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民族英雄郑成功系列故事三十:“卧龙先生”陈永华

民族英雄郑成功系列故事三十:“卧龙先生”陈永华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南安融媒 访问量:705 更新时间:2024/1/21 14:16:07

民族英雄郑成功系列故事

民 英

族 雄

“卧龙先生”陈永

*视频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民族英雄郑成功,驱荷复台一路通,爱国精神如山峰,耀祖荣宗展威风。

在郑成功的众多部下当中,有一位深得郑成功赏识的“当今的卧龙先生”。他辅佐郑成功建功立业。不仅如此,郑成功还把自己的儿子郑经托付给他,郑经后来又把自己的儿子郑克臧交给他教导。这个人就是被誉为“台湾文化教育的奠基人”——陈永华。陈永华为何如此得到郑成功祖孙三代的器重呢?今天的郑成功系列故事,我们来讲讲他与郑成功祖孙三代的故事。

郑成功与陈永华的故事,可以追溯到陈永华的父亲。陈永华出生于1634年,是明末清初的泉州府同安县人,祖籍漳州府龙溪县北溪,是现在的漳州市台商投资区石美村。他的父亲陈鼎是明朝的举人。1648年3月,郑成功攻克同安县,委任陈鼎为同安县教谕。同年8月,清军攻陷同安,陈鼎不愿降清,自缢身亡,只有14岁陈永华逃出城外,数日后,化装成僧人入城,把他父亲的尸体背出去埋葬。《泉州府志》曾把这一事迹,收录在《孝文》当中。这件事在他心里埋下了反清复明的种子。

陈永华安葬好父亲后,就来到了厦门。兵部侍郎王忠孝知道陈永华的才能和品格,在1656年,把他推荐给了郑成功。称他是“经济之才”,当时陈永华只有22岁。

陈永华这个人,平时不善言辞,但是当郑成功和他谈论天下大事的时候,他却能够广征博引,侃侃而谈,见解十分独到。郑成功十分高兴,称赞说:“复甫,你是当今的卧龙先生也。”于是授予陈永华参军的职位。1658年,郑成功与诸将讨论北征之事,很多人都认为不行,只有陈永华力排众议,认为可行。郑成功很高兴,在出征之际,他让陈永华留在厦门,把自己的长子郑经交给他教导。还交代说:“陈先生是当今名士,我留下他辅助你,你应当以老师之礼待他。”跟他儿子说。

1662年,郑成功去世之后,郑经继承延平王之位,任命陈永华为咨议参军,十分信任陈永华,凡军国大事,经常征求陈永华,并请他协助治理和建设台湾。

1664年,郑经率领军队和清军交战失利,退居到铜山岛。刚吃了败仗,人心不稳,加上岛屿区域小又偏僻,没有发展前景,于是很多人都纷纷劝说郑经投降清朝。郑经左右为难,陈永华力排众议,向郑经客观分析了投降后的情况,郑经最后放弃了投降的想法,决定安心固守小岛,并把大事都交给陈永华去处理。

和行军打仗、排兵布阵相比,陈永华其实更擅长发展经济与教育管理。在台湾的时候他亲自视察,进行调查研究。提出一整套治理和建设台湾的方案,报经郑经批准后贯彻执行。他复颁郑成功时期实行的屯田制;帮助台湾农民改进耕作方法,兴修水利;发动种植甘蔗煮糖方法;改进晒盐方法;还设保甲制度,维持地方秩序。陈永华还禁止赌博。连清朝大学士李光地在给康熙皇帝的奏本中也称赞:“台湾长久以来没有被收复,主要是陈永华对台湾经营有方”。

在建设台湾的过程中,陈永华尤其重视教育,他向郑经建议说:“开辟业已就绪,屯垦略有成法,当速建圣庙,立学校。”一开始,郑经并不同意,认为自己刚刚取得王位,还没坐稳。所处地理位置荒僻,人员稀少,完全没有必要发展教育,说此事“姑暂待之将来,慢慢再说。”陈永华却没有放弃,一直和他说教育的重要性。他认为:“台湾沃野千里,远济海外,民风淳朴,如果可以举荐有才能的人来辅佐政事,便可迎上中原地区。邦本自固,而世运日昌矣。”最终,郑经被说服同意了,同意建圣庙,设立学校,发展台湾文教事业。

于是,陈永华为台湾创造了一套完整的教育体系,设立“国子监”,作最高学府;各府州、县分别设立“府学”、“州学”、“县学”。高山族各社也设立“小学”。把大陆的一套科举制度推广到台湾。

郑克臧在陈永华的教导之下成长很快,陈永华非常看好郑克臧,把自己的女儿许配给他为妻。1674年,郑经立长子郑克臧为监国,负责处理政务。陈永华协助女婿总管台湾政务,后来因遭冯锡范、刘国轩嫉恨排挤。1680年6月,陈永华辞去总制和勇卫的职务,退居龙湖岩,一个月之后即抑郁而逝。

台湾人民为纪念开台功臣陈永华的丰功伟绩和爱国情怀,为他“树碑立传”。在台湾,以他的官名和名字命名的地方很多,台南市北门区,称为“永华里”,高雄内湖乡有“参军社”,台南市有永华路、永华国小、永华村、永华宫。甚至台湾人民还把他供奉为神,在台湾建有供奉陈永华的寺庙和陈永华的神像。2008年,台南市举办郑成功文化节,就有陈永华的信徒,抬着陈永华的神像和神轿前来参加。

不仅是陈永华,郑成功信仰在台湾民间也相当盛行,台湾人民把郑成功当成了全台湾的守护神来供奉,并逐步加以神化。下一集,我们讲民间对郑成功的信仰。各位乡亲,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视频:南安市融媒体中心

编辑:林珍

在看吗

标签: 陈永华郑成功诸葛亮清朝康熙

更多文章

  • 谭泰:清朝首任吏部尚书,率兵击败李成栋,被顺治处死

    历史解密编辑:纯良的大叔标签:李成栋,顺治,谭泰,多尔衮,皇太极,鳌拜

    谭泰:清朝首任吏部尚书,率兵击败李成栋,被顺治处死岩岩说史2022-06-2512:53广西历史领域创作者关注顺治八年(1651年),吏部尚书谭泰在朝廷大喊大叫,为陈名夏袒护,顺治很恼火,将其处死,全家抄没。谭泰,满洲正黄旗人,大将扬古利的弟弟,骁勇善战。可惜,谭泰私心太重,善于投机取巧,性格又很火

  • 江西形势陡变,非李成栋不能解此危,永历欲筑坛拜帅,李失声大笑

    历史解密编辑:萌宠不求人标签:李成栋,清兵,何腾蛟,江西,金声桓

    永历未能对朝政进行整顿,是因为江西局势陡然出现了逆转,金声桓、王得仁被围所南昌,形势危急。现在,要解南昌之围,非李成栋不可。于是,永历帝命李成栋率军攻打赣州,以救南昌。李成栋既然允诺,朗声答道:“南雄以下事,诸臣任之;廋关以外事,臣独任之!”( 徐鼒:《小腆纪年附考》卷15)永历帝欲仿汉高祖拜韩信之

  • 吴三桂因陈圆圆举旗降清,李成栋被小妾以死相激,慨然反清复明

    历史解密编辑:萌宠不求人标签:吴三桂,陈圆圆,李成栋,何腾蛟,总督

    面对广东人民“随剪随生”,如火如荼的斗争,李成栋养子李元胤与署布政使袁彭年力劝其“反正”。袁彭年曾在崇祯、弘光朝任职推官、给事中,隆武时任吏科都给事中。清兵入闽后投降,任清广东学道;顺治四年五月因广东布政使耿献忠升任广西巡抚,袁彭年由佟养甲题请补授广东布政使。按明、清定制,布政使掌管一省行政、财政。

  • 南明脊梁李成栋:也曾冲冠一怒为红颜

    历史解密编辑:萌宠动态标签:李成栋,冲冠一怒为红颜,南明,吴三桂,隆武帝,清朝

    一、冲冠一怒为红颜提起明末清初,冲冠一怒为红颜的例子,很多人第一时间会想起吴三桂。因为明朝末年,李自成大军攻入北京以后,李自成的部将刘宗敏,霸占了吴三桂的爱妾陈圆圆。原本就对大顺朝有猜忌,但犹豫不觉得吴三桂,听说陈圆圆被抢走了,于是,来了一出“冲冠一怒为红颜”:打开山海关,放清军入关,攻打大顺朝,夺

  • 李成栋驱大军翻越梅岭,声势迫人,赣州清军闻风丧胆,写信求降

    历史解密编辑:萌宠不求人标签:李成栋,清军,清兵,赣州,何腾蛟,梅岭

    如果说,李成栋在反正之后就火速出师北上,即可以与金声桓、王得仁合攻赣州,赣州既得,再北上迎击谭泰、何洛会的清军,赢面极大。而何腾蛟在湖南方面的捷报频传,永历朝对形势的估计过乐观,满以为赣州在金声桓、王得仁的强攻之下,即日可下。现在,清方的赣州之围已解,而且明方的金王二人被围南昌,江西形势迅速恶化。李

  • 参与嘉定三屠的李成栋叛明叛清的最后下场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心爱的世界标签:李成栋,南明,清廷,李自成,高杰,顺治

    李成栋是明末清初的一个极其复杂的人物,官方史书都称他为叛臣、汉奸,主要是他曾降清、又曾反清的人生经历。李成栋号“李诃子”,曾参加过明末农民起义,后来跟随李自成的部将高杰降明,守徐州。顺治二年(1645年)高杰被许定国杀害,李成栋面对清兵南下,于是选择了率部降清。其后在清军进攻江南的过程中,他立下了汗

  • 李成栋坐困愁城,慷慨欷歔,呼巨觥痛饮,勃勃不屈,不失英雄气慨

    历史解密编辑:萌宠不求人标签:李成栋,清军,明军,巡抚

    1648 年(顺治五年、永历二年)除夕,李成栋赴肇庆面见永历帝“请方略”(鲁可藻《岭表纪年》卷二),准备于次年正月再次从广州率军北上南雄。不过,这时南昌已经陷落,这次重入江西,首要目标只有一个:强攻赣州。刘武元方面早在去年李成栋败逃时就早有预料李成栋会卷土重来,他在给满清主子的奏疏中保证是:“今诸贼

  • 嘉定三屠的李成栋为何反正?怎样的乱世杀手?怎么个奇葩死法?

    历史解密编辑:斯基栀子标签:李成栋,清兵,南明,李自成,清军,高杰

    【明月清风红楼梦之龙蛇争玉:连载109】(接上文)1648年,永历二年,二事不断,柳暗花明:正月金声桓在南昌反正,三月李成栋在广州反正,腊月姜瓖在大同反正。我们看看这几个乱世枭雄的简介:金声桓是左良玉部下总兵,随左梦庚降清。李成栋是高杰部下总兵,少年时便跟随翻山鹞子高杰在李自成军中。高杰后来不但跟李

  • 广东反正:李成栋带领麾下官兵重归南明

    历史解密编辑:年华名人汇标签:李成栋,清军,明军,清廷,汉军,南明

    顺治年间的清朝正规军大致可以分为三部分:满蒙汉八旗、前明北军改编的绿营汉军、南方明军改编的绿营汉军。满蒙汉八旗是清政府进攻南明政权的主力。绿营兵。所谓“由前明北军改编的绿营汉军”指的是1644年一年间在北方投降的汉军以及1645年的弘光政权的降兵,这部分人以左良玉旧部为代表,大多起于明末关内的农民战

  • 南明人物谱-是是非非李成栋

    历史解密编辑:循迹故事汇标签:李成栋,清军,南明,清廷,清兵,李自成

    李成栋在南明史上也算是很有些名气和影响力,特别是在一些特殊的时期和事件中,他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由于这些事件的发生时李成栋处于不同的阵营,因此对于他的评价也就截然不同。​李成栋曾经是陕北农民军的一员,骁勇善战,隶属于高杰。高杰与李自成夫人邢氏私通,惧怕李自成知晓后报复,因此归顺了明廷,此次为李成栋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