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史可法:被誉为文天祥再世,只因太过好名,致使十万雄兵叛投降清

史可法:被誉为文天祥再世,只因太过好名,致使十万雄兵叛投降清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李大脚 访问量:344 更新时间:2024/1/27 20:31:55

论及南明忠义之士,当推忠靖公史可法最为义烈。

历史演义通俗史作家蔡东藩就称:“南都殉难,以史公为最烈。”

清末民初名士姚煜甚至撰联赞:“尚张睢阳为友、奉左忠毅为师,大节炳千秋,列传足光明史牒;梦文信国而生、慕武乡侯而死,复仇经九世,神州终见汉衣冠。”将史可法与张巡、左光斗、文天祥、诸葛亮等人并列。

传说,史可法的母亲在身怀史可法期间,就曾屡屡梦见南宋忠臣文天祥。

而史可法成年后,拜在桐城先贤左光斗门下,也常常以张巡、文天祥、诸葛亮等人的忠烈大义事迹勉励自己。

崇祯十二年(公元1639年),崇祯皇帝任史可法为南京兵部尚书,主管东南一隅的军务。

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四月初八日,北京失陷、崇祯皇帝驾崩的消息传到南京,居留都百官之首、执掌着南京兵权的史可法即与南京守备太监及众提督南京军务勋臣就立君问题作出了讨论,最终,在凤阳总督马士英以及四镇总兵的鼎力推举下,拥立了崇祯帝的堂兄福王朱由崧登位,是为南明弘光帝。

四镇总兵分指高杰、刘良佐、刘泽清、黄得功,被弘光分别厚封为兴平伯、广昌伯、东平伯、靖南侯。

四镇中,最为悍勇的是高杰部。

高杰与李自成是同乡,早年跟随李自成起事,能征善战,军中绰号为“翻山鹞”。因勾搭上了李自成妻邢氏,于崇祯八年(公元1635年)率部投降了明将贺人龙,得授予游击之职,多次大败李自成、罗汝才、张献忠等人,累功升任总兵。

高杰成为定策元勋后,感奋思进,有忠义许国之心。

甲申年十月,史可法根据局势和各路塘报分析:清恭王多铎有可能赴潼关攻打李自成,也可能进征江南,于是上疏弘光,建议由高杰率部北征。

高杰义不容辞,即于该十月十四日祭旗鸣炮,率部北上。

高杰挥师北伐,清方地方官员慌乱成一团。

弘光元年正月初九日,高杰在没有其他队伍为后劲的前提下,按照史可法的部署,提兵开赴开封地区,打算向西面荥阳、洛阳一带推进。

弘光元年(公元1645年)正月初九日,高杰率部抵达归德(今商丘市),派人给镇守在睢州的许定国赠送千金、布百匹,并写信给许定国本人,要其投入到收复中原大业中来。

这时候的高杰,慨然有恢复大明天下之志。

可惜的是,许定国老匹夫听说清恭王多铎准备率军进攻江南,已魂飞魄散,多次派人到多铎处请降。待听说清朝肃亲王豪格驻军于山东,又复派人携书至山东乞降。一句话,许定国老狗降清之心已定,看见高杰要来取睢州,便设下鸿门宴请高杰入城。

高杰过于托大,以为许定国鼠辈没有胆子谋害自己,大剌剌入城。

结果,当晚酒后,高杰在城中遇害。

驻扎在城外的高杰外甥李本深和部将高进库等人悲愤莫名,引军攻城。

许定国自知不敌,率部渡河北窜。

高杰部将士迁怒于睢城百姓,将睢州城方圆两百里内的生灵、包括飞禽走兽,无不屠戮殆尽。

真是州民何无辜,遭此荼毒!

史可法听闻高杰被杀,顿足流泪,哀叹道:“中原不可为矣!东晋、南宋之事,难再复现!”高杰出身未捷身先死,非但北伐行动就此流产,其他三镇也有了觊觎高杰部众、地盘之心,吵吵闹闹,嚷叫不已。

史可法不得不亲到高杰军中处理善后事宜,立高杰子高元照为兴平世子,外甥李本深为提督,胡茂祯为阁标大厅(即中军),李成栋为徐州总兵。

高杰妻邢氏颇有见识,深恐儿子高元照年幼难以服众,提议让儿子高元照拜史可法为义父。

可惜的是,史可法乃是一介迂腐书生,恪守儒家道德标准,嫌弃高杰和邢氏出身于李自成“贼军”之中,唯恐和高杰一家搅和在一起会玷污自己史家清白,死活不肯同意,反推军中监军高起潜出面,由高起潜替自己收下这个义子。

虽说高起潜和高杰是同姓,但毕竟是个太监,而史可法这种惺惺作态也让高杰属下诸部大为寒心。

几个月后,当扬州失守,驻守在江北的高杰部近十万人在高元照、提督李本深、徐州总兵李成栋带领下集体降清。

从此,这支本该是南明政权保家卫国的雄师化身成为了清政府绞杀抗清力量的一把利刀,其中的李成栋更是率部制造了骇人听闻的嘉定三屠。

如果史可法能放下身段,大大方方收下高元照为义子,情况应该不会糟糕到这个地步。

北宋初年,宋朝为完成统一大业,挥军入蜀。蜀后主孟昶不敢举兵相抗,竖白旗投降。城内十四万大军,不曾打过一仗,全部俯首帖耳称臣。蜀后主的宠妃花蕊夫人莫名其妙地成为了俘虏,气不打一处来,作《述国亡诗》,诗云:

君王城上竖降旗,妾在深宫哪得知?

十四万人齐解甲,宁无一个是男儿。

满清定鼎北京,史可法远非生活在深宫的花蕊夫人辈可比,其对时局是有非常清楚的认识,却不知收取军心、民心,把一支十万雄师拒之身外,致使出现了“十万雄师齐解甲”的悲摧场面,诚为可叹。

更多文章

  • 史可法能力如何,究竟有什么功劳?专家:重大决策几乎全错!

    历史解密编辑:趣故史标签:南明,崇祯,皇帝,江北,功劳,明朝,史可法,李自成,国防部门

    历史上的史可法坚贞不屈,壮烈牺牲于扬州城,谱写了一曲英雄悲歌!从史可法死去的那一刻起,他就成了时代的楷模,先被南明大加宣扬,后被乾隆重点表彰!总之,历史上的史可法,无论是明朝还是清朝,都大力称赞此人,于是他就成了一代完人!关于史可法的历史名声,主要是民族气节和宁死不屈的精神,本文就不多说了,总之好的

  • 史可法如果早早放弃抵抗,自己杀身成仁,清军还会血屠扬州吗?

    历史解密编辑:啦啦萌小宠标签:史可法,清军,扬州,马士英,明朝,清廷

    这是一个无比沉重的话题,沉重得很多人都不愿意去面对。迄今为至,还有一些人怀疑 这个扬州十日到底存不存在。其实,这个并没有太多疑问。明清争锋的六十多年时间里,从努尔哈赤的后金时代算起,从辽东半岛杀人算起,到皇太极数次遣兵入关劫掠,再到多尔衮定鼎北京,那些杀人放火的事儿还少了?扬州城破之后,多铎挟血屠之

  • 史可法:一个被严重高估了的历史人物

    历史解密编辑:多多生活馆标签:史可法,马士英,高杰,于谦,朱由崧,崇祯

    历史上不乏被低估者,也不乏被高估者。既然问到有哪些被严重高估的,在这里,我说一个——明末民族大英雄史可法。首先,史可法的英雄地位是不容改变的。他和宋末民族英雄文天祥一样,忠烈千古,万世流芳!他以身报国,为“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一语作出了最好的诠释。他的国家大义、民族气节,永远值得后人仰视、膜拜、

  • 史可法, 孤臣以死搏名、无能速亡南明

    历史解密编辑:陶良说资讯标签:南明,崇祯,于谦,明朝,史可法,钱谦益,国防部门

    史可法,一个可敬却又可恨的人物。一个朝代灭亡时,总会有几个以死明志的忠臣,为史书所标榜,如伯夷叔齐不食周粟,如文天祥留取丹心,还有就是史可法。或许他们并非不顺应时势,也并非不识时务,更非不珍爱生命,他们只是明白,死易生难,身死则享誉千年,求生则万古骂名。但是站在历史角度,提及史可法,不免让人想到与之

  • 清军兵临扬州,史可法举止失措,毫无斗志,殉国虽烈,却无比窝囊

    历史解密编辑:宠到家了标签:史可法,清军,多铎,明军,清兵,扬州

    多铎部一路南来,所到之处不是无兵驻防就是虽防却一触即溃,或逃或降,形同虚设,顺利得超乎想象。这么一来,随着战线拉长,多铎犹豫了,生怕中了明军诱敌深入之计,得了泗州,便打算放缓攻势,以确悉明方军情。新降大清的许定国却急不可耐,力劝多铎长驱直入,免给明军喘息之机。多铎于是命许定国率军先行,自己统大军随后

  • 朝鲜现代美术教育先驱——金周经

    历史解密编辑:唐永洋爱音乐标签:朝鲜,平壤,金周经,金日成,毛岸英,志愿军,美术教育

    一切艺术形式都是抒情的,都表露出一种心灵的感触与情感的波荡,传达着喜、怒、哀、愁以及种种不易名状的心绪。但并不是每个艺术家都刻意外露某种主观的思想与观念,他们有时会将自我消隐,通过纯客观地描写物象,来间接含蓄地表达出一种并无确定的含义与情感,从而使作品具有了丰富的多义性。朝鲜知名画家金周经,借助整体

  • 【书画欣赏】 明 蔡羽 行草《临解缙诗卷》

    历史解密编辑:砚田文化标签:韦庄,春草,琼花,书画欣赏,蔡羽行草,临解缙诗卷

    明 蔡羽《临解缙诗卷》赤子藏经地,曾登溪上坛。尘风生夏幕,屐蔼过秋兰。院静窗虚绿,阶空翠堕寒。竹知香节老,荷忆锦房残。池草谁同赋,松琴独自弹。临江烟雾阔,何日对琅玕。冬日诸子过馆旅馆县青野,天寒絷白驹。邨空散田雀,霜疾响江榆。尘接高谈胜,诗耽古调殊。城南有新月,临别立须臾。蔡玉卿至朝原送白马,鸣雨湿

  • 蔡羽《惠山茶会序》上海博物馆藏

    历史解密编辑:京师书苑标签:蔡羽,惠山茶会序,书法,上海博物馆

    蔡羽(?~1541),南直隶苏州府吴县(今属江苏)人,明代文学家、书法家、书法理论家,“吴门十才子”之一。字九逵,因居江苏吴县洞庭西山,自号林屋山人,又称左虚子、消夏居士。乡试十四次皆落第,由国子生授南京翰林孔目,好古文,师法先秦、两汉,自视甚高,所作洞庭诸记,欲与柳宗元争胜。善书法,长于楷、行,以

  • 明代蔡羽 金刚经语

    历史解密编辑:京师书苑标签:蔡羽,书法,柳宗元,洞庭,文学家,古文,金刚经语,艺术家,明朝,书法作品

    听说转发文章会给你带来好运蔡羽(?-1541),明代文学家、书法家、书法理论家,“吴门十才子”之一。字九逵,因居江苏吴县洞庭西山,自号林屋山人,又称左虚子。乡试十四次皆落第,由国子生授南京翰林孔目,好古文,师法先秦、两汉,自视甚高,所作洞庭诸记,欲与柳宗元争胜。善书法,长于楷、行,以秃笔取劲,姿尽骨

  • 【直播回放】陈永华 高级生产经理 批次化生产管理技术

    历史解密编辑:牧科传媒标签:陈永华,母猪,猪场,批次化,养猪

    尊敬的千头及以上母猪场的老板和技术负责人,尊敬的观众朋友们,尊敬的陈永华先生,尊敬的点评专家们,大家晚上好!今天是9月30日晚上,临近国庆佳节,朋友们放弃了与家人团聚和休息!来这里听讲座,我代表CPICP感谢您们的支持!预祝您们及家人国庆节快乐!今天是我们千头母猪场技术系列讲座与研讨会的第八场!养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