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诗词日历皮日休《咏螃蟹呈浙西从事》

诗词日历皮日休《咏螃蟹呈浙西从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潇洒故事哥 访问量:4414 更新时间:2023/12/25 14:40:19

16

Nov

《咏螃蟹呈浙西从事》是唐代学家皮日休创作的一首咏物诗。此诗首句写出螃蟹在海洋中的名声,次句指出螃蟹肉上生骨的奇特长相,后二句咏螃蟹本无心肠,故无所顾忌,浑身是胆,在海龙处横行。全诗语言幽默传神,不著一个蟹字,却把螃蟹的形象和神态写得活灵活现。其艺术特色表现为多侧面的形象描写以及把深厚的思想感情含蓄地寄寓在妙趣横生的形象中,堪称咏蟹的佳作。

译文

还没有游历沧海就知道蟹的名声,它的肉上长着骨头,长相奇特无比。

不要说它没有心肠,它哪里怕什么雷电,大海龙王那里也是横行无忌。

注释

浙西从事:未详何人。从事:古代官名。汉代以后三公及州郡长官皆自辟僚属,多以从事为称。

沧海:指大海。

骨:螃蟹身上坚硬的外壳是一种特殊的骨头,叫外骨骼。

莫道:休说,不要说。

海龙王:传说海中的龙神。横行:横着行走。喻肆行无忌。

赏析

螃蟹,一般被视为横行无忌、为非作歹的反面典型形象,皮日休在这首诗中所吟咏的螃蟹可以有不同的诠释。有人认为此诗赋以螃蟹不畏强暴的叛逆性格。按照这种说法,在这首诗中,诗人热情地赞扬了螃蟹的铮铮之骨、无畏之心和不惧强权、敢于“犯上”的壮举,寄托了他对无私无畏、敢于“横行”、冲撞人间“龙庭”的反抗精神的热烈赞美和大声呼唤。尤其是三四两句,说螃蟹不仅不怕天帝雷电,而且更不怕海龙王的强权,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螃蟹不畏强暴的叛逆性格的颂扬之情。但也有人认为此诗对螃蟹形象的刻画,是塑造了一个横行无忌、为非作歹的反面典型形象,入木三分地讽刺了社会上一些横行霸道之人。所谓诗无达诂,两种理解都不无道理。

这首诗在艺术表现技巧上很有值得称道之处。首先,是多侧面的形象描写。首句“未游沧海早知名”,是通过诗人久闻螃蟹大名,从远处来极写蟹在诗人心中的崇高地位。一个“早”字,既显示了螃蟹所负盛名时间之久,又表现了诗人对螃蟹品格爱慕之日深。次句“有骨还从肉上生”,重在描写螃蟹的外形。“有骨”,有甲壳,是螃蟹与无骨软体动物的重要区别,也是它赖以生存的手段。“有骨”二字暗寓了诗人对螃蟹身有傲骨的赞美之情。三、四两句“莫道无心畏雷电,海龙王处也横行”,是从心灵世界的角度为螃蟹敷彩。传说天帝是宇宙的最高统治者,海龙王是水族的主宰,雷电是天帝怒气的产物。螃蟹不仅不怕天帝雷电,而且更不惧龙王的强权,即使在龙王的龙庭中,它也敢于“横行”。正是由于这多方面的镂刻,从而使螃蟹不畏强权的叛逆性格具有了立体感。

其次,把深厚的思想感情含蓄地寄寓在妙趣横生的形象中,也是此诗的显著艺术特色。封建秩序不容许叛逆思想的公开表达,诗歌的艺术规律也要求作者的思想倾向要尽力融入艺术形象中,这些都是诗人以“横行”之蟹的形象寄寓反抗意识的原因。诗中,诗人颂扬螃蟹的叛逆性格,并未流于直露,而是从“名”“骨”“心”“横行”等侧面逐层对蟹的形象赋之于人的品格、加以刻画、让读者从蟹那具有立体感的形象中自行品味蕴含其中的主旨思想。

此诗语言形象、幽默、传神,把螃蟹的形象和神态写得活灵活现,全诗不著一个“蟹”字,对蟹的写照可谓极致。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唐末动乱时期。当时农民起义风起云涌,作者本人曾参黄巢起义军,做过黄巢政权的“翰林学士”。据题意,此诗是呈给浙西从事的,浙西从事不详何人,此诗的具体创作时间也难以考证。

皮日休,字袭美,一字逸少,生于公元834至839年间,卒于公元902年以后。曾居住在鹿门山,自号鹿门子,又号间气布衣、醉吟先生。晚唐文学家、散文家,与陆龟蒙齐名,世称“皮陆”。今湖北天门人(《北梦琐言》),汉族。咸通八年(867)进士及第,在唐时历任苏州军事判官(《吴越备史》)、著作佐郎、太常博士、毗陵副使。后参加黄巢起义,或言“陷巢贼中”(《唐才子传》),任翰林学士,起义失败后不知所踪。诗文兼有奇朴二态,且多为同情民间疾苦之作。《新唐书·艺文志》录有《皮日休集》、《皮子》、《皮氏鹿门家钞》多部。

更多文章

  • 江南风物|在皮日休的诗歌中,赴一场吴地美食的盛宴

    历史解密编辑:吴文化博物馆标签:皮日休,吴地,陆龟蒙,江南,松陵集

    原作者:黑逗注意!!!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提到晚唐诗人皮日休,很多人或许会想到那首著名的咏大运河诗:“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或许还会想到“皮陆”,想到他与陆龟蒙之间的真挚友谊。而美食,尤其是吴地美食,离这位以现实主义诗歌而闻名的诗人,似乎有些遥远。大运河

  • 皮日休:唐朝大诗人居然参加了农民军,是被迫还是主动?原因成谜

    历史解密编辑:嫋嫋故事会标签:皮日休,陆龟蒙,诗人,黄巢,王维,唐朝

    皮日休:影淡雪霁后,香泛风和时自安史乱后,这唐朝便一路地悲催了下去,至晚唐时,大权旁落,皇帝已无掌控国家之实权,四处藩镇割据,盛世风光不在,大唐在风雨飘摇中奄奄一息,如一等死的老妪在将没的夕阳下,发出声声地感叹。李商隐和杜牧当是晚唐诗坛最后一抹光亮,自他们之后,虽然还可以列出一堆的诗人,如司空图、郑

  • 藏在苏州的古村落,以明月湾命名,皮日休、刘长卿都曾在此打卡

    历史解密编辑:郅建伟标签:刘长卿,明月,皮日休,古村落,古村,西施

    藏在苏州的古村落,以明月湾命名,皮日休、刘长卿都曾在此打卡一些古村落的到访,之所以会留下深刻印象,是因为那里拥有令人羡慕的景色,以及古人曾经生活过的痕迹,尤其是一些拥有传说的古村,更是让人无比向往。最主要的是,在古村落里旅行,能让你疲惫的身心变轻松。在苏州吴中区就有一座古村落,依山傍湖,因吴王、西施

  • 皖北纪事之皮日休与宿州

    历史解密编辑:微宿州标签:皮日休,白居易,黄巢,宿州,杜甫

    皮日休与宿州赵汗青·刘欣华《宿州志》记载:皮日休“流寓宿州以终,墓在濉河北岸”。经查证 皮日休墓在今宿州埇桥区东北顺河镇濉河北岸,石门尚存,上题 “ 皮日休之墓 ” 。皮日休( 约公元 834 一一 883 年 ) ,唐文学家。襄阳(湖北襄阳市)人,字逸少,后改袭美,又号醉吟先生,亦称醉士,又曰 醉

  • 欣赏皮日休西塞山诗

    历史解密编辑:西塞山论坛标签:七律,悠然,诗人,皮日休,孟浩然,西塞山诗

    皮日休描写渔家的七律,传神至极,不提渔家之乐,却乐在其中作者: 云水 来源:云水心语 2023-03-08 07:07 发表于安徽古代很多士大夫困于仕途,体验到人情冷暖;才子们又经常流寓他乡,尝尽了世间悲苦。他们真切地感受到凡尘中的各种烦忧,渴望从悲戚的处境中解脱出来,于是便开始向往隐逸生活,便

  • 唐代陆龟蒙野庙碑:碑者悲也,悼无名土木之甘苦!

    历史解密编辑:自古文人嘰嘰喳标签:秦汉,土木,诗文,唐代,陆龟蒙野庙碑

    陆龟蒙〔唐代〕唐朝末期,尔虞汝诈的官场黑暗、贪官污史的凶残刁险,世态一片凄凉。陆龟蒙隐居在吴淞江畔,写了大量语言犀利、文笔冷隽的诗文,对当时社会的黑暗和统治者的腐败作了辛辣的讽刺和揭露,其中就包括这篇《野庙碑》。碑者,悲也。古者悬而窆,用木。后人书之以表其功德,因留之不忍去,碑之名由是而得。自秦汉以

  • 归燕·陆龟蒙

    历史解密编辑:诗文漫步标签:翡翠,陆龟蒙,天涯,征象,燕·陆龟蒙

    北走南征象我曹,天涯迢递翼应劳。似悲边雪音犹苦,初背岳云行未高。月岛聚栖防暗缴,风滩斜起避惊涛。时人不问随阳意,空拾栏边翡翠毛。

  • 行书 中酒赋 (陆龟蒙)

    历史解密编辑:依楠宝标签:燕燕,向晚,怀人,ng,故国,行书,酒赋,唐朝,诗人,陆龟蒙

    #夏日生活打卡季#杨敬科书法工作室中酒赋陆龟蒙(唐)书编百氏,病载千名。将有滨于九死,谅无敌于馀酲【yú chéng宿醉】。窗间落月,枕上残更。意欲问而无问,梦将成而不成。心悄悄,目瞠瞠【chēng瞪着眼看】。爱静中而人且语,愁曙后而鸡已鸣。才遭轥轹(lìnlì车轮辗过),适别恩情。屈大夫之独醒,应

  • 甪直唐贤陆龟蒙与甫里八景-鸭沼清风

    历史解密编辑:循迹故事汇标签:陆龟蒙,鸭沼清风,皮日休,甪直,苏轼,温庭筠,罗隐,白居易,唐贤,陆龟,蒙与甫里八景,鸭沼

    一、陆龟蒙生平陆龟蒙(?— 881年) 字鲁望,号天随子。唐长洲人,居甫里,别号甫里先生、江湖散人等,唐代诗人、农学家。陆龟蒙像(一)系出名门陆氏是吴地名门望族,家世显赫。陆龟蒙的六世祖陆元方是武则天时的宰相,五世祖陆象先是唐睿宗、唐玄宗时的宰相。父亲陆宾虞(字舜臣)曾任浙东侍御史、太子宾客,以文章

  • 唐代陆龟蒙与北宋苏轼都写过《杞菊赋》

    历史解密编辑:齐鲁壹点标签:陆龟蒙,苏轼,杞菊赋,诗人,典故

    文|孙晓明秋天正是赏菊的好时节。“菊以紫茎为正”的观念在宋代极为盛行,紫茎的菊能吃,而青茎菊不可以吃。关于吃菊花还有两个有趣的典故,一是唐代诗人陆龟蒙作有《杞菊赋》(并序)。大意是说,陆龟蒙有一所废弃的荒宅,有些屋子已经没了墙壁,屋里有很多空地,正好用来著书,前后都种满了枸杞和菊花。春天,枸杞苗和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