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癞头和尚说了一些疯话,甄士隐百思不得其解,脂砚斋:贾雨村知情

癞头和尚说了一些疯话,甄士隐百思不得其解,脂砚斋:贾雨村知情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探味小龙 访问量:444 更新时间:2024/1/27 13:14:16

癞头和尚说了一些疯话,甄士隐百思不得其解,脂砚斋:贾雨村知情

红楼梦第一回中,甄士隐抱着三岁的女儿甄英莲在街前看热闹,偶遇一僧一道。那僧就是宝钗口中的癞头和尚,他看到甄英莲说了一些疯话,还要度化这个三岁的孩子出家。甄士隐有些恼火,抱起女儿要走开,却听到癞头和尚说了一首四言诗:“惯养娇生笑你痴,菱花空对雪。好防佳节元宵后,便是烟消火灭时。”

一、脂砚斋提醒隔壁极险。

很显然脂砚斋这是在提醒读者,隔壁的贾雨村知情,而且“隔壁”两个字极细极险。其实从后文中甄士隐家的遭遇来看,隔壁两个字确实很凶险,隔壁的葫芦庙失火,殃及到甄家,可怜甄士隐丢了女儿之后,家又被葫芦庙的大火给烧坏了。

失去了女儿,又失去了家,连赖以生存的田庄都出了问题,最后甄士隐不得已带着妻子封氏投奔岳父封肃。不曾想封肃是一个非常势力的小人,他见甄士隐一家非常狼狈,又失去了田产,对他的态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二、脂砚斋:贾雨村知情。

脂砚斋在甄士隐遇见贾雨村的时候,写批语提示“隔壁”两个字极其凶险。除此之外,还提示“隔壁”两个字极细,让读者记清。

结合红楼梦第四回“葫芦僧乱判葫芦案”来看,脂砚斋这个提醒很及时,暗示甄士隐一家人的悲剧与住隔壁的贾雨村有关,甄英莲被拐后的内情,贾雨村也是知情的。

红楼梦第四回中,甄英莲的事情,门子很清楚,他没有选择救她,而是在提起案情时,顺便告诉了贾雨村,还提到了甄家对贾雨村的恩情。不曾想贾雨村并未向之前对甄家娘子承诺的那样报恩,而是感慨了甄英莲的命运不济,然后在门子的提议下,处置了拐子,放走了薛蟠,对甄英莲的事情只字不提。

而这个悲剧的制造者也与贾雨村脱不了关系,曾经寄居在甄士隐家隔壁葫芦庙的贾雨村,原本是落魄的世家子弟,连进京考取功名的盘缠都没有,靠写字为生。向来爱惜人才的甄士隐主动提出帮助贾雨村,给了他五十两银子和冬衣。正是在甄士隐的帮助下,贾雨村才有机会到京城赴考,考中进士,谋取功名。

红楼梦第四回,对贾雨村来说,原本是个非常好的报恩机会。他从门子的口中,早已知道了这件事案子的来历,也知道了女孩就是甄英莲。可他顾忌薛家的势力,顾忌薛家背后的关系,最终选择做一个忘恩负义的人,让甄英莲错过回家的机会。

我是萧梦,为您讲述《红楼梦》里的故事。

参考著作:曹雪芹著,脂砚斋评《红楼梦》脂汇本

更多文章

  • 贾雨村是靠贾政发达的,为什么后来反倒和贾赦勾结紧密?

    历史解密编辑:黄昏细雨醉红尘标签:贾政,贾赦,贾珍,贾琏,平儿,贾雨村,中国古文献

    贾雨村是跟贾赦勾结在一起,但,并没有跟贾政疏远啊。第七十二回里,比较有正义感的贾琏已经模糊地认识到:“他那官儿也未必保得长。将来有事,只怕未必不连累咱们,宁可疏远着他好”,而林之孝的回答是:“何尝不是,只是一时难以疏远。如今东府里大爷和他更好,老爷又喜欢他,时常来往,那个不知。”“东府里大爷”是指贾

  • 为什么《红楼梦》中贾雨村不救英莲?是不能救,还是不愿救?

    历史解密编辑:黄昏细雨醉红尘标签:英莲,香菱,薛蟠,宝钗,贾雨村,薛姨妈,红楼梦,中国古文献

    救英莲,送她回家,母女团聚,这是救不了的。冯渊家的老仆告诉贾雨村:“小人告了一年的状,竟无人作主”。而门子告诉贾雨村:“既打了冯公子,夺了丫头,他便没事人一般,只管带了家眷走他的路。他这里自有兄弟奴仆在此料理,也并非为此些些小事值得他一逃走的”。两下里一对照,可以得出结论:当贾雨村“补授了应天府,一

  • 林如海替贾雨村谋官,为何仅凭一封书信就能办成?

    历史解密编辑:史阅苍穹标签:贾政,仕途,贾雨村,林如海,红楼梦,贾宝玉,中国古文献

    贾雨村能当上金陵应天府的地方官,完全是靠林如海一封书信。不光是推荐,而且“即有所费用之例,弟于内兄信中已注明白,亦不劳尊兄多虑矣”,连例常的活动费用都没让贾雨村出。为什么这么简单?我们今天就来扒一扒贾雨村得官之路。首先,林如海替贾雨村谋划操作的,并不是贾雨村初入仕途、第一次当官。几年以前,贾雨村已经

  • 一起赴京的黛玉雨村,一个哀伤一个得意,从对比中看贾雨村的奸恶

    历史解密编辑:应作如是观标签:贾雨村,黛玉,甄士隐,林黛玉,贾宝玉

    一些偏爱黛玉的读者,想象出贾雨村为黛玉复仇的情节。只能说,这些读者真是太可爱了,可爱到比贾宝玉更会做梦。想要雨村为黛玉出头,确实只能靠做梦,以雨村的奸恶之性与精致利己,他不在黛玉落难时落井下石就已经相当不错了。这一点,作者其实在第三回就埋下了伏笔。第三回,林黛玉遭受到人生中第一个打击:母亲仙逝。对于

  • 贾雨村品行恶劣,为何能做林黛玉的老师?

    历史解密编辑:江山岁月标签:仕途,林黛玉,贾雨村,林如海,中国古文献

    一方面,像脂批里说的,“君子可欺其方也。况雨村正在王莽谦恭下士之时”,林如海也不是那么容易就看出他的品行优劣的。另一方面,林如海让黛玉读书,根本就是“不过假弃养子之意,聊解膝下荒凉之叹”,闲着没事读书玩的。又不是像秦业家道贫寒,急等着儿子“学业料必进益,成名可望”来振兴家业。有目标才有动力。林黛玉的

  • 贾雨村对贾府恩将仇报,最后结局如何?曹雪芹14个字写出他的一生

    历史解密编辑:深夜情感之驿站标签:曹雪芹,贾雨村,甄士隐,红楼梦

    贾雨村在《红楼梦》里面被塑造成一个贯穿全局的坏人物,虽然贯穿全局,但他其实是一个小人物,不过他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配角,虽然小,但是曹雪芹用了14个字写出了他的结局。 这句话其实出现得很早,在第二回中有这么一段描写:忽信步至一山环水旋,茂林深竹之处,隐隐的有座庙宇,门巷倾颓,墙垣朽败,门前有额,题着"

  • 《红楼梦》里的贾雨村,算不算忘恩负义之人?

    历史解密编辑:神圣海王殿标签:贾琏,贾政,贾府,贾雨村,甄士隐,红楼梦,中国古文献

    《红楼梦》中的人物立体而丰富,很少有标签化的。但要说到贾雨村,给他贴个“忘恩负义”的标签,却不会有什么人反对。贾雨村的负恩,在作品中有多次表现。比如甄士隐赠他以衣、银,他在第二天就匆匆上路,连告别都来不及——不是真的来不及,而是心急似火,同时考虑到甄士隐这样淡泊的乡宦,在自己以后的仕途上并不会有太大

  • 林如海为何要托贾雨村顺路送黛玉进京?

    历史解密编辑:学幻帝国标签:贾政,贾珍,贾蓉,林如海,贾雨村,林黛玉,中国古文献

    “顺路”送女儿进京?林如海怎么这么大公无私!林如海托付贾雨村,送黛玉是主要任务,谋官是给贾雨村的回报。当然,护送女儿走一趟,就给贾雨村介绍门路、谋取起复、还替贾雨村出活动费——林如海和贾政有官场上的往来,信里写明不收贾雨村的费用,是林如海代付。也可能这次不出钱,但是其他时候会有人情回报的——这么大的

  • 刘姥姥、贾雨村,都是为谋利而找到贾府,他们是一丘之貉吗?

    历史解密编辑:夏夜意风标签:贾府,薛蟠,巧姐,银子,宝黛,上官,贾雨村,刘姥姥,中国古文献

    不一样吧。牵强附会的“实乃”,其实不足为凭。你说刘姥姥“实乃”多尔衮,贾雨村“实乃”顺治帝,我也不好反驳。小说家发挥起来,一个刘姥姥可以附会出一百个历史人物,你信?你不信?就作品而言,刘姥姥和贾雨村,都是为了利益而来到贾府,也都从贾府获得了巨额利益而去,并且都是凭自己的“个人魅力”吸引了贾府中人。在

  • 宝钗嫁给贾雨村了吗,大司马贾雨村不可能娶一个坐过牢的二婚女人

    历史解密编辑:金黄的枯草PLUS标签:贾雨村,大司马,薛宝钗,贾宝玉,薛姨妈,二婚女人,中国古文献

    好多人说,贾府被抄家、入狱,“宝二奶奶”薛宝钗出狱后,改嫁给了贾雨村。依据是,贾雨村寄居在葫芦庙,吟的那首对联:“玉在匮中求善价,钗于奁内待时飞”。贾雨村字“时飞”,薛宝“钗”待“时飞”。贾雨村那首对联,是用了《论语》中的一个典故:《子罕》:“子贡曰:有美玉于斯,韫椟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子曰:沽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