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咸丰为打压曾国藩,提拔胡林翼为巡抚,曾国藩听后大喜:天助我也

咸丰为打压曾国藩,提拔胡林翼为巡抚,曾国藩听后大喜:天助我也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美食趣美味 访问量:3638 更新时间:2024/1/30 8:05:43

曾国藩的湘军,在清末的历史上,都是赫赫有名的存在。就在这支骁勇善战的湘军队伍和太平天国打得难舍难分的时候,京城里的咸丰皇帝却不由担心起来:这样一支善战的部队,仅听命于曾国藩一人,若是曾国藩有谋反之心,那么将如何收场?于是,胡林翼出现,开始分曾国藩的权,可原本该担忧的曾国藩却表现得大喜过望,对他来说,这就是“天助我也”。

曾国藩是一位“惜才将军”胡林翼同样也是清末历史上重要的一笔,不过,论名气,他和曾国藩相比,还是相差了好几个等级。此人为湖南益阳人,一生只活了50岁,可他经历的一切,都奠定了他在史书中的地位。胡林翼在道光十五年开始参加考试,从乡试一路开始,竟然一路上都能披荆斩棘,最后还中了进士。

这在他的家乡民众心里,本就是一件难以想象的事情,因为胡林翼本就出生于小官宦之家,从小就表现出了放纵和骄傲,很多同龄人都害怕他,认为他就是那种典型的“恶霸公子哥”。可能是青年时期的独特经历,让他很早开始就非常讨厌循规蹈矩的东西。他本人就是顺着科举考试这条路上来的,可他本人却非常讨厌科举,甚至公开提出“八股之害,甚于焚书”。这样的性格,当个纨绔子弟绰绰有余,想在官场上有所成就,就显得非常艰难了。几年之后,正好胡林翼需要守丧,他也就顺势告别了官场,开始过起了“归园田居”的生活。

这种人的身上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特点:闲不住。到了1846年,胡林翼找到了自己那些仗义的狐朋狗友,凑了上万两银子,来到吏部捐官。这笔钱,在当时绝对不是个小数目,重金捐官,自然是得考虑后续收益,只要地方挑得好,几年时间就能把前期的“投资”给挣回来,后面就可以无所顾忌地捞钱。吏部那些官吏也是见钱眼开的主,看到这么多银子,他们纷纷喜出望外,让胡林翼去挑个喜欢的地方。胡林翼一张嘴,这些人眼睛差点都掉到了地上,因为他选择的是贵州。

可胡林翼却对大家解释:自己本来就是科举出身,起点非常高,如今却是一个七品小官,捐官也是无奈之举,这本来就是大清的弊端,我选择去那些偏僻的地方,本就是要跟那些满脑子捞钱的人划分界限。朋友们更是不理解,还担心给他借的钱极有可能打了水漂,可是胡林翼顾不得那么多,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他只能行动起来。带着崇高的理想,胡林翼背起了行囊,去了贵州。也就是在贵州,胡林翼开始展现出了自己高超的治理能力,那会当地的官兵面临着极为严重的腐化问题。他的解决手段也非常独特:不再依靠那些已经出了问题的官兵,而是要充分结合当地的老百姓,此后,在百姓的配合下,胡林翼更是得知了大量的匪患情况,带着兵就去处理。最初的时候,胡林翼只是为了寻找心灵深处的一片净土,可是,当他的才能逐步体现的时候,哪里匪患问题严重,他就会被派往哪里。最多的一次,他一出马就捉拿了近300名匪盗,名声也跟着越来越大。他的壮举,就连紫禁城当中的皇帝都知道了,咸丰皇帝还不解地问身边的人:“为何胡林翼为官的名声这么好?”咸丰年间,也是大清动荡的一段时期,那会太平军的行动可谓势如破竹,从广西打到湖南。

胡林翼远在贵州,看似取得了不俗的政绩,可他的生活,却也非常“艰难”,和其他当官的基本没什么交情。这也不难理解,毕竟胡林翼一门心思扑在了工作上,而他这种为官模式是根本捞不到钱的,没人看好他的前程,自然就不来依附了。按照那会的官场情况,估计胡林翼到退休,都在贵州出不来,他那些朋友,只会离他远去,顺便还因为钱的事情骂他几句。结果,有一个人出现了,那就是曾国藩。曾国藩是一个非常惜才的帅才,他觉得胡林翼这样的人在当时非常少见,得有所任用才行。在给朝廷的上书当中,曾国藩也提到了要将胡林翼调到湖南地区来,还称赞他“胆识绝人,威望夙著”。

其实,这两人早都认识了,还是在北京一起做官的时候。不过,那会两人的关系还算是比较平淡的,他们都是湖南人,顶多算是“老乡见老乡”,还好两人年龄不大,只差了一岁。这次,得势的曾国藩把一心扎根在贫困地区的胡林翼找来,两人的年龄都已经四十多岁了。这次会面意义重大,湖南的战火也四处而起。相同的为官理想,也让两人有了说不完的话语,有了曾国藩的引荐,胡林翼也认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为官者。

而且,胡林翼也是一个将生死置之度外,纯粹追寻理想的人。去湖南的时候,那里有6000多太平军四处征战,而胡林翼的身边仅仅只有1000多兵士,根本就不是一个作战等级。甚至,在出发之前,他还给妻子写下了诀别信,表达了自己的决心。碰巧的是,胡林翼来到了湖北前线奋力厮杀的时候,碰巧赶上了湖北巡抚自杀,那会,也是朝廷怀疑曾国藩的时间段。

胡林翼,本就是曾国藩的合适人选在晚清,胡林翼的名声还是比较大的,只不过后来才渐渐消散了。很多人是通过曾国藩才了解到胡林翼,在那个时代,同样也是如此。1854年初,湘军从衡阳誓师东征以后,也迅速发展壮大了起来,清廷对于曾国藩已经开始了各种各样的怀疑。甚至,还有军机大臣向咸丰皇帝谗言:“曾国落以侍郎在籍,犹匹夫居间一呼,赚起从之者万余人,恐非国家福也。”

这句话,恐怕也直接说到咸丰皇帝的心坎里面去了,有历史记载:咸丰皇帝在听了这段话之后,脸色非常难看,过了很久才有所回应。之后,咸丰也很快收回了任命曾国藩为湖北巡抚的成命。在打仗的关键阶段限制兵权,本来就犯了兵家大忌,容易伤到战士们的心。不过,咸丰皇帝也是幸运,他正好赶上了湖口战役惨败,那会的曾国藩坐困在江西地区,郁郁不得志。为了制衡曾国藩,咸丰就必须得找到一个合适的人选,思来想去,他想到了本来名声就比较好的胡林翼。在咸丰的认知当中,胡林翼是贵州官员,有了政绩之后不想着如何提升自己的官位,反而继续要扎根在贵州,说明他本来对核心权力这种东西就不感兴趣,是曾国藩上书,才将胡林翼调到了湖南去的。这么看来,胡林翼确实是最为合适的人选。就这样,咸丰使得胡林翼“由贵州道员,一岁间为巡抚,湖北所请无不从者。”这样做的目的,连县令都能看出来:是想让胡林翼与曾国藩分庭抗礼。这对于曾国藩来说,绝对是不幸中的万幸,从任命上来看,此时的胡林翼官职是要高于曾国藩,可胡林翼绝对是曾国藩相信的人,因此,咸丰皇帝会让他来制衡曾国藩,对于曾国藩来说确实是好消息。

毕竟,曾国藩也是那种有着远大理想抱负的清官,无论是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只要实现了自己的心中所想就可以。这也难怪,胡林翼被提拔,也让曾国藩大喜过望,感慨“天助我也”。而胡林翼在得势之后,根本没有表现出丝毫骄傲,反而是将自己的政治理念贯彻到底。首先,他在政治上全面支持曾国藩。在清廷镇压太平天国的战略设想上,其实一直都是摇摆不定的,胡林翼对这样的情况非常不满意。

而且,当时的清政府对于江南大营一直都抱有很高的期待,希望能够通过他们实现围剿太平军,顺便还能将受挫的湘军给吞并掉,如此一来,便能一举两得。在1859年,湖北和江西肃清之后,胡林翼也进驻到了黄州,在这年2月,他向朝廷说明了当前的形势:窃谓征皖之师,必须求统将才略过人者,分为三路,期以岁月,资其成功;臣宜暂驻黄州,养贤致民,慎固不失,庶收得寸得尺之效。而在战略上,他则向清廷不断暗示:想要继续下剿,就必须要用曾国藩。在陈述中,胡林翼也一再阐明了,想要实行战略,就必须得有稳固的后方,除此以外,还得有个能让众人心服口服的统帅。

要注意的是,胡林翼的这些提议都并没有什么私心,他也是为了湘军。除了联合一些官员外,他还多方求援,给多位军机大臣写信,揭露江南大营的腐朽。其二,胡林翼充分调动起各方的关系,重振湘军。在1859年3月,胡林翼派兵援助湖南,并且击退了太平军的悍将石达开

此时的曾国藩,由于事业上的不得志,心情也跟着非常不好,他渐渐看透了朝廷的本质,也开始想着如何去自保。胡林翼也看出来了,他为了湘军,只能不断调和旗将和湘军将军之间的关系,调动湘军各部全力投入到战斗之中,这也克服了曾国藩的短视行为,客观上壮大了湘军的力量,也为曾国藩的复出增加了政治筹码。从这个角度来看,胡林翼确实要比曾国藩技高一筹,他的很多想法,能兼顾清廷的猜忌和诸多旗人大将的想法,曾国藩显然不具备这些能力。除了想让曾国藩复出以外,他还举荐了包括左宗棠在内的多位人才,来充实湘军的力量。其三,胡林翼定战略,克安庆,为曾国藩再起奠定了最后的基础。

1860年,江南大营溃,曾国藩也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被受任为两江总督。此时的胡林翼希望曾国藩能够放胆放手,不要拘泥于皖北这一块小地之上。这种顾全大局的胸襟,在当年的乱世之中并不多见。此外,他还弹劾了一部分官员,为曾国藩扫清了障碍,同样,他这么做也并不是为了私心,毕竟,按照他当时的影响力,甚至有机会顶替了曾国藩的位置,可他没有,始终都在想着如何将曾国藩给捞回来。曾国藩“天助我也”恐怕也是感受到了胡林翼的想法,两人有着相同的政治抱负,就有了共事的可能性。在生命即将走向尽头的时候,胡林翼的精神世界仍然没有崩塌,相反,他更加向学,真正贯通了圣贤之道。在打仗的日子里,他还会经常聘请一些知名的儒学名士,和他们一同切磋学问,越是到了最后关头,他对于理学越是表现出了极度的渴望。他抛却了任何物质方面的享受,一门心思完成了向圣贤的转身。1867年,胡林翼已经去世了多年。曾国藩在和幕僚们回忆胡林翼的人生往事时,还将胡林翼与孙权曹操等人相提并论。

胡林翼一生当中的作为,都体现了他在清末乱世本身就是一个不可多见的人才,在贵州到湖北,他也被清廷给予了很大的希望。他的仕途,在中后期甚至要比曾国藩还要畅快,很难想象:若是胡林翼去世的时间再晚上一些,那么南京大胜之后,唯一封侯的是曾国藩还是胡林翼,恐怕就不好说了。特别是在曾国藩离开的那段日子里,时局正在不断恶化,如果没有胡林翼勉强支撑,那么历史很有可能会被彻底改写。如果不是胡林翼包揽全局,那么局面在当时已经是没人能够控制的。有学者评价说:胡林翼的品质的高贵在于大局意识极强,却并未突出自己,取代曾国藩在湘军中的地位。

标签: 曾国藩胡林翼咸丰巡抚清廷

更多文章

  • 中兴四大名臣中的两位,胡林翼和彭玉麟谁更出色?彭玉麟脾气太硬

    历史解密编辑:乐享盖生活标签:胡林翼,彭玉麟,曾国藩,大名臣,左宗棠,地方官员

    彭玉麟和胡林翼,这两位都是曾国藩非常器重的大将。彭玉麟是湘军水师的建立者,也是中国早期海军的奠基人,官至两江总督,南洋通商大臣。胡林翼是曾国藩的心腹爱将,消灭太平天国这件事上,立下了不朽的功勋。曾击败石达开、攻克安庆城,又深通为官之道,左右逢源之间,能够妥善处理好官场中的关系。这两位紧随曾国藩和左宗

  • 丙生未月之晚清中兴名臣湖北巡抚胡林翼八字赏析

    历史解密编辑:王建军星座塔罗标签:巡抚,总督,进士,胡林翼,湖北省,习近平,八字赏析,地方官员

    胡林翼,晚清中兴名臣之一,湘军重要首领,曾任湖北巡抚,八字为壬申、丁未、丙午、丁酉,命宫癸丑,胎元戊戌。大运:戊申、己酉、庚戌、辛亥、壬子此八字有何特别之处?第一,得调候。丙生于未月,以壬水、庚金为调候;壬透年干、庚藏年支。其父为四品京官,从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其八岁的时候,家里就给他订了娃娃亲,其

  • 英国商船掀翻湘军水师战船胡林翼忧急攻心吐血晕倒:天要变了!

    历史解密编辑:纯度茶生活标签:胡林翼,水师,曾国藩,彭玉麟,左宗棠,李鸿章,洪秀全,英国商船

    关于晚清中兴四名臣,有一种说法是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还有一种说法是曾国藩、左宗棠、胡林翼、彭玉麟。左宗棠那是响当当的英雄豪杰,为力保疆土不失,立下了汗马功劳,即使是狭隘的喷子,也不好意思来喷这位对外战争屡屡获胜的名臣,至于曾国藩、李鸿章,却褒贬不一,诟病他们服务于满清。其实这也大可不必,

  • 胡林翼年轻时风流成性,总督岳父:让他玩够,以后操劳国事没得玩

    历史解密编辑:熙熙攘攘利来利往标签:胡林翼,曾国藩,总督,左宗棠,道光帝,嘉庆

    来源 | 头条号回眸历史三千年嘉庆二十四年,两江总督陶澍赴官时经过湖南益阳时拜访老友时,看上了老友身边一灵巧男孙:“吾已得一快婿,”当即与胡老友结下了娃娃亲。没成想男童长大后入赘到陶澍家的第一天洞房花烛夜,便在外面乱醉酒而归,此后更是“常恣意声伎,”出入色 情场所成为其家常便饭。娶了高官岳父的女儿,

  • 晚晴“中兴四大名臣”之一胡林翼,如何镇压太平天国?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热爱这个世界标签:水师,巡抚,晚晴,胡林翼,太平军,曾国藩,石亚达,历史片,古装片,左宗棠收复新疆,太平天国(2000年电视剧)

    作者:若梦 【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胡林翼(1812年7月14日—1861年9月30日),字贶生,号润芝,汉族,湖南益阳县泉交河人,晚清中兴名臣之一,湘军重要首领。道光十六年进士。授编修,先后充会试同考官、江南乡试副考官。历任安顺、镇远、黎平知府及贵东道,咸丰四年迁四川按察使,次年调湖北按察

  • 曾国藩与胡林翼的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吉吉嗑普标签:曾国藩,胡林翼,左宗棠,咸丰,官文,巡抚,书法家,艺术家,清朝,军事制度

    曾国藩,湖南湘乡,今属双峰荷叶塘人,祖辈以务农为主,但生活较为宽裕,父亲没有功名是私塾老师。曾,道光十八年中进士,选为翰林院庶吉士。胡林翼,湖南益阳泉交河人,属于长沙府,字贶生,号润芝。看了他的号,大家应该能想到点什么。其父胡达源,曾中探花,官四品京堂,所以胡林翼是个标准的官二代。胡,是道光十六年进

  • 胡林翼故居遗址正式对外开放 益阳再添廉政教育新阵地

    历史解密编辑:红网标签:胡林翼,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益阳

    胡林翼故居遗址正式对外开放仪式活动现场。红网时刻益阳7月4日讯(记者 王新凤 通讯员 李微 唐宁晶)7月4日是壬寅虎年农历六月初六,也是胡林翼210周年诞辰纪念日。细雨蒙蒙中,胡林翼故居遗址正式对外开放,与此同时,故居挂牌为益阳市廉洁文化教育基地。胡林翼故居遗址正式对外开放。胡林翼与曾国藩、李鸿章、

  • 名臣系列|胡林翼:晚清夜空中最闪耀的流星

    历史解密编辑:史不位为标签:巡抚,晚清,胡林翼,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左宗棠收复新疆

    提起晚清名臣,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张之洞等人均是耳熟能详的名字,但是说到胡林翼,恐怕就实在是有些陌生了。胡林翼(1812—1861)晚清中兴名臣之一,湘军重要首领在介绍今天的主角前,先让我们来看看“晚清中兴四大名臣”彪炳史册的功业:曾国藩:剿灭太平天国,功同社稷再造;李鸿章:创立淮军和北洋水师,

  • 胡林翼:他的兵书是黄埔军校的教材,是国共两党精英的必读书目。

    历史解密编辑:蔷薇凋零标签:晚清,胡林翼,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黄埔军校

    胡林翼:赤心唯事上,忧国犹如家胡林翼,被誉为“近代第一实行家”,犹如一道流星,划过晚清那多事之秋的夜空,他被列为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之一,同曾国藩、左宗棠及李鸿章并列,是他七荐左宗棠,力推曾国藩复出,在当时可谓是名重一时,但天不假年,他在49岁的英年赍志而殁,成为出师未捷身先死的悲剧英雄;相比曾、左两位

  • 1858年,湘军与太平军一战精锐失尽,胡林翼力挽狂澜为大清续命

    历史解密编辑:嘉州干史人标签:胡林翼,太平军,曾国荃,曾国藩,陈玉成,李秀成,太平天国

    1858年11月,湘军第一悍将李续宾、曾国藩弟弟曾国华,在三河镇被太平军围攻,杀身成仁,湘军精锐一共丧失8000余人。战报传来,在家丁忧的胡林翼当场呕血晕倒,曾国藩号啕大哭,茶饭不思,更不要说夫妻生活了,就连大清咸丰皇帝也是痛哭流涕。为何湘江战死8000人就搞得像世界末日一样,要知道前期大清和太平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