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爱,叫做“别无选择”。
张爱玲在《红玫瑰与白玫瑰》中写过这样一句话:“她爱他,不为别的,就因为在许多人之中指定了这一个男人是她的”。
在中国传统的“盲婚哑嫁”的婚姻中,这种情况是非常普遍的。男女当事人,对自己的婚姻,毫无置喙的权力。如果是开明的、慈爱的父母,最多不过是问一句“某某人,你觉得行不行?”
像《红楼梦》里司棋与表弟潘又安相爱,“父母已觉察你我之意”,已经是非常开通了,但也只是“觉察”,而不是主动告知。普通的,不过是像岫烟与薛蝌一样,“大约二人心中也皆如意”。
更有甚者,迎春的婚事,根本没有征求过、或者考虑过本人意见,而这样的情况并不罕见。柳湘莲不是托词“家姑母已于四月间订了弟妇”——在本人几年未见面、又不知情的情况下,长辈可以直接订了婚约,还比自己订的婚约更有效!
“盲婚哑嫁”,是那个时代的常态。既然是“盲”是“哑”,婚前毫无了解,婚后却要在一起生活,而且很少有机会离异,那也只好接受了。就像你对自己的相貌、智商不满意,能换吗?整容这样的新鲜事是这几年才有的,而且全面大整的毕竟极少,大部分人再不满意,也只能接受。
贾赦与邢夫人的婚事,贾政与王夫人的婚事,贾琏与王熙凤的婚事,都有不相和谐的一面。但是他们都找到了自己的相处之道,并没有谁想过“这个配偶不好,我要换一个”。
不仅接受,还有一定的感情。琏凤少年夫妻,有亲密狎昵之处,是正常的。但就是贾政,虽然与王夫人分居已久,但也尊重她的正室地位。私底下再宠爱赵姨娘,却从来是嫡庶有别,尊卑分明。即使没有爱情,他们也有一定的感情。否则王夫人在宝玉挨打的时候,不会说自己“我如今已将五十岁的人……今日越发要他死,岂不是有意绝我”来打动贾政,而贾政也不会“长叹一声”“泪如雨下”了。
类比了这么多,再回到香菱身上。香菱是有点呆气,并且地位 更低,完全没有自主性。命运把她推到冯渊那里,她只庆幸“我今日罪孽可满了”,能够脱离人贩子的魔爪。至于冯渊“酷爱男风,最厌女子”的过往,她根本来不及计较,更谈不到爱与不爱了。
命运又把她推到“呆霸王”薛蟠这里,先是做丫头服侍薛姨妈,然后被薛姨妈做主,给薛蟠做屋里人。在这个过程中,她是否情愿,有无反抗,书中全无介绍。仅仅是在薛蟠被柳湘莲打伤之后,香菱“哭得眼睛肿了”,显示出她对薛蟠的感情。
如果爱情仅指男女相悦,香菱对薛蟠的感情,显然不能称之为爱情。但是她顺从命运,接受了薛蟠,把他当成自己生命中最重要的人,自己终身的伴侣和主人,别无选择,也无可取代。
你说这是爱吗?这不是爱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