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在八总管大败于薛举之后,李世民是怎么扭转局势的?

在八总管大败于薛举之后,李世民是怎么扭转局势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灰脸娱乐说 访问量:3595 更新时间:2024/1/5 17:02:14

在隋朝末年,由于隋炀帝杨广的昏庸统治,全国各地的百姓都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在杨玄感起兵反隋之后,全国各地的农民义军迅速兴起,将隋朝推向了的边缘。

在这个时候,居住在金城的武人薛举也起兵反隋,其先是控制住了当地的官员,赢得了金城的控制权。之后又因为武勇指明吸引了宗罗睺等盗贼的归附,声势壮大,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占领了整个陇右,成为了不可小觑的力量。

在之后和李唐的战斗中,其更是先取得了大胜,几乎消灭了前来迎战的八总管的全部兵马。在这样的情况下,其子薛仁杲在继承了薛举的皇位之后,却很快就被李世民击败了。这不禁令人疑惑,薛仁杲究竟犯下了什么错误,才让其痛失好局呢?

李世民大战薛仁杲

一、薛举势力的快速兴起

在隋朝末年的时候,天下群雄并起,有不少有野心的人都加入了反隋的义军。当时汾阴人薛举在金城寄居,其骁勇无匹,在当地十分有名。而且其家境富裕,又喜欢结交天下豪杰,这让他在西部边境有很高的声望。鉴于这种情况,其被金城府的官员任命为校尉,掌控了一定的军权。

在隋恭帝义宁元年,陇右一带盗贼蜂起,金城令郝瑗募集了几千名士兵,让薛举率领他们前去讨伐盗贼。在为这些士兵置办好装备之后,郝瑗在金城为他们摆下了酒宴,打算犒劳将士们。但是薛举和他的儿子薛仁杲却纠集了十三名同党,在酒会上劫持了郝瑗,并发兵囚禁了城中的大小官员。之后他们打开粮仓,赈济城中百姓,这样的举动让他们赢得了百姓们的支持,于是薛举自称为西秦霸王,而将其儿子薛仁杲和薛仁越封为齐公和晋公,正式成为了反隋武装的一支。

隋末势力图

在他们脱离了隋朝政府之后,陇右地区的群盗就从他们的敌人变成了他们需要拉拢的对象。由于薛举在举事之前在金城当地就十分有名,其和宗罗睺等盗贼领袖在之前就有故交。因此在其起事之后,以宗罗睺为首的盗贼集团纷纷加入了薛举的集团,其势力也很快壮大了起来。

除了这些盗贼之外,陇右地区的羌人首领钟利俗也率领了两万人归顺,这让其势力进一步扩张。薛举带领其军马在很短的时间内攻取了西平,浇河二郡,完全占领了陇西地区。

在此之后,薛举便自称秦帝,并将其子薛仁杲为皇太子。在占领了陇右之后,薛举麾下的谋臣,之前的金城令郝瑗劝薛举联合梁师都和突厥人一同进攻刚刚夺取长安的李渊,从而进一步扩大自己的地盘。于是薛举便领兵进犯泾州,李渊任命秦王李世民为元帅,率领八个总管的兵力迎敌。当时薛举正在紧逼高墌,李世民命人在当地加深壕沟,高筑壁垒,摆出防御姿态,不要主动迎战。

但是刘文静殷开山却认为李世民只不过是担心自己能力不足,而且一旦己方示弱,被他们看穿了李世民患病的情况,可能会对战事不利。于是他们在高墌西南布下阵势,打算用兵力震慑敌军,没有按照李世民的说法来布置防守。

薛举于是派部队偷偷绕道了唐军的后面,发起了掩杀,这种腹背受敌的态势让唐军乱了阵脚,遭遇大败。经此一役,八总管的军马损失过半,大将军慕容罗睺,李安远和刘弘基都在战斗中丧生,李唐一方元气大伤。薛举也趁机夺取了高墌,并将唐军的尸体垒成了高丘,以此来夸耀自己的武力,这对于唐军的士气又造成了很大的打击。

高墌之战前列阵的唐军

薛举之所以能够在乱世中快速兴起,成为割据陇西的一方豪杰,一方面是因为其本身勇武超群,有着不俗的名望。另一方面也是拜当时西北地区的乱局所赐。

隋朝政府在这些地方的统治在那时已经趋于崩溃,大量的盗贼也成了薛举军队的最早组成部分,这些盗贼在得势的时候能够为薛举尽心战斗,但是在薛举去世之后,这些归属感不强的盗贼也成为导致薛仁杲兵败的重要因素。

二、薛仁杲的残暴与将士的离心

薛仁杲作为薛举的长子,在很小的时候就开始跟随父亲游历四方,并且和薛举一样练就了一身非凡的武艺。但是和自己的父亲不同,薛仁杲并没有薛举那种豪爽的性格,其不但没有结交更多的朋友,甚至和薛举团队中的核心人物也不能搞好关系。

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和薛仁杲残暴的性格有着直接的关系。在起兵之后,其曾经俘虏了庾信的儿子庾立,在招降未果之后薛仁杲十分恼怒,便把庾立放在了烧红的石板上,并慢慢割他的肉给自己帐下的士兵吃,其残暴由此可见一斑。

薛举之子薛仁杲

除了残暴之外,薛仁杲为人还十分贪婪,其在攻克天水之后,曾经将当地的富豪全部召集起来,把他们倒吊起来,然后用醋灌他们的鼻子,以此来强迫他们交出金银财宝。

在薛举去世之后,薛举集团的谋主郝瑗就一病不起,这让其集团的势力进一步削弱。而且薛仁杲在即位之后,依然没有改变自己猜忌的心理,这让其麾下的将领更加不愿意为其所用,这也让薛仁杲部队的战斗力受到了不小的削弱。

在后面与李世民战斗之前,一些认为自己已经受到薛仁杲猜忌的将领纷纷投降唐军,这让薛仁杲部队的士气大大跌落,而且随着李世民的复出,战场上的局势其实已经发生了逆转。

三、李世民轻骑破城,薛仁杲投降受戮

在李唐兵败之后,薛仁杲派出其麾下大将军宗罗睺在唐军阵前日夜请战,但是李世民要求行军总管梁实不要出战。甚至当时李唐的士兵已经断水,李世民依然按兵不动。此时宗罗睺的部队也已经按捺不住性子,开始对军营发起了猛烈的进攻。李世民认定时机已到,便先派人在浅水原筑营,诱敌深入,让大将军庞玉在浅水原南面与宗罗睺开战。自己则率领大军从浅水原北边杀出,将宗罗睺的军队冲散。

浅水原之战示意图

之后李世民率领两千骑兵继续追赶,但是被窦轨拉住了缰绳,他认为薛仁杲现在依然有坚城可守,此时贸然进军是不妥的。但是李世民却说此时的唐军势如破竹,机不可失,一定要乘胜击溃薛仁杲。于是李世民率领骑兵们直抵薛仁杲所在的折墌城下,薛仁杲立即将城外的士兵全部收回城中,打算据守。但是守军们纷纷从城楼上跳下去投降,薛仁杲也知道大势已去,便出城向李世民投降,而其城中的一万余名精兵也都被收入李世民麾下。

大家听后都心悦诚服,之后薛仁杲等人都被李世民押解到了长安,最终被在街市上处斩,曾经横行陇西的地方势力至此也全部瓦解。

薛仁杲的战败有很大一方面是因为其对手是能力超群的李世民,但是其在统治过程中对于部下掌控力不足,对于将士不能信任的问题也让其军队的战斗力出现了一定的下降,他还是要为这次失利负有主要责任的。

冲锋陷阵的秦王李世民

结语

薛举在陇右起兵的时候,正值天下乱世,他在宗罗睺等人的帮助下迅速平定了陇西,站稳了阵脚,本应有着极佳的发展空间。而且其在与李渊的初次大规模作战中也取得了胜利,重创了李渊的主力,形势本来一片大好。

但是薛举的突然离世让西秦政权的大权落到了薛仁杲的手中,其为人自私自利,残暴成性,并且不能信任自己手下的将领,这让本来处于优势的西秦军队突然丧失了战斗意志,士气大跌。而薛举在之前就看出了他的问题,但是却没有加以合适的管理,也是一个致命的失误。

而与此同时李世民的复出让李唐军队的士气得到提振,其又根据敌人的特点制定了详细的作战计划,最终击破了宗罗睺的大军,并一鼓作气逼降了薛仁杲,显示出了超人的魄力。这种领袖之间的差距可能才是造成攻守形势转变的根本原因吧。

参考文献:

【1】《通鉴纪事本末·唐平陇右》

【2】《旧唐书·薛举传》

【3】《旧唐书·太宗李世民本纪》

更多文章

  • 山西历史名人 五十二 薛举

    历史解密编辑:年华名人汇标签:薛举,唐军,李世民,突厥,李渊,长安

    薛举(?~618年),河东汾阴(今山西省万荣县)人。隋朝末年割据群雄之一,金城校尉薛汪之子。网络图片、侵权联删薛举本是河东汾阴(今山西省万荣县)人,其父薛汪,徙居兰州金城(今甘肃省兰州市)。薛举容貌魁梧雄壮,骁勇善射。其家钱财巨万,喜欢交结边地豪杰,称雄于北方边地。隋大业十三年(617年)四月,时逢

  • 浅水原之战,秦王李世民,如何大破西秦霸王薛举长子薛仁杲?

    历史解密编辑:世界属于你我标签:薛举,唐军,唐朝,李世民,薛仁杲,宇文化及,浅水原之战

    作者:忆香 【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浅水原之战,发生于唐武德元年(618年)六月至十一月,唐朝秦王李世民率军在浅水原(今陕西长武东北)对陇西割据势力薛举、薛仁杲父子所部的作战,此役一举击败薛仁杲,夺取陇西,除去关中西面的一大威胁势力。此役李世民采用后发制人,疲敌制胜,坚壁不出,穷追猛打的策略

  • 历史上的第三次薛家将:击败李世民,勇悍绝伦的西秦霸王薛举

    历史解密编辑:慢聊的历史标签:李世民,薛举,西秦,薛家将,唐军,李渊

    李世民率军战西秦历史上的第三次薛家将,薛举父子,与前文所说的薛安都父子、薛世雄父子一样,同样是祖籍河东郡汾阴县,也是蜀汉薛永的后裔。薛举,生于兰州金城县(今甘肃兰州),身材魁梧,骁勇善射,家资巨富,喜欢结交豪杰,称雄于西北边地,后为隋帝国的金城郡校尉。617年,各地起义反隋,薛举身为西北豪强,也趁势

  • 裴仁基有多牛?他的长子是隋末的“万人敌”,遗腹子是初唐名将

    历史解密编辑:萌心生活馆标签:裴仁基,王世充,李密,罗士信,裴元庆,裴行俭

    熟悉隋末唐初那一段历史的朋友,一看标题,就知道本文要写的人是裴仁基了。裴仁基在演义小说《说唐全传》中,绝对是一个龙套角色。不过,他有三个儿子、一个女儿,这三子一女还是有相当戏份的。三个儿子分别是裴元绍、裴元福、裴元庆。其中的裴元庆在书中被设定为隋唐第三猛将,力大无穷,手持一对银锤,五升斗大,重三百斤

  • 在裴仁基和单雄信之间,李密选择了单雄信,难怪会败给王世充了

    历史解密编辑:秀才吃瓜标签:裴仁基,李密,王世充,单雄信,李渊,王世,李密(隋朝),唐朝

    隋朝末年群雄并起,最出彩的莫过于李密领导的瓦岗军了,威名最重、声势最高、兵力最强,但即便如此,李密却没有笑到最后,而改变李密和瓦岗军命运的就是童山之战和紧随其后的洛阳之战。童山之战中,李密的瓦岗军和宇文化及的骁果军展开决战,战争持续了整整一天,最终的结果是宇文化及狼狈逃至魏县,而李密的瓦岗军虽然取得

  • 裴仁基:隋朝时期将领,他参与过哪些战争?

    历史解密编辑:秀才吃瓜标签:裴仁基,王世充,李密,隋炀帝,吐谷浑,杨坚

    裴仁基(?-619年),字德本,蒲州河东县人,隋朝时期将领,北周骠骑大将军裴伯凤之孙,上仪同三司裴定之子。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骁勇善战,善于骑射。开皇初年,起家左亲卫,保卫皇宫安全。参加灭亡陈朝、攻打吐谷浑和靺鞨的战争,屡建战功,授光禄大夫。大业十三年(616年),奉命攻打瓦

  • 公孙武达随李渊南下,又随李世民南征北战;曾经两次打败突厥骑兵

    历史解密编辑:旧闻故史标签:李渊,李世民,公孙,武达,突厥,李治,骑兵,唐太宗,公孙武达,唐朝,艺术家

    公孙武达参与李世民的玄武门之变。公孙武达在李渊起兵后,到长春宫拜见李渊。跟随李渊起兵反隋,唐朝建国后,跟随李世民南征北战。公孙武达历仕李渊、李世民、李治三位皇帝,可谓三朝元老。公孙武达,生卒年不详,雍州栎阳(现今陕西西安临潼栎阳镇)人。公孙武达性格豪爽,力气很大,做过豪侠,在隋朝时做过骁果军士,隋炀

  • 建龙集团与维苏威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将扩大耐材合作

    历史解密编辑:界面新闻标签:特钢,维苏威,张志祥,建龙集团,耐材合作

    据建龙集团官微,5月9日,北京建龙重工集团有限公司与维苏威高级陶瓷(中国)有限公司在京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逐步扩大先进耐材应用和服务合作,共同研发耐材创新技术。建龙集团旗下钢铁企业承德建龙、吉林建龙、建龙北满特钢、马来西亚东钢与维苏威在中包、三大件业务等方面已有合作。建龙集团董事长、总裁张志祥表

  • 【安全圈】英国大型陶瓷材料厂商维苏威因网络攻击损失超3千万元

    历史解密编辑:安全圈标签:英国,伦敦,维苏威,网络攻击,网络安全,陶瓷材料

    网络攻击安全内参5月19日消息,英国工业陶瓷公司维苏威(Vesuvius)今年2月曾披露,正在处理一起网络事件。该公司日前表示,公司因该事件损失了350万英镑(约合人民币3057万元)。维苏威未披露此次事件的性质。在5月18日(周四)向英国监管新闻服务(注:类似于我国的上市公司公告)提交的声明中,公

  • 斯帕莱蒂汽车喷涂“3”及维苏威火山图案,庆祝那不勒斯夺冠

    历史解密编辑:直播吧标签:意甲,奖杯,斯帕莱蒂,那不勒斯,佩卢西托,维苏威火山

    直播吧5月21日讯 为庆祝本赛季的意甲冠军,那不勒斯主帅斯帕莱蒂在自己的汽车上做了一套特殊的涂装。斯帕莱蒂在这台菲亚特熊猫汽车上喷涂了数字“3”,代表那不勒斯第3次捧起意甲冠军奖杯。下方是维苏威火山图案,这座著名的活火山位于那不勒斯湾东海岸。“Iiomini forti destini fort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