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名将福康安,那是妥妥的皇亲国戚,他是户部尚书米思翰的曾孙,察哈尔总管李荣保的孙子,经略大学士、一等忠勇公傅恒的第三子,乾隆帝嫡后孝贤皇后的侄子。其身世之显赫,在乾隆时期无出其右者,唯有阿桂、和珅能和他相比。可是许多民间传说和野史传说,福安康是乾隆的私生子,他能够得到重用,也是因为他私生子的身份。金庸先生的《飞狐外传》中也有福安康这个角色,可是却说他是个无耻之徒。《延禧攻略》的福康安在《延禧攻略》中,傅恒没能获得魏璎珞的芳心,被迫娶了宫女尔晴,故而对她相当冷淡;而尔晴呢,尽管她最终成功地嫁给了傅恒,但却没有得到傅恒的心,只能一个人独守空房。因为傅恒不爱她,即使是两人结婚多年,傅恒一直忘不了魏璎珞,尔晴为了报复傅恒,她最终选择了爬上了爬上了乾隆的龙床,随后便就有了身孕,日后生下儿子就是福康安。
延禧攻略剧照可是这只是电视剧的剧情,其实我们稍微分析一下,就知道剧情站不住脚。在封建社会里,门当户对极为重要,尤其是地位尊贵的皇家。傅恒的嫡福晋(也就正室夫人)怎么可能是一个宫女呢?傅恒根本不会找一个宫女做嫡福晋!根据正史记载,傅恒终生只有一位夫人,即瓜尔佳氏,他与瓜尔佳氏婚姻美满幸福,一共生育了六个儿女,福康安是他们的第三个儿子。而且傅恒生活严谨,没有纳妾,也没有那些沾花惹草的风流韵事,所以,尔晴别说给傅恒做夫人了,就连做小妾、或者做小三儿的机会都没有。有关福康安是乾隆的儿子这一传言倒是反复见于野史之中。这种传言第一次流出,是在清朝灭亡后的第二年,民国初元年就在富察皇后的卧室里与瓜尔佳氏私通,并怀上了福康安。这种传言活灵活现、有鼻子有眼儿的,可根据确凿的史料记载,福康安生于乾隆十九年(公元1754年),而孝贤皇后富察氏已在乾隆十三年就去世了,也就是说富察皇后早在福康安出生前六年就去世了。所以,要让傅恒的夫人瓜尔佳氏入宫为已经去世的孝贤皇后过生日吗?实在是不可能的事;而且在孝贤皇后富察氏去世后,乾隆又能以什么理由见到并有机会单独接近傅恒的夫人呢?既然傅恒的夫人瓜尔佳氏根本无从见到皇上,那么瓜尔佳氏在这期间怀有身孕生下福康安又关乾隆什么事呢?所以可以推断,乾隆和傅恒的夫人瓜尔佳氏之间所谓的感情瓜葛,实在不可能像电视剧演绎的那样混乱与纠结。那么,乾隆为什么对富康安那么好呢的确在历史上,乾隆皇帝对福康安这个孩子非常之好,福康安得到的种种特殊待遇,甚至都不亚于各位皇子,几乎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就差让他接班了。于是,惹得大家羡慕嫉妒恨,不把福康安弄成是乾隆的私生子就感觉说不过去。历史中真实的福康安但历史终究是历史,并不是一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下面,就来说说历史中福康安真实的一生。福康安(1754年-1796年7月2日),本名傅康安,富察氏,字瑶林,号敬斋,满洲镶黄旗人。他一出生就被接到宫中教养,乾隆对待他就跟对待自己的亲生儿子一样疼爱有加。福康安刚满十三岁,就成了乾隆身边的三等侍卫;到了十五岁那年,继续提拔成为二等侍卫。到了十六岁成年那年(古代男子十六岁为成年),刚刚成年的福康安就已经成为了一等侍卫;到了十七岁那年,升为户部右侍郎(相当于今天的财政部副部长),其职位升迁得非常之快,快得让人目不暇接。而福康安本人呢,也非常努力,年纪轻轻就开始东征西讨建功立业了。
影视剧福康安形象乾隆三十六年(公元1771年),金川发生叛乱,闹腾了两年也没消停,十九岁的福康安第一次奉命去前线平叛。他领兵打退土司的进攻,紧接着,又在一个夜晚冒着蒙蒙细雨,带兵发动奇袭,把土司的碉楼给端掉了。乾隆闻讯,立即授予福康安“嘉勇巴图鲁”这一英雄称号。平定金川,乾隆皇帝封福康安为三等嘉勇男,又赏给他许多银子和锦缎;当福康安班师之时,乾隆皇帝还亲自出城,大老远地跑到郊外慰劳迎接,就像对待自己儿子似的,又赏赐御用鞍马,又赏戴双眼花翎,还赏他紫光阁赐宴、可以在紫禁城骑马。这等殊荣,着实令许多人颇感意外。而乾隆呢,则不以为过。由于福康安在平定金川之战中带领士卒冲锋陷阵,克敌制胜,初步展示了他的军事才能,故而得到重视武功的乾隆皇帝的赏识和一再提拔重用。其后数年间,福康安被授予吉林将军、盛京将军、云贵总督、四川总督、陕甘总督。乾隆皇帝对福康安无疑是皇恩浩荡,不断地加官晋爵,使之成为声名显赫的朝廷重臣。而福康安呢,也从来没有让皇上失望过。乾隆五十一年,台湾爆发林爽文起义,乾隆在前期用兵接连失利的情况下,后改命福康安为将军,率领水师渡过台湾海峡,一战而胜,最终还将起义头领林爽文生擒活捉,押到北京午门献俘。福康安一生征战二十余年,身经百战,而最能体现他军事谋略、对国家又最有积极意义的,便是反击廓尔喀之战。经典的廓尔喀之战隆五十七年(公元1792年),他三十八岁那年,一手指挥了经典的反击廓尔喀之战。廓尔喀,就是今天的尼泊尔,与我国西藏交界,当年的廓尔喀的沙阿王朝非常崇尚武力,廓尔喀士兵又骁勇善战,他们于乾隆五十七年,进攻西藏,并就很快攻下了日喀则,洗劫了扎布伦寺。乾隆闻讯,决定教训廓尔喀,使之不敢复行滋事,于是派福康安为大将军,率兵入藏,予以反陆。福康安率师出青海,一路上星夜兼程,只用了40天的时间就迅速赶到前藏。
廓尔喀之战清军行动之迅速,大大出乎廓尔喀侵略军的预料,结果,福康安汇集各路兵马万余人,由日喀则一路南下,六战六捷,杀敌四千,收复后藏,将廓尔喀侵略军赶出西藏。接着,福康安马不停蹄、连续作战,乘胜督师翻越平均海拔六千米的喜玛拉雅山脉,攻入廓尔喀境内,一路横扫,斩将塞旗,最后兵临廓尔喀首都阳布城下(也就是今天的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一带)。廓尔喀举国震惊,最终被迫投降,将劫掠的扎什伦布寺财物送至福康安军前,表示永远不敢再犯我天朝边界,还许诺向大清年一朝贡。至此反击廓尔喀之战取得最后的胜利。从此廓尔喀成为大清朝众多藩属国之一,一直到了光绪末年,由于英国入侵才结束与清朝的宗藩关系,是清朝所有藩属国当中最后一个与清朝脱离关系的藩属国。福康安对廓尔喀的反击作战,尤其是福康安班师返回西藏后,又奉乾隆皇帝之命,会同八世达赖、七世班禅共同筹议办理西藏善后事宜,提出一百零二项条款,后由清政府修订为二十九条,即《钦定西藏章程》。其中,那个著名的金瓶掣签制度得以确立,它明确规定藏传佛教活佛达赖和班禅转世灵童需在中央代表监督下,经全断掣签认定。这是一项高水准的顶层设计,历经清朝、民国,至今已有二百多年了,仍在发挥着重要作用。历史定论所以,当年乾隆帝对福康安倍加赞赏,甚至打算进封福康安为王,只是担心福康安破格封王会招人议论(也就是羡慕嫉妒恨),毕竟福康安功劳再大,他也只是一个宗室之外的外戚,最终实授福康安为武英殿大学士。不过,三年后,乾隆还是把福康安封为贝子了!这已经是皇族的封号了。这是大清朝有史以来的第一次。嘉庆元年(公元1796年),福康安在湘黔镇压苗民起义的前线去世,这一年他才42岁。已经当了太上皇的乾隆闻报大哭,追封福康安为郡王。这在整个大清朝都是空前绝后的。
福康安画像当时的福康安安静地躺在乾隆皇帝赐给的陀罗经被下,从此任由后人评说。比如说他居功自傲的有之、说他骄奢淫逸的亦有之等等,福康安身世之谜更是诉众说不一。其实,负责任地讲,这还是因为富察皇后的关系。从人物关系来看,福康安是富察皇后的侄子,乾隆最爱富察皇后这在历史上都是有明确记载的,爱屋及乌本在情理之中,而福康安的长相和气质确实都很像富察皇后。生前所生的那两位没能长大成人而天折的皇子,乾隆从他身上,总能看到他们长大成人后的影子,再加上福康安靠自身实力所立下的赫赫军功就摆在那里,所以,乾隆皇帝不宠爱福康安又能去宠爱谁呢民国时期,赵尔巽等在官方史书《清史稿》中评价福康安虽然出身世家大族,然而通晓军事,颇有才略。清史编撰会主任兼中国史学会会长戴逸曾说,福康安是中国军事史上的一位重要统帅,对于安定边疆功绩甚大。可见两位修史之人对福康安的评价与嘉庆朝以后的文人杂记有很大出入。乾隆早在封福康安为贝子时,就提出福康安参与或指挥了多次战役,功勋卓著。在维护国家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加强民族团结等方面发挥了重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