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僧格林沁是怎么折磨死捻军首领张洛行的?

僧格林沁是怎么折磨死捻军首领张洛行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啦啦萌小宠 访问量:3977 更新时间:2023/12/27 1:04:34

张乐行是个顶天立地的大英雄、大豪杰。

按照阶级成分来分,张乐行可是个货真价实的大地主。

但张乐行悲天悯人,经常接济穷人,扶危救困。

张乐行也因此得到了穷苦百姓的赞颂和爱戴,被称为“活菩萨”。

后世有人不屑地说,张乐行这是沽名钓誉、收买人心。

但是,肯用自己的家财来收买人心,并没有多少人可以做得到。

而且,站在穷人的角度来说,也真心希望世间多一些这样的“收买人心”情形出现。

1852年,张乐行家乡所在的安徽亳州一带闹饥荒,民不聊生。

张乐行散尽了家财赈灾,仍是杯水车薪,无济于事。

为了带领乡亲们挣一条活路,张乐行迫铤而走险,发起捻军起义。

大家都知道,开弓没有回头箭,起义,就是造反,是以九族亲友的身家性命搏出路,九死一生,凶险无比。

多少年来,儒家传人都高唱“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张乐行不穷,也算不上发达,却身体力行,负起了“兼济天下”的重责,壮哉!

相较之下,早两年发起起义的太平天国天洪秀全,他的出发点就不那么纯粹了。

张乐行威望素著,皖北民众又处在水深火热之中,因此一呼百应,烽火迅速燃遍苏鲁豫皖等地。

势力猛增之时,张乐行一度称“大汉明命王”。

但太平天国起事在前,风头遥遥领先。

1857年,张乐行与太平天国英王陈玉成接洽,取消“大汉明命王”称号,被封为成天义,但听封不听调,更换为太平天国旗帜,后又改封为沃王。

1862年,陈玉成兵败庐州,突围后遁入寿州(今安徽寿县),却为叛徒苗沛霖所卖,落入胜保之手,身死于在河南延津。

张乐行独力难支,先后在雉河集、尹家沟被清军妖王僧格林沁打败。

尹家沟之战中,张乐行率十余骑力透重围,驰至阜阳马家店,继而夜走西阳集 (今涡阳县西阳镇),拟投奔蓝旗捻头李家英家借宿。

李家英既是蓝旗捻头,又是张乐行的表亲,但谁能想到?其早已向清军屈膝投降,成了个可耻的叛徒。

于是,张乐行遇到到了与陈玉成相似的一幕:为叛徒李家英所卖,落入僧格林沁之手,身死于义门集大周营。

僧格林沁对张乐行的处罚手段灭绝人性、残忍至极。

在对张乐行施刑前,让人先用刀当着张乐行的面细细切割其子张喜、义子王宛儿,并将张喜、王宛儿的肉割下强行塞到张乐行的嘴里。

张乐行痛斥刽子手,刽子手即用利钩把张乐行的舌头勾出,撕烂。

钩烂了嘴,再钩肛门,将铁钩从肛门捅入肚子,勾出里面的大肠,拴在张乐行前面的马桩上,用小刀寸寸切割。

该日,张乐行被生剐活割了一千多刀,全身的肌肉被剐得精光,只剩下森森白骨和一具完好的头颅。

僧格林沁说,留下头颅的目的有两个:一、让张乐行亲眼看着自己的躯体被剥离;二、等张乐行死了,悬挂起头颅示众。

真是个禽兽畜生啊!

大英雄张乐行所受的惨刑,乃是千古罕有。

更多文章

  • 满清名将僧格林沁,为何被一个少年一刀毙命?功夫再高,也怕菜刀

    历史解密编辑:过往烟窗标签:博尔济吉特·僧格林沁,清军,太平天国,曾国藩,清朝,左宗棠

    公元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和世界“脱轨”已久的清政府早已经不知道外面的世界已经天下大变,第一次工业革命让英国成功的成为了世界老大。而清朝还沉浸在“天朝上国”的美梦之中,最终这个“天朝上国”输掉了“第一次鸦片战争”,割让香港等地。更可怕的是,输掉了这次战争却还是没有打醒清朝统治者,在他们看来

  • 清朝“僧王”僧格林沁:毁誉参半,死于1865年

    历史解密编辑:八卦爱豆秀标签:博尔济吉特·僧格林沁,清军,太平军,清朝,清廷,张乐行

    在英国人以坚船利炮强行撬开腐朽的清朝帝国的大门后,国家很快陷入半殖民地的窘境,无数中国人被迫忍受官僚阶级和西方列强的双重压迫,社会矛盾急剧恶化。不堪忍受剥削的有志之士纷纷揭竿而起,希望推翻清朝的统治,再造中华盛世。其中以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影响最大,这场农民革命不仅将清朝的仅存的军事力量击败,还

  • 晚清铁帽子王僧格林沁麦田被少年杀害,这个少年最终下场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猫眼观史标签:博尔济吉特·僧格林沁,麦田,清军,士兵,太平天国

    这个杀僧格林沁的少年名叫张皮绠,最终因酒后吹牛,被官府抓获,处以极刑——凌迟!当时民间流传的歌谣“张皮绠,真正强,麦稞地里杀僧王!”著名的清末悍将僧格林沁为何会被16岁的少年张皮绠杀害?僧格林沁是于1811年出生在科尔沁,家境贫寒,年幼时就在富豪家放牧为生,14岁的那年被选为索特纳木多布斋郡王嗣子,

  • 清朝最后猛将僧格林沁,为何死于16岁少年之手?此人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猫眼观史标签:博尔济吉特·僧格林沁,清军,猛将,太平天国,太平军,清朝

    僧格林沁,蒙古科尔沁人,出身贵族,后来家道中落,沦为帮人家放牧为生,然而人有些时候还是得信命,公元1825年,僧格林沁的命运在这一年发生了巨大改变,他被选定为索特纳木多布斋郡王嗣子,之后承袭了科尔沁左翼后旗扎萨克郡王,僧格林沁的身份地位一下就提升到了蒙古亲王。僧格林沁围剿捻军,轻敌冒进反被围之后他也

  • 历史彩照:父子守护僧格林沁坟墓,颜值最巅峰的明星甄珍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通标签:博尔济吉特·僧格林沁,甄珍,亲王,坟墓,多尔衮,同治

    僧格林沁墓这是民国时期的一对父子,他们也是这座坟墓的守墓人。他们身后的这座大宝顶正是清朝“国之柱石”僧格林沁的。当年,僧格林沁擒获太平天国求王林凤祥,并将其槛送京师凌迟处死。僧格林沁被封为博多勒噶台亲王,由此成为第十一代扎萨克博多勒噶台亲王。然而,骁勇善战的僧格林沁还是被太平天国之后的捻军设伏杀害。

  • 杀死晚清蒙古大将僧格林沁 16岁少年张皮绠 后来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穆姿伊数码知识标签:博尔济吉特·僧格林沁,张皮绠,晚清,清军,太平天国,曾国藩

    战场中的局势与变数,永远是未知数,因为人永远不知道,意外会降临于哪个时期。生活中如若出现了意外,那么对于各方面的影响与打击也并不小,然而意外席卷战场后,对于整个局面的影响就会极大。实战无彩排每一次都是现场直播,战争永远是强国立威的最佳手段,一个国家若是想要立足威信,以保证国内安稳。那么就必须通过军事

  • 僧格林沁:最后一位提刀上马建功的王爷,蒙古贵族为之守墓上百年

    历史解密编辑:萌心生活馆标签:博尔济吉特·僧格林沁,太平军,太平天国,曾国藩,清廷,同治

    曾国藩和僧格林沁是清朝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和北方捻军起义最得力的功臣,时有“南有曾帅,北有僧王”之称。曾国藩对待战俘的手段极其残忍。《曾国藩奏折》在奏报江西奉新之战的战果时,不无自豪地说:“生擒老贼二百二十一名。每生擒一贼,辄剖肠,剥皮挂树,磔石,见者无不凛凛”。与曾国藩相较,僧格林沁的狠辣不逊半分,在

  • 北京的八座清朝蒙古王爷府——僧王府及僧格林沁传奇的一生

    历史解密编辑:贺子彦娱乐社标签:清廷,蒙古,咸丰,亲王,道光帝,僧王府,北京市,博尔济吉特·僧格林沁

    北京城蒙古王府共8个,内蒙古通辽(科尔沁)的蒙古王爷府就有6座:僧王府,科左后旗的僧格林沁亲王王府,坐落在北京市东城区炒豆胡同和板厂胡同;卓王府,科左中旗的卓哩克图亲王王府,坐落在北京东城区什锦花园原19、21号院;末代达尔罕亲王那木济勒色楞(安定门内花园府,北京人也称此花园为“达子府”花园);那木

  • 太平天国沃王张乐行即将被凌迟,僧格林沁:先刮他的儿子

    历史解密编辑:朝夕搞笑官方标签:清军,清朝,张乐行,太平军,石亚达,历史片,古装片,博尔济吉特·僧格林沁,太平天国(2000年电视剧)

    1864年,53岁的太平军沃王张乐行因叛徒出卖被俘。正要凌迟受刑,僧格林沁却说,先把他的儿子张憙刮了。刽子手一边用利刃行刑,一边将割掉的肉强行塞到张乐行的嘴里。张憙哀嚎之后,是张乐行的妻子,最后才轮到了张乐行自己。看到自己的亲人惨死在自己面前,那种痛并不足以用白发人送黑发人来形容。张乐行破口大骂,刽

  • 清末蒙古王公有多穷?僧格林沁领地里佃户闹事,他都跪求清廷出兵

    历史解密编辑:娱乐小武哥标签:博尔济吉特·僧格林沁,蒙古,清廷,亲王,贝勒,清朝

    清朝有多少蒙古王公呢?清朝爵位制度分为宗室爵、蒙古爵以及民爵。蒙古爵就是清政府专门为蒙古王公设立的爵位制度,蒙古王公在清朝统一归属于理藩院管理。蒙古爵一共有十一个爵位,最高爵位是“汗”、第二等是亲王、第三等是郡王,剩下的依次是贝勒,固山贝子,镇国公,辅国公、一等到四等扎萨克台吉;再配以固伦额驸,和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