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为什么说僧格林沁之死,是晚清军事史的重要转折点?

为什么说僧格林沁之死,是晚清军事史的重要转折点?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宁静思 访问量:571 更新时间:2024/1/6 15:00:23

杀死僧格林沁的是一个16岁的山东少年,僧格林沁死在山东菏泽高家楼村的麦田里,他至死都不明白为什么训练有素的八旗铁骑打不过乌合之众的捻军五旗兵。

1865年,张皮绠在搜索残敌过程中发现了重伤的僧格林沁,他看着这个穿着黄马褂的清军军官异常兴奋,这意味着他获得立功受奖的机会。张皮绠杀死了僧格林沁,他将黄马褂和红顶子及花翎等脱了下来拿回军营,捻军军官确认死亡的是僧格林沁。

僧格林沁死亡的消息传到了北京,满朝震惊,两宫皇太后亲自主持了丧仪,同治皇帝下诏书给了僧格林沁配享太庙的待遇。

没有僧格林沁的八旗军成为一盘散沙,李鸿章掌管的湘军及左宗棠的楚军等汉族武装开始成为情敌过国防柱石,太平天国运动和捻军起义在李鸿章的镇压下灭亡。

清帝国镇压了内部农民起义后获得喘息之机,李鸿章等上奏朝廷为了振兴国朝气运需要进行洋务运动,帝国要向列强学习先进科学技术来建立工业化国防,这种没有触及根本的改革获得慈禧太后为代表守旧派的妥协。

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李鸿章主持的洋务运动以自强和求富为口号展开,清帝国在重要战略要地设立洋务学堂和工厂,湘军和楚军等地方武装编入国家军队成为新式军队主体。八旗军继续保持局部革新,八旗旗主们乐的将拼命的活交由汉军旗去完成。

溯源僧格林沁在镇压太平军北伐和八国联军进攻北京等战役中表现,我们不得不说他是满清帝国最后的将军。他发挥了八旗军骑兵和部分热兵器武装陆军配合优势,在镇压北伐太平军的战斗中发挥巨大威力。僧格林沁在太平军北伐威胁到京畿要地危亡之际,他通过二年时间上百次战斗全歼了太平军名将李开芳和林凤详部,清帝国八旗军展示最后的辉煌。

僧格林沁后又在天津大沽口击败了英军舰队赢得大捷,这次塘沽口大捷获得德国思想家马斯克的关注,僧格林沁也因此获得国际声名。

不过,僧格林沁军事上几次战役胜利无法改变清军整体战斗力落后于工业国家的现实困境,八国联军最终攻陷了天津大沽口,北京不久后沦陷。僧格林沁成为清帝国和八国联军议和的政治牺牲品,好在咸丰皇帝保全了他的性命。

晚清的军事历史,僧格林沁,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都是重要创造者,他们用冷兵器落后农业国军力对抗先进工业国坚船利炮,结局是注定失败的。辛亥革命后,袁世凯领导的北洋政府开始系统展开李鸿章洋务运动,他以天津小站练兵的经验为蓝本规划出中国现代军队的体系。

我们基于时代的背景来看待僧格林沁的军事才能,他觉得配得上名将的声誉。

更多文章

  • 骑驴打败骑马,击溃蒙古亲王僧格林沁的捻军“驴骑兵”

    历史解密编辑:十六先生标签:清军,清廷,捻军,骑马,蒙古,太平军,太平天国,博尔济吉特·僧格林沁

    环境无时无刻不在塑造着人类行为,但同时,人类活动也在影响周围环境中的事物,这种塑造与影响,很多时候,无穷富无关。清末捻军19世纪中页,清帝国越过极盛的顶点,开始盛极而衰。1851年,屡试不中的秀才洪秀全依托“拜上帝教”开始在帝国的南方发起了“太平天国”大起义,起义声势浩大,迅速席卷南方各省,帝国派去

  • 剿灭太平天国北伐军的铁帽子王僧格林沁,最终被一个捻军童兵杀死

    历史解密编辑:史坛典故标签:博尔济吉特·僧格林沁,太平天国,清廷,僧格林沁部,捻军,北伐军,僧格林沁,太平天国(2000年电视剧),古装剧

    僧格林沁(?-——1865年),蒙古科尔沁旗人。博尔济吉特氏。继父索特纳木多布斋是嘉庆帝颙琰额附(清皇帝、宗室、贵族的女婿,公主、郡主的丈夫)。僧格林沁于道光五年(1825年)袭爵科尔沁郡王。咸丰三年(1853年)晋封为参赞大臣,率科尔沁马队防堵太平天国北伐军。 1853年8月,太平天国北伐军进攻天

  • 最后的八旗,八里桥,捻军与僧格林沁

    历史解密编辑:猫小小同学标签:清军,清廷,捻军,太平军,八旗军,八里桥,博尔济吉特·僧格林沁

    同治四年(1865年)五月十九日,逃至麦田躲避敌人追杀的僧格林沁被追上来的捻军士兵张皮绠挥刀斩杀,如果死前还有回光返照,这位大名鼎鼎的“僧王”一定会尽力去回忆以前的驰骋沙场,而从“八里桥之战”后的一切,即使是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僧格林沁恐怕也不想再去回想。僧格林沁而曾经战无不胜的八旗军的辉煌时代,随着

  • 历史人物丨僧格林沁四世孙阿穆尔灵圭亲王一生做的几件大事....

    历史解密编辑:玛拉沁信息网标签:灵圭,阿穆尔,博尔济吉特·僧格林沁,亲王,萨克

    阿穆尔灵圭(1886年—1930年)阿穆尔灵圭,出生于北京博王府。系僧格林沁四世孙,其父那尔苏,受封多罗贝 勒,内大臣。1891年,阿穆尔灵圭承袭科尔沁左翼后旗札萨克博多勒噶台亲王,年仅6岁。由 印务协理乌力吉任护理协理台吉,署理旗务。阿穆尔灵圭承袭王位后,在王府内延师 读书,攻读蒙、汉、满文十多年

  • 僧格林沁长孙短暂而又传奇的一生

    历史解密编辑:循迹故事汇标签:亲王,贝勒,太监,那尔苏,慈禧太后,博尔济吉特·僧格林沁

    他出身显贵,爷爷是大名鼎鼎的僧格林沁,父亲是有“伯半朝”之称的王爷伯彦讷谟祜,但他本人在《清史稿》中却无片言只语;他生前未创建任何功业,却在“暴病而亡”后,以宫廷侍卫的身份被追封为“亲王”,他就是那尔苏。而他身上之所以会有这么多“不合常理”,都是因为他还有另外一个身份——慈禧太后的“蓝颜知己”!慈禧

  • 僧格林沁:八旗最后的荣光,在“北方长城”的轰然倒塌中奏起挽歌

    历史解密编辑:雪滿長安道标签:博尔济吉特·僧格林沁,清军,太平军,八旗,太平天国,清廷

    夜色深沉 旷野无声纵马、狂奔、坠地、然后继续漫无目的逃亡……迷失在麦田里,连滚带爬的男人,终于还是无力的跌倒在泥土之中,鼻翼快速的翕动,不知是因为紧张还是浑身传来的剧烈疼痛。左肩和肋下几处狰狞的伤口,此时已皮肉翻卷,鲜血横流,生机似乎也正从破碎的衣衫中慢慢向外流逝。周遭影影绰绰的树、远处或浓或淡的山

  • 僧格林沁是怎么折磨死捻军首领张洛行的?

    历史解密编辑:啦啦萌小宠标签:博尔济吉特·僧格林沁,张洛行,太平天国,清军,洪秀全,张乐行

    张乐行是个顶天立地的大英雄、大豪杰。按照阶级成分来分,张乐行可是个货真价实的大地主。但张乐行悲天悯人,经常接济穷人,扶危救困。张乐行也因此得到了穷苦百姓的赞颂和爱戴,被称为“活菩萨”。后世有人不屑地说,张乐行这是沽名钓誉、收买人心。但是,肯用自己的家财来收买人心,并没有多少人可以做得到。而且,站在穷

  • 满清名将僧格林沁,为何被一个少年一刀毙命?功夫再高,也怕菜刀

    历史解密编辑:过往烟窗标签:博尔济吉特·僧格林沁,清军,太平天国,曾国藩,清朝,左宗棠

    公元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和世界“脱轨”已久的清政府早已经不知道外面的世界已经天下大变,第一次工业革命让英国成功的成为了世界老大。而清朝还沉浸在“天朝上国”的美梦之中,最终这个“天朝上国”输掉了“第一次鸦片战争”,割让香港等地。更可怕的是,输掉了这次战争却还是没有打醒清朝统治者,在他们看来

  • 清朝“僧王”僧格林沁:毁誉参半,死于1865年

    历史解密编辑:八卦爱豆秀标签:博尔济吉特·僧格林沁,清军,太平军,清朝,清廷,张乐行

    在英国人以坚船利炮强行撬开腐朽的清朝帝国的大门后,国家很快陷入半殖民地的窘境,无数中国人被迫忍受官僚阶级和西方列强的双重压迫,社会矛盾急剧恶化。不堪忍受剥削的有志之士纷纷揭竿而起,希望推翻清朝的统治,再造中华盛世。其中以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影响最大,这场农民革命不仅将清朝的仅存的军事力量击败,还

  • 晚清铁帽子王僧格林沁麦田被少年杀害,这个少年最终下场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猫眼观史标签:博尔济吉特·僧格林沁,麦田,清军,士兵,太平天国

    这个杀僧格林沁的少年名叫张皮绠,最终因酒后吹牛,被官府抓获,处以极刑——凌迟!当时民间流传的歌谣“张皮绠,真正强,麦稞地里杀僧王!”著名的清末悍将僧格林沁为何会被16岁的少年张皮绠杀害?僧格林沁是于1811年出生在科尔沁,家境贫寒,年幼时就在富豪家放牧为生,14岁的那年被选为索特纳木多布斋郡王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