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根据史料给瓦岗五虎武功排序:程咬金挥舞马槊,也能打赢单雄信?

根据史料给瓦岗五虎武功排序:程咬金挥舞马槊,也能打赢单雄信?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半壶老酒半支烟 访问量:513 更新时间:2024/1/26 1:59:55

瓦岗五虎将到底哪五位隋唐英雄?看不同版本小说的读者能打起来:这五虎在四本书里的说法都不一样,有的没有秦琼(他是大元帅),有的没有翟让,但几乎所有的版本中,都有单雄信和程咬金。

看过隋唐正史的都知道,翟让实际是瓦岗军首任头领,他让位给李密之后又被李密杀害,徐世勣(就是徐茂功,后来被李渊赐国姓,就变成了李世勣、李勣)也因为是翟让一系而被一刀砍中了肩膀,要不是王伯当求情,徐世勣和单雄信都会被清理掉。

王伯当的武功如何,在两唐书中均没有记载,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他也是武行出身,跟着李密投唐后,一开始受封的官职比秦琼、程咬金都高:秦琼是马军总管、秦王府右三统军,程咬金是秦王府左三统军、领左一马军总管,王伯当则进入长安,受封左武卫将军。

秦琼和程咬金投唐后大杀四方,最后分别受封翼国公和宿国公,李世民继位登基,又分别受封左武卫大将军和右武卫大将军。

王伯当太讲义气,明知道李密叛唐是死路一条,但还是不离不弃:“高祖使密领本兵往黎阳,招集故时将士,经略世充。时王伯当为左武卫将军,令为副。密行至桃林,高祖复征之,密大惧,谋将叛。伯当颇止之,密不从。《旧唐书·列传第三》”

王伯当和李密在陆浑县南邢公岘之下,被熊州副将盛彦师率步骑设伏击杀,李密被杀时只有三十七,估计“师事李密”的王伯当只有二十多岁,可惜了。

因为正史中没有记载王伯当武艺如何,所以咱们今天给瓦岗五虎按武功排序,就不把他计算在内了。

除去不见武功记载的王伯当和虚构的罗艺之子罗成罗士信不是虚构的,字公然的罗成是虚构的)等人,武功在正史中有记载的,那就剩下秦琼、单雄信、程咬金、王君可(廓)、尤俊达(牛进达)了。

读者诸君都知道,古代说书艺人师徒之间都是口口相传,虽然号称“说书先生”,但很多评书艺人可能根本就不识字,在晋中、晋西北、陕北地区比较流行“瞽书”,还有一个名字就叫“盲人说书”,艺人的眼睛都看不到东西。不识字而口口相传,把丈八长矟讹传成丈八长蛇、把王君廓念成王君可、因为方言口音把牛进达说成尤俊达,也就不足为奇了。

牛进达在两唐书中一直是秦琼和程咬金的小弟,跟牛进达平级的小弟,还有一个吴黑闼,这两个小弟跟着秦琼程咬金一起阵前投唐,王世充的千军万马都没敢追。

牛进达一直跟着程咬金混,贞观元年,宿国公程咬金就任右武卫大将军,牛进达是右武卫中郎将。秦琼辞世后,牛进达晋升为左武卫大将军,谥号也跟秦琼一样,都是“壮”。

我们从《大唐故左武卫大将军上柱国琅琊郡开国公牛府君墓志之铭》中,能看到牛进达的官爵,也能看到此公武艺不凡:“弱而瑰异,长而奇杰。学书不成,负剑气于冲斗;行遗小节,屏鲛害于沉流。”

牛进达能受封上柱国,说明他已经在唐军中凑够了策勋十二转,获得了将军的最高勋位:“凡勋十有二等:十二转为上柱国,比正二品,十一转为柱国,比从二品……(《唐六典》卷二《尚书·吏部》)”

瓦岗英雄只要加入唐军,基本都能受封开国公(开国公分三级,为开国国公、开国郡公、开国县公,公侯伯子男前面不加“开国”二字,后来的品级都很低),五虎中除了单雄信,都在唐军中凑够了策勋十二转,包括那个在叛逃突厥途中被杀的王君廓:“少亡命为群盗,聚徒千余人,转掠长平,进逼夏县。李密遣使召之,遂投于密。寻又率众归国,历迁右武卫将军,累封彭国公。”

王君廓最后在叛逃突厥的途中“为野人所杀”,说明他十分勇悍,但是武功可能并非极高,要是换了秦琼、单雄信和程咬金,几十个老百姓还真挡不住他们。

正史中的程咬金可不是只会三板斧,他的拿手兵器是马槊:“少骁勇,善用马槊。大业末,聚徒数百,共保乡里,以备他盗。(《旧唐书·列传第十八》,下同)”

程咬金和秦琼、罗士信都是山东同乡,关系一直很好,并为瓦岗内马军四大统领,程咬金的武功,比裴行俨(小说中隋唐第三条好汉裴元庆)还高:“(王)世充来袭(单)雄信营,(李)密遣知节(程咬金官名程知节)及裴行俨助之。行俨先驰赴敌,为流矢所中,坠于地。知节救之,杀数人,世充军披靡,乃抱行俨重骑而还。为世充骑所逐,刺槊洞过,知节回身捩折其槊,兼斩获追者,于是与行俨俱免。”

秦琼和程咬金的勇悍,王世充是十分了解的,但是王世充好像更器重单雄信,单雄信也没有让王世充失望,在洛阳之战中差点干掉当时的秦王李世民,可惜被徐世勣出面阻止了——这件事在《旧唐书·列传第三》和《新唐书·列传第九》中均有记载。

凌烟阁功臣段志玄后裔段成式所著《酉阳杂俎》,还专门记载了单雄信那杆差点要了唐太宗李世民性命的长枪:“单雄信幼时,学堂前植一枣树。至年十八,伐为枪,长丈七尺,拱围不合,刃重七十斤,号为寒骨白。与秦王(李世民)卒(猝)相遇,秦王以大白羽射中刃,火出。”

单雄信与李世民的遭遇,史料记载略有不同,有的说是被徐世勣阻止,有的说是被尉迟敬德拦住,我们可以认为李世民是两次差点被单雄信干掉,这可能也是李世民坚持要杀单雄信的主要原因。

如果是两次遭遇,那么单雄信的武功可能就不如尉迟敬德了:“世充骁将单雄信领骑直趋太宗,敬德跃马大呼,横刺雄信坠马。贼徒稍却,敬德翼太宗以出贼围。”

尉迟敬德把单雄信捅下马,应该算是偷袭,正面单挑谁胜谁负难以预料,我们可以肯定的,是尉迟敬德绝对打不过秦琼。

在新旧两唐书中,尉迟敬德和秦琼在同一列传中,只说了秦琼“征于美良川,破尉迟敬德,功最居多”,这是可以理解的:尉迟敬德和秦琼后来成了战友,说太多秦琼的勇悍,尉迟敬德面子上也挂不住。

秦琼的儿子娶了尉迟敬德孙女,两家成了姻亲,但是秦琼儿子的墓志铭却毫不客气地爆了史书不好意思写的猛料:“(秦琼)从高祖神帝(李渊)擒尉迟敬德,拜上柱国。”

不管是《资治通鉴》记载的秦琼把尉迟敬德、寻相打得仅以身免,还是墓志铭中的秦琼擒敬德,都说明了一个问题:尉迟敬德绝不是秦琼的对手,如果单雄信和尉迟敬德武功相差不多,那么他也打不过秦琼。

这样一比较,我们就会知道秦琼才是瓦岗五虎中武功最高的一位,程咬金和单雄信也能排进前三名,但不知这个排名,读者诸君是否认可?按照史料描述,单雄信和程咬金公平对决,谁能占上风?

更多文章

  • 小说:徐世勣掐指一算别杀单雄信,李世民不听,两百年后报应来了

    历史解密编辑:混沌录标签:单雄信,李世民,李密,王世充,宇文化及,隋炀帝,李渊,徐世勣,隋朝

    在历史中,徐世勣为了营救沦为李唐俘虏得单雄信绞尽脑汁,甚至掐指算法,告诫李世民:诛杀单雄信,两百年后必有大难。然而,福报二字,古今君王多是喜福业,恶孽报。征战沙场,沉浮王庭一生的李世民根本不相信鬼神报应一说,听到徐世勣这一“预言”,更是断定——单雄信非杀不可。同僚故交,情深意重:出生入死共患难公元6

  • 都说李世民求贤若渴,但他为何要执意杀了单雄信?背后原因很简单

    历史解密编辑:二哥谈事标签:李世民,单雄信,王世充,秦琼,李密,程咬金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自古以来,任何一个政权想要长治久安,就需要大批出色的文臣武将和最高统治者共同维持。一个统治者,无论其多么出色,如果缺乏优秀的人才辅佐,那么想要成就一番宏图大业也是天方夜谭。唐太宗李世民为了唐王朝的发展可谓是求贤若渴,即便不是自己阵营的优秀人才,也愿意招降为己所用。例如

  • 单雄信背叛了瓦岗军,为何却说他是忠义之士呢?

    历史解密编辑:如汝侃娱乐标签:李密,单雄信,瓦岗军,王世充,李世民,程咬金,罗士信,秦叔宝

    提起隋唐的英雄人物,人们最先想秦叔宝、程咬金等人,然而有一个人却争议非常大,他就是单雄信,有人说他在李密杀害翟让的时候跪地求饶,然后又勾结王世充出卖了瓦岗军。也有人说他卧薪尝胆才替好友报仇雪恨,那么历史上的他到底是个怎样的人?为何唐朝会抹黑这个人物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往下看。首先演

  • 李世民执意处斩单雄信,徐懋功拿一块肉替他送行,为大唐埋下祸根

    历史解密编辑:荒野兄弟标签:李世民,徐懋功,单雄信,李渊,李密,秦琼

    导语:首先咱们先解释一下李世勣,他原名叫原名徐世,字懋功,所以也称为徐懋功。后来因为功劳得到封赏,又被赐姓李,因避讳李世民,所以最终被称为李勣。为方便读者阅读,本文当中全部以徐懋功做其称谓。《资治通鉴》:初,李世与单雄信友善,誓同生死。及洛阳平,世勣言雄信骁健绝伦,请尽输己之官爵以赎之,世民不许。世

  • 秦琼卖马是什么典故?历史上的他真需要单雄信帮助?史书说用不着

    历史解密编辑:史坛典故标签:秦琼,单雄信,程咬金,王伯当,李密,罗士信,隋朝,黄易小说人物,唐朝

    秦琼卖马是一句成语,说的是隋朝末年,当时在山东济南府当捕快,江湖号称"小孟尝"的秦琼出远门办事,到了潞州(今山西长治)后身染重病,但随身携带的盘缠早已消耗一空,无钱治病。为筹钱治病,他准备将心爱的黄骠马卖掉,而他去卖马的地方是,江湖上大名鼎鼎的二贤庄,庄主是号称"小关羽"的单雄信,秦琼跑那去卖马,是

  • 鏖战黑风山单雄信之子遇到罗成两个儿子,他们之间谁更胜一筹?

    历史解密编辑:年华名人汇标签:单雄信,罗成,黑风山,罗通,程咬金,李元霸,秦琼,雄信

    无论是隋唐故事还是兴唐传奇,相比那位受人追捧的罗家将罗成,作为悲剧英雄的单雄信也是倍受关注,他们的后人也是深受众人的期待,罗通的形象在各大版本中都是称雄天下的少年英雄,不过单雄信儿子的武艺是有所不同的。有的版本叫单天常,虽然有着壮志豪情却是武艺稀松,一招败阵首战就身亡了,而在另一个中单雄信之子叫单天

  • 《说唐》中的诸神羁绊(二)——罗成与单雄信

    历史解密编辑:落墨天下人标签:罗成,说唐,秦琼,单雄信,薛仁贵,程咬金

    上一回讲述了紫微与二十八星宿的三世恩怨,今天来说一说同为四象的青龙与白虎是如何在《说唐》中反目成仇,从而引发了三生四世纠缠羁绊的。不同路上的不同人青龙星临凡转世潞州单雄信,白虎星转世北平罗成,两人一个是绿林瓢把子,一个是北平王世子,正常来讲,终其一生或许都不会相识,但命运的羁绊让他们与秦琼相识,于是

  • 偃师之战有疑点:单雄信为何叛变?秦琼程咬金罗士信为何被生擒?

    历史解密编辑:半壶老酒半支烟标签:秦琼,李密,唐朝,隋朝,程咬金,单雄信,罗士信,王世充,程知节,偃师之战

    隋末乱世,瓦岗军崛起,大业十三年(617年)的唐公李渊也对李密表示臣服:“天生蒸民,必有司牧,当今为牧,非子而谁?老夫年余知命,愿不及此,欣戴大弟(李密此前曾写信给李渊并称其为兄,所以李渊称李密为大弟),攀鳞附翼。“李渊在劝李密建号称帝的同时,只提出了一个小小的要求:“到时候您还封我为唐公,我就心满

  • 瓦岗猛将单雄信被李世民赐死,临刑吃块人肉,其子孙试图推翻唐朝

    历史解密编辑:循迹故事汇标签:李世民,单雄信,王世充,李渊,猛将,李密,徐世绩,唐朝,隋朝

    宁学桃园一抔土,不学瓦岗三炷香!这句广为流传的话,生动揭示出了瓦岗寨好汉们分崩离析,甚至是互相残杀的最终下场。在被王世充攻破山寨后,瓦岗寨众好汉作鸟兽散,其中一员猛将在战乱中败于李唐军前,被李世民赐死。在临死之前,这位好汉含泪流下了至交好友的一块血肉。而在数百年后,他的子孙卷土重来,试图推翻李唐,以

  • “宁学桃园三结义,不学瓦岗一炉香”,单雄信为什么死前大骂秦琼

    历史解密编辑:娱三三三标签:秦琼,单雄信,桃园三结义,张飞,关羽,刘备

    后世经常用“桃园三结义”般的形容来描绘江湖人士,尤其是男性结拜为兄弟的情谊,由此可见刘备、张飞、关羽三人间的感情真挚浓厚!历史上兄弟结拜之事千千万,也唯有刘关张之结义流传千古,以至于曾有这么一句话贴切地说出了相关比较,“宁学桃园三结义,不学瓦岗一炉香”。而讲到“瓦岗结义”就不禁让人唏嘘万分,曾几何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