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单雄信听徐茂公劝阻,饶了李世民一命,李世民:那我更要杀掉他

单雄信听徐茂公劝阻,饶了李世民一命,李世民:那我更要杀掉他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云晓观历史 访问量:4974 更新时间:2024/2/13 10:07:05

读史可以知今。今天,笔者继续为大家讲解司马光的旷世史学巨著——《资治通鉴》。

在小说《隋唐演义》中,单雄信是个讲义气,重承诺,顶天立地的英雄。在经典桥段“锁五龙”中,单雄信被唐军所擒。而单雄信执意不投降于唐朝,最终为李世民所杀。单雄信的悲惨遭遇,得到了后人广泛的同情。为了给单雄信“报仇”,评书人甚至杜撰单雄信先后转世为高句丽的渊盖苏文和武则天。前者诛尽投降唐朝的瓦岗诸国公,后者诛尽李世民的子孙。

那么,单雄信的死真的很冤枉吗?就让我们抛开评书演义,从《资治通鉴》中找出单雄信横死的真正原因。

在历史上,单雄信同样出身于绿林。他是山东曹州人,自幼练习武艺,力大无穷,有万夫不当之勇。隋末大乱时,单雄信与同乡徐懋功(徐茂公的原型)一起投奔瓦岗寨的翟让,成为他的重要将领。在李密投奔瓦岗之前,单雄信和徐懋功一直以打家劫舍为生。按徐懋功后来的说法,就是一杀人如麻的狡贼。

当李密投奔瓦岗寨后,旧瓦岗军就逐渐由以劫掠为生的贼军,转变为争夺天下的劲旅。在与张须陀的作战中,瓦岗军大破隋军主力,威震天下。而在战斗中,单雄信、徐懋功均功不可没。此战中,隋朝军官秦琼、罗士信裴行俨等人也加盟了瓦岗。

但就在瓦岗军如日中天之时,其内部却发生了内讧,李密和翟让发生了火并。在一场鸿门宴上,李密背信弃义,诛杀了翟让。席间埋伏的刀斧手将徐懋功砍成了重伤,而单雄信见势不妙,只好向李密磕头求饶,简直面子丢到了家。

李密的谋士房彦藻见此情况,认为单雄信轻易屈就他人,乃是无忠无信之人,理应杀掉,以绝后患。但是李密爱惜单雄信的才能,执意不许,仍保留了他的官职。单雄信虽然表面上服从李密的领导,但却深深将当时跪地求饶的奇耻大辱印刻在心理。

公元618年,李密的瓦岗军与王世充在洛阳邙山附近展开决战。当时,王世充曾多次输给瓦岗军,李密对他非常轻视。但是他无论如何也想不到,自己委以重任的单雄信,实际早就和王世充暗通款曲,背叛了他。

战斗打响后,诡计多端的王世充专门在军中找了一位面貌酷似李密的士卒,将他五花大绑地列在阵前,扬言李密已经被擒。瓦岗军不知是计,竟全线崩溃。而王世充率领江淮劲卒趁势掩杀,李密经营多年的精兵竟一战而溃。

李密见势不妙,于是向侧翼的单雄信紧急求救。谁知单雄信却充耳不闻,视若不见。李密心知单雄信已经背叛了自己,感到不知所措。有谋士建议李密,可投奔驻扎在黎阳的徐懋功,可以稳住阵脚。但是李密却认为,既然单雄信背叛了自己,和他乃是刎颈之交的徐懋功又为何会忠于自己,况且现在李密已经是光杆司令。

无奈之下,李密被迫投降了李唐。而徐懋功不愿投降王世充,也举黎阳之地投靠李唐,而他也因功劳被赐姓为李,以后都以李世绩之名横行乱世。而单雄信呢?则美滋滋地投降了王世充,被封为大将军。

与单雄信一样,秦琼、程咬金、牛进达、李孟常、罗士信等瓦岗旧将也投降了王世充。但与将自己紧紧绑在王世充战车的单雄信不同,秦琼、程咬金、罗士信根本看不起王世充的为人。因此他们找了个机会,便投降了唐朝。就此,瓦岗诸名将,仅有单雄信一人仍在王世充处效力。

虽然单雄信仅有一人,但仍给唐军造成了极大威胁。公元619年,李世民带兵进攻洛阳,而单雄信则成了他最危险的敌人。根据《资治通鉴》记载,单雄信曾差一点就夺了李世民的性命:

“太宗围逼东都, 雄信出军拒战, 援枪而至, 几及太宗,徐世绩呵止之, 曰:“ 此秦王也。” 雄信惶惧, 遂退, 太宗由是获免。”

简单翻译就是,李世民围攻洛阳时,单雄信曾单枪匹马杀向李世民,差点就能将之刺于马下。在这紧急时刻,徐懋功却在一旁大喊:“这是秦王,休伤吾主!”为了给老友一个面子,单雄信竟转头就走,放过了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洛阳之战结束后,王世充率单雄信等人被迫向唐军投降。按说,单雄信曾在战场上饶过了李世民一命,李世民应该投桃报李,也饶他一命。同时按照李世民求贤若渴的性格,怎会不爱单雄信的过人武艺呢?

而徐懋功也劝说李世民:

“表称其武艺绝伦, 若收之于合死之中, 必大感恩, 堪为国家尽命, 请以官爵赎之。”

然而李世民却并没有因单雄信的饶命之恩就赦免其性命,仍执意将其处死。在很多人看来,李世民此举完全是忘恩负义。但事实真的如此吗?

事实上,李世民杀单雄信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在邙山之战中,单雄信背弃李密,投靠王世充,是为不忠;在洛阳之战中,单雄信仅听徐懋功的一句话就饶过李世民一命,实际也是对王世充的不忠。

由此可见,单雄信不过是身在两端,待价而沽的两面派。王世充胜了,单雄信自然可以鸡犬升天;即使王世充败了,单雄信依然可以依靠自己对李世民的饶命之恩获得赦免,甚至得到重用。

单雄信这点私信,精明的李世民又如何会不知?既然单雄信可以为了富贵背叛李密和王世充,谁又能保证他不会背叛自己?因此,即便单雄信再英勇,徐懋功求情再恳切,李世民也不能留他。

实际上,李世民杀单雄信,也是有先例可循。楚汉战争时,刘邦曾被项羽部将丁公追得走投无路。无奈之下,刘邦只好对丁公大喊:“两贤不相害!”而有意两头下注的丁公果然心领神会,饶了刘邦一命。但楚汉战争结束后,刘邦却毫不犹豫地杀死了向自己表功的丁公。原因无他,两头下注之人,不值得信任。

因此,无论是从历史还是现实来看,李世民杀单雄信都是无可厚非的。因此,我们看待历史人物,不能受评书、小说的影响,要学会看正史。在这里,我给大家推荐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但毕竟普通历史爱好者,没有养成阅读文言文的习惯,所以我们可以用这套《白话资治通鉴》作为过渡。

这套书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由台湾大学国文教授、博士生导师黄锦鋐领衔主持,集中台湾地区多家院校27位教授、学者,历时3年,合译而成。本书尊重原文,逐字逐译,不多增一个字,以求贴近、还原《资治通鉴》本义。不以“现代眼光”作解,更不平添枝叶。而且是全本。

做为历史爱好者,入手这一套非常划算,因为这一套在头条做活动,一套十大本,原价498,现在头条读者只要208,可以说是很超值了。大家可以点下面的横条购买。

更多文章

  • 李世民杀单雄信后,徐茂公悄悄照料其妻儿,不料却给大唐种下祸根

    历史解密编辑:程静谈财经标签:李世民,单雄信,王世充,李密,宇文化及,黄巢

    烽烟四起,山河表里,天下英豪一举大旗而万众呼。英雄是波澜起伏的瀚洋沧海,是饮冰十年却难以凉却的一腔热血,是平凡身躯下爆发出来的巨大力量。在隋朝末年事情由于隋炀帝的暴虐统治,天下英雄纷纷揭竿而起,反抗隋朝的统治。其中以李世民为主要代表,最终也是取得了天下的胜利造就了新的一代王朝——唐朝。正所谓一将功成

  • 青龙!一世恩怨三世清——单雄信的执念

    历史解密编辑:一滴泪的时间啊标签:青龙,秦琼,罗成,隋朝,单雄信,程咬金,薛仁贵,尉迟恭

    单雄信,青龙星临凡。是《说唐》系列小说中唯一正面形象的青龙,同时也是四世青龙中武艺最差的一个。程咬金的乌鸦嘴单雄信死前,程咬金点破了他心中所想:第一,誓死不降;第二,来世报仇;第三,杀尽不仗义的朋友。很多人说之后青龙在大唐年间又三度转世,以报一世大仇,全是因为程咬金的乌鸦嘴。其实这不应该怪老程。首先

  • 单雄信被杀,大骂瓦岗寨兄弟,只喝了程咬金的送行酒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信箱标签:秦琼,李密,唐朝,隋朝,程咬金,单雄信,瓦岗寨,李世民,王世充,程知节,五虎上将

    少骁健,尤能马上用枪,密军号为“飞将”。这是《旧唐书》对单雄信的评价。“瓦岗寨一柱香"描写的就是《隋唐演义》中,46英雄一个头磕落地的兄弟,他们打着义薄云天的旗号,开始反隋。在这些兄弟当中单雄信和秦琼关系最好,当初秦琼受困时得到单雄信的无偿帮助,并与秦琼母亲大寿时,准备厚礼千里迢迢来到秦府给秦母拜寿

  • 隋唐演义中,那么多瓦岗旧部,李世民为何执意要处死单雄信?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有料吧标签:李世民,单雄信,隋唐演义,秦琼,王世充,程咬金

    在小说《隋唐演义》中,瓦岗军五哥单雄信的命运无疑最让人唏嘘。在瓦岗寨,单雄信无疑是最讲义气的一位好汉。但世事无常,瓦岗寨因李密的缘故而分崩离析,单雄信被迫与曾经的好兄弟——秦琼、程咬金、徐茂公等人反目成仇。而最终,单雄信死在了李世民的手上。单雄信排行老二,因此也被称为单二哥,据史料记载,历史上的单雄

  • 李世民杀单雄信时,瓦岗寨兄弟,秦琼、程咬金、徐茂公为何没救他

    历史解密编辑:娱乐小武哥标签:李世民,秦琼,程咬金,单雄信,瓦岗寨

    隋炀帝统治时期,由于修建大运河,亲征吐谷浑,三征高句丽,以及滥用民力等,导致百姓苦不堪言,民变频现。在天下大乱之后,徐世绩(徐茂公)、程咬金、单雄信、秦琼等人,跟随翟让在瓦岗寨起兵反隋。后来,翟让将瓦岗寨的首领让给了李密,李密成了瓦岗寨的首领。同时期,唐国公李渊在儿子李世民的游说下,也在太原起兵反隋

  • 正史中单雄信不是瓦岗叛徒,那个叛徒也是上柱国,长得很像关云长

    历史解密编辑:毛迪说教育标签:关羽,单雄信,上柱国,王伯当,李密,王世充

    宁学桃园三结义,不学瓦岗一炉香。这句话其实也未必准确,在历史上能像秦琼程咬金相伴到永远的亲密战友,还真没有多少,徐茂功割肉喂单雄信,更是古往今来独此一人,王伯当对穷途末路的李密不离不弃,算得上义薄云天。扪心自问:如果换个位置,又有几个人能做到贾家楼四十六友那样义字当先?当然,贾家楼四十六友中有许多虚

  • 飞将军单雄信:被李世民斩首,只因为这两点

    历史解密编辑:娱三三三标签:单雄信,李世民,王世充,李密,李渊,尉迟敬德

    公元621年,李世民与王世充在洛阳决战,最终李世民胜出。一代枭雄王世充万般无奈下,率领2000多名将士投降。一贯善待俘虏的李世民,将众多降兵降将都宽大处理。仅仅将以王世充为首的十多个人严肃处理。这里包括昔日瓦岗猛将单雄信,被斩首示众。在正式处决单雄信之前,同为瓦岗出身的徐世勣,多次向李世民求情,说单

  • 单雄信死于房彦藻四字评语:李勣说话不好使,秦琼也难说服李世民

    历史解密编辑:半壶老酒半支烟标签:李勣,秦琼,李世民,单雄信,房彦藻

    在隋唐英雄或瓦岗英雄中,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除了秦琼程咬金,可能就是单通单雄信和王勇王伯当了。罗成是以罗士信为半个历史原型创造出来的人物,有的小说直接说“罗成,字士信”。历史上真实的罗士信是张须陀部下首席悍将,是秦琼的战友、兄弟,却绝不是罗艺的儿子——罗艺并不是什么好人,他属于太子建成嫡系,也是瓦岗

  • 李世民杀了单雄信,后果有多严重?继罗成惨死后大唐差点被灭

    历史解密编辑:云心似我心呐标签:李世民,单雄信,罗成,李渊,王世充,刘黑闼,秦琼,罗成(虚构人物),南唐,隋朝

    《隋唐演义》的故事想必大家都耳熟能详,里面的塑造了很多英雄形象。一个又一个的传奇经历吸引着我们的目光,其中以瓦岗英雄最具代表性。历史上真正的瓦岗英雄们结果各不相同,有的高官厚禄,有的凄凉惨死,这其中要数单雄信最为可惜。在李世民剿灭王世充后,单雄信被俘,秦琼和程咬金等人都在为他求情,并规劝他投靠大唐,

  • 飞将单雄信,义薄云天or反复小人?

    历史解密编辑:落墨天下人标签:李密,秦琼,罗成,单雄信,程咬金,王世充

    隋唐是一个英雄辈出的年代,从他多而杂乱的文学作品数量上就能看出其受欢迎的程度。经过艺术加工,很多历史人物在文学作品中的形象和定位都有所转变,其中在性格和人品上反差最大的,个人认为就是瓦岗军大将——单雄信。演义中的单雄信在文学作品《说唐全传》中,单雄信是七省绿林总瓢把子,使一条金钉枣阳槊,大隋朝第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