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纪念徐光启逝世390周年,这处城市山林迎候您走近上海先贤!

纪念徐光启逝世390周年,这处城市山林迎候您走近上海先贤!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上海徐汇 访问量:2859 更新时间:2024/1/9 4:48:19

忆上海先贤,明爱国之志;扬科学精神,承经世之志。4月3日上午,纪念爱国科学家徐光逝世390周年清明祭扫活动在徐光启墓地(南丹路17号光启公园)举行。

徐光启是明末西方追求科学和真理的先行者,是沟通中西化交流的重要人物,也是关心国计民生的爱国者。今年适逢这位上海先贤逝世390周年,为纪念和缅怀他的丰功伟绩,徐汇区文化和旅游局、徐汇区教育局、徐汇区科学技术委员会、徐汇区绿化和市容管理局、徐家汇街道办事处等联合举办了此次活动。

“先生素以天下为己任,备历宦海浮沉,未泯救世宏愿”“大哉光启,人如其名”……在土山湾博物馆、徐汇区文化馆工作人员诵读的史学家朱维铮撰写的《祭徐光启文》中,全体人员肃立缅怀,回顾先生光前启后、惠泽千秋的一生,聆听《徐光启缅怀曲》,深沉悠扬的乐声中表达对先贤的思念之情、感慨之意、继承之志。上海市文旅局文物保护管理处、区文旅局、区教育局、区科委、区绿容局、徐家汇街道办事处等部门领导,及徐光启后裔代表、光启小学师生代表等近200人,依次向徐光启墓敬献鲜花,表达深切的怀念之情。

来自光启小学三年级的一位刘同学向记者表示,非常崇敬这位先贤,他翻译了《几原本》,很荣幸自己就读的学校以“光启”为名;光启小学副校长丁靖告诉记者,学校校园里就有一座光启塑像,每年清明时节,学校全体师生都会在光启像前举行祭扫,表达对这位先贤的崇敬与缅怀。

近年来,徐汇区文旅局围绕爱国科学家徐光启开展了一系列文化传承活动,包括在学术研究、编撰史料、修墓建馆、探索创新、清明祭扫、影像传播等方面,深入挖掘区域历史文化资源,传承历史文脉,促进中西文化的交流融合。

徐光启墓1988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徐汇区对其进行了全面修缮,将明代建筑“南春华堂”异地保护至光启公园,并改建为徐光启纪念馆对外开放,在徐光启墓区内先后设立了“徐利谈道”“夜观星象”“桑园试种”“督造火炮”等雕塑及纪念石碑。

2016年,徐光启纪念馆重新布展后免费对外开放,结合“以史为鉴,见微知著”的理念,徐汇区精心策划打造了“徐光启情景思政课”品牌,通过开课介绍、故事聆听、情景互动、结业典礼、缅怀祭奠等环节,让公众更好地了解徐光启和徐家汇的故事,感受贯穿于上海发展进程中的海派精神,市民游客及各级党组织报名踊跃,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如今的徐光启纪念馆和光启公园,更是打开围墙,将展馆、雕塑、园林、绿植、文物、自然景观等融入街道,市民游客行走间就能走进上海少有的保存完好的明代民居,与这位上海先贤相遇,感受江南文化余韵,回味海派文化源流,在史料、遗迹中传承先贤精神。

当天徐光启墓祭扫活动结束之后,祭扫人员还前往中国杰出的手工棉纺织技术革新家黄道婆、近代民主革命家邹容的墓地进行祭扫缅怀。

记者:张文菁、刘晓晶、施悦炜

编辑:宁平英

审校:韦丽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徐汇官方账号

更多文章

  • 徐光启丨天文名家录

    历史解密编辑:逐星科技标签:万历,举人,火器,徐光启,哥白尼,大统历,科学家,数学家,崇祯历书,天文学家,地方官员,天文名家录

    4月24日徐光启 丨 Xu Guangqi今天是我国明代学者徐光启诞辰461周年。徐光启19岁时考取秀才, 1597年成为举人, 1604年(万历三十二年)中进士。入仕后徐光启历任翰林院检讨、内书房教习、翰林院纂修、河南道监察御史等职,官至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相当于现在的教育部长、外交部长、国务

  • 与“越迷”一起回望历史,徐光启也曾开启大明“小进博”

    历史解密编辑:上海徐汇标签:徐光启,利玛窦,康熙,几何原本

    国人总是一边回望过去,一边走向未来。当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如火如荼地召开,徐汇“日晖有戏”的空间里开始了一次“进博精神”的溯源和创新诠释。日前,斜土路街道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越剧讲座。“徐光启出生的六十多年前,麦哲伦的船队进行了第一次环球航行,大航海时代开始了。”徐光启纪念馆策展人冯志浩一下子将在场的

  • 【舆图人物】徐光启和深藏皇宫的“总星图”

    历史解密编辑:古地图数字博物馆标签:星图,皇帝,火器,明朝,徐光启,汤若望,利玛窦,数学家,天文学家

    《赤道南北两总星图》绘制于我国明朝崇祯七年(1634)七月,木印彩绘纸本,宫裱蓝绫,为屏挂式,由8条幅纵向拼组而成,每幅板框高171.4厘米、宽56.5厘米,拼组完成后全图板框高171.5厘米、宽452厘米,连原裱外沿,则全图高200厘米、宽452厘米。全图主要由两个大图组成,即南赤道所见星图和北赤

  • 世界读书日|来徐家汇书院,和徐光启“仰望”同一片浩瀚星空

    历史解密编辑:澎湃新闻标签:火器,徐光启,汤若望,读书日,数学家,科学家,天文学家,徐家汇书院

    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历史文献《赤道南北两总星图》前,和徐光启“仰望”同一片浩瀚星空,是怎样的景象?4月22日,《赤道南北两总星图》特展在徐家汇书院开展。与此同时,“有光”2023年世界读书日徐汇区主题活动启幕,同步拉开2023年公共图书馆服务宣传周徐汇系列活动序幕。此次公共图书馆服务宣传周适逢世界读书

  • 徐家汇这个“巨型盒子”亮了!由徐光启“题字”的这里竟是→

    历史解密编辑:上海徐汇标签:徐光启,徐家汇,徐汇区,徐汇,图书馆,教堂,军事政策,数学家,军事制度,艺术家

    走过路过徐家汇,你有没有注意到,百年圣依纳爵教堂广场一侧,这个优雅低调、由无数细长翅片包裹的米色盒子?是地铁出口?咖啡馆?美术馆?写字楼?社区中心?是徐汇区图书馆的新家吧!老馆关闭这些年,徐汇居民都盼着它快快建成开放!想听大师讲座。要带孩子来玩。想坐拥景观位看一整天书。听说还有文创市集。好期待!工人

  • 除了460岁的徐光启,这些徐家汇的人和事侬晓得伐?

    历史解密编辑:上海徐汇标签:徐光启,徐家汇,上海,徐汇,衡山路,徐家汇天主堂

    徐家汇得名于明代大家徐光启。他逝世后部分后裔在此繁衍生息,最初称为“徐家厍”,后成为“徐家汇”。提到徐家汇,除了今年已“460岁”的徐光启,还有这些人和事,侬晓得伐?在徐家汇历史上,曾有一位长着一张中国人脸,也有着一颗“中国心”的葡萄牙人——叶肇昌,徐汇中学里的崇思楼出自他之手,今天的徐家汇天主堂是

  • 徐光启:淡泊名利,学贯中西,终生以富国强兵为己任的伟大科学家

    历史解密编辑:酒苼清栀标签:徐光启,利玛窦,林则徐,崇祯历书,几何原本,农政全书,国防政策,数学家,科学家,天文学家

    徐光启:睁眼看世界,中华第一人标题的这个赞誉之词,在我的印象中一直是冠在林则徐头上的,但我却觉得不妥,真正我中华第一个睁眼看世界之人,非徐光启莫属。但二人的声名现在根本不是同一个层面上,林则徐因为一次“虎门销烟”,使得全国人民都知道他的大名,这也是鸦片战争的重要诱因之一,从此的中华民族进入了半封建半

  • 徐汇举行徐光启逝世390周年祭扫,纪念沟通中西文化第一人

    历史解密编辑:澎湃新闻标签:祭扫,邹容,纪念,徐汇,火器,徐光启,朱维铮,科学家,数学家,几何原本,中西文化,天文学家,西方学者

    1607年,时年45岁的徐光启与西方学者利玛窦共同翻译的《几何原本》,被认为是西方科学传入中国的象征之一,对中国的科学发展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也使徐光启成为当之无愧的“沟通中西文化第一人”。今年适逢徐光启逝世390周年,为纪念这位伟大的先贤,4月3日,清明节前夕,在南丹路17号光启公园的徐光启墓,

  • 光前启后:近代以来徐光启的“被纪念史”

    历史解密编辑:澎湃新闻标签:徐光启,耶稣会士,陆徵祥,晚清,宣扬,纪念,光前启后,国防政策,军事政策,天文学家,军事制度

    晚清以至新中国成立初期,西方耶稣会传教士主导着以上海为中心涵盖江苏、安徽地理范围的天主教江南传教区。传教士在整理教会史时,侧重关注本修会的传教细节和成果,如较为著名的法国耶稣会士高龙鞶(Auguste Colombel)和史式徽(Joseph de la Servière)的同名著作《江南传教史》,

  • 曾与利玛窦共同翻译《几何原本》的徐光启,墓地在上海闹市

    历史解密编辑:互联科技咖标签:翻译,火器,徐光启,利玛窦,上海市,几何原本,崇祯历书,农政全书,历史学家

    徐光启(1562—1633),明朝科学家,虽多次担任官职,却一直热心于实用自然科学的研究。著有《崇祯历书》《农政全书》,与利玛窦共同翻译《几何原本》等。因住宿的酒店离徐光启公园只有200米,清晨时分,与友人前去瞻仰。公园虽小,但很人性化,下图为管理者为晨练的市民提供挂衣服的便民衣服架。石虎、石羊、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