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书剑恩仇录》的人,一定不会对福康安这个名字感到陌生。福康安出身名门,是乾隆孝贤纯皇后的侄儿,大学士傅恒第三子。福康安出生于乾隆十九年,在13岁的时候,便承袭云骑尉,授三等侍卫,在乾清门行走。
三年后,福康安就擢升为一等侍卫,乾隆有意提拔他,让其担任户部右侍郎、镶蓝旗蒙古副都统。在此之后,福康安一直深受乾隆重用,先后担任过云南、贵州、四川、两广总督,直至武英殿大学士兼军机大臣。
乾隆重用福康安,也不是没有道理的。福康安本人能征善战,曾参加过大小金川之战,多次镇压地方起义,在平台湾中也有功劳,从而进一等嘉勇公。嘉庆元年,虽然乾隆已经退位,可仍然掌握着实际政权,他便赐福康安贝子爵位。
可惜几个月之后,福康安就去世了。乾隆又追封其为嘉勇郡王,谥号“文襄”,还给了他配享太庙的至高殊荣。由此可见,乾隆对福康安确实很不一般,也因为如此,有传言称福康安其实是乾隆的私生子。不过,此话题不在本文的讨论范围内。
福康安的去世,对乾隆皇帝来说,无疑是一个遗憾。因此,乾隆决定重用福康安的儿子,希望他能够像祖父、父亲那样,为清朝立下不朽功劳。福康安一共就只有一子两女,所以他的爵位,只能由唯一的儿子德麟承袭。那么他这个唯一的儿子,最终结局如何呢?
德麟可以说是含着金汤匙出生的,他的姑奶奶是孝贤纯皇后,祖父是大学士傅恒,父亲又是一等公福康安。加上他又是福康安唯一的儿子,其地位可谓是非宗室中无人能比。
所以福康安去世后,德麟就承袭了贝勒爵位(按照清朝规矩,郡王之子承袭爵位要降一级),为镶黄旗汉军副都统。嘉庆四年,太上皇乾隆驾崩,嘉庆皇帝亲政。嘉庆不像父亲那样重视福康安,所以他亲政后,还多次谴责福康安生前的不是。
不过念及福康安的功劳,嘉庆对德麟还是很好的,毕竟这时候清朝出现颓势,嘉庆也急需人帮助自己。于是,嘉庆又先后让德麟担任了銮仪卫銮仪使、正白旗和正黄旗护军统领等等。
嘉庆不断给德麟机会,希望他好好表现自己,效仿父亲那样立下大功。可是这个德麟,却远不如傅恒、福康安优秀,甚至染了一身恶习。或许是因为出身太过优越,令德麟变成一个纨绔子弟模样,他不仅吃喝嫖赌样样都学会了,最严重的是,他染上了烟瘾。
德麟因为吸鸦片,屡次耽误嘉庆交给他的任务,嘉庆很是生气,就将他降为贝子以示惩罚,希望给他敲个警钟,以后可以收敛点。谁知德麟非但不收敛,反而变本加厉,整天不是在烟馆,就是在青楼。
他每耽误一件事,嘉庆就除去他一项职务,直到所有职务都被革去。嘉庆二十四年四月,皇帝要在太和殿召见新科状元。群臣一早就都在外面等着了,唯独德麟迟到。清朝一向对大臣迟到惩罚很重,有的官员迟到一次便会被革职。
德麟当时已经没什么职位了,所以嘉庆革去他贝子爵位,以及二等侍卫衔。另外,在奏事门外重打四十大板,交给其母亲看管在家。后来群臣商议如何处置德麟,嘉庆尊重群臣决定,将德麟发配伊犁。
在嘉庆二十四年之后,史书上再没有德麟的记载。不过可以知道的是,爵位仍然由他的子孙承袭了下去,当然承袭是要降级的。在此之后,其家族也不再像以前那样荣光,富察氏家族的脸,都被德麟给丢光了。
(参考文献《清史稿》《清实录》《啸亭杂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