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贾雨村的成败,与2个字密切相关

贾雨村的成败,与2个字密切相关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陈想书语 访问量:2738 更新时间:2024/1/25 14:15:30

就当官来讲,贾雨村大概算“成功逆袭”的,尽管还是惨淡收尾,但好歹他经历过一朝金榜题名的春风得意,被参革职的寂寞寥落,寻隙而进的东山再起,长袖善舞的青云直上,恩将仇报的借梯登高,到最后肆意贪墨的革职流放……

真可谓大起大落,他的人生倒也浓墨重彩。

当然,对这个人物是必须批判的,不说别的,根本上就是心术不正。但可惜的是,古往今来,从某个阶段来看,这样的人常常是“心想事成”的。

比如贾雨村在当官上面就比贾赦贾政要好太多了。

贾赦袭着官却无所事事,整天由一堆小老婆陪着吃酒玩乐。对他来说,这官只不过是个规定的名衔和俸银。可以说,他做这官,起点就是终点。

贾政呢倒是很勤勉,但做人做事太一板一眼灵活性不够,做京官还可以,毕竟大家都高看一眼,也不直接接触基层,外派做地方官就处处掣肘了,因为直接关联了地方各级的切身利益了,就做不下去了。

如果放外任算是重用的话,他没实现二级跳。

贾雨村就精彩多了。他恐怕是很看不上这两位“族叔”的。他不是曾在进京谋官初次拜会贾政时以“侄”自称么。

当年贾雨村落拓不堪寄居寺庙之时,得到了甄士隐的资助,参加科考中了进士,升了甄士隐岳父家所在地方知府。这位子没坐多久,他就因“贪酷之弊,且又恃才侮上”,被上司参劾革职了。

于是云游四方,后来成了林黛玉的塾师。

也没太长时间,他又等来了朝廷起复旧员的机会,于是借林如海之力,通过贾政多方运作,开了仕途第二春,任了金陵应天府知府。后来又补授大司马,协理军机参赞朝政。

据有关资料,这“大司马”在明清时是兵部尚书的别称。厉害了吧?

那么,贾雨村凭什么能这样平步青云?我想,也许曾在贾雨村落魄时起了关键推手作用的贾政会更想不明白。

实际上,贾雨村能把官越当越大,是有其道理的,而同时他最终失败也在其中。我觉得至少体现在两个因素,或者两个字:“忍”和“变”。

一是能“忍”。

贾雨村也是出身于“诗书仕宦之族”,只是他生于末世,“父母祖宗根基已尽,人口衰丧,只剩得他一身一口”想“进京求取功名,再整基业”,但是没钱,半路上“淹蹇住了”,“暂寄”葫芦庙,靠“每日卖字作文为生”。

说是“暂寄”,却一住就是两三年。所得只能勉强饱口腹,想要挣足盘缠上京赶考,简直是天方夜谭。

但贾雨村并未因此而荒废学业。注意,这里指的是他对甄士隐所说的“时尚之学”。

就是说,在这样的窘迫环境中,他并没有放弃现实目标,而是保持忍耐,为任何可能的转机做好准备。

转机果然来了,那就是甄士隐的大力资助。甄士隐看到了贾雨村的才华,更看到了他在百般潦倒中仍然胸怀大志的品质。

试想,如果贾雨村无法忍受前程几乎无望的处境,废学业,丧意气,显然不可能得到甄士隐的欣赏和帮助,也不可能高中进士,迎来人生锦绣。

同样的,当他顺风顺水“选入外班”,任了知府,却不到一年就因“有些贪酷之弊,且又恃才侮上”被参革职时,面对“本府官员无不喜悦”的场面,贾雨村“心中虽十分惭恨,却面上全无一点怨色,仍是嘻笑自若”。

这一份忍耐力实在强大!

然后,贾雨村“交代过公事,将历年做官积的些资本并家小人属送至原籍,安排妥协,却是自己担风袖月,游览天下胜迹”。

他是认识到了官场的黑暗,就像李太白所写那样“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吗?

非也。他可不是厌倦官场,而是暂且忍下这奇耻大辱,暂离这是非之地,等待机会东山再起。

我们知道,他也确实等来了林如海和贾政两位“贵人”相助,打了漂亮的翻身仗。

在以后的从政生涯中,这样的“忍”恐怕不断在发生,包括他与贾府的交往,谁说他是真心诚意的逢迎,而不是一心想着有朝一日把他们踩在脚下呢?

并且,他也真的等来了这样的机会。

贾雨村,他是真的很会忍。

二是善“变”。

贾雨村第一次当官是失败的。但真的,“失败是成功之母”,他已经从中吸取了教训。

即,他因之被革职的“贪酷之弊,且又恃才侮上”两个理由中,“贪酷之弊”其实不是问题,问题在于“恃才侮上”。

就是说,不是因为他贪污了多少银子、作风多么霸道,而是因为他自以为是“进士官”,没把上级放在眼里,做事喜欢自作主张,不早请示晚汇报,不按上级的指示办,甚至跟上级的意思逆着来;不消说,贪污所得好处也没有奉献一部分给上级。

这可是官场大忌,也是初入官场的贾雨村天真的地方。

不过,这回交了学费后,起复后的贾雨村就迅速登堂入室了。

《葫芦僧判断葫芦案》一节,面对昔日恩人之女英莲与“四大家族”子弟薛蟠,这案该怎么判,贾雨村有过纠结,而经过门子(旧日小沙弥)的晓以利害,他终究选择了弃恩甄士隐,放过了薛蟠,以此向贾政和王子腾卖好。

这就是他第一次当官失利教训总结的直接应用。

其后,贾雨村不仅经常到荣国府来拜访贾政,交流思想,联络感情(较明显的是每次来都刻意要求见宝玉),在为大观园题匾额等事上也起过作用;后来还动用公权力为贾赦巧取豪夺了“石呆子”的二十把扇面。

这是进一步巩固与四大家族特别是贾府的关系。

再后来,贾府出事了,贾府对于贾雨村来说已经没有利用价值了,他就“落井下石”了。这些年他来府里走动了解的那些东西,都成了他用来向官家邀功的证据。

他要用这些来巴结更高的上级了。

于是他的官运更加亨通。

与此同时,他的贪墨自然也会更加肆无忌惮。

当然最后,贾雨村还是丢官流放了,依据无非是贪污受贿,而根本原因恐怕还是“得罪”了比他更有权势的人。

以上就是我对贾雨村做官的两点认识。能忍与善变,让他有了“护官符”,即便遇到挫折也能逢凶化吉;而同时,当做官的欲望掩盖了做人的良心,所以也注定了不得善终。

这恐怕也是那些成功人士所必备的吧!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值得我们借鉴。对此,朋友们怎么想?欢迎讨论!

《红楼梦》故事精彩纷呈,每个人都能从中看到自己,看到别人,看到社会,看到人性,希望每一个人都能至少拥有一部,置于床头案旁,细细品味。

标签: 贾雨村贾政甄士隐贾赦贾府

更多文章

  • 红楼梦:6个字注定贾雨村的命运,你是否也一样?

    历史解密编辑:陈想书语标签:贾雨村,林如海,林黛玉,黛玉,书生

    且说贾雨村当上知府不到一年,就因“恃才侮上”被参劾革职了。不过这贾雨村还是颇为大气的,安顿好工作、家小后,游赏天下散心去了。这应对人生重大挫折的方法,比起杜门不出惭恨终日来,显然是高明得多了。因为在旅行中,他可以更好地释放积郁,也可以更好地反省和思考下一步怎么走。这一天,贾雨村游到了扬州地面。所谓“

  • 香菱父亲甄士隐品性如何?从8个字可知,贾雨村成反衬

    历史解密编辑:陈想书语标签:贾雨村,甄士隐,香菱,贾府,红楼梦

    上次我们说到,宝玉的前身,即大荒山青埂峰下那块弃石,受够了孤独冷清,向往红尘富贵,央求茫茫大士、渺渺真人带他走了,体验“别处的生活”。他的去处自然就是贵为“金陵四大家族”之一的贾府。现如今,贾府主要在京城发展,那可是红尘中最富贵风流之地了。不过,在来到贾府之前,作者先强调了一遍“真事隐去,假语村言”

  • 贾雨村乱判人命案,为一件事左右为难,门子:你没长记性!

    历史解密编辑:陈想书语标签:贾雨村,贾政,甄士隐,薛蟠,门子

    ‍‍‍‍贾府刚安顿了宝玉姑妈的女儿林黛玉,宝玉姨妈的儿子薛蟠又出事了:抢买丫头英莲,闹出了人命官司。幸好他们薛家位列“金陵四大家族”,舅舅王子腾、姑父贾政都不会袖手旁观;再加上有一个受过他们恩惠的人帮忙,这个案子毫无意外地就摆平了。这个人,就是贾雨村。当然,这个贾雨村已经丢过一次官,此番起复,已是大

  • 石问之:《红楼梦》前四回中贾雨村故事的叙事艺术

    历史解密编辑:古代小说研究标签:贾雨村,贾宝玉,贾政,薛蟠,甄士隐,林黛玉

    说到贾雨村故事的叙述艺术,有的体现的比较明显,因而相对好理解;有的则相对比较隐蔽,不易领会。有些地方因为有脂批,相对好领会;有些地方就算有脂批,也依然领会不透。戴敦邦绘贾雨村相对容易理解的地方如谋篇布局的结构性艺术。作者将贾雨村故事冠于《红楼梦》之首,在结构布局上是很有艺术性的。首先,通过贾雨村人生

  • 香菱被拐是随机事件还是熟人作案?黛玉恩师贾雨村:暗戳戳的瘟神

    历史解密编辑:安阳源易缘标签:香菱,贾雨村,黛玉,甄士隐,妙玉,林黛玉

    香菱被拐是随机事件还是熟人作案?黛玉恩师贾雨村:暗戳戳的瘟神在大观园上百的女孩中,最雅致的是谁?有人说黛玉,有人说妙玉,其实都不是,最雅致的女子,是甄士隐的女儿——香菱。香菱本来是甄家的千金小姐,因为5岁被拐,步步沦落成薛蟠姬妾。香菱从弱女时被拐卖,无论处境多么恶劣,她都没有被外界污染,所以曹公送她

  • 贾赦看上一件东西,亲儿子贾琏竟买不到,贾雨村却上赶着给他弄来

    历史解密编辑:姜子说书标签:贾琏,贾赦,二爷,贾政,银子,贾雨村,王熙凤,中国古文献

    红楼梦:贾赦看上一件东西,亲儿子贾琏竟办不到,贾雨村却上赶着给他弄来!文/姜子说书青埂峰下一顽石,曾记幻相并篆文,月旨石见《石头记》!荣即华兮华即荣,木石前盟西堂主,胭脂染就《红楼梦》!声能两歌手两牍,两鉴风月两生花!以诗传史石上墨,谁识画眉昭风流?女儿未嫁将未降,末世忠义明闺阁!先时名号通灵玉,来

  • 贾雨村为什么饶不过帮他的门子?门子犯了职场大忌,才是遭难根源

    历史解密编辑:云晓观历史标签:贾雨村,薛蟠,甄士隐,贾政,香菱,门子

    贾雨村复职应天府,刚来处理的就是薛蟠打死冯渊一案。这也是当初贾政“定点”安排他空降应天府的原因。替他复职,必然要他有所回报。别看贾雨村一上任,表现出一心办案的坚决架势。其实就是做做样子,终究他要想办法徇私枉法处理掉这件案子。然而,贾雨村意想不到是竟然出现了一个故人——当初葫芦庙小沙弥,如今应天府衙门

  • 贾母为啥说林家的人都死绝了?林如海为啥非让贾雨村护送黛玉进京

    历史解密编辑:姜子说书标签:林如海,贾雨村,林家,黛玉,贾宝玉,林黛玉,晴雯,宝玉,贾母,中国古文献

    题:贾母为啥说林家的人都死绝了?林如海为啥非让贾雨村护送林黛玉进京?文/姜子说书青埂峰下一顽石,曾记幻相并篆文,月旨石见《石头记》!荣即华兮华即荣,木石前盟西堂主,胭脂染就《红楼梦》!声能两歌手两牍,两鉴风月两生花!以诗传史石上墨,谁识画眉昭风流?女儿未嫁将未降,末世忠义明闺阁!先时名号通灵玉,来时

  • 读《红楼梦》:贾雨村在钓鱼

    历史解密编辑:阅读悦读之写乎标签:钓鱼,书生,银子,贾雨村,甄士隐,红楼梦,中国古文献

    作者:韩雪丽(一)他为什么结交甄士隐?穷酸书生贾雨村,从家乡出来,其实是走投无路了,才不得不离开,指望搏一下功名,赢了,平步青云,输了,不会输的,这位倒真有才学,他本人是极自信的,哪怕人家没上贵族学校,没有贾代儒那样的老师,依然是真的学霸。连路费都没有就出来了,可知他穷到什么地步了,而且,居然也无乡

  • 贾雨村突然降职,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灾难要临头,薛宝钗的机会来了

    历史解密编辑:君笺雅侃红楼标签: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贾雨村,贾琏

    趣侃红楼463:报应临头,贾雨村再遭降职,冗员太重,林之孝提议裁员且说王熙凤和贾琏正说话,六宫都太监夏守忠突然派人来要二百两银子,说看中了一处宅子要买,明着就是要钱。贾琏等人走后,出来抱怨什么时候是个头,要是再发个“三二百万的财就好了”。这句话一石激起千层浪,被很多观点认为是贾家侵吞林黛玉财产的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