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句古话:“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中国历史上有一个千古奇人,少年时期就定下了"丈夫当朝碧海而暮苍梧"的大志,不当官,不赚钱,一辈子都在游历四方,用不同寻常的方式度过了波澜壮阔的一生。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千古第一“旅游网红”徐霞客的故事,看看他不赚钱却能游山玩水30年,不着家却能生下四个儿女,还有他极具传奇色彩的感情生活。
01 徐霞客30年不干活的真相:有钱任性
公元1587年,也就是万历十五年,没错就是《人民的名义》中高育良书记很喜欢的那个《万历十五年》的万历十五年,徐霞客出生在江阴的豪门徐家。
豪到什么程度呢?他太爷爷徐治当年分家的时候从家里分到了12597亩田产,也就是840万平方米,也就是说方圆20几公里都属于他们家的,注意仅仅是田产,还不算现银、珠宝及其他财产。
出生在这样的家庭里,徐霞客上辈子肯定是没少积德。
老徐家的家产虽然给徐霞客他爷爷败掉许多,家道有些中落,但是徐霞客他爹妈都是头脑灵活的生意人,很快就把老徐家的产业搞得生龙活虎。
徐霞客的爸爸叫徐有勉,除了经商之外最喜欢的就是游山玩水,而且对大明的官僚制度深恶痛绝,在有钱人都想着买个几品官当当捞点钱的年代,徐有勉就像是一股清流,寄情于山水之间。
徐霞客出生时,他爸爸徐有勉已经42岁,他妈妈王孺人也41岁了,这在当时属于老来得子的情况了,当地人掐指一算,就断言这小子肯定是个千古奇人。
他老爸对他还是有点期冀的,所以给他取名「弘祖」,字「振之」,弘扬祖宗家业,振兴家族未来。而徐霞客则是他的外号,是出去玩的时候,名流陈继儒赠给他的。
徐有勉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能够有出息,就让他多读书,当然他们家读书可不是为了升官发财,当时徐家是个很有意思的家族。
看过《明朝那些事儿》的同志们应该记得当年唐伯虎科举作弊一案,他当时是被牵连的,牵连他的人叫做徐经,就是就是徐霞客他爷爷的爷爷。
当年帅气多金的年轻徐经带着家族的期望赴京赶考,结果却被人传出贿赂考官,被剥夺考试资格终身,和他一起同行的好哥们唐伯虎也被牵连其中,这也间接促成了日后的风流才子唐伯虎。
当然,这个事情唐伯虎和徐经冤不冤,至今都还存在争议,不过以大明朝的尿性和徐家后世都拒绝科举的情况来看,可能还真是有点冤的。
徐霞客在他老爹的影响之下,也爱上了游山玩水,在别人都在拿着四书五经埋头苦读的时候,徐霞客就抱着《水经注》爱不释手,而且有事没事的跑出去外面浪,见山上山,遇水下水、
这要在别的大户人家,肯定会被扣上“不学无术”、“游手好闲”的帽子,可是徐有勉不这样觉得,他对人说:「我二儿子眉宇之间有烟霞气象,喜欢读书又好客,是个游山玩水的好材料,咱家的钱也够花,随他去吧。」(意思大概就是这么个意思,我随便翻译的)。
得到了一家之主的首肯,徐霞客就更加肆无忌惮地发展自己的旅游事业了,他只是在16岁的时候随便考了下童生考试,但是也只是做做样子,根本无心功名。
02 父母在,不远游。----徐霞客为什么可以?
在徐霞客19岁的时候,他老爹就驾鹤西去,按照族规,徐霞客为父亲守孝三年,一直守到了22岁。
在他守孝期满的时候,几年没出门的徐霞客就决定要实行自己"丈夫当朝碧海而暮苍梧"的志向,想要开启自己出门旅游的计划,但此事还有一个最大的阻碍,就是他60岁的老娘(搁当时确实是不年轻了)。
徐霞客每次想出门的时候,就自己默念几句:「父母在,不远游」。然后就不了了之,郁闷不已。
徐霞客的母亲徐老夫人想到徐霞客强行压制下来的远游欲望,心里很不得劲,觉得自己成为了儿子追逐梦想的绊脚石,于是给徐霞客接上了下半句,「游必有方」
相比徐父对徐霞客的影响,王孺人对徐霞客的影响更为直接,后人对徐老夫人有句评价:“弘祖之奇,孺人成之”,意思就是,徐霞客能够成为千古奇人,徐母当居首功。
要说起这位徐母,那可比徐霞客他爸爸有意思多了,要放今天绝对也是个人物。
他的母亲叫王孺人,也是江阴的大户,家里是干织布坊的,她不但自己织布业务熟稔,而且还有一套先进的管理方式,把整个家业操持得妥妥贴贴的,家道中落的徐家能够起死回生,少不了这位徐老夫人的功劳。
徐老夫人是个开明大气的奇女子,性格活泼,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好奇心,而且个性鲜明,敢爱敢恨,遇事沉着、冷静,能够在大场面下临危不惧。
话说徐老夫人还是王姑娘的时候,日本倭寇大举进攻江阴地区,拿着日本刀横冲直撞,遇人就抢,尤其钟爱大户人家,
这一天王姑娘正挎着拦着要去外面公干,没想到一出门就遇到了被官兵追得四处逃窜的倭寇,年轻的王姑娘被倭寇拿到架在脖子上,成为人质,倭寇与明朝官兵形成对峙局面。
王姑娘眼看局势紧张,性命危在旦夕,但是依旧面不改色心不跳,淡定地从篮子里掏出一把机梭,成为倭寇不备攻其下三路,一梭子下去,倭寇顿时血溅当场,一身惨叫,王姑娘乘机脱身,官兵顺势拿下倭寇。
王姑娘临危不乱、智取倭寇的事迹很快闻名乡里,徐霞客他爹得知此事,惊叹一声,此等巾帼英雄当为吾妻,于是立即带着厚礼上门求亲,两家自此接亲,成为一段佳话。
王姑娘自身是个刚强果毅之人,对孩子的教育更是值得学习,她在徐霞客小的时候就告诉徐霞客:遇事要冷静,不要慌,遇到问题就想想你娘亲我当年智斗倭寇的光荣事迹。
不得不说,徐霞客的成功,离不开他父母的开明,但凡徐老先生和徐老夫人迂腐一点,徐霞客都浪不起来。父母开明而明事理,真的是一个孩子成长的关键啊!
03 时间管理大师
徐霞客从22岁开始就出门游行,那么他有妻子儿女吗?
实际上,徐霞客在外面浪了30来年,但是一点都不耽误他娶妻生子,他先后一共娶了四个老婆,每个老婆都给他生下了一个孩子,真的是雨露均沾。
不过独得徐霞客恩宠的是他的第一任妻子许氏,许氏是诗人许学夷的侄女。徐霞客从小就喜欢到处玩,而且极其好客,自小就认识了当地名流许学夷,许学夷跟徐霞客处得是相当之好,没事就往对方家里跑。
有一次许学夷去老徐家玩的时候,由于天降大雨,干脆就留在老徐家过夜了,还特地作了一首诗,有诗曰:“相思成契阔,相见即绸缪。”便是出自许学夷的《雨夜宿徐振之斋中》。
老许也是个实在人,觉得自己和徐霞客投缘,就像亲上加亲,化兄弟为侄女婿,于是就把自己待字闺中的侄女许氏介绍给了徐霞客,话说这许氏长得花容月貌,而且出身大户人家,颇具学识,不仅能够识文断字,而且还爱好旅游,深得徐霞客之心。
等到徐霞客为老爹守孝期满,两人就步入婚姻殿堂,而且两人也比较罗曼蒂克,大婚之后就跑去太湖度蜜月,可以说是走在时代前沿。
徐霞客本来独宠许氏,但是成婚之后许氏一直无子,徐霞客他老娘整日里指责他不孝,于是老徐又纳了一门妾室金氏,在娶了金氏(为徐霞客生下一女,只记载嫁给江阴周仪甫,无其他详细记录)之后的第二年,许氏就为徐霞客生下了长子徐屺。
但是许氏命薄,在生下儿子三年之后,就抛下徐霞客,自己一个人跑去西天旅游去了,这可把徐霞客急哭了,整日里以泪洗面,无心旅游。
最后在母亲的精心挑选之下,老徐又娶了继室罗氏,这罗氏本来也是大家闺秀,但是为人心狠手辣,而且还不喜欢旅游,婚前还有所收敛,一副温文尔雅的样子。
但是在大婚之后,罗氏立马恢复本来面目,凶狠毒辣、蛮横无理,动不动就招呼徐霞客的八代祖宗,对待吓人更是苛刻,动不动就克扣工钱,拳打脚踢,这让徐霞客怒不可遏,于是跟分居,此后再未同房。
和罗氏分开以后,老徐愈发思念亡妻,时常睹物思人,不能自拔,一次偶然的机会,徐霞客注意到了许氏的陪嫁丫鬟周氏,爱屋及乌,便偷偷宠幸了周氏,而且还让周氏怀孕, 但是他当时并不知晓,于是马不停蹄又出门旅游去了。
老徐出门旅游的时候,只为老徐生下一个女儿的罗氏生怕大权旁落,毕竟周氏怀孕,一旦生下儿子,那么她的地位很可能就不保,所以为了杜绝后患,罗氏处处给周氏穿小鞋,等到老徐离开的时候,干脆利落的把身怀六甲的小周同志嫁给了当地一户李姓人家。
当时小周同志甚是委屈,毕竟徐霞客是偷偷宠幸的她,其他人根本不知道,所以她当时根本没有反抗的能力,毕竟她只是个丫鬟,除了老徐没人能够证明她的身份,再当时罗氏一手遮天,小周毫无反抗之力,只能带着泪水离开徐家.
不久,周氏生下了她与徐霞客的儿子,姓李,单名一个寄字,是寄托的寄,也是寄养的寄。
04 伟大的邂逅
等到徐霞客旅游回来之后,发现自己的漂亮老婆和大胖儿子都不见了,顿时怒火烧天,马上又气冲冲地离家出走,至死也再没见罗氏一面。
再罗氏死了之后,徐霞客依旧不依不挠,一直记恨着罗氏,决定不准罗氏进入族谱之中,让罗氏的魂魄无处安息,成为一介孤魂野鬼。
1641年,54岁的徐霞客在旅游途中因积劳成疾,导致双腿残废,幸亏是纳西人木曾派人历时156天把他送回老家,在临死之前,徐霞客感慨万分,回忆起自己的一生,他说道:“张骞、玄奘,都受皇命才出游。只有我一介布衣,自发游历天下,虽死无憾。”
1644年,随着清军入关,徐家的下人一把火烧了徐家,把钱财抢夺殆尽,还烧死了徐霞客的长子徐屺,那些珍贵的旅游手记更是通通烧为灰烬。
算上李寄,徐霞客一共有四个子女,都对旅游没啥想法,不能继承徐霞客的旅游志向,唯一有点兴趣的李寄又由于没能认祖归宗,穷困潦倒,书都念不起,更别谈旅游了,李寄也不是没想过回归徐家,但是徐家一直都没能接受他,可能是由于古代的亲子鉴定不太准确,怕是别人家的孩子吧。
李寄一辈子都没有结婚,虽然没正经上过什么学,但是很喜欢读书,也无心考取功名,穷到只有一条裤子,他家没房没田,只能住在野外,以天为被、以地为床。
每次李寄的裤子脏了的时候,他都会躲在野外翘着二郎腿看书,但凡有个人过来,他也不会打招呼,当然不是不礼貌,而是因为他的裤子洗了还没干,不打招呼是为了避免尴尬。
李寄虽然一生贫困潦倒,但他并没有记恨过徐霞客,反而是一直对徐霞客心生敬意,在他60岁的时候得知徐家被烧了,愣是自己拄着个怪跑到徐家旧址四处搜集他死鬼老爹的旅游日记,并且花了十年的时间把徐霞客的手抄报整理成了60万字的《徐霞客游记》。
从60岁干到70岁,李寄在把手记整理完毕之后没有多久就去见他的爹妈了,可以这么说,如果没有徐霞客偷偷宠幸周氏生下的李寄,那么我们可能永远无法看到这部经典的《徐霞客游记》了。
李寄整理的《徐霞客游记》尽管不是完整的,但是也极具参考价值,徐霞客的这一次邂逅,有点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