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红楼梦中,甄士隐行善积德,为何最后结局穷困潦倒?男人要有担当

红楼梦中,甄士隐行善积德,为何最后结局穷困潦倒?男人要有担当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烨青衣 访问量:892 更新时间:2024/2/20 8:13:35

前几天提到了香菱,提到了她本该拥有绚烂人生,最终却被命运辜负。

她本是乡绅甄士隐的女儿甄英莲,虽然不至于大富大贵,但也算得上小康之家的千金小姐,后来却沦落到被人买卖,最后惨死的下场,着实让人叹息。

除了香菱外,甄士隐的生活,也让人感慨颇多。

他本是地方乡绅,有土地有家宅,闲暇之余喝喝酒,资助资助如贾雨村这样的落魄书生,日子过得格外悠闲。

《红楼梦》开篇的甄士隐,除了后继无人,只有独女英莲外,再无其他烦恼。他府邸上奴仆众多,夫妻恩爱,日子格外悠闲。

可当英莲被奴仆霍带丢了以后,厄运之门仿佛朝甄士隐伸出了手。

一场大火,烧毁了甄家的府邸,田庄恰逢水旱没有收成,最终,甄士隐变卖田产,带着家人投靠岳父,结果被岳父坑了一把,自此穷困潦倒,最后看破红尘,跟着一僧一道离开了家。

很多人想不明白,如甄士隐这样的人,素日行善积德,为何最终落得穷困潦倒的地步?其实仔细分析来看,并非没有缘由。

一、顺境悠闲,逆境难过

甄士隐的性格,最不懂得未雨绸缪。

或许他资助贾雨村,也存了日后沾光的念头,可除此以外,他似乎对家产打理没有半点心得。

甄家被烧,他能想到的最好去处,是拖家带口去田庄,而不是想办法凑钱重修府邸,抑或是寻另外一处安身之地。

靠天吃饭的他,从未想过给自己留半点后路。田庄遭遇水旱,颗粒无收之下,他日子竟然也过不下去,开始变卖田产。

要知道,我国自古对于买卖田产这件事,就看得非常重,甄士隐却没有经过仔细思考,也没有想办法度过目前难关,而是匆匆将手里的田产全部发卖,然后带着钱去投奔岳父。

他的性格里,似乎没有一个叫做“吃苦耐劳”的词,顺境时他能过得悠闲自在,却不懂得为未来的逆境筹谋打算,等到逆境来袭,他比任何一个人都先投降,然后一路向下,再难东山再起。

做个大胆的假设,甄家的财产,或许不是甄士隐白手起家,而是继承祖业。否则他如何能够不懂,面临大旱之际,该如何度过田庄危机?

面对逆境,甄士隐首先想的,不是如何度过,而是想去投奔别人,可见他的性格里,缺少解决问题的勇气,更缺少解决难关的阅历。

这样的人,若是一辈子顺风顺水,靠着祖业也能过好一生。可福祸相依,谁能保证未来能够一帆风顺呢?

二、一家之主,没有担当

甄士隐的性格弱势,决定了他难以在逆境时侯翻盘,可若是他还算个有担当的人,未必会沦落到穷困潦倒的地步。

他决定带着妻子投奔岳父,先不说女婿投奔岳父是否会被嫌弃,单单投奔岳父以后,他不好好找房子,不好好想出路,反而一味想要依靠岳父,便可知这不是一个值得托付终身的人。

一个男人,最大的优点便是有担当,能够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在家庭遭遇有史以来最大的危机时,甄士隐不仅不醒悟,反而将所剩不多的银子全部交给岳父,让他为自己挑选未来赖以生存的田地,这是多么愚昧的一件事。

自己安身立命的东西,在最艰难,最承受不起任何风险的时候,甄士隐却依然不改变态度,自己动手寻找房子,自己去置办田产,而是寄希望于别人,期待他将事情做好喂到自己嘴边。

或许岳父值得信任,但,当时的甄士隐,是一点风险都承担不起了的。

他有妻子要养,有家业要兴,可却没有拥有一个“打天下”者应有的思维,反而贪图安逸,期待不劳而获。

最终的结果,是岳父中饱私囊,只给他最差的田和最差的屋子。

他不会农活,也不想着请好一点的农夫干活,最终倒只收成不好,家里越来越穷,再难翻身。

他的可怜,他的悲剧,除了那场大火和那场水旱,再无其他。可即便遭遇命运不公,他依然有资本翻盘,可惜,在他一步步贪图安逸的过程里,他将他最宝贵的资金浪费了。

三、抛弃妻子,无责任心

最后的甄士隐,在日子越来越穷,岳父嘴脸越来越难看之际,选择了出家。

或许是被逼无奈,可他却真的将自己的发妻抛之脑后。

那个时候的女子,和现在女子的地位完全不同。抛头露面,赚钱养家的只能是男人,女人,只能以自己的丈夫为天。

《红楼梦》开篇第一回便提到了甄士隐的妻子封氏,说她“情性贤淑,深明礼义”,可见,这是一个很优秀的女子。

在甄家家道中落之际,封氏从不曾给丈夫脸色看,反而日夜做着针线活,以此来减轻丈夫的负担。

可最终,这些付出,都没有被甄士隐看在眼里。

在一僧一道出现在他最艰难之际,他没有想过自己的枕边人,没有想过已经丢失不见的女儿,甚至没有想过振兴甄家一族,而是跟着疯道人翩跹而去。

甄士隐的离开,是可以预见的,因为他从来没有共患难的思维。

富裕之际,他想的是“观花修竹、酌酒吟诗为乐”,而不是为未来筹谋,为明日想不到的意外做准备,穷困之际,他所作所为也全是自怨自艾,尽数交付,赌一把命运,而不是珍惜妻子,脚踏实地,一步步稳住局势,再求上进。

行善积德没有错,但一个男人,最大的优点,不是善良,而是有担当。

一个有担当的男人,在面对困难时,想的从来都不是逃避,因为他知道,一旦他逃避了,他的家庭、他的妻儿都将因他的逃避而受苦;一个有担当的男人,绝不会看妻子的付出无动于衷,因为他懂得感激,也懂得同甘共苦。

综上,我个人认为甄士隐根本就不是一个值得托付的人,您觉得呢?

最后,做个小调查,您认为甄士隐可怜吗?期待您的分享。

更多文章

  • 曹雪芹用甄士隐开篇最是绝妙,只因看透了他,就看懂了《红楼梦》

    历史解密编辑:君笺雅侃红楼标签:诗人,曹雪芹,甄士隐,贾宝玉,林黛玉,贾雨村,贾探春,红楼梦,小说家,中国古文献

    《红楼梦》写贾家故事,却以甄士隐开篇,就源于“真事隐”三字。甄士隐相当于《红楼梦》的总纲,是贾宝玉的“影”。熟读《红楼梦》的读书人都知道“晴为黛影,袭为钗副”,其实远不止此。曹雪芹最善于以影投影。小到一个人物,大到一个事件,甚至是兴亡宗旨,皆以影射铺陈。甄士隐作为“开篇”,他们一家的兴亡,就是《红楼

  • 癞头和尚说了一些疯话,甄士隐百思不得其解,脂砚斋:贾雨村知情

    历史解密编辑:探味小龙标签:贾雨村,甄士隐,脂砚斋,曹雪芹,红楼梦

    癞头和尚说了一些疯话,甄士隐百思不得其解,脂砚斋:贾雨村知情红楼梦第一回中,甄士隐抱着三岁的女儿甄英莲在街前看热闹,偶遇一僧一道。那僧就是宝钗口中的癞头和尚,他看到甄英莲说了一些疯话,还要度化这个三岁的孩子出家。甄士隐有些恼火,抱起女儿要走开,却听到癞头和尚说了一首四言诗:“惯养娇生笑你痴,菱花空对

  • 贾雨村是靠贾政发达的,为什么后来反倒和贾赦勾结紧密?

    历史解密编辑:黄昏细雨醉红尘标签:贾政,贾赦,贾珍,贾琏,平儿,贾雨村,中国古文献

    贾雨村是跟贾赦勾结在一起,但,并没有跟贾政疏远啊。第七十二回里,比较有正义感的贾琏已经模糊地认识到:“他那官儿也未必保得长。将来有事,只怕未必不连累咱们,宁可疏远着他好”,而林之孝的回答是:“何尝不是,只是一时难以疏远。如今东府里大爷和他更好,老爷又喜欢他,时常来往,那个不知。”“东府里大爷”是指贾

  • 为什么《红楼梦》中贾雨村不救英莲?是不能救,还是不愿救?

    历史解密编辑:黄昏细雨醉红尘标签:英莲,香菱,薛蟠,宝钗,贾雨村,薛姨妈,红楼梦,中国古文献

    救英莲,送她回家,母女团聚,这是救不了的。冯渊家的老仆告诉贾雨村:“小人告了一年的状,竟无人作主”。而门子告诉贾雨村:“既打了冯公子,夺了丫头,他便没事人一般,只管带了家眷走他的路。他这里自有兄弟奴仆在此料理,也并非为此些些小事值得他一逃走的”。两下里一对照,可以得出结论:当贾雨村“补授了应天府,一

  • 林如海替贾雨村谋官,为何仅凭一封书信就能办成?

    历史解密编辑:史阅苍穹标签:贾政,仕途,贾雨村,林如海,红楼梦,贾宝玉,中国古文献

    贾雨村能当上金陵应天府的地方官,完全是靠林如海一封书信。不光是推荐,而且“即有所费用之例,弟于内兄信中已注明白,亦不劳尊兄多虑矣”,连例常的活动费用都没让贾雨村出。为什么这么简单?我们今天就来扒一扒贾雨村得官之路。首先,林如海替贾雨村谋划操作的,并不是贾雨村初入仕途、第一次当官。几年以前,贾雨村已经

  • 一起赴京的黛玉雨村,一个哀伤一个得意,从对比中看贾雨村的奸恶

    历史解密编辑:应作如是观标签:贾雨村,黛玉,甄士隐,林黛玉,贾宝玉

    一些偏爱黛玉的读者,想象出贾雨村为黛玉复仇的情节。只能说,这些读者真是太可爱了,可爱到比贾宝玉更会做梦。想要雨村为黛玉出头,确实只能靠做梦,以雨村的奸恶之性与精致利己,他不在黛玉落难时落井下石就已经相当不错了。这一点,作者其实在第三回就埋下了伏笔。第三回,林黛玉遭受到人生中第一个打击:母亲仙逝。对于

  • 贾雨村品行恶劣,为何能做林黛玉的老师?

    历史解密编辑:江山岁月标签:仕途,林黛玉,贾雨村,林如海,中国古文献

    一方面,像脂批里说的,“君子可欺其方也。况雨村正在王莽谦恭下士之时”,林如海也不是那么容易就看出他的品行优劣的。另一方面,林如海让黛玉读书,根本就是“不过假弃养子之意,聊解膝下荒凉之叹”,闲着没事读书玩的。又不是像秦业家道贫寒,急等着儿子“学业料必进益,成名可望”来振兴家业。有目标才有动力。林黛玉的

  • 贾雨村对贾府恩将仇报,最后结局如何?曹雪芹14个字写出他的一生

    历史解密编辑:深夜情感之驿站标签:曹雪芹,贾雨村,甄士隐,红楼梦

    贾雨村在《红楼梦》里面被塑造成一个贯穿全局的坏人物,虽然贯穿全局,但他其实是一个小人物,不过他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配角,虽然小,但是曹雪芹用了14个字写出了他的结局。 这句话其实出现得很早,在第二回中有这么一段描写:忽信步至一山环水旋,茂林深竹之处,隐隐的有座庙宇,门巷倾颓,墙垣朽败,门前有额,题着"

  • 《红楼梦》里的贾雨村,算不算忘恩负义之人?

    历史解密编辑:神圣海王殿标签:贾琏,贾政,贾府,贾雨村,甄士隐,红楼梦,中国古文献

    《红楼梦》中的人物立体而丰富,很少有标签化的。但要说到贾雨村,给他贴个“忘恩负义”的标签,却不会有什么人反对。贾雨村的负恩,在作品中有多次表现。比如甄士隐赠他以衣、银,他在第二天就匆匆上路,连告别都来不及——不是真的来不及,而是心急似火,同时考虑到甄士隐这样淡泊的乡宦,在自己以后的仕途上并不会有太大

  • 林如海为何要托贾雨村顺路送黛玉进京?

    历史解密编辑:学幻帝国标签:贾政,贾珍,贾蓉,林如海,贾雨村,林黛玉,中国古文献

    “顺路”送女儿进京?林如海怎么这么大公无私!林如海托付贾雨村,送黛玉是主要任务,谋官是给贾雨村的回报。当然,护送女儿走一趟,就给贾雨村介绍门路、谋取起复、还替贾雨村出活动费——林如海和贾政有官场上的往来,信里写明不收贾雨村的费用,是林如海代付。也可能这次不出钱,但是其他时候会有人情回报的——这么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