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传奇女子娄昭君
娄昭君,系南北朝时期,北齐王朝的开国太后——之所以称呼她为开国太后,是因为北齐正式开国那会儿,娄昭君的丈夫、北齐王朝实际上的奠基人高欢,已经去世有一阵子了。
娄昭君生于北魏贵族家庭,而高欢则出身较为微寒,以至于当娄昭君提出想嫁给还是一个守城卒高欢的时候,娄昭君的父母,都是反对的。
但是女大不中留,娄昭君的父母架不住娄昭君愿意,最后只好答应了娄昭君的请求,接纳了高欢。
而高欢娶了娄昭君以后,才算得上生活有了保障——从这不难看出,高欢是多穷。
而事实上,娄昭君眼光独到,用今天的话说,叫莫欺少年穷,高欢确实是潜力股。
当时是北魏末年,北魏朝廷发生动荡,高欢意识到北魏的天下是长久不了了,于是,高欢说服自己的岳父,拿出家产,结交各方豪杰,发展势力。
二、北齐太后
高欢经过多年的拼搏和努力,到了晚年,北魏帝国已经一分为二,一部分是西魏,控制在西魏权臣宇文泰手里;另一部分是东魏,东魏的皇帝其实是傀儡,而真正的最高统治者,就是高欢。
也就是说,高欢已经成为事实上的东魏皇帝。
随着高家逐渐掌控东魏局势,高欢死后没多久,高欢的儿子高洋,就废掉了北魏皇帝,建立了北齐王朝。
而娄昭君作为高洋的母亲,也随之成为了太后。
高洋沉迷于酒色,因此当了皇帝没几年,就驾崩了,皇位由太子高殷继承。
太子高殷登基以后,打算做一番大事业,针对北齐朝政进行改革,而高殷的改革,少不得得罪了很多人。
而高殷的改革,主要针对军政两界一些不称职的人员进行清理:文官集团里面,那些不能胜任职务的,一律免职;武将和军士里面,不能带兵打仗、冲锋陷阵的,都全部免职。
此外,高殷还打算从他的叔叔高演、高湛以及娄昭君手里夺取权力。
毫无疑问,高殷的这次改革,如果能成功,对北齐固然好处很大,但是,很不幸,高殷几乎得罪了北齐朝廷所有的实力派人物。
终于,已经是太皇太后的娄昭君忍无可忍,纠集高演、高湛,发动政变,推翻了高殷。
随后,娄昭君拥立高演为皇帝,北齐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三、娄昭君和高演的分歧
娄昭君对高殷的废黜动机,主要有两方面:
1、朝政稳定。高殷的改革尺度太大,大刀阔斧的改革,其实风险很大,很可能问题没有解决掉,先导致北齐朝政动荡,甚至高家丢失政权,因此娄昭君不愿意让北齐担这个风险,于是及时出手,制止高殷的胡闹;
2、娄昭君恼火高殷从自己手里夺权。
于是,娄昭君废黜了高殷,立高演为皇帝。
而高演当了皇帝以后,心态和娄昭君是不同的。
对娄昭君来说,自己的儿孙当皇帝,自己都是太后或者太皇太后,但对高演来说,高殷活着,对自己怎么说都是个威胁,于是,谋杀了高殷。
高演谋杀高殷之初,娄昭君并不知情,等到娄昭君知情的时候,高殷已经被杀许多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