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北齐风云丨娄昭君为何废黜高殷?

北齐风云丨娄昭君为何废黜高殷?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萌宠动态 访问量:2387 更新时间:2024/1/18 16:16:09

一、传奇女子娄昭君

娄昭君,系南北朝时期,北齐王朝的开国太后——之所以称呼她为开国太后,是因为北齐正式开国那会儿,娄昭君的丈夫、北齐王朝实际上的奠基人高欢,已经去世有一阵子了。

娄昭君生于北魏贵族家庭,而高欢则出身较为微寒,以至于当娄昭君提出想嫁给还是一个守城卒高欢的时候,娄昭君的父母,都是反对的。

但是女大不中留,娄昭君的父母架不住娄昭君愿意,最后只好答应了娄昭君的请求,接纳了高欢。

而高欢娶了娄昭君以后,才算得上生活有了保障——从这不难看出,高欢是多穷。

而事实上,娄昭君眼光独到,用今天的话说,叫莫欺少年穷,高欢确实是潜力股。

当时是北魏末年,北魏朝廷发生动荡,高欢意识到北魏的天下是长久不了了,于是,高欢说服自己的岳父,拿出家产,结交各方豪杰,发展势力。

二、北齐太后

高欢经过多年的拼搏和努力,到了晚年,北魏帝国已经一分为二,一部分是西魏,控制在西魏权臣宇文泰手里;另一部分是东魏,东魏的皇帝其实是傀儡,而真正的最高统治者,就是高欢。

也就是说,高欢已经成为事实上的东魏皇帝。

随着高家逐渐掌控东魏局势,高欢死后没多久,高欢的儿子高洋,就废掉了北魏皇帝,建立了北齐王朝。

而娄昭君作为高洋的母亲,也随之成为了太后。

高洋沉迷于酒色,因此当了皇帝没几年,就驾崩了,皇位由太子高殷继承。

太子高殷登基以后,打算做一番大事业,针对北齐朝政进行改革,而高殷的改革,少不得得罪了很多人。

而高殷的改革,主要针对军政两界一些不称职的人员进行清理:文官集团里面,那些不能胜任职务的,一律免职;武将和军士里面,不能带兵打仗、冲锋陷阵的,都全部免职。

此外,高殷还打算从他的叔叔高演高湛以及娄昭君手里夺取权力。

毫无疑问,高殷的这次改革,如果能成功,对北齐固然好处很大,但是,很不幸,高殷几乎得罪了北齐朝廷所有的实力派人物。

终于,已经是太皇太后的娄昭君忍无可忍,纠集高演、高湛,发动政变,推翻了高殷。

随后,娄昭君拥立高演为皇帝,北齐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三、娄昭君和高演的分歧

娄昭君对高殷的废黜动机,主要有两方面:

1、朝政稳定。高殷的改革尺度太大,大刀阔斧的改革,其实风险很大,很可能问题没有解决掉,先导致北齐朝政动荡,甚至高家丢失政权,因此娄昭君不愿意让北齐担这个风险,于是及时出手,制止高殷的胡闹;

2、娄昭君恼火高殷从自己手里夺权。

于是,娄昭君废黜了高殷,立高演为皇帝。

而高演当了皇帝以后,心态和娄昭君是不同的。

对娄昭君来说,自己的儿孙当皇帝,自己都是太后或者太皇太后,但对高演来说,高殷活着,对自己怎么说都是个威胁,于是,谋杀了高殷。

高演谋杀高殷之初,娄昭君并不知情,等到娄昭君知情的时候,高殷已经被杀许多天了。

标签: 娄昭君高殷高欢高演太后高湛

更多文章

  • 勉为其难的篡位者——萧道成和他开创的南齐王朝

    历史解密编辑:金黄的枯草PLUS标签:萧道成,刘宋,王朝,平定,刘昱

    西晋王朝晚期,司马氏诸王的激烈内讧,带来了灾难性的后果:境内外的众多胡人部族,在失去约束后纷纷起事,不仅让好不容易实现的统一局面走向崩溃,而且将整个北中国的汉族民众置于空前险恶的境地之中。而南逃的中原士族,则簇拥着琅琊王司马睿,在江左另立门户,保存着正统华夏文明的火种。此后三百年间,华夏南北分裂、战

  • 最特殊的史学家:是萧道成的孙子,南齐灭亡后为其修史

    历史解密编辑:文史鉴赏观标签:高帝,萧衍,萧子,萧道成,梁武帝,南齐书,史学家,书法家,南北朝

    在“二十四史”中,《南齐书》的篇幅较短,但却与众不同,甚至可以说是独一无二的,因为这本书的作者非常特殊。一般而言,一个王朝灭亡后,新建立的王朝就会为前朝修史,这些史官与前朝的关系不大。但是《南齐书》却不一样,因为他的作者是南齐的宗室,还是南齐开国皇帝的孙子。那么,这位最特殊史学家到底是谁呢?一、逃过

  • 开屠灭前朝皇帝宗室先河的皇帝萧道成,除了篡位和杀人还有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安静的翻阅标签:萧道成,皇帝,刘宋,刘裕,萧衍

    萧道成:八风舞遥翮,九野弄清音读南朝的历史,感觉都是一个模板,至少对于开国的那几位是这样,都是一个武将东拼西杀后,成为了左右王朝的权臣,然后将逼皇帝禅位或直接杀了,自己当了皇帝,“皆以君弱不能主断为强臣劫取。”走的都是当年曹操的路数。还有一个比较有趣的是,这几位的后代中,都有在文学史上比较著名的文人

  • 萧道成是被逼谋反的吗?有两点可看出,他其实早有谋反之心

    历史解密编辑:青瓷清茶倾城标签:萧道成,皇位,韩信,中书令,刘昱

    自古以来,谋朝篡位者,无论有多少功绩都会被磨灭,如韩信一流,虽功高盖世,却逃不过乱臣贼子的骂名。一代枭雄曹操,临死之际也只是挟天子以令诸侯,终是没有篡夺皇位。萧道成为报国家戎马一生,是人人敬仰的将军,他趁皇室衰颓之际,掌控朝政,本可以坐上一人之下的位置,却有人逼他不得不谋反,他真的是被迫的吗?有两点

  • 南齐萧道成、南梁萧衍是萧何后人吗?

    历史解密编辑:基因看历史标签:萧道成,萧何,萧衍,南梁,刘裕,班固

    南北朝是一个混乱的时代。短命的王朝、荒唐的皇帝、残忍的暴君,是人们对这个时代的粗略印象。南北朝初期的形势是这样的,见下图,南朝胜于北朝。在宋武帝刘裕全盛时期,一度要统一天下。而刘裕本人也被视为穷屌丝逆袭的最佳案例。早年时期,刘裕因为赌博而一无所有。投军从戎打开了他的另一个世界,他找到了自己的舞台。刘

  • 齐高帝萧道成:不是我想当皇帝,谁让刘昱非拿箭射我肚脐眼?

    历史解密编辑:过往烟窗标签:萧道成,皇帝,刘昱,刘宋,宋明帝,北魏

    元嘉四年,公元427年,刘宋王朝治下的南兰陵郡兰陵县,出生了一个叫做萧道成的人。小县城不大,居住的多是普通农户,但萧道成的家庭背景却并不普通。他的父亲萧承之,是刘宋朝的著名武将,当年可是勇冠三军,力战北魏的狠人。父亲的身份挺牛,萧道成的先祖,身份更牛。是的,就是月下追韩信的那位。所以论资排辈的话,萧

  • 一介布衣萧道成是如何一步步晋升最终取代刘宋政权的

    历史解密编辑:金牌娱乐酱酱标签:萧道成,刘宋,宋明帝,太守,明帝,刘宋政权,国防政策,书法家,南北朝,军事政策

    据《南齐书》卷2《高帝纪下》载,萧道成临终之前召司徒褚渊、左仆射王俭嘱咐身后事,“吾本布衣素族,念不到此,因籍时来,遂隆大业。”萧道成自称出身“布衣素族”,原不曾料到会建立大业,身登九五,之所以如此,很大程度上是“因籍时来”,即由客观的有利机会,外在的时运时机所驱使促成的。萧道成初始受命入镇淮阴,恐

  • 明帝辅政格局被打破后萧道成两次平定叛乱在建康建立中枢地位

    历史解密编辑:八卦爱豆秀标签:萧道成,明帝,刘宋,平定

    萧道成入朝后经褚渊引荐,迁为右卫将军,得以参决机要。但从军事上看:按《宋书》卷40《百官志下》右卫将军下辖于领军将军,执掌宿卫营兵的武官,承担保卫宫城的任务,卫尉一职执掌宫门卫兵,可以说此时萧道成开始执掌禁卫兵,却并不能做到完全掌控。萧道成虽然有青徐集团的支持,又可以参与中枢决策,但此时不光有沈攸之

  • 南朝四帝刘裕、萧道成萧衍陈霸先谁最牛?557年11月16日陈朝建立

    历史解密编辑:萨沙标签:刘裕,萧道成,萧衍,陈霸先

    萨沙历史上的今天。作者:萨沙本文章为萨沙原创,谢绝任何媒体转载南朝四帝:宋武帝刘裕,梁武帝萧衍,陈武帝陈霸先,齐高帝萧道成,宋齐梁陈三武一高南朝四帝哪个能力最强?557年11月16日:陈霸先废除梁敬帝,建立陈朝,是为陈武帝。其余三人当然无法和刘裕相比。刘裕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皇帝,雄才伟略,非常厉害。

  • 萧齐庙制:同样让老婆提前占位,刘裕求而不得,却被萧道成得到

    历史解密编辑:小粒圈主标签:刘裕,萧道成,萧宝卷,太祖

    如果说刘宋的太庙制度混乱,萧齐王朝和前任相比,也是半斤八两、大哥不说二哥,甚至是齐随宋制,老萧家跟着老刘家学,还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另有创新、开创两个首例。01,齐随宋制大宋升明三年(479)正月,宋帝刘準给权臣萧道成甲杖五百、剑履上殿、入朝不趋、赞拜不名的待遇,三月,萧道成进位相国,总百揆,封十郡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