝庄

    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北魏末年,为了争夺对北方的统一,两个开国皇帝宇文泰和高欢打的不可开交,但宇文泰这家伙是被动应战的,老是被打。当他知道高欢死了直接喜极而泣,可见这孩子这些年是过的有多憋屈。同朝为官要说起两人的结缘,就得从两人都在尔朱荣手下当官说起。北魏末期,怀朔镇镇兵鲜于修礼率领北镇流民

  • 北魏最后一位皇帝,先被高欢挟持,后被宇文泰弑杀!

    历史解密编辑:乐享盖生活标签:宇文泰,高欢,北魏,汉献帝,皇帝,北魏孝文帝

    北魏(386年~534年)是鲜卑族拓跋珪建立的朝代。公元386年,拓跋珪趁前秦四分五裂之际在牛川自称代王,重建代国,定都盛乐(今内蒙古自治区和林格尔县)。同年四月,改称魏王。公元398年六月,正式定国号为“魏”,史称“北魏”。公元398年七月,道武帝拓跋珪迁都平城(今山西省大同市),称帝。公元439

  • 创建府兵制的宇文泰:在刀光剑影中成长,以弱胜强的指挥艺术

    历史解密编辑:史坛典故标签:宇文泰,北魏,高欢,西魏,鲜卑,府兵制,南北朝

    宇文泰是南北朝时期我国北方少数民族中一位杰出的军事家和政治家。官至西魏柱国大将军、太师、大冢宰,是西魏的实际统治者。当政20余年,文经武纬,勋业卓著,使西魏得以鼎立于关陇地区,为北周的建立和灭北齐、统一中国北方打下了基础。去世后,他的儿子宇文觉取代西魏恭帝位称帝并改国号为周(史称北周),他被追谥为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