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努尔哈赤宠妻阿巴亥,生前尊荣无比,为何身后遭顺治和乾隆排斥

努尔哈赤宠妻阿巴亥,生前尊荣无比,为何身后遭顺治和乾隆排斥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乐享盖生活 访问量:193 更新时间:2024/1/20 10:36:44

很多女子都希望嫁入豪门,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但殊不知豪门深似水,不是每个进入豪门的女子都有幸福生活。尤其是女子地位卑微的古代,上层社会往往一时荣耀,最终也会成为权力斗争的牺牲品。今天我们要说的是努尔哈赤的宠妻——阿巴亥

1601年,即明万历二十九年,戎马半生的努尔哈赤遇到了他一生中最重要的女人—乌拉部贝勒满泰的女儿—乌拉那拉氏阿巴亥。

这一年,阿巴亥只有12岁。刚刚接近豆蔻年华,就嫁给了比他大31岁的建州部落首领努尔哈赤。

努尔哈赤之所以要娶阿巴亥,最根本的原因是政治原因。当时,在海西四部中,乌拉部的实力与叶赫部的实力不相上下。努尔哈赤很清楚自己的力量还不足以对抗他们的联盟,干是为了削弱他们之间的凝聚力,他必须找到自己的朋友,为自己的生存、发展、壮大争取足够的时间。

阿巴亥嫁给努尔哈赤的时候,努尔哈赤已是妻妾成群:大福晋孟古姐姐为叶赫那拉氏,端庄秀丽,风姿绰约,坐怀不乱,处变不惊,闻恶言愉悦如常,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始终悉心地服侍照料努尔哈赤;皇太极为其所。

第二位大福晋为富察氏,在嫁给努尔哈赤之前,她虽然已婚并曾产子,但还是因为才貌出众博得了努尔哈赤的欢心,并为努尔哈赤生下了第五子莽古尔泰;在努尔哈赤与海西部落展开斗争的过程中,她始终寸步不离地厮守在丈夫身边,用女人特有的柔情与魅力陪伴丈夫度过了那段艰难的时期。

然而,尽管如此,乌拉氏还是凭借她的活泼可爱与聪明漂亮很快就获得了努尔哈赤的宠爱。尤其是孟古姐姐早早地离开了人世,让她得到了更多的机会。1605年,17岁的阿巴亥为努尔哈赤生下了第十二子阿济格;1612年,又生下第十四子多尔衮;1614年生下第十五子多铎

1607年,努尔哈赤突然向辉发部发动进攻,杀死了该部首领拜音达里,占领了辉发的地盘。面对建州的强大实力,乌拉那拉首领布占泰十分畏惧,担心努尔哈赤下一个进攻目标就是自己,于是迫不及待地想与努尔哈赤结盟。布占泰想通过联姻的方式把两个部落绑在一起,这样既可以保存自己的实力,又可以借助盟友的势力谋求发展。经过一番不懈努力,布占泰终于打动努尔哈赤,把第四女13岁的穆库什许配给自己。

然而,在权力斗争路上,既没有永远的敌人,也没有永远的朋友。而女人则往往成为双方斗争的牺牲品,甚至要无端的付出自己的生命。就在多尔衮出生的1612年,曾信誓旦旦的保证要与努尔哈赤永久结盟的布占泰,在叶赫部的游说下,一改初衷,决定与叶赫联手对抗努尔哈赤。

在布占泰看来,叶赫部虽然与他们征战连年,但毕竟都属于海西,而且都姓“那拉’,在关系上要比建州近得多。同时,他还深切地感受到,野心勃勃的努尔哈赤决不会满足于现状,总有一天会把他们的部落吞掉。于是,他铁了心地要与努尔哈赤翻脸;并且,为了表示与叶赫结盟的诚意,竟要用射死自己的妻子穆库什,努尔哈赤知道后非常生气,亲自率兵将女儿接回。

不必说父亲努尔哈赤是何等震怒了,就连与穆库什没有任何血缘关系的布占泰的侄女乌拉那拉氏也愤怒异常,流下了悲伤的眼泪。她是看着穆库什长大的,而对于一个女人在满脸稚气时就远嫁他乡的那种孤苦无依的感受,她也自然深有感触。同时,她更能体会到丈夫冷落的心酸。

努尔哈赤同布占泰之间的战争不可避免的发生了,他要乘乌拉同叶赫的联盟还未牢固,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攻入乌拉。讨伐背信弃义,残忍地以鸣射向自己女儿并以此来凌辱自己的布占泰。愤怒的努尔哈赤将钢刀与铁骑挥向了布占泰。布占泰万万没有料到,努尔哈赤此时竟敢孤军深入,在戒备松散的形势下,布占泰的阵营被努尔哈赤洪水般的大军打得支零破碎。慌乱之中,布占泰带领几个亲信逃往叶赫部求生。

对于此次攻打布占泰。乌拉那拉氏并没有怪罪自己的丈夫攻打自己的叔叔,相反却对已经年老的丈夫进一步表现出了女性特有的关心和体贴。1616年,她生下第三个儿子多铎。

历经长达35年之久的东征西讨,努尔哈赤基本完成了女真各个部落的统一,只有依靠明朝支持的叶赫部仍在苟延残喘。公元1619年,即明万历四十七年,努尔哈赤攻下叶赫城,活捉首领金台石,标志着努尔哈赤完成了女真各部的统一。

这时,富察氏作为大福晋已长达30年,早已失去了努尔哈赤的宠爱。失宠的女人往往变得寂寞难耐,几欲发狂。富察氏对努尔哈赤的怨恨与日俱增,在饱尝被遗弃和被冷落的酸楚滋味后,她开始把自己多年的积蓄从寝宫向外转移。可无论行动如何诡秘,最终还是被努尔哈赤发现了。

正所谓’‘墙倒众人推’,随着此事的暴露,又有人告发她与代善有染,尽管这件事没有证据,但富察氏在努尔哈赤心中已经毫无地位了。

富察氏惶惶不可终日,终致忧愤而死。富察氏死后,乌拉那拉氏顺理成章地晋升为大福晋。这一年,她31岁。正值身心日臻圆熟的年代,乌拉那拉氏风姿不减当年,而且更加懂得得如何俘获男人的心。这让她步入了人生的巅峰时期!

努尔哈赤扩张的脚步一刻不曾停止,不久后,他攻占了辽东重镇辽阳。辽阳,史称辽东京,依山傍水,东西宽280丈,南北长263丈,3.6丈的城墙坚固异常,是最佳的战略要地,是统治东北最好的地方。

就像领土日益扩大一样,努尔哈赤身边的女人也在日渐增多。在男尊女卑、一夫多妻的社会体制下,有权有势的男人对年轻漂亮女人的占有总是乐此不疲,而他们喜新厌旧的本性也随着权力地位的提升暴露得越来越明显。

然而,努尔哈尔身边虽然美女如云,步入中年的乌拉那拉氏也正渐渐变为明日黄花,但乌拉那拉氏心里依然很清楚,努尔哈赤不会因为宠爱其他女人而让自己的大福晋的位置受到威胁。

更何况,她的三个儿子也为她的地位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和保障。他们或者是父亲有力的助手,如10岁就代父出征的大儿子阿济格;或者是聪慧异常、通晓韬略,如多尔衮;或者是醇厚讨人欢喜,如多铎。在1615年组建八旗时,阿济格凭借自己的才能和功劳成为正白旗的旗主。

更令人羡慕和惊讶的是,还不到三岁的多铎竟然分到了镶白旗。就连自幼身体羸弱的多尔衮,努尔哈赤也一再表示将来要把自己的黄旗分给他。

面对这一切,乌拉那拉氏感到无限快慰。但是,冰雪聪明的她深谙韬光养晦之道、在言行举止上保持低调,以防遭到他人的排斥或陷害。

然而,尽管乌拉那拉氏处处小心冀冀,最终还是遭到了旗主们的妒忌和排斥,以致最终落得个悲惨的结局。乌拉那拉氏随着受宠程度的加深,很快招来了一片非议。有人告发她与其他男人私通,又有人诬蔑她利用权力搜刮金银财宝藏于阿济格家中”……并且,许多揭发者都出示了相关的看似合理的证据。正所谓“众口铄金”,努尔哈赤渐渐对乌拉那拉氏产生了怀疑。

有一次,他竟然恶狠狠地骂她:“我以金珠装饰你的身体,使你不胜其用;以人所未见的好绸缎供你穿用,加以恩养。你却对我不忠,背着我的眼睛,将我放置一旁……”。乌拉那拉氏苦心经营的与努尔哈赤20多年的恩爱情意,在谣言的强大攻势下,一下子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打击,她的内心里充满了太多的委屈、愤慈和不快。

1626年,68岁的努尔哈赤再次挂帅踏上沙场。这一次,他遭遇了一生中的第一次失败,也是最后一次失败。在山海关外的明朝驻军听说努尔哈赤御驾亲征,闻风丧胆,把所有的军队全部撤退到山海关内。但只有一人违抗命令坚决抵抗,这人就是驻守宁远城的袁崇焕

他虽然被努尔哈赤的军队围得水泄不通,但仍然顽强抗战,并发动全城百姓共同参战。最终,他不仅击退了金军的进攻,还使得努尔哈赤这位久经沙场的常胜将军受了重伤。袁崇焕只是个从未经历过战争的新手,努尔哈赤败在这样一位对手手下,自然心有不甘,但又无能为力,只得饱受痛苦的煎熬。从此,努尔哈赤一不振,生命即将走到尽头。

他在临终前依然坚持自己对汗位继承问题上的看法,即由八旗王公大臣共同商议新汗王的人选。

1626年,即天命十一年,八月十一下午,努尔哈赤在返回沈阳的路上驾崩。为了护送丈夫的遗体,乌拉那拉氏日夜兼程,急行四十里,终于返回了沈阳。但等待她的是她做梦也没有想到的结果。在她宣布了努尔返回了沈阳。但等待她的是她做梦也没有想到的结果。

在她宣布了努尔哈赤的遗嘱后,莽古尔泰和皇太极随后向她摊牌,拿出一份早已经炮制好的遗诏,宣她殉葬。面对重兵在握的强大对手,她自知势单力薄:21岁的阿济格,年幼的多尔衮和多铎,更是无力扭转乾坤。回忆往昔无上荣耀的岁月,想一想即将面临的悲惨命运,乌拉那拉氏泪如泉涌,痛不欲生。

乌拉那拉氏万般无奈,只好同意殉葬,但在殉葬之前,她请求几位贝勒对天发苍,一定要善待自己年幼的儿子,并努尔哈赤生前的承诺—赐给给多尔衮一个旗。

至此,乌拉那拉氏的生命走到了尽头,等待她的是挂好的弓箭和肃穆的祭坛,她生前所有的荣耀将在顷刻间化为乌有,她的每一声低吟浅唱都将成为此生的绝唱……

阿巴亥想不到的是,她死后也不得安宁和抚慰,这是怎么回事?

先说阿巴亥的三个儿子,为大清统一天下立下赫赫战功。尤其多尔衮,顺治年间做到摄政王,权势冲天。多尔衮追封生母乌拉那拉·阿巴亥为孝烈恭敏献哲仁和赞天俪圣武皇后。

多尔衮有仇必报,他把对皇太极当年逼死自己母亲的仇恨,全部发泄在皇太极的长子豪格身上,豪格被幽禁死于狱中。

多尔衮独断专横,完全不把顺治皇帝放在眼里。多尔衮与福临的生母孝庄太后的绯闻,也传得沸沸扬扬,让顺治非常痛恨。多尔衮去世后,顺治便迫不及待地给他定了14条大罪,对他掘墓毁尸,取消他一切荣誉和封号,同时还将他从玉牒上除名。阿巴亥作为多尔衮的生母也被被顺治帝罢谥、出庙。

到了乾隆时期,乾隆考虑自先祖时期,到康熙朝,为夺帝位,宗室成员一直内战不断。为了缓解宗室成员之间的矛盾,也为了进一步巩固皇权,决定为曾经被残酷对待的宗室成员进行翻案。多尔衮和多铎被恢复名誉、封号和爵位,他们的名字重新归入玉牒。

但乾隆对其多尔衮生母阿巴亥却置之不理,一字未提。有人认为是阿巴亥是受到长子阿济格的牵连。阿巴亥的长子阿济格,被乾隆认为是阴谋承袭摄政王,性质恶劣不予平反。

也有人分析是乾隆不给阿巴亥平反,与自己的皇后乌拉那拉氏有关。

乾隆的皇后乌拉那拉氏,曾好言相劝乾隆美色会误国,不料触犯了乾隆,随后乾隆以皇后剪发为由将乌拉那拉氏打入冷宫,第二年乌拉那拉氏在悲愤中去世。有人会说不就是剪个头发吗,至于吗?

来看乾隆怎么说。他曾召集群臣说:“乌拉那拉氏本朕青宫时皇考所赐侧室福晋,孝贤垒后崩后,进为皇贵妃。越三年,立为后。国俗忌剪发,而竟悍然不顾”。

意思是那拉皇后不顾满清习俗,剪了头发。在满人的习俗里,当时皇太后、皇帝都还活着,那拉皇后剪掉头发就是诅咒他们去死,乾隆如何能容忍,乌拉那拉氏最后悲惨死去。死后葬礼草草了事,也没用为她修陵墓,只安葬在妃陵旁,连谥号也没有。

乾隆极为痛恨自己的皇后乌拉那拉氏,所以对于同为乌拉那拉氏的阿巴亥自然不会理会甚至排斥。当然这些并无实证,只是一家之言,大家有知道是怎么回事的,可以下方留言探讨!

更多文章

  • 多尔衮的母亲阿巴亥,年纪轻轻,为何要给努尔哈赤殉葬?

    历史解密编辑:循迹故事汇标签:

    “皇太极,你若违背今日誓言,我做鬼也不会放过你!”这是38岁的阿巴亥就在人间的最后一句话。努尔哈赤死后,皇太极迫不及待地让阿巴亥殉葬,似乎要掩盖什么惊天的秘密。为了让阿巴亥赶紧殉葬,皇太极指天发誓:“我皇太极发誓,今后一定会好好对待大福晋的三个儿子,阿济格、多尔衮、多铎,如有违背,不得好死!”阿巴亥

  • 为什么努尔哈赤必须让阿巴亥殉葬?讲述大妃阿巴亥死的前因后果

    历史解密编辑:彩虹里的牛奶标签:殉葬,明朝,阿巴亥,皇太极,多尔衮,努尔哈赤,慈禧太后,清太祖大妃

    如今一提到努尔哈赤的大妃阿巴亥,大家都会说皇太极多么地残忍,阿巴亥多么的可怜,多尔衮兄弟又是多么多么的无助,等等。其实,如果好好去读这个段时间的历史,你就会惊讶地发现历史的真相:让阿巴亥殉葬的真正凶手,可能还真不是皇太极!01大妃阿巴亥乌拉那拉氏·阿巴亥,原乌拉部首领满泰之女。万历二十九年(1601

  • 努尔哈赤死时,大妃阿巴亥为何殉葬,背后有怎样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镜头下的文化标签:殉葬,贝勒,明朝,阿巴亥,多尔衮,皇太极,努尔哈赤,慈禧太后,清太祖大妃

    后金天命11年二月初九,宁远之战失败受伤的努尔哈赤回到沈阳。然而,努尔哈赤的厄运并没有结束,很快,年过六旬的努尔哈赤由于伤病开始,感到身体不适,他的身体迅速衰弱,最终因病去世。清太祖努尔哈赤已经60多岁的努尔哈赤虽然去世比较突然,但是,如此年纪,哪怕在中国数百位帝王之中,也算得上长寿了,包括努尔哈赤

  • 阿巴亥只是个女人,为何皇太极等人,非要逼死她不可

    历史解密编辑:木棉小故事标签:代善,孟古,褚英,阿巴亥,皇太极,大福晋,小说家,努尔哈赤,慈禧太后,清太祖大妃

    后金天命十一年,努尔哈赤的大福晋阿巴亥,在被逼无奈、山穷水尽的情况下,自缢而死。而这些逼她的人,就是皇太极等贝勒们。他们以先帝遗言,要阿巴亥殉葬为由,逼迫其自尽。阿巴亥死的时候,年仅37岁,她的三个儿子,阿济格22岁、多尔衮15岁、多铎只有13岁。阿巴亥只是个女人,为何皇太极等人,非要逼死她不可呢?

  • 褚英是继承人,为何壮年被父亲废杀?阿巴亥:他们也是这么对我的

    历史解密编辑:读书悟道标签:褚英,代善,贝勒,阿巴亥,皇太极,努尔哈赤,慈禧太后,清太祖大妃

    #头条创作挑战赛#褚英是努尔哈赤的长子,他死时年仅三十六岁,正值壮年突然离世,实在令人惋惜。然而杀他的人,并不是别人,正是他的父亲努尔哈赤。褚英是努尔哈赤亲挑的继承人,他十八岁被封为洪巴图鲁(勇士),二十七岁又被封为阿尔哈图·图门(有谋略之人),可谓骁勇多谋,能征善战。特别是在舒尔哈齐死后,努尔哈赤

  • 努尔哈赤后妃阿巴亥无法抗争的一生

    历史解密编辑:娱三三三标签:努尔哈赤,阿巴亥,皇太极,代善,多尔衮,顺治

    都说大清皇帝出情种,是因为皇太极独爱海兰珠,顺治为了董鄂妃早逝,那么作为皇太极的爹,顺治的爷爷,努尔哈赤他的感情,远比儿子和孙子精彩。努尔哈赤有四位大妃,大妃就等同于后来的皇后。可是四个人中,乌拉那拉氏阿巴亥,我个人认为她才是努尔哈赤最爱的女人,因为她出现的时间太好了。可是嫁给了努尔哈赤,也没有扭转

  • 历史上皇太极逼阿巴亥自杀,她的3个儿子为什么不反抗?

    历史解密编辑:故事一箩筐标签:阿巴亥,皇太极,努尔哈赤,多尔衮,多铎,阿济格

    阿巴亥是清朝唯一生殉的大妃,也是多尔衮的生母。她生了3个儿子,可被逼殉葬时,却没有一人帮她。阿巴亥是努尔哈赤的大福晋,也是努尔哈赤最爱的女人。她比努尔哈赤小30岁,12岁嫁给他为妻,共生下了3个儿子,其中第二个儿子最有名,就是多尔衮。1626年,努尔哈赤病逝,享年67岁。去世前,他和阿巴亥足足待了3

  • 阿巴亥为努尔哈赤生了3位皇子,为什么还要殉葬?

    历史解密编辑:二哥谈事标签:阿巴亥,努尔哈赤,皇太极,多尔衮,代善,多铎

    阿巴亥为努尔哈赤生了3位皇子,为什么还要殉葬?其实阿巴亥本身没什么罪过,但是她得到了努尔哈赤的宠幸,这就是最大的过错。皇太极容不下她,她就得死。一、阿巴亥得宠,可能掌握遗嘱。这可是一件了不得的事情,努尔哈赤年老以后,一直是阿巴亥陪在他身边。由此可见,阿巴亥相当受宠。本来这也没啥,老皇帝都喜欢小媳妇儿

  • 努尔哈赤刚离世,皇太极宣密旨让大妃阿巴亥殉葬

    历史解密编辑:明史官标签:努尔哈赤,阿巴亥,皇太极,代善,多尔衮,布占泰

    1626年,努尔哈赤刚离世,皇太极宣密旨让大妃阿巴亥殉葬。阿巴亥大吃一惊:大汗去世时就我一人在身边,哪来的密旨?1593年,女真叶赫与乌拉等九部串联进攻建州。努尔哈赤集中兵力,大败九部,活捉乌拉部首领满泰的弟弟布占泰。3年后乌拉内乱,阿巴亥的父亲满泰被杀,布占泰被努尔哈赤放回,成为新首领。而年仅7岁

  • 满清唯一被逼殉葬的皇后、多尔衮之母——大妃阿巴亥

    历史解密编辑:娱乐小武哥标签:阿巴亥,大妃,多尔衮,努尔哈赤,殉葬,皇太极,代善,满清,清太祖大妃,军事制度,金庸笔下角色,小说家

    满清,我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也是距现代文明最近的一个朝代,可是谁能想到,在满清初期,殉葬,这种极度残忍的仪式再度发生,而被逼殉葬之人竟然还是皇后阿巴亥。没有听说过她?不要紧,她的三个儿子分别是多尔衮、阿济格、多铎,她陪葬的对象就是依靠十三副铠甲起兵并创立“后金”的努尔哈赤殉葬制度殉葬制度起源于春秋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