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踏天下半,探奇尽禹甸
这一阵一直在写历史人物,不是民族英雄就是苦命女人,好累好累,今天轻松一下,写个“耍娃儿”,“耍娃儿”是四川话,意思泛指不务正业之人。
历史上知名的“耍娃儿”多多,但一般都是负面的。宋徽宗赵佶耍得那叫个高雅,金石书画、文章美人,无一不通,无一不晓,那一笔瘦金体迷倒了多少文人墨客;明熹宗朱由校也是耍中高人,倡优声伎、狗马射猎,个个喜好,样样贪恋,那一手木匠活儿做得是精妙绝伦。但我这里说的“耍娃儿”,不仅耍出了名堂,还耍出了科学,耍出了被后人敬仰的不世之功,说他是“耍娃儿”自是戏谑之词,我说的这人就是著名的旅行家徐霞客。
古代职业中是没有旅行家这一行的,犹如没有诗人这一行当一样,古代是没有什么著作权,版权,稿费一类概念的,那时的人无论是写诗写文,还是出煌煌巨著,至少是得不到我们现在意义上的银子的,当然也就没有盗版一说。旅行也好旅游也罢,出个笔记,写个感想,不可能有人为你买单,所以,这纯粹就是个业余,是个不挣钱的副业,充其量也就是个爱好罢了。
但徐霞客就爱好了,不仅爱好了,还将这爱好弄成了科学。他不仅走遍中华大地的山山水水,还写出了中国地理名著《徐霞客游记》,他也因此被称为“千古奇人”。
徐霞客可谓是大名鼎鼎,只要上过学,读过几年书的肯定都知道,记得上次去江油李白纪念馆,我兴致大发,主动给夫人讲这李白,说到这古代无诗人一说,李白的身份首先是侠客,夫人立即抢答道:知道知道,徐霞客嘛。在我一口闷气还未吐出之时,她早就在用手机照那小径中的花草了。唉,谁让人家是搞齿轮的,头脑中除了齿圈齿顶,就是渐开线,好在还知道这徐霞客。
其实这徐霞客并不是他的名,霞客只是他的号,他叫徐弘祖,字振之,江阴人,当时属明南直隶,他一生志在四方,立志“达人所之未达,探人所之未知”,足迹遍及今二十一个省市自治区,当然,也有人说十六个的,历经三十年,所到之处,探幽寻秘,并记有游记,记录观察到的各种现象、人文、地理、动植物等状况。并撰写成六十万字的 《徐霞客游记》 。
他开辟了地理学上系统观察自然、描述自然的新方向,既是系统考察祖国地貌地质的地理名著,又是描绘华夏风景资源的旅游巨篇,还是文字优美的文学佳作,在国内外具有深远的影响。 《徐霞客游记》 开篇之日(5月19日)被定为中国旅游日 。
按说在明时,考科举才是读书人的正途,但作为江阴大户的徐家却别有隐情,个中缘由鲜为人知,徐霞客的高祖叫徐经,这个名字大家肯定很是陌生,但这个名字却同另一个人的命运紧密相连,那就是人人皆知的唐伯虎。当年徐经是唐伯虎的超粉,二人在赴京考试时路遇,相伴同行,但后来徐经却因买通主考官家人获得试卷,事发被贬,判永不得为官,这唐伯虎于舞弊虽查无实据,但也脱不了干系,也一同被贬只能为吏,不得做官,导致唐伯虎后来穷困潦倒,浪迹青楼,终生郁郁不得志。
徐经归乡后,凭借富庶之家,过得倒也悠闲自在,只是其整个家族以后对仕途就冷淡了,迁延自徐霞客父亲徐有勉时也如此,不愿做官,只喜欢到处游览欣赏山水景观。
受耕读世家的文化熏陶,徐霞客幼年好学,博览群书,尤钟情于地经图志,少年即立下了“大丈夫当朝碧海而暮苍梧”的旅行大志。终于在二十二岁时,戴上母亲做的远游冠,踏上了行程,直到五十四岁逝世,他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旅行考察中度过的。
徐霞客游历考察的三十多年间,在完全没有他人资助的情况下,足迹遍及大半个中国。更可贵的是,在这多年的旅行考察中,他主要是靠徒步跋涉,连骑马乘船都很少,还经常自己背着行李赶路。他寻访的地方,多是荒凉的穷乡僻壤,或是人迹罕至的边疆地区,几次遇到生命危险,出生入死,尝尽了旅途的艰辛。
徐霞客的游历,并不是单纯为了寻奇访胜,更重要的是为了探索大自然的奥秘,寻找大自然的规律。他在山脉、水道、地质和地貌等方面的调查和研究都取得了超越前人的成就。因此,《徐霞客游记》堪称中国旅游史及中国文化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在四百多年前,交通很不发达,徐霞客游历了如此广阔的地区,靠的完全是自己双腿,而他所考察的主要是陡峭的山峰和急流险滩呵。不难想象,要经历多少艰难险阻,甚至随时有丧生的危险。从中也可以看到,徐霞客践行生命的决心是如何大,意志是如何坚强。
徐霞客科考的成果,是生命的代价。无数次履险临危,一路上穷困潦倒,甚至“卧处与猪畜同秽”,但他只留下“无可奈何”寥寥几字后,便不再纠结。他长期过着“足泥衣垢”“煨湿薪,卧湿草”的生活,他也有生病的时候,也有被抢得身无分文,性命不保之时,这切身之痛,在那游记中彰然纸面,读来实在是令人唏嘘不已。
但也有潇洒的时候,他有的是银子,有时也打点公家的邮驿系统,按说这驿站是对公不对私的哈,但,眼珠是黑的,银子是白的,那些设置在穷乡僻壤的驿卒,能得到外块自是喜欢,所以,徐霞客利用这套系统的时候倒也多多。
驿站私用的情况在当时已经很普遍了,且花费巨大,崇祯皇帝很是头痛,于是下令整顿,他裁撒了全国三分之二的驿站,从而导致大批驿卒下岗,不幸这下岗大军中有个驿卒叫李自成,于是,这崇祯便悲催了。
后人对徐霞客的评价很高,毛主席就很欣赏他,并多次提到他,毛主席有一次在“最高国务会议上的讲话”中说:“明朝那个江苏人,写《徐霞客游记》的,那个人没有官气,他跑了那么多路,找出了金沙江是长江的发源。‘岷山导江’,这是经书上讲的,他说是错误,他说是金沙江导江。”“我看他不到处跑怎么能写得那么好?这不仅是科学作品,也是文学作品。”
清代著名史学家赵翼曾赋诗盛赞徐霞客的丰功伟业:“霞客乃好奇,足踏天下半。曷勿继遐踪,探奇尽禹甸,归补图经全,供我卧游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