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齐废帝萧宝卷:历史上有408位皇帝,但能被妃子奴役的,只此一位

齐废帝萧宝卷:历史上有408位皇帝,但能被妃子奴役的,只此一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过往烟窗 访问量:4894 更新时间:2023/12/21 7:06:33

永元三年,公元501年。南齐王朝,建康皇宫。入夜时分,南齐皇帝萧宝卷在含德殿上意兴阑珊,上半夜唱歌,下半夜跳舞,玩得是好不痛快。帝王酒气熏熏,纵情玩乐到将要黎明时,终于体力不支,一头栽倒在殿上昏睡起来。黎明中的建康城十分宁静。天香国色千金重,花边三阁建康春。亭台楼阁,听香水榭,民居高矮不一的错落围绕着巍峨的皇宫,街道上不见人影,房屋中半盏灯光。天光已然放亮,但整个城市并未从沉睡中醒来。人们都尚在梦乡之中,但昏睡了多时的萧宝卷却突然惊醒。他踉跄着从地上起身,左手挽住自己已经滑落下来的宝锦华发,右手托着宽大的天子袍袖,急匆匆地向宫门外跑去。皇帝刚刚跑出含德殿,一帮打着义军旗号的军士们就推门而入,四处找寻萧宝卷的身形。萧宝卷此时已跑出五里有余,顺着甬道一路出北门,就能逃出建康城。他一边慌不择路地逃跑,一边在心里悲叹道:坏了!坏了!贼军进城了!我南齐要亡了!皇帝心中悲叹,但脚步却又快了几分,眼见北宫门就在眼前,只要推开,便有一线生机。萧宝卷正欲推门,从门的另一侧却闪身走出两个宦官来。这两个宦官,一个叫黄泰,一个叫张齐。帝王虽已成了“逃跑天子”,但威仪仍在,见了两个小宦官,沉声呵斥道:狗奴才!快来扶朕!萧宝卷一声令下,两名宦官果然踱步向萧宝卷走来。但跟着这两人一起走过来的,还有他们手里泛着寒光的两柄快刀。萧宝卷面色大变,恐惧之意已袭便全身,但仍咬牙呵斥道:大胆!难不成想要造反!两名宦官冷笑一声,早已失去了身为奴仆时的阿谀奉承之色,双双举起手中刀,挥舞着向萧宝卷砍去。此时,天光大亮。萧宝卷蓬头乱发,栽倒在血泊之中,鲜血横流,那血液流淌,竟在北宫门下的甬道上洇出了一片片莲花的形状。——题记

永泰元年,公元498年。南朝齐政权的第五位皇帝,齐明帝萧鸾大行而去,龙驭上宾,领了便当。齐明帝的谥号为“明”,巧的是,在南朝齐之前的南朝宋政权,同样有一位谥号为“明”的皇帝,即宋明帝刘彧。更巧的是,这位齐明帝萧鸾打小儿就是宋明帝刘彧的粉丝。萧鸾熟读《宋书》,对宋明帝刘彧在位时的执政方针深表佩服,认为非常值得学习。读到这里,我要考一考各位读者了,南朝宋政权的皇帝们,包括宋明帝刘彧,他们大体上十分相仿的执政方针是什么呢?答案很简单,那就是杀亲戚。帝王嗜杀,上不至公卿大臣,下不至黎民百姓,天子屠刀向内,专门冲自己的亲戚朋友下手。今天杀三叔六伯,明天杀七姑八婶,后天杀兄弟姐妹。反正总而言之一句话:谁当我亲戚谁倒霉。皇帝如此屠戮宗室亲族,并非空穴来风,而是有着极为深层次的理由。南朝政权,无论之前的南朝宋,还是之后的南朝齐,南朝梁,南朝陈,这些政权的皇帝们在皇位更替上大部分采用的都是兵变夺权的方式,而非自然继承。儿子抢爸爸的皇位,叔叔抢侄子的皇帝,弟弟抢哥哥的皇位。这些靠着屠戮亲族夺取帝位的皇帝们都十分深刻地明白一个道理,那就是:如果自己不注意提防身边的这帮亲戚们,那么自己就有被他们夺走权力的可能。得位不正,就有可能被重蹈负责。既然有这种可能,那就杀呗。只要杀光这些具有潜在威胁的亲族,帝位自然可以高枕无忧。南朝宋的宋明帝刘彧深谙此道,当了皇帝之后大肆屠戮,宗室亲族被他杀了个遍。而南朝齐的齐明帝萧鸾有样学样,且有过之而无不及,把南齐皇室们杀得那叫一个惨。那除掉宗室亲族,真的能巩固自己的统治么?

这事儿还要从两个方面来看。一方面,屠戮亲族,的确可以防止后院起火,亲戚夺权,毕竟叔叔大爷,哥哥弟弟都死了个遍,有资格抢皇位的人都挂了,帝位自然稳固。但另一方面,我们还要意识到的一个问题是,宗室皇族不仅仅是帝王大位的潜在威胁,他们也同样是皇帝的有力拥护者,是统治阶级的基础。那些心存不轨,图谋皇位的亲戚们你都杀掉了,这无可厚非,但另有一帮拥戴你,支持你,对你绝无二心的亲戚们也惨死在你的屠刀之下,这可就有点说不过去了。帝王搞绝户政策,结果无论好亲戚坏亲戚都一锅端了,彻底成为了一个孤家寡人。而齐明帝萧鸾一死,即位登基的太子萧宝卷则面临着放眼望去,举目无亲的情况。并且,萧鸾临死的时候,还对儿子千叮咛万嘱咐,表示当皇帝就必须杀人,不杀人一不能彰显帝王威仪,二不能有效巩固统治,所以你当了皇帝之后,一定要多杀人,争取每天杀他个三五十个。萧宝卷当了皇帝之后有没有听他爹的话,咱们一会再说,在此之前,我们要先聊一聊他这个人本身。我们知道,皇帝的女人是很多的。皇帝的女人虽然很多,但痴情的皇帝却不在少数。这类帝王往往坐拥三千佳丽,但却把三千宠爱集于一人。如唐朝玄宗独宠杨贵妃,明朝孝宗独爱张皇后等等。痴情帝王屡见不鲜,但痴情如萧宝卷者可以说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皇帝十分喜欢自己的宠妃潘氏,但这份喜欢和人与人之间互敬互爱的喜欢截然不同,萧宝卷对潘妃的喜爱,是病态的——他尤其喜欢潘妃变着法儿的虐待自己。潘妃美艳,但生性跋扈,时常提出一些十分过分的要求,皇帝办得到还则罢了,皇帝要是办不到,潘妃伸手冲着皇帝就是一大嘴巴。按理说妃子打皇帝,这在历史上是绝无可能的。帝王是万金之体,九五之尊,别说一个小小的潘妃,就是皇后发脾气,皇帝不乐意,说废也给她废了。但面对潘妃对自己近乎变态一般的虐待,萧宝卷可以说是乐开了花。潘妃提出的要求,皇帝必然乐不可支,用尽全力地去办。办得好潘妃开心,皇帝也十分开心。办不好遭到潘妃责难,一顿拳打脚踢,皇帝更开心了。那话又说回来,潘妃一般都让萧宝卷干点什么呢?无非是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之类的难事儿,无论办不办得好,先拖过来打一顿再说。皇帝曾经把黄金雕刻成莲花的形状,一块一块地布置在宫中的甬道上,然后让潘妃赤足踩在“金莲花”上行走,此之谓“步步生莲”。除了和自己的后妃有如此荒诞的行径之外,皇帝本人另有一些十分奇葩的爱好。爱好之一,抢劫。萧宝卷一个月有二十五天不在宫里待着,而是带着卫队从宫里偷偷溜出来。溜出来干嘛呢?抢劫。皇帝带着亲兵卫队走在大街上,到了当铺抢当铺,到了酒楼抢酒楼,到了客栈抢客栈,到了村镇抢村镇。朋友们,不是表面拿百姓们取乐,简单抢一抢就算完事儿了,而是真刀真枪地干,几乎相当于大扫荡,连根儿毛也不给老百姓剩下,别说奇珍异宝,白银黄金,就连村口老大爷的金牙,皇帝也得掰下来抢走。

白天在建康城里抢一天,晚上回了皇宫,萧宝卷又开始搞起了自己的第二个爱好,杀人。杀人这个爱好,是其父齐明帝萧鸾给他培养的。按理说明帝萧鸾也挺不道德,您教儿子点什么东西不好,非教他杀人?当父亲的留给了儿子一柄屠刀,儿子磨刀霍霍,对准了朝堂上的大臣们。有读者看到这里可能会问,之前不是杀亲戚么,这回怎么改杀大臣了?萧宝卷当然也想对亲戚们出手,但由于他爹当年杀亲戚杀得太狠,到自己这茬,基本上就没亲戚了。不是我不想杀,是实在没得杀了。既然没亲戚可杀,那就冲大臣们动手吧!相比屠戮亲族,屠杀大臣那可太简单了。皇室亲族,不管怎么说,那跟自己也算是血脉相连,真要动起手来,心里也是要犯嘀咕的。但大臣们则不同,他们生来即为天家的臣子,被奴役于帝王的意志之下,皇帝要大臣死,无需理由,合情合理。皇帝这么一大开杀戒,这就算是把自己给逼上绝路了。忠贞死节,哪怕屠刀悬颈,死于暴君之手也不反抗的大臣们有的是,可图谋不轨,生有二心的大臣们也不少。而这其中,有一个叫做萧衍的大臣很快生出了二心。

萧衍,字叔达,南兰陵郡东城里人。萧衍姓的这个“萧”,正是帝姓。但他是南齐皇室的远支,属于是那种八竿子也打不着的远方亲戚,所以并没有被当做图谋不轨的亲戚给法办了。南北朝时尚无科举制度,所以萧衍靠门荫入仕,在萧宝卷一朝时,担任雍州刺史。按理说,萧衍的小日子过的还算不错。他一来是皇帝的远亲,并不在帝王屠戮亲族的范围内,二来他是地方官员,并不在京师任职,所以皇帝就算是杀大臣,也杀不到他头上。但萧衍还是反了。明面上的理由,是萧宝卷杀害了自己在京师任职的哥哥,尚书仆射萧懿。杀兄之仇,总是要报的。但实际上,这只不过是压倒萧宝卷的最后一根稻草。所以我们也无需探究此时萧衍为什么会起兵造反,因为这实在是没有什么意义。萧宝卷倒行逆施,昏庸无道,残忍嗜血,就算萧衍不起兵,也会有别人动手。只不过,时代选择了萧衍,这个默默无闻的刺史即将要成就一番属于自己的功名大业。天下之乱,并非在于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大势,而在于人心丧乱。身为帝王,可以失去一切。金钱,军队,城池,这些都可以失去。因为这些东西总归来说还是有形的,既是有形之物,失去了,再挣回来就得了。但萧宝卷失去的,并非这些有形之物,而是人心。人心无形,不可捉摸。而人心丧乱,则无药可救。永元三年,公元501年,萧衍起兵造反,率兵破建康城,于是便有了文章开头的那一幕。

昏庸无道的萧宝卷慌不择路地逃跑,结果死在了两个想要献媚于萧衍的宦官手上。这位以昏庸闻名于世的帝王终于自食恶果,本篇文章到这里也马上要结束,但属于萧衍的故事,却刚刚开始。对萧衍来说,他的人生在这一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是改天换日,即位登基,还是拥戴新主,自己则做个权倾朝野的大臣?萧衍不知道,他也不想知道。因为无论做什么选择,对他来说都已经不再重要,对南齐王朝来说更大不重要。这个魔幻而短命的王朝的覆灭已成定势,而自己成为新时代的主人,也已成为必然。江山代有才人出,属于萧衍的时代,开始了。

标签: 萧宝卷皇帝萧衍宦官宋明帝皇位

更多文章

  • 南齐皇帝萧宝卷,穷奢极欲,宠妃在金子凿成莲花上行走,步步生莲

    历史解密编辑:理想人物杂志标签:皇帝,萧衍,韦睿,豫州,南齐,萧宝卷,南北朝

    南齐皇帝萧宝卷在平定崔慧景,萧宝玄之乱后,决定大赦天下,萧宝卷颁诏大赦,本来是一件美事,但他身边的奸佞专权,却不依皇帝的诏书行事,一些本无罪而家中富足的人,全被诬陷为崔慧景的党徒,统统杀掉,没收财产,而实际上投附崔慧景、家中却很贫穷的人,全都不予问罪。有人对中书舍人王之緵说:“朝廷的赦令没有信用,民

  • 南北朝时期,南齐皇帝萧宝卷有个怪癖,喜欢舔啃宠妃潘玉儿的小脚

    历史解密编辑:特务爱美食标签:萧宝卷,潘玉儿,皇帝,萧衍,皇上,太监

    “三寸金莲”,起源于南齐皇帝萧宝卷的怪癖。499年,这位皇帝将潘玉儿的脚,轻含嘴里不断吮咬。怎料,把潘玉儿惹恼,挥动玉杖打向他后背,并呵斥:“你给我跪下!”萧宝卷不但不恼还喜欢至极。一个皇帝甘心受宠妃责罚,这可真是奇葩,要说这是怎么回事呢?还得从头说起。萧宝卷,因为母妃早逝,又天生口吃,从小受人冷落

  • 宇文赟:史上最强败家子!丢了江山,还惹得子孙全部被屠

    历史解密编辑:花萃谈谈标签:宇文赟,杨坚,周宣帝,江山,杨丽华,高纬

    杨坚欺负人家孤儿寡母,才改朝换代夺了天下,北周变成了隋朝。他能捡这么一个大漏,全拜北周宣帝宇文赟所赐。宇文赟是北周武帝的长子,当太子的时候就娶了隋国公杨坚的女儿杨丽华做太子妃,杨坚成了宇文赟的岳丈。北周是鲜卑人建立的王朝,其统治方式及皇子的教育方式无不充斥着粗暴野蛮。宇文赟小时候比较顽劣,一做错事情

  • 北周宣帝宇文赟,给自己立了5位皇后,她们最终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帝王霸朱标签:皇后,杨坚,北周,宇文赟,杨丽华,宇文邕,隋炀帝,周宣帝,南北朝

    北周宣帝宇文赟,是北周武帝宇文邕的长子。只可惜宇文邕文韬武略,儿子却没有继承到这些优点。宇文赟即位后,沉湎酒色,暴虐荒淫,更荒唐的是,他还给自己立了5位皇后。由于纵欲酒色,宇文赟的身体一天不如一天,去世的时候,年仅22岁。他原本传位于儿子宇文阐,不过他死后,杨坚逐渐掌握大权。后来,杨坚逼迫宇文阐退位

  • 独孤天下2:李渊为救杨丽华亲手杀了杨广,丽华一句话扎心了!

    历史解密编辑:车马行空说标签:李渊,杨广,唐朝,杨丽华,隋炀帝,军事制度,独孤天下2

    独孤天下2:李渊为救杨丽华亲手杀了杨广,丽华一句话扎心了!历史上的独孤般若虽然嫁给了北周明帝宇文毓,不过般若没有后代,所以杨丽华不是般若所生。历史上的杨丽华是杨坚和独孤伽罗的长女。杨丽华不管在电视剧还是历史上,应该都是个悲催的人物。《独孤天下》第一部已经结局,独孤伽罗和独孤曼陀都寿终正寝,杨坚承诺退

  • 肝病专家杨丽华:乙肝病毒量10的8次方,需要抗病毒治疗吗?

    历史解密编辑:肝病专家杨丽华标签:治疗,杨丽华,病毒量,肝硬化,南北朝,乙肝病毒,抗病毒药物

    后台患者留言:医生,我病毒量8次方,需要抗病毒治疗吗?这样的问题,我们临床上碰到很多,很多人肯定会有疑问乙肝的病毒数量都高达上亿了,这么高了要不要抗病毒呢?其实,乙肝病毒数量过高,不一定需要治疗!这是为什么?其实,乙肝病毒数量是衡量乙肝病毒在人体内复制活跃度和传染性的数值,真正体内乙肝病毒量的高和低

  • 隋文帝想为守寡多年的女儿杨丽华重选驸马,杨丽华冷笑:谁敢娶我

    历史解密编辑:悦览书影标签:杨坚,杨丽华,宇文赟,隋文帝,南北朝,独孤伽罗,平民百姓

    586年,隋文帝让皇后独孤伽罗做中间人,邀请长女杨丽华喝茶赏花。隋文帝讨好道:“你已寡居多年,为父想为你再择一个驸马。”杨丽华冷笑:“谁敢娶我?!”说完转身离开,留下隋文帝一脸尴尬。都说皇帝的女儿不愁嫁。如果说,杨丽华只是隋文帝的女儿,那么再嫁,也不是难事。可她还有一重身份,那就是北周的太后。杨丽华

  • 白雪阳春传雅曲之冯小怜

    历史解密编辑:生活搞笑报标签:蹉跎,冯小怜,倾国,妙处

    我誉小怜堪倾国爱玩晋阳任蹉跎惟将北齐拱手送雅女横陈妙处多

  • 冯小怜的这个天赋很特别,让高纬对她宠爱有加,并因此发明一成语

    历史解密编辑:陌生的他呀标签:冯小怜,高纬,杨玉环,唐玄宗,李隆基,宇文邕

    声明:本文素材来自《妇人集》一书,作者原创,独家首发,转载必究,拒绝伪史,保证不涉时政。玉体横陈,这是个极具画面感的词语,其典故生成于南北朝时期。当时北方有个小国,史称北齐。其国主叫高纬,长得一表人才,可惜脑袋空空。哦不,他的脑袋中只有一个女人,叫冯小怜。据清朝陈维崧《妇人集》所载,此女子本是高纬皇

  • “玉体横陈”的冯小怜,为何让高纬如此痴迷?她到底有多媚?

    历史解密编辑:奇案故事本标签:冯小怜,高纬,宇文邕,后主,宠爱

    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许许多多的成语都是有来历的,其意思或褒或贬,对世人节能起到一定的警示或教育意义。“玉体横陈”也是一个著名的历史典故,它的形成和北齐后主高纬不无关系。北齐皇帝可以说是个个昏庸不堪,朝政也是日渐不堪,等传到高纬手中之时,朝廷内外已是腐败失控,就像一个受到致命攻击的巨人一样,随时都有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