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时珍告诉我们,办法总比困难多

李时珍告诉我们,办法总比困难多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循迹故事汇 访问量:2952 更新时间:2024/1/16 13:19:34

时珍行医的4个故事,相信能给我们带来人生的迪。

一日,李时珍将一枚小刀藏在椅子里,再铺上面粉,告诉贵妃:“提起裙子,用力坐!”。果然,贵妃刚一坐上去,就“啊”的一声跳了起来,小刀划破了她的皮肤。

李时珍如此大胆,也是迫不得已。

1558年,嘉靖帝下旨,遍寻天下名医,充实太医院。楚一听,忙举荐李时珍入宫。

李时珍打心底高兴!一来,亲近皇帝,才有望重修《本草》;二来,入职太医院,才能饱览皇家藏书。

可他不知道,这一行凶多吉少!

太医院院史李鹤年,早将他视为眼中钉,不但不分派官职,还将他重修《本草》的呈请,扔进了公篓里。

李时珍每次询问,李鹤年都呵斥道,“擅动古人经典,该死!”

李时珍一肚子委屈,只好每天到书库去,阅读、抄录,等待时机。

恰逢此时,穆宗的新宠李贵妃,得了苦不堪言的怪病,整天哭哭啼啼。

李鹤年一看,这有难?便依据《本草》,开了剂“败毒散”,谁知一点用也没有。

他一咬牙,又开了剂“仙方活命饮”,不料,症状更重了!

贵妃又急又气,竟要寻死觅活,穆宗勃然大怒,指着李鹤年的鼻子大骂,“找不到名医,砍了你!”

李鹤年哆哆嗦嗦回去,想了一夜,决定让李时珍出马。若治不好,正好借刀杀人!

李鹤年打的好算盘,可惜,李时珍不是一般人。

他请来李贵妃的贴身侍女,掏出一根丝带,让她丈量贵妃的身高和臀围,不得有丝毫偏差。

之后,他根据“立七坐五盘三半”的方法,制作了一把铺面粉、带围子的板椅,围子的形状,按照贵妃臀围比例制作。

随后,他请贵妃坐了片刻,又背过身去,在凹陷处埋了把两头尖、一寸长的小刀。

一切就绪,他叩头道,“娘娘,请提起裙子,用力坐!”

李贵妃觉得有趣,一屁股坐下去,突然“啊”一声,尖叫着跳起来,锐利的小刀划破了皮肤……

穆宗惊呆了,抬脚就要踢,李贵妃突然兴奋地说,“脓包落了!”

原来,贵妃臀部生了疽痈,非开刀不可,可谁敢啊?李鹤年心肠歹毒,便想让李时珍当替死鬼,不料,他竟用一把椅子,破解了难题!

贵妃十分开心,提议重用李时珍,穆宗也觉得有理,谁知,李鹤年又从中作梗。

他买通穆宗的太监,进谗言道,“李时珍的父亲李闻言,与陶仲文交往频繁,应当处死!”

这一招,实在阴险!

要知道,穆宗对方士,简直恨到了骨子里。他父亲嘉靖,就是吃了方士陶仲文的丹药,才被毒死的。

如此一来,李时珍就算有通天的本领,也休想翻起浪花。

可穆宗想了半天,还是舍不得这个人才,既不封赏,也不处罚,让他当了个普通御医,专门侍候皇帝和后妃。

李时珍之所以能想到这办法来治病,一是因为他医术高明,二是他善于思考。

活人看死

那天,李时珍坐诊时,一个年轻人捂着肚子来看病。他观察了一会年轻人说:你还有3个时辰的寿命。”年轻人听他这么说,怒骂:“我不过就是肚子痛,怎么就活不成?什么庸医就知道吓唬病人!”

说完,一边骂一边走出去。

这里围满了病人,大家也都不信:“我刚看他从柜台上跳过来,这么健壮的年轻人人,咋就说活不成了呢?”

众人表示质疑,很多人觉得这个大夫不靠谱,就都离开了。

转眼间,李时珍的医馆前,变得门可罗雀。

有人说了:“我认识那个年轻人,他是一家药店老板的儿子,同行是冤家,莫不是过来砸场子的?”

有人接话了:“不像,是李郎中自己说他活不久,难道他自己砸自己的场子?”

李时珍没做解释,只是眼神忧愁,为那个年轻人惋惜。

没过多久,那个药店老板家,就传出办丧事的唢呐声,那个年轻人回家后,竟真的没活过三个时辰。

这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这小伙子吃得太饱,原本腹痛只是消化不良,但是他性子急躁,直接从高高的柜台上,飞身跳了进来,一个寸劲儿,扯断了肠子。

他只以为腹痛加剧,是寻常小事而已,却不知气血翻涌之下,更是加剧了内脏受损,这时候已经回天乏术。

人们这才知道,李时珍果然医术高超,在人未发病之前就看出端倪,是个有真才实学的人。

食物中毒

一天,李时珍刚从“赵老伯”家回来,却不想“赵老伯”儿子连哭带嚎,破门而入:“我爹听你的话,吃了生姜乌鳢鱼,就口吐白沫,你赔我爹命来!”拽着李时珍就往外跑。

此时,李时珍也慌了神,恰巧李父出诊回来,两人就如遇到了救星。

“赵老伯”儿子也不闹了,撒开李时珍倒地便拜,哭着哀求:“李大叔,快去救救我爹吧,他快不行了。”

李父名叫李言闻,是当地有名的郎中,深受百姓信服。他一把拉起年轻人:“莫哭,你爹到底吃了什么?”

年轻人一边抹着眼泪,一边急急将事情讲了一遍。

原来,一大早他就来请李言闻,没想到李言闻出诊,店内只有李时珍在坐堂。

年轻人也顾不了那么多,拉上李时珍就去给他爹看病。

经过一番诊断,李时珍断定他是伤风。

于是,他开了一些药,并嘱咐煎一些生姜水喝,捂好被子发发汗,这病才容易好。

怎料,“赵老伯”爱吃鱼,这一病儿子孝顺,竟买来几条乌鳢鱼,给老爹补身子。

当李时珍转身要走时,年轻人殷切地问:“李郎中,我用生姜水炖煮乌鳢鱼,可行?”

李时珍一想,这两者都是吃食,医书中并没有禁忌,他便笑着回答:“自然可以,只要能够发汗就行。”

随后,一家人见“赵老伯”并无大碍,欢天喜地将李时珍送出门外,转身就忙活着给“赵老伯”加菜。

没想到,几口鱼肉下肚,“赵老伯”脸色就变得惨白,不一会儿功夫,舌头打结,口吐白沫,不省人事。

这一下,可把一家人吓坏了,“赵老伯”儿子悲愤交加,哀嚎着冲出门外,找李时珍算账,这才有了开头的一幕。

李言闻一听“生姜乌鳢鱼”,大叫:“不好!”

他迅速从药柜里,挑拣出几味草药:“快走,应该还来得及!”

年轻人一听“有救”,背起李言闻撒腿就跑,李时珍也撩起袍子,三步并作两步,紧随其后。

到了病人家中,只见“赵老伯”双目紧闭,脸色已经转为铁青,李言闻连忙挽起袖子,亲自将草药煎煮成汁,灌入“赵老伯”口中。

不多时,“赵老伯”轻咳一声,连鱼带肉“哇”一口,吐出一大口乌血,幽幽醒转过来。

“爹!爹!你可算活过来了”年轻人扑到床前,抱着“赵老伯”喜极而泣。

突然,他又想到了什么,连忙转过身来,给李言闻磕头:“大人不记小人过,适才是小人鲁莽,还请恩公原谅。”

李言闻连忙扶起年轻人,拉起儿子与“赵老伯”一家告别。

此时,李时珍才松了一口气,虔诚地跟父亲请教。

原来“生姜”与“乌鳢鱼”同食,会产生毒素。今日若非父亲及时赶到,恐怕会酿成大祸!

“可是,这两者本身就是吃食,怎么会产生毒素?医书中从未提及。”李时珍不解地问。

父亲告诉他,食物也有相生相克,医书的确并无记载,这全凭经验得来。

李时珍下定决心:我要将这些经验收录成册,避免惨剧再次发生,从而惠及后人。

吃灯花

有一次,富顺王的儿子10岁。奇怪的是,每到夜晚,家里掌灯时,这孩子就大哭大闹,非要吃一种“怪”东西,竟然是蜡烛燃尽后的灯芯、灯花。

每当点起蜡烛,他就盯着蜡烛哭闹,非要把灯花吃到嘴里才罢休。

为了这病,富顺王请遍名医,但医生看完后,都摇摇头,表示没见过这种病,没法治。也有些郎中,开了几副药,可都不见效。

富顺王又打听到李时珍医术高超,特意将他请来。

李时珍看到孩子吃灯花的一幕,心里有了底。因为他以往诊治过的病人中,也有过类似的病例,后经他仔细研究,发现这种喜欢吃灯花的怪病,其实是由于肚子里的寄生虫引起的。

于是,李时珍让孩子躺在床上,摸了摸他的腹部,又附耳听了一会儿,然后起身说道:“这孩子的肚子里有虫子,他患的是钩虫病。”在场的人一听,立马紧张起来。

李时珍安慰道:“只需要服用一些杀虫的药。”

服药后,孩子病情果然大有好转,没几天就治愈了。

李时珍的故事告诉我们,一要有扎实的行业基本功,二要善于思考,三要虚心求教,因为学无止境。

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因为方法总比办法多。

更多文章

  • 李时珍半路拦截棺材救活“死人”

    历史解密编辑:故事里的智慧标签:棺材,产妇,人参,李时珍,医学家,化学家,本草纲目,生物学家,地理学家

    1574年9月,太和山脚下,来了一支送葬队伍。突然一个50开外的老人冲进人群前,双手挥舞道:“老乡,请慢一点!”众人惊住了。这时,从棺材后面走出一个年轻人,满面怒色,厉声问道:“为何挡道?”老人焦急而又恳切地说:“这棺材里的人还有救啊!”老人就是李时珍。原来,去年8月,李时珍从太和山采了曼陀罗花回来

  • 为何“黄鼠狼”不能吃, 难道是迷信! 听听李时珍怎么说的

    历史解密编辑:欢子生活录标签:李时珍,老鼠,黄鼠狼,动物,狐狸

    黄鼠狼,小型食肉动物,身体长28-40厘米,棕色毛皮。黄鼠狼生活在平原、沼泽、村庄、山区等地,经常在晚上出没。在众多人的眼里,黄鼠狼是一只充满奇幻色彩的动物。说到黄鼠狼,民间有很多传闻。其中最令人津津乐道的还是它的“黄大仙”身份。因为这个身份,很多人对它非常敬畏。其实,关于黄鼠狼还有一种传闻,那就是

  • “黄鼠狼”为何不能吃,真的是因为迷信?李时珍早已给出答案

    历史解密编辑:野史戏说馆标签:老鼠,大仙,狐狸,毒蛇,黄鼬,明朝,李时珍,黄鼠狼,科学家,生物学家

    引言《银河系漫游指南》中有一句话:“迟早有一天我们会彻底失去它们。”为了满足人们的舌尖之欲,有多少动物被送到人们餐桌,成为一道道菜肴,不少动物已经彻底离我们而去。但是唯独黄鼠狼,非但没多少人吃,而且农村的老人,对黄鼠狼颇为尊敬,见到黄鼠狼,不仅不打、不杀,还尊敬它为“黄大仙”。告诫小朋友如果黄鼠狼没

  • 李时珍对病人束手无策, 开出无奈药方, 却救病人一命

    历史解密编辑:农民天哥标签:李时珍,本草,华佗,本草纲目,医书,荆芥

    有一外地商人请李时珍看病。李时珍诊断后,心下一惊,这商人病情来势汹汹,估计活不长了,急忙给他开了药,让他赶紧回家。谁料,一年后,李时珍竟意外碰到商人:“先生真乃神医”这就奇了怪了,病人没事,好端端站在他跟前,难道是李时珍误诊了?李时珍,明代医药学家,与“医圣”万密斋齐名。1518年,他出生医学世家。

  • 李时珍错了?穿山甲因鳞片被活剥,其实用的价值在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单子文案标签:灭绝,鳞片,李时珍,穿山甲,科学家,化学家,野生动物,哺乳动物,生物学家

    世界上被走私最多的哺乳类动物是什么?大象(象牙)?犀牛(犀牛角)?都不是,是穿山甲。世界上预计每年会有超过10万只穿山甲被非法捕捉售卖,直接将它们从一个数量庞大的家族杀掠成为一级保护动物。在中国的传统中医药典籍中,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就记载了很多关于穿山甲的功效,甚至还细分了各个部分的不同作用。这样

  • 为什么“黄鼠狼”不能吃,难道是因为迷信?李时珍已经给出答案

    历史解密编辑:枕猫标签:李时珍,黄鼠狼,本草纲目,老鼠,动物

    从原始社会,到人类的自给自足,再到如今的现代化时代,人类生活条件逐渐变好,对于美食的要求也在逐渐提高,但是在众多食物中,黄鼠狼的肉是吃不得的。那么,为什么黄鼠狼不能吃呢?是因为迷信吗?还是有别的原因呢?实际上,李时珍早已经给出了答案。今天,就让我们来一同探究这其中的奥秘。李时珍五仙崇拜的传说黄鼠狼,

  • 花名以“龙胆”命名,开花特漂亮,李时珍说它“定五脏杀虫毒”

    历史解密编辑:啦啦萌小宠标签:李时珍,龙胆,花名,蛇胆,龙胆花,龙胆草

    导读:花名以“龙胆”命名,开花特漂亮,李时珍说它“定五脏杀虫毒”作为花卉爱好者,真的有超级多的花草想跟大家分享,但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只能一种一种慢慢道来。下面,俺要给大家分享的是一种花名以“龙胆”命名,开花特漂亮的花。这种花光听花名里的“龙胆”二字,大家就能想到它是一种不寻常的特殊花卉。实际上,龙胆

  • 李时珍为何能成为药王,从他“舍命”找药的三件事,就能得到答案

    历史解密编辑:今古元小小标签:药王,医书,明朝,李时珍,医学家,科学家,本草纲目,生物学家,神农本草经

    在湖北省蕲春县境内,有一座著名的墓冢,明代医学家李时珍就埋于此处。李时珍被后人誉为是“药王”,尤其是他的著作《本草纲目》,更是成为了后世中医学理论中的里程碑式著作。李时珍之所以会取得如此高的成就,其实与他自己的努力是分不开的,我们从他一生所做的三件事上,就能够知晓其中的奥秘。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如果

  • 这味药有毒,却能治多种病,药圣李时珍也钟爱它!

    历史解密编辑:张胜兵中医标签:便秘,小便,纲目,喘咳,明朝,李时珍,药性论,医学家,生物学家,地理学家

    中医作为中华文化瑰宝之一,在世界范围内备受关注。然而,中药毒性却是一个备受争议的话题。有一味药,它有小毒,但能治疗多种疾病,连药圣李时珍都对它十分推崇。接下来分享给大家的案例中所用药方,就包含了这味药。大小便困难,原来是结肠炎和前列腺炎36岁的解某(化姓)一直有个难以启齿的“小毛病”,他其实大小便困

  • 李时珍中药材期货交易被骗.老师带单操作亏损可挽回

    历史解密编辑:杨石爱生活标签:股市,股票,明朝,李时珍,中药材,科学家,医学家,期货交易,地理学家,风险承受能力

    投资期货被骗案例分享:带单方式:老师一对一带单,交流群,直播间操作产品: 李时珍中药材期货交易邢先生先生自述: 本人就是期货的受害者,从头到尾经历了整个过程,下面我所说的都是亲身经历的真实经过,没有任何的个人主观判断和臆测捏造。首先,现在股市玄机直播间正在运作的平台完全是黑平台。朋友们可以要求各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