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正史中的隋唐绿林五瓢把子:单雄信为义气殒命,另四位结局如何?

正史中的隋唐绿林五瓢把子:单雄信为义气殒命,另四位结局如何?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半壶老酒半支烟 访问量:4764 更新时间:2024/2/14 5:33:54

在隋唐英雄系列小说评书中,有五位绿林魁首,他们就是南七北六十三省五路绿林总瓢把子单通单雄信,东路绿林瓢把子尤通尤俊达,西路绿林瓢把子谢科谢映登,南路绿林瓢把子王勇王伯当,北路绿林瓢把子王宣王君可。

这五位绿林瓢把子除了谢科谢映登之外,在《旧唐书》、《新唐书》和《资治通鉴》中都能找到记载,但十分可惜的是,其中有三位瓢把子最终都身首异处,只有一直追随秦琼的那一位,为大唐立下了赫赫战功,最后官封左武卫大将军、琅琊郡公。

读者诸君都知道,秦琼在李世民登基后受封的军职就是左武卫大将军,所以唐人笔记一般都尊称其为秦武卫:“秦武卫勇力绝人,其所将枪逾越常制。初从太宗围王充于洛阳,驰马顿之城下而去,城中数十人,共拔不能动,叔宝复驰马举之以还。迄今国家每大陈设,必列于殿庭,以旌异之。”

秦琼于贞观十二年薨逝,他不但画像凌烟阁,还跟尉迟敬德一样成了唐朝以后的新一代门神,他们的前任是神荼郁垒、关羽张飞:神荼郁垒的名字很难念对,关羽张飞只是客串了一段时间,后来关公的地位不断提高,跑去南天门当了守将,就不站在百姓家门口了。

秦琼除了画像遍天下,他墓前的石人石马,也是大唐开国元勋中独一无二的,上柱国的勋位,相当于现在的特级战斗英雄,每个朝代都出不了几个。

秦琼凭着无双忠义和超卓武功,成了名垂青史、家喻户晓的传奇人物,而咱们今天要说的这五位绿林瓢把子,在正史中的结局,好像没有人比秦琼更好,只有“神射将谢映登”。在道家典籍中留下了名字,在河南陕西和台岛上留下了仙踪遗迹:河南唐河、信阳、南阳有谢氏祠庙,陕西临潼还发现谢映登行道碑,台岛明圣宫,祀奉的据说就是谢科谢映登。

谢映登不见于官修正史记载,很多演义小说和评书也把他和王伯当合二为一,变成了白衣胜雪、神箭无双、文武全才的西魏丞相王伯当。

王伯当在正史中确有其人,他投唐后比秦琼还早受封十六卫大将军,他顾念旧情跟着叛逃的李密殉难之前,就已经官居正三品:“高祖使密领本兵往黎阳,招集故时将士,经略世充。时王伯当为左武卫将军,亦令为副。密行至桃林,高祖复征之,密大惧,谋将叛。伯当颇止之,密不从。”

按照《旧唐书》列传第三和第十八的记载,王伯当比秦琼还早担任左武卫大将军,但是级别未必比秦琼高:秦琼在李渊朝虽然没当十六卫大将军,但却早已受封从一品翼国公(爵)、正二品上柱国(勋),王伯当还是要给秦国公行礼的,而且上柱国是武将顶级勋位,可以说是“见官大三级”——任何武将见了上柱国,都得仰视。

不知道为什么,王伯当投唐后,只当了官而没有封爵授勋,他知道跟着李密叛逃是死路一条,但为了有始有终,还是选择了这条不归路:"义士之立志也,不以存亡易心。伯当荷公恩礼,期以性命相报。公必不听,今祗可同去,死生以之,然终恐无益也。"

李密志大才疏,最后身首异处,还连累了王伯当:“盛彦师率步骑数千追蹑,至陆浑县南七十里,与密相及。彦师伏兵山谷,密军半度,横出击,败之,遂斩密,时年三十七。王伯当亦死之,与密俱传首京师。”

王伯当传首长安,单雄信则是被斩首于洛阳,他跟王伯当一样,都是跟错了人:单雄信原本是翟让的朋友,和徐世勣(李勣、俆懋功)也是瓦岗军创始人之一,最后因为复杂的原因跟随了程咬金眼中的“巫妪”王世充,王世充战败后带着单雄信等人降唐,他自己保住了性命,却断送了单雄信一生。

之所以说单雄信归附王世充的原因很复杂,还得从他跟翟让的关系说起:“单雄信者,曹州人也。翟让与之友善。少骁健,尤能马上用枪,密军号为‘飞将’。”

李密杀害翟让之后,还砍伤了徐世勣的脖子,是王伯当苦苦哀求,单雄信和徐世勣才捡了一条性命。

不知为什么,挨了一刀的徐世勣这位十七岁就跟随了翟让的瓦岗军创始人(韦城人翟让聚众为盗,勣往从之,时年十七),居然对李密忠心耿耿,不但将本部人马以李密的名义降唐,李密王伯当被枭首后,又是他出面向李渊请求收葬。

徐世勣是真对李密忠心,还是要为世人典范且不去管他,心里埋着仇恨种子的单雄信,终于找到机会为故主复仇,在偃师邙山之战中投奔王世充,导致李密一败涂地、一蹶不振。

单雄信是贪生怕死还是卧薪尝胆,半壶老酒更愿意相信后者,因为确切的史料表明,单雄信是一个极重义气而轻视功名的好汉子:“秦王围东都,雄信拒战,枪几及王,徐世勣呵之曰:‘秦王也!’遂退。”

为了兄弟情义,单雄信收回了那足以改变历史,也足以改变自己命运的一枪。读者诸君试想一下,肯为了徐世勣而放弃盖世奇功,单雄信怎会是贪生怕死之人?他向李密屈服,只是伺机复仇而已——如果他一时冲动跟李密拼命,只能跟着翟让一起死不瞑目,这个仇就没人去报了。

单雄信饶了李世民,李世民却不肯放过单雄信,估计是洛阳城外那一枪给李世民造成了心理阴影,不杀单雄信,李世民下半辈子都要做噩梦,所以不管徐世勣如何哭求,李世民都不肯放单雄信一马,南七北六十三省五路绿林总瓢把子单通单雄信,就这样结束了他波澜壮阔而又争议颇多的一生。

南路绿林瓢把子王勇王伯当和总瓢把子单雄信在九泉之下还能重叙旧情,北路绿林瓢把子王宣王君可可就没那个资格了——如果单雄信和王伯当知道了他后来的行径,肯定会再杀死他一回:“在职多纵逸,长史李玄道数以朝宪胁之,惧为所奏,殊不自安。后追入朝,行至渭南,杀驿史而遁。将奔突厥,为野人所杀,追削其封邑。”

王君廓就是小说中的大刀王君可,他比秦琼、李密、王伯当还早归唐,也比秦琼王伯当更早受封十六卫大将军。王君廓背离瓦岗军投唐后,李渊封其为右武卫将军、彭国公,还赐予其御马,让他“于殿庭乘之而出”。

王君廓在小说中长了关公相貌,在正史中却是个卑鄙小人。庐江王李瑗是李渊的堂侄,十分信任倚重王君廓,结果被王君廓设计弄得谋反——王君廓撺掇李瑗谋反,就是想借平叛立大功:“君廓故尝为盗,勇力绝人,瑗倚仗之,许结婚姻,以布心腹。君廓素险薄,欲因事陷之以为己功。”

王君廓因为“平叛有功”而受封左领军大将军,兼幽州都督,李世民还把李瑗的家口尽数赐之,并给予其一千三百户食邑,跟玄武门头等功臣长孙无忌、尉迟敬德享受了同等待遇。

诈术换来的富贵不能久长,王君廓最后身死名灭,跟王伯当单雄信相比,王君廓的结局不可惜只可笑,而一直追随秦琼左右的尤俊达,也就是正史中的牛进达,应该是五位瓢把子中结局最好的一个:唐高宗李治永徽二年,左武卫大将军、琅琊郡公牛进达去世,追赠左骁卫大将军、幽州都督,谥号为壮,并陪葬于昭陵。

我们细看《旧唐书》、《新唐书》、《资治通鉴》,就会发现一件有趣的事情:牛进达简直就是小号的秦叔宝,不但官职一脉相承,就连谥号都一模一样。

盘点完隋唐交替之际五位绿林瓢把子的生前身后名,忽然想起单田芳的评书《隋唐演义》中的一首诗:鸟随鸾凤飞腾远,人伴贤良品自高。与君共饮盏中酒,几人哀伤几人愁。

不管有没有贾家楼四十六友,也不管单雄信等五人当没当过绿林瓢把子,他们与秦琼程咬金同为瓦岗旧将,结局却有天壤之别,这让我们在看清站好队、跟对人的重要性的同时,也不禁产生了很多疑问:如果单雄信王伯当王君廓有秦琼程咬金的品质和智慧,结局是不是会好很多?单雄信跟秦琼程咬金牛进达吴黑闼一起投唐,是不是也能受封上柱国、开国公?在这些我们熟知的隋唐英雄好汉中,谁是江湖义气第一人?

更多文章

  • 李世民要杀单雄信,秦叔宝、程咬金为何不替其求情?

    历史解密编辑:搜狐说娱乐标签:李世民,秦叔宝,程咬金,单雄信,李密

    李世民要杀单雄信,李世勣劝说无果后,当场拔刀,对着自己大腿就砍去,割了一块肉喂单雄信吃下。割肉的事儿后边说,这单雄信都要被砍头了,为啥只有李世勣跑来求情?秦叔宝、程咬金为何沉默?事实上,瓦岗寨里面,最早的三人团就是翟让、单雄信、李世勣,他们才是瓦岗的原始股东,创始人。最开始,翟让聚众瓦岗,实力较弱,

  • 隋唐时期十大好汉排名,单雄信第五秦琼第九,第一非他莫属

    历史解密编辑:慢聊的历史标签:秦琼,单雄信,李世民,尉迟恭,王世充,李密

    第十,尉迟敬德。尉迟恭本为刘武周属下悍将,被李世民招降。文武双全,并不是影视作品中那个就会打仗的傻叉。他是李世民最为倚重的战场合作伙伴,李世民和他一起打败了单雄信,单挑了窦建德,还说,只要有你的枪,还有我的箭,纵横天下无碍。尉迟恭擅长避槊,单枪匹马闯入万军从中,虽群刺之不能伤,还能反手夺槊还刺之。这

  • 单雄信为什么要和徐茂公拼命?看看徐茂公都做了什么,确实不地道

    历史解密编辑:史说新史标签:单雄信,程咬金,秦叔宝,魏征,李世民,罗成,李密,窦建德,徐茂公,隋朝

    《说唐》中,瓦岗寨从内部瓦解的时候,单雄信独自一个人到了洛阳,然后在洛阳的街头遇到了抛绣球的王世充的妹妹,于是有了一段不错的姻缘。实际上,单雄信在做驸马之前是有妻子的,只是他的一家老小都被窦建德给杀了,说到这件事,和徐茂公还有不小的关系。单雄信原本是潞州二贤庄的庄主,天南海北都有他认识的朋友,更是家

  • 八位瓦岗军名将,有几人死于兄弟之手?秦琼和单雄信谁对不起谁?

    历史解密编辑:半壶老酒半支烟标签:秦琼,单雄信,瓦岗军,罗士信,王世充,刘黑闼

    宁学桃园三结义,不学瓦岗一炉香。这句话说得很有道理,而且还真能找到历史依据。不说“贾家楼一炉香”而说“瓦岗一炉香”,也基本符合史实:贾家楼四十六友虽然大部分确有历史人物或原型,但他们因为年龄和地位的差别,是不可能义结金兰的,而瓦岗军诸将,很多都是草莽英雄出身,是有可能在翟让主持下磕头拜把子的。在瓦岗

  • 单雄信被处决之前,为什么只喝程咬金的酒?

    历史解密编辑:年华名人汇标签:程咬金,单雄信,秦琼,王世充,秦叔宝

    #单雄信遭处决前,为何众兄弟都端来了酒,他却只喝程咬金的?#在中国古典小说《隋唐演义》和《说唐全传》中,单雄信的遭遇让很多人感到惋惜:单雄信义薄云天,和秦叔宝等好汉惺惺相惜。但是,最终,在隋末乱世中,单雄信因为追随王世充,最终被唐军俘虏。单雄信也因为反唐态度坚决而被处决。在处决之前,原先瓦岗寨的弟兄

  • 跟随王世充投降唐军的“飞将”单雄信,为什么遭李世民杀害?

    历史解密编辑:喜爱这个世界标签:唐军,李密,唐朝,王世充,李世民,单雄信,唐太宗,宇文化及,国防部门

    作者:大聪明【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单雄信(?—621年),字雄信 ,曹州济阴县(今山东菏泽市曹县)人,隋末唐初时期的猛将。骁勇矫捷,善用马槊。勇武过人,号称“飞将”。交好同郡徐世勣,誓同生死。隋朝末年,参加瓦岗起义,跟随魏公李密,授左武候大将军,参加偃师之战。兵败归降王世充,授大将军。对抗

  • 单雄信被杀时,秦琼及瓦岗寨的兄弟为何没人替他求情?交友要谨慎

    历史解密编辑:蜀南培培标签:秦琼,单雄信,程咬金,罗成,秦叔宝,瓦岗寨

    隋唐演义类作品中有一次著名的大结义,叫作贾柳店大结义。然而这次大结义却成了通俗文学作品中著名的反面案例。对此一直有“宁学桃园三结义,不学瓦岗一炉香”的说法,说的就是贾柳店的兄弟后来都上了瓦岗寨,但后来却各为其主,兄弟情分淡漠。最为明显的体现就是在单雄信被擒后,包括徐茂公、秦叔宝在内的人基本上都没有为

  • 李世民要杀单雄信,只有李勣一人相救,魏征秦琼程咬金哪里去了?

    历史解密编辑:吴刚故事汇标签:李世民,李勣,程咬金,单雄信,秦琼,魏征

    在瓦岗出身的隋唐英雄中,只有秦琼和程咬金不离不弃相伴始终,即使是大唐开国元勋,他们也至少分成了三派:魏征帮助李建成,要将秦王府诸将置于死地,他帮建成元吉开列的必杀将领名单中,秦琼排在第一位;玄武门之变前,李世民曾拉拢李勣和李靖,但这两人表示绝不参与;没有确切史料证明秦琼在玄武门前大开杀戒,但是程咬金

  • 魏征谋杀秦琼,徐茂功坑死单雄信,瓦岗英雄之间有多少旧恨新仇?

    历史解密编辑:半壶老酒半支烟标签:魏征,秦琼,单雄信,徐茂功,尉迟敬德,李世民

    宁学桃园三结义,不学瓦岗一炉香。刘备关羽张飞是义虽君臣恩若父子还是恩若兄弟,史料中有不同的说法,桃园结义可能是在史料基础上进行的美好设想,瓦岗群雄有没有在贾家楼或贾柳楼义结金兰,我们可以很肯定地说:结拜是不可能的,后来反目成仇倒是确有其事。我们翻阅《隋书》、《旧唐书》、《新唐书》就会发现:瓦岗旧将刘

  • 单雄信听徐茂公劝阻,饶了李世民一命,李世民:那我更要杀掉他

    历史解密编辑:云晓观历史标签:李密,秦琼,隋朝,李世民,单雄信,王世充,罗士信,徐茂公

    读史可以知今。今天,笔者继续为大家讲解司马光的旷世史学巨著——《资治通鉴》。在小说《隋唐演义》中,单雄信是个讲义气,重承诺,顶天立地的英雄。在经典桥段“锁五龙”中,单雄信被唐军所擒。而单雄信执意不投降于唐朝,最终为李世民所杀。单雄信的悲惨遭遇,得到了后人广泛的同情。为了给单雄信“报仇”,评书人甚至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