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白话红楼|贾雨村的自信:穷困潦倒之时,也能得到红颜知己的青睐

白话红楼|贾雨村的自信:穷困潦倒之时,也能得到红颜知己的青睐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应作如是观 访问量:2528 更新时间:2024/2/19 17:01:18

他来了,他来了,他戴着武装到牙齿的假面具,向甄士隐走来了。

他来自湖州,姓贾名化,表字时飞,别号雨村,本是诗书仕宦之族,但到他这一代,已经是末世了,不但根基没有了,连人口都衰微了,只剩下他一个人。好在他少时读了些书,于是准备进京考功名,想要将祖宗的基业重新创立起来。

他是前年来到十里街仁清巷的,因路费不足,无法继续前行,只好暂时寄居在葫芦庙中,每天靠卖字作文维持生计,因此与甄士隐熟识,经常交往。

这一天,甄士隐正抱着女儿英莲准备回屋,恰好看见雨村走来,向士隐施礼陪笑:“老先生在门口张望,莫非街面上有什么新闻?”

士隐笑答:“并不是,刚才小女啼哭,我带她出来玩耍。你来得正好,我正闲得无聊,不如你随我进屋聊聊天,打发这漫长的时光。”说完,把怀中的女儿交给仆人,自己拉着雨村就进了书房。

没想到,刚坐下说不上几句话,突然有下人快速来报:“严老爷来了。”

士隐慌忙起身向雨村陪礼:“抱歉,我得先离开一会,你先坐着,我很快回来陪你。”

雨村也忙起身说:“老先生不必客气,我经常来,等一等没什么的。”

士隐走后,雨村就在书房里翻阅士隐的藏书,突然听到窗外有女子的咳嗽声,于是马上起身向窗外看,只见一个丫鬟在窗外采花。那丫鬟长得仪容不俗,眉目清秀,虽然没有十分姿色,却也俏丽动人,把雨村看呆了。

那丫鬟采完花,正准备离开,突然看到窗内有人。只见这人穿着破旧,虽然贫寒,却生得虎背熊腰、面目方正,更加上剑眉星眼、鼻梁高挺,是伟男之相。

这丫鬟看见是个陌生男人,连忙转身回避,心里想道:“这人长得这样雄伟,却又穿着破旧,一定是我家主人常说的贾雨村了。我家主人总想接济他,只是没找到机会。我们家并没有这样贫寒的亲友,想来一定是他了。奇怪的是,我家主人说他将来一定会发达。”

因为好奇,这丫鬟又回头看了雨村两眼。没想到雨村会错了意,以为她对他有意,心中狂喜。久困的他,突然受到女子的青睐,心想这女子一定有着非凡的见识,能看出自己的不凡,于是在心中把这女子当成了红颜知己。

一会儿有个小童进到书房里来,雨村打听到严老爷会留下来吃饭,雨村知道自己不能再等下去了,于是自行离开了。等士隐接待完严老爷再来看雨村,发现他已经走了,也就没有再去邀请了。

漫读君简评:

第一回的回目名为“甄士隐梦幻识通灵 贾雨村风尘怀闺秀”,这一真一假两个读书人,本来各有各的人生,却在现实中产生了交集。

贾雨村一出场,作者就给他定了位:假话(姓贾名化)、实非(表字时飞)、村言村语(别号雨村)、来自胡诌(湖州人氏),每个信息都在告诉读者,这是个假得不能再假的人。

但是,这么个虚伪的人,却是个励志典型。家业衰败,生活困苦,他并没有自暴自弃,反而走上了艰难的科举之路,为的是“重整基业”。

这便和甄士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首先,甄士隐的特点是真,待人真诚,贾雨村的特点却是假,全身无一处不假。

其次,贾雨村拼命想挤进罗马,甄士隐早已身在罗马;贾雨村读书是为了生存,“每日卖字作文为生”,甄士隐读书却为了消遣,“每日只以观花修竹、酌酒吟诗为乐”。

由此可知,这二人完全不同道,不是同一类人。但士隐看不明白,以为天下读书人都是同类,“常与他交接”,最终当然是真不敌假。

所以,这里已经为后面的葫芦案埋下了伏笔。

当然,这一回关于雨村的重点是“风尘怀闺秀”,这也是第一回特别有意思的地方。

“风尘”很好理解,指的是雨村境况不佳,风尘仆仆,“怀闺秀”就有意思了。

关于“闺秀”,通常的说法是“大家闺秀”,指的是大家族里有着良好教养的女子,这里却用来形容甄家丫鬟,显然很不合适。

不过,合不合适,不由读者说了算,而由雨村说了算。在他眼里,这个对他反复回头看的丫鬟,就是个见识非凡的大家闺秀。

为什么说她见识非凡?因为她有着一双慧眼,能够透过雨村“弊巾旧服”的“褴褛”外表,看到他的鸿鹄之志和经纬之才,就像夜奔李靖红拂女。此等见识,岂是寻常女子可比?

当然,作者明确告诉我们,这不过是雨村的自作多情。这个名叫娇杏的甄家丫鬟,并没想那么多,也没有雨村想象的那么非凡见识。她多看了几眼雨村,不过是因为好奇,“怪道又说他必非久困之人”。这句话说得很明白,甄士隐经常在下人面前提起雨村将来会有大出息,娇杏并不明白,只觉得奇怪,所以多看了几眼。

雨村为什么这么容易自作多情?当然是因为他的自信,自我感觉良好。所以脂砚斋在这里做了非常刻薄的点评:“今古穷酸,皆会替女妇心 中取中自己。”

这批语不仅刻薄,而且难免以偏概全,把天下穷苦的读书人都包括进去了,而且看得出脂砚斋对穷苦的读书人有很大的偏见,这也是我不怎么喜欢脂砚斋的原因。作为批者,他的主观性太强了。

而且,自作多情的,岂止穷酸男人,林黛玉与之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

当然,这是后话了。

更多文章

  • 贾雨村:作为头一号小人,他有打开《红楼梦》秘密的钥匙

    历史解密编辑:君笺雅侃红楼标签:贾雨村,甄士隐,贾宝玉,香菱,林黛玉,贾探春

    甄士隐和贾雨村作为《红楼梦》开篇的两个人,除了他们自身的兴亡之外,曹雪芹更将二人设定为开启《红楼梦》所有伏笔和结局的总钥匙。比如甄士隐一家兴亡,影射了贾家之败。甄家一家三口影射宝黛钗三人的悲欢离合。甄士隐出家,贾宝玉出家;封氏在娘家苦等丈夫不归,薛宝钗也会在娘家苦等丈夫;甄英莲被拐走小十年,又被薛蟠

  • 甄家突然被抄家,才发现北静王有大问题,贾雨村被降职是危险信号

    历史解密编辑:君笺雅侃红楼标签:贾雨村,北静王,甄家,贾赦,贾宝玉,蒋玉菡

    趣侃红楼495:惊闻噩耗,江南甄家抄家伏罪,结党营私,京城贾家末日尽头上一回说到尤氏被贾惜春叫过去,让她带走犯错的入画。尤氏替入画求情却引出惜春针对言语,直言不但入画不要,以后她与宁国府家里也要保持距离,不能让那些乌七八糟的事玷污了清白。惜春的话丝毫不留情面,让尤氏极为难堪。姑嫂二人话赶针对起来。尤

  • 贾雨村明明知道了甄英莲的下落,为什么不去告诉甄家娘子?

    历史解密编辑:轻私塾标签:甄家,娘子,贾政,有恩,香菱,贾雨村,甄士隐,甄英莲,中国古文献

    甄家对贾雨村有恩。贾雨村发达之时,正是甄家败落之际。听说唯一的女儿丢了,他曾向甄家娘子承诺:“不妨,我自使番役务必采访回来。”从这句来分析,贾雨村是真心还是假意?要知道英莲这时已经丢了好几年了,甄士隐出家都“一二年了”,那么容易就能找回来?贾雨村不过是“本府新升的太爷”,又不是当了皇帝。没有把握而说

  • 贾雨村:《红楼梦》中的小镇做题家

    历史解密编辑:少读红楼标签:贾雨村,甄士隐,林如海,红楼梦,做题

    最近娱乐圈最热的话题,不是明星们的出轨恋爱八卦,也不是明星们互扯头花撕番位,而是一件更为严肃的事情,而且好像和我们每个人都有关系:考编的明星与小镇做题家。宇宙的尽头是编制?前几年这也许还是疑问句,但在目前的大环境下,这就是肯定句,而且还是感叹句!我们普通人拼尽全力,只为上岸,只求一份稳定的工作。原以

  • 红楼一梦:贾雨村为何一直有贵人相助?幸运人的不幸

    历史解密编辑:乐享盖生活标签:贾雨村,甄士隐,林如海,贾政,林黛玉,薛蟠

    贾雨村,作为一个开篇人物,他也是贯穿的全书的角色。贾雨村的升职记,堪称开了外挂一般。官场上起起落落,太自我丢了乌纱帽,丢了自我葬送了前程。看懂了贾雨村,也就看懂了一个人是如何从官场上升起和陨落的。贾雨村本是读书仕宦之家的出身,奈何到他时,祖宗根基已尽,人口衰丧,只剩下他一人,父母不仅没给他留什么家底

  • 贾宝玉的观念,作者偏让薛宝钗来说,原是为了对照奸雄贾雨村

    历史解密编辑:姜子说书标签:贾宝玉,薛宝钗,贾雨村,薛蟠,林黛玉

    题:贾宝玉的台词,为啥偏从薛宝钗口中说出来?对照葫芦案奸雄形象可知!文/姜子说书青埂峰下一顽石,曾记幻相并篆文,月旨石见《石头记》!荣即华兮华即荣,木石前盟西堂主,胭脂染就《红楼梦》!声能两歌手两牍,两鉴风月两生花!以诗传史石上墨,谁识画眉昭风流?女儿未嫁将未降,末世忠义明闺阁!先时名号通灵玉,来时

  • 白话红楼|时来运转,贾雨村再遇贵人相助,林如海好心办了坏事

    历史解密编辑:应作如是观标签:贾政,贾雨村,林如海,甄士隐,林黛玉,白话红楼,中国古文献

    贾雨村与冷子兴在村野酒馆聊完荣国府的八卦,发现天色已晚,担心回去晚了关了城门,于是对子兴说:“我们进了城再聊吧。”二人起身,结了帐,正准备离开,突然有人在后面喊:“雨村兄,恭喜了,我特地来给你报喜信的。”雨村忙回头看,发现是当时和他同一个案件被革职的同僚,叫张如圭。这人是本地人,自从革职后一直住在家

  • 读《红楼梦》:贾雨村把黛玉介绍给哪位了?

    历史解密编辑:阅读悦读之写乎标签:香菱,宝玉,宝钗,贾府,贾雨村,红楼梦,林黛玉,中国古文献

    作者:韩雪丽1、香菱和黛玉的缘份我们知道,香菱身上有黛玉和宝钗的影子,那么,香菱的命运,有一部分,暗示了黛玉的命运。香菱不管是才情出身和容貌,都和黛玉相似的地方最多,而且特意写了她们都是苏州人,二人因为不同的际遇,又都进了荣国府,一个贵族小姐来投亲,一个是丫环随了薛家入府,哪怕身份相差极大,可是却在

  • 贾雨村的投名状

    历史解密编辑:阅读悦读之写乎标签:贾雨村,贾政,投名状,香菱,小说,门子

    作者:韩雪丽如果说平儿骂贾雨村是饿不死的野杂种,那其实是暗讽刺薛家,因为薛家当年的案子,是靠了贾雨村才平息,才无事,薛蟠才得已无事,香菱才错过了和母亲相聚的机会。1、以为是机会,原来是坑贾雨村二次起复时,马上就深谙规则了,他求见贾政时,因为同姓,就拿了宗侄的贴子,降了一个辈份,成了侄子,这是他妥协的

  • 门子熟悉官场,明明可以做贾雨村的心腹参谋,他为什么要发配他?

    历史解密编辑:阳光路十七号标签:贾雨村,甄士隐,门子,贾政,香菱

    张爱玲《连环套》里美丽的霓喜,有个干姐姐在英国官员汤姆生家里做阿妈。霓喜通过探望干姐姐的机会,跟这汤姆生勾搭上了,置办了新房子同居。“汤姆生问她可要把她那干姐姐调到新屋里去服侍她,她不但不要,而且怕那阿妈在她跟前居功,因而唆使汤姆生将那人辞歇了”。这情况与贾雨村充发门子,何其相似!霓喜的想法是怕“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