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南朝昏君萧宝卷,被潘妃三寸金莲迷得神魂颠倒,甘以奴仆自居

南朝昏君萧宝卷,被潘妃三寸金莲迷得神魂颠倒,甘以奴仆自居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循迹故事汇 访问量:507 更新时间:2023/12/27 22:10:59

引言

三寸金莲和古代压迫妇女的裹足陋习有关,具体来源于哪个朝代的人也是众说纷纭。

根据一些史学家的研究,裹足最早应该起源于五代,三寸金莲的说法就是来自于“大名鼎鼎”的妖妃潘玉儿

妖妃背后站的是昏君

潘玉儿能在滚滚历史长河中留下姓名,还要多亏了南朝昏君萧宝卷。萧宝卷的昏庸无道和他不幸的童年或许也有些关系,萧宝卷自幼丧母,所以养成了孤僻怪异的性格。因为亲哥哥身有残缺不能担当大任,他在后面捡了个便宜,拿到了太子之位。

谁知他个人的幸运,造成了国家百姓的不幸。打小就不爱念书的萧宝卷,自然也不懂什么治国安邦的大道理。

天性如此也并非完全不能更改,如果在这个时候,有大人好好教导,一个正在长歪的树苗也是能掰正的。

可惜他的父亲当得也不称职,明知道自己的孩子淘气爱玩,不仅不严加看管,反而纵容无度。原本太子应当一日一朝,觐见天子,萧宝卷的亲爹见儿子爱玩,直接把一日一朝改成了三日一朝。

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变成什么样子也不奇怪了。再大一点,到了需要学习料理朝政的年纪,萧宝卷却整日领着太监打闹玩耍。

步步生莲的祸水

以至于继位之后,他不喜也不善于和官员交流,最亲信的就是一群太监,在一群奸佞的蛊惑之下,萧宝卷肆意举办选妃大赛,从各地挑选美人相伴左右供其玩乐。

潘玉儿便是其中之一,她相貌出众,一身媚骨,萧宝卷见之就被迷得死去活来,封了潘玉儿为贵妃。

潘玉儿尤其是一双三寸金莲让萧宝卷爱不释手。为了讨得美人欢心,萧宝卷耗费大量人力物力为潘玉儿打造了一座奢华的宫殿“玉寿殿”,根据记载这座宫殿不仅用金珠嵌满墙壁,用白玉铺地,还让无数工匠雕刻出黄金莲花贴在地面上。

潘玉儿赤着一双美足走在这地面上,婀娜前行,在萧宝卷看来就是仙子下凡,由衷发出感叹:“仙子下凡,步步生莲!”。这就是步步生莲的来由。

为博美人一笑 甘为奴仆

光是物质上的宠爱还不够,一代帝王为了让潘妃一笑,自愿当“舔狗”,宁愿让一个女人踩在自己头上,在潘玉儿面前称自己为奴仆。

出宫游玩的时候,让潘玉儿坐在轿子中,自己则骑马相随左右随时伺候,朝臣均认为这样不成体统,萧宝卷却乐在其中,不以为然。

潘玉儿生下的公主夭折之后,萧宝卷为了抚平她的失子之痛,又压榨百姓耗费重金打造了三座宫殿。

即便南朝的皇帝多奢靡,但做到萧宝卷这个程度的还是屈指可数。

萧宝卷被潘玉儿迷惑,爱屋及乌,不仅讨好潘玉儿,对潘玉儿的家人也极好。

潘玉儿并非什么大家闺秀,只是一个商贾之女,自古以来便是重农抑商,商人排在最底层,潘玉儿可以说是出生低贱。

但是自从成为了萧宝卷的宠妃之后,一切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正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萧宝卷给了潘玉儿的父亲一个官职,堂堂一国之君称其为“阿丈”。

潘父也不是得省油的灯,当官之后依旧不改商人唯利是图的习性,仗着自己的女儿是皇帝宠妃,四处陷害家中富有的官员,后侵占他人的家产。

为了抹除自己的罪行,也为了防止别人报仇,还给人安上各种罪名,杀害族人男丁以防后患。如此恶行,朝堂上的文武百官却是敢怒不敢言,生怕自己招惹上这无妄之灾。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样昏暗的统治注定会将萧宝卷送上末路。可是他却没有半点处在危机之中的自觉性。

为了迎合潘玉儿,萧宝卷在皇宫内廷布置了一个市场,其中还设立了大大小小的商铺,将民间商商铺街道直接复刻到了皇宫之中,并且命令宫女太监打扮成商贩,让宠妃潘玉儿当人统管整个市场的“市令”。

自己则扮成卖猪肉的摊主,此等荒唐行径也在民间流传开来,百姓编了一首歌谣,“至尊屠肉,潘妃沽酒。”,以此来嘲讽这位昏庸的君主。

昏庸是一方面,残暴又是另一方面。萧宝卷沉溺于与潘玉儿取乐,无心朝政,他的两个亲表叔实在看不下去,苦口婆心地劝谏,却被他直接杀害。

不得民心,朝中之人也是怨声载道。梁王萧衍替天行道,带兵打到城外之时,萧宝卷仍旧不知悔改,身边太监请求他能够赏赐城中将士,他却只说:“城外的反贼进城之后,难道只抓朕一人,还要什么赏赐?”

待到梁王的军队包围了大殿,萧宝卷还在怡然自得地吹笙,一太监举起刀砍伤了他的膝盖,他呵斥道:“奴才也要造反吗?”

太监没有回答他的话,直接砍下了他的人头。

南康王萧宝融被拥立为帝,改年号为中兴。剥夺了萧宝卷的帝号,贬为“东昏侯”。

结语

萧宝卷死后,潘妃失去了依仗,因为貌美被梁王赐给大臣,潘妃认为这是奇耻大辱,自刎了结性命。萧宝卷和潘玉儿的罪行可谓罄竹难书,其实萧宝卷十六岁继位,十九岁被杀,不过只当了三年的皇帝,却因为自身的昏庸无道给当时的百姓造成了无数苦难,潘玉儿也成为一代妖妃。不过要说萧宝卷的最后落得这般下场是潘玉儿造成的,也有些冤枉她了。在其位谋其政,萧宝卷既然坐上了那个位置就该尽责,可事实却并非如此,最后惨死也是自作自受,死有余辜。

更多文章

  • 齐废帝萧宝卷:历史上有408位皇帝,但能被妃子奴役的,只此一位

    历史解密编辑:过往烟窗标签:萧宝卷,皇帝,萧衍,宦官,宋明帝,皇位

    永元三年,公元501年。南齐王朝,建康皇宫。入夜时分,南齐皇帝萧宝卷在含德殿上意兴阑珊,上半夜唱歌,下半夜跳舞,玩得是好不痛快。帝王酒气熏熏,纵情玩乐到将要黎明时,终于体力不支,一头栽倒在殿上昏睡起来。黎明中的建康城十分宁静。天香国色千金重,花边三阁建康春。亭台楼阁,听香水榭,民居高矮不一的错落围绕

  • 南齐皇帝萧宝卷,穷奢极欲,宠妃在金子凿成莲花上行走,步步生莲

    历史解密编辑:理想人物杂志标签:皇帝,萧衍,韦睿,豫州,南齐,萧宝卷,南北朝

    南齐皇帝萧宝卷在平定崔慧景,萧宝玄之乱后,决定大赦天下,萧宝卷颁诏大赦,本来是一件美事,但他身边的奸佞专权,却不依皇帝的诏书行事,一些本无罪而家中富足的人,全被诬陷为崔慧景的党徒,统统杀掉,没收财产,而实际上投附崔慧景、家中却很贫穷的人,全都不予问罪。有人对中书舍人王之緵说:“朝廷的赦令没有信用,民

  • 南北朝时期,南齐皇帝萧宝卷有个怪癖,喜欢舔啃宠妃潘玉儿的小脚

    历史解密编辑:特务爱美食标签:萧宝卷,潘玉儿,皇帝,萧衍,皇上,太监

    “三寸金莲”,起源于南齐皇帝萧宝卷的怪癖。499年,这位皇帝将潘玉儿的脚,轻含嘴里不断吮咬。怎料,把潘玉儿惹恼,挥动玉杖打向他后背,并呵斥:“你给我跪下!”萧宝卷不但不恼还喜欢至极。一个皇帝甘心受宠妃责罚,这可真是奇葩,要说这是怎么回事呢?还得从头说起。萧宝卷,因为母妃早逝,又天生口吃,从小受人冷落

  • 宇文赟:史上最强败家子!丢了江山,还惹得子孙全部被屠

    历史解密编辑:花萃谈谈标签:宇文赟,杨坚,周宣帝,江山,杨丽华,高纬

    杨坚欺负人家孤儿寡母,才改朝换代夺了天下,北周变成了隋朝。他能捡这么一个大漏,全拜北周宣帝宇文赟所赐。宇文赟是北周武帝的长子,当太子的时候就娶了隋国公杨坚的女儿杨丽华做太子妃,杨坚成了宇文赟的岳丈。北周是鲜卑人建立的王朝,其统治方式及皇子的教育方式无不充斥着粗暴野蛮。宇文赟小时候比较顽劣,一做错事情

  • 北周宣帝宇文赟,给自己立了5位皇后,她们最终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帝王霸朱标签:皇后,杨坚,北周,宇文赟,杨丽华,宇文邕,隋炀帝,周宣帝,南北朝

    北周宣帝宇文赟,是北周武帝宇文邕的长子。只可惜宇文邕文韬武略,儿子却没有继承到这些优点。宇文赟即位后,沉湎酒色,暴虐荒淫,更荒唐的是,他还给自己立了5位皇后。由于纵欲酒色,宇文赟的身体一天不如一天,去世的时候,年仅22岁。他原本传位于儿子宇文阐,不过他死后,杨坚逐渐掌握大权。后来,杨坚逼迫宇文阐退位

  • 独孤天下2:李渊为救杨丽华亲手杀了杨广,丽华一句话扎心了!

    历史解密编辑:车马行空说标签:李渊,杨广,唐朝,杨丽华,隋炀帝,军事制度,独孤天下2

    独孤天下2:李渊为救杨丽华亲手杀了杨广,丽华一句话扎心了!历史上的独孤般若虽然嫁给了北周明帝宇文毓,不过般若没有后代,所以杨丽华不是般若所生。历史上的杨丽华是杨坚和独孤伽罗的长女。杨丽华不管在电视剧还是历史上,应该都是个悲催的人物。《独孤天下》第一部已经结局,独孤伽罗和独孤曼陀都寿终正寝,杨坚承诺退

  • 肝病专家杨丽华:乙肝病毒量10的8次方,需要抗病毒治疗吗?

    历史解密编辑:肝病专家杨丽华标签:治疗,杨丽华,病毒量,肝硬化,南北朝,乙肝病毒,抗病毒药物

    后台患者留言:医生,我病毒量8次方,需要抗病毒治疗吗?这样的问题,我们临床上碰到很多,很多人肯定会有疑问乙肝的病毒数量都高达上亿了,这么高了要不要抗病毒呢?其实,乙肝病毒数量过高,不一定需要治疗!这是为什么?其实,乙肝病毒数量是衡量乙肝病毒在人体内复制活跃度和传染性的数值,真正体内乙肝病毒量的高和低

  • 隋文帝想为守寡多年的女儿杨丽华重选驸马,杨丽华冷笑:谁敢娶我

    历史解密编辑:悦览书影标签:杨坚,杨丽华,宇文赟,隋文帝,南北朝,独孤伽罗,平民百姓

    586年,隋文帝让皇后独孤伽罗做中间人,邀请长女杨丽华喝茶赏花。隋文帝讨好道:“你已寡居多年,为父想为你再择一个驸马。”杨丽华冷笑:“谁敢娶我?!”说完转身离开,留下隋文帝一脸尴尬。都说皇帝的女儿不愁嫁。如果说,杨丽华只是隋文帝的女儿,那么再嫁,也不是难事。可她还有一重身份,那就是北周的太后。杨丽华

  • 白雪阳春传雅曲之冯小怜

    历史解密编辑:生活搞笑报标签:蹉跎,冯小怜,倾国,妙处

    我誉小怜堪倾国爱玩晋阳任蹉跎惟将北齐拱手送雅女横陈妙处多

  • 冯小怜的这个天赋很特别,让高纬对她宠爱有加,并因此发明一成语

    历史解密编辑:陌生的他呀标签:冯小怜,高纬,杨玉环,唐玄宗,李隆基,宇文邕

    声明:本文素材来自《妇人集》一书,作者原创,独家首发,转载必究,拒绝伪史,保证不涉时政。玉体横陈,这是个极具画面感的词语,其典故生成于南北朝时期。当时北方有个小国,史称北齐。其国主叫高纬,长得一表人才,可惜脑袋空空。哦不,他的脑袋中只有一个女人,叫冯小怜。据清朝陈维崧《妇人集》所载,此女子本是高纬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