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光启丨天文名家录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逐星科技
访问量:160
更新时间:2024/1/7 21:17:20
4月24日
徐光启 丨 Xu Guangqi
今天是我国明代学者徐光启诞辰461周年。徐光启19岁时考取秀才, 1597年成为举人, 1604年(万历三十二年)中进士。入仕后徐光启历任翰林院检讨、内书房教习、翰林院纂修、河南道监察御史等职,官至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相当于现在的教育部长、外交部长、国务院副总理等职。
徐光启画像
图源 Wikipedia
徐光启在农学农政,军事国防,数理科学等领域都做出了杰出而独到的贡献。在天文学领域,徐光启在崇祯年间主持改历,编订了《崇祯历书》。《崇祯历书》的编订过程体现了徐光启对于当时西方传教士带来的西方科学知识的态度,他提出“熔彼方之材质,入大统之形模”的改历方针。所谓“彼方之材质”,指的是西方天文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而“大统之形模”则是指以《大统历》为代表的中国传统历法形制。《崇祯历书》主要采纳了第谷的宇宙体系,但实际上全书参考的内容并不限于第谷的相关著作,还包括了托勒密、开普勒、哥白尼、伽利略等人的作品。
《崇祯历书》书影
历史解密编辑:上海徐汇标签:徐光启,利玛窦,康熙,几何原本
国人总是一边回望过去,一边走向未来。当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如火如荼地召开,徐汇“日晖有戏”的空间里开始了一次“进博精神”的溯源和创新诠释。日前,斜土路街道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越剧讲座。“徐光启出生的六十多年前,麦哲伦的船队进行了第一次环球航行,大航海时代开始了。”徐光启纪念馆策展人冯志浩一下子将在场的
历史解密编辑:古地图数字博物馆标签:星图,皇帝,火器,明朝,徐光启,汤若望,利玛窦,数学家,天文学家
《赤道南北两总星图》绘制于我国明朝崇祯七年(1634)七月,木印彩绘纸本,宫裱蓝绫,为屏挂式,由8条幅纵向拼组而成,每幅板框高171.4厘米、宽56.5厘米,拼组完成后全图板框高171.5厘米、宽452厘米,连原裱外沿,则全图高200厘米、宽452厘米。全图主要由两个大图组成,即南赤道所见星图和北赤
历史解密编辑:澎湃新闻标签:火器,徐光启,汤若望,读书日,数学家,科学家,天文学家,徐家汇书院
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历史文献《赤道南北两总星图》前,和徐光启“仰望”同一片浩瀚星空,是怎样的景象?4月22日,《赤道南北两总星图》特展在徐家汇书院开展。与此同时,“有光”2023年世界读书日徐汇区主题活动启幕,同步拉开2023年公共图书馆服务宣传周徐汇系列活动序幕。此次公共图书馆服务宣传周适逢世界读书
历史解密编辑:上海徐汇标签:徐光启,徐家汇,徐汇区,徐汇,图书馆,教堂,军事政策,数学家,军事制度,艺术家
走过路过徐家汇,你有没有注意到,百年圣依纳爵教堂广场一侧,这个优雅低调、由无数细长翅片包裹的米色盒子?是地铁出口?咖啡馆?美术馆?写字楼?社区中心?是徐汇区图书馆的新家吧!老馆关闭这些年,徐汇居民都盼着它快快建成开放!想听大师讲座。要带孩子来玩。想坐拥景观位看一整天书。听说还有文创市集。好期待!工人
历史解密编辑:上海徐汇标签:徐光启,徐家汇,上海,徐汇,衡山路,徐家汇天主堂
徐家汇得名于明代大家徐光启。他逝世后部分后裔在此繁衍生息,最初称为“徐家厍”,后成为“徐家汇”。提到徐家汇,除了今年已“460岁”的徐光启,还有这些人和事,侬晓得伐?在徐家汇历史上,曾有一位长着一张中国人脸,也有着一颗“中国心”的葡萄牙人——叶肇昌,徐汇中学里的崇思楼出自他之手,今天的徐家汇天主堂是
历史解密编辑:酒苼清栀标签:徐光启,利玛窦,林则徐,崇祯历书,几何原本,农政全书,国防政策,数学家,科学家,天文学家
徐光启:睁眼看世界,中华第一人标题的这个赞誉之词,在我的印象中一直是冠在林则徐头上的,但我却觉得不妥,真正我中华第一个睁眼看世界之人,非徐光启莫属。但二人的声名现在根本不是同一个层面上,林则徐因为一次“虎门销烟”,使得全国人民都知道他的大名,这也是鸦片战争的重要诱因之一,从此的中华民族进入了半封建半
历史解密编辑:澎湃新闻标签:祭扫,邹容,纪念,徐汇,火器,徐光启,朱维铮,科学家,数学家,几何原本,中西文化,天文学家,西方学者
1607年,时年45岁的徐光启与西方学者利玛窦共同翻译的《几何原本》,被认为是西方科学传入中国的象征之一,对中国的科学发展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也使徐光启成为当之无愧的“沟通中西文化第一人”。今年适逢徐光启逝世390周年,为纪念这位伟大的先贤,4月3日,清明节前夕,在南丹路17号光启公园的徐光启墓,
历史解密编辑:澎湃新闻标签:徐光启,耶稣会士,陆徵祥,晚清,宣扬,纪念,光前启后,国防政策,军事政策,天文学家,军事制度
晚清以至新中国成立初期,西方耶稣会传教士主导着以上海为中心涵盖江苏、安徽地理范围的天主教江南传教区。传教士在整理教会史时,侧重关注本修会的传教细节和成果,如较为著名的法国耶稣会士高龙鞶(Auguste Colombel)和史式徽(Joseph de la Servière)的同名著作《江南传教史》,
历史解密编辑:互联科技咖标签:翻译,火器,徐光启,利玛窦,上海市,几何原本,崇祯历书,农政全书,历史学家
徐光启(1562—1633),明朝科学家,虽多次担任官职,却一直热心于实用自然科学的研究。著有《崇祯历书》《农政全书》,与利玛窦共同翻译《几何原本》等。因住宿的酒店离徐光启公园只有200米,清晨时分,与友人前去瞻仰。公园虽小,但很人性化,下图为管理者为晨练的市民提供挂衣服的便民衣服架。石虎、石羊、石
历史解密编辑:邹祥爱看电影标签:刘恒,刘启,美洲,明朝,徐光启,哥伦布,科学家,数学家,天文学家
长期以来,网上一直流传着一种说法:玉米、花生、辣椒、南瓜、西红柿都是因为所谓的1492年“哥伦布大航海”发现美洲、然后由西方殖民者给旧中国带来的农作物,从而在明清广泛种植,救活了日益缺粮的大量中国人,并促使清朝中期产生人口大爆炸。西方学界将此称为“哥伦布物种大交换”,还诞生了许多相关的论文。国内学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