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珍妃24岁被慈禧沉井惨死,姐姐瑾妃为何50岁善终?不受宠也是福报

珍妃24岁被慈禧沉井惨死,姐姐瑾妃为何50岁善终?不受宠也是福报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钰姐来了 访问量:245 更新时间:2024/1/9 16:29:52

史上不乏姐妹花同嫁一夫的案例。如娥皇女英同嫁舜帝,西汉赵飞燕赵合德同嫁汉成帝,南唐大、小周后李煜,清朝哲哲、孝庄、海兰珠姑侄三人嫁皇太极等。

到了清朝末年,还有一对姐妹花同嫁一夫的,那就是瑾妃、珍妹姐妹同时嫁给了光绪皇帝。

在历史上,瑾妃没有妹妹珍妃有名,也不及妹妹一生惊涛骇浪,不及妹妹年轻漂亮、活泼热情,甚至还不及她受宠,但她却活到了50岁才去世。

然而,珍妃的一生虽波澜壮阔,像一颗流星划过天际,但却短暂而凄美,年仅24岁就被慈禧残忍沉井惨死,瑾妃却安稳活到50岁善终,这是为何?

一起来看看瑾妃平凡不幸却有福报的一生。

一:姐妹俩同嫁光绪,姐姐成为小透明

历史上,姐妹成仇的案例不可胜数,或妹妹生活在姐姐光环下,或姐姐为利益害死亲妹等,但不管如何,终是打断骨头连着筋,血浓于水,最终亲情至上。

瑾妃就生活在妹妹珍妃的光环之下,从性情、相貌、才华等各方面都不及妹妹,甚至同时嫁给一个丈夫也不及妹妹受宠。

瑾妃,出生于1874年,姓他他拉时,比妹妹大2岁,满洲正红旗人,祖父裕泰为陕西总督,父亲长叙曾官至户部右侍郎,从二品官阶,伯父是广州将军长善。

瑾妃的父亲曾因1876年康熙嫁次女时违反了例禁鼓乐的祖制,因而被革掉官职,从此家道中落,瑾妃与妹妹自幼就在广州伯父家生活。

姐妹俩与其他满洲贵族小姐大为不同,她们生活的广州非常开放,是大清闭关锁国之后开放的窗口,因而姐妹俩从小接受了新奇事物。

伯父聘请当时有名的翰林院学士、才华横溢的名师文廷式来教授姐妹俩文化。姐妹俩经8年刻苦学习,诗词文章及琴棋书画等样样精通,也为选秀奠定了有利条件。

就这样,姐妹俩在广州生活了10年左右。她们的两位哥哥志锐、志钧也同在,常与文廷式讨论时事,据说很有文名。

1884年,瑾妃与妹妹就随伯父回到北京了,那时瑾妃10岁,珍妃8岁。

1888年,清朝皇室要为17岁的光绪皇帝选择皇后与妃嫔。清宫选秀每3年选一次,按祖制符合秀女标准的都要参加,瑾妃与妹妹同时被选中为瑾嫔、珍嫔。

(左一为瑾妃,右一为隆裕)

这次只选了一后二嫔,皇后是慈禧的亲侄女隆裕,两嫔是瑾妃姐妹,等级为后妃的第5等,只在6年后即慈禧60大寿时被晋封为妃,但也还差皇后3个等级。

清宫后妃一共有8个等级:皇后、皇贵妃、贵妃、妃、嫔、贵人、常在、答应。

也就是说,光绪皇帝一生都只有一后两妃:隆裕、瑾妃、珍妃。但受宠程度有天壤之别。

1889年2月25日,瑾妃与珍妃姐妹俩同时嫁入皇宫,此时瑾妃16岁,珍妃14岁。瑾妃住永和宫,珍妃住景仁宫。

隆裕

清宫选秀,并非一定要有闭月羞花之容、沉鱼落雁之貌,清朝对外公开的选秀标准:一是品德,二是门第。因此老照片里看到的秀女相貌平平,甚至相貌奇丑。

当然也不乏内定的情况。如光绪的皇后隆裕,她作为慈禧亲侄女,有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优势。隆裕的长相也是一言难尽:驼背、干瘦、脸长、蛀牙,脸色灰黄等。

而瑾妃的相貌呢?估计比隆裕皇后好不到哪里去,有人说她又胖又丑,因为爱吃酱肘子。其实瑾妃不丑,还很有才华,只能说相貌平平。

而光绪呢?作为一个血气方刚的年轻皇帝,摊上这三个相貌差距甚至大的老婆,受尽高压心情抑郁的他自然会选一个年轻貌美、活泼开朗、善解人意的老婆来宠。

珍妃比隆裕、姐姐都要小好几岁,年轻漂亮、活泼热情,给皇宫带来了新鲜的血液,更给光绪抑郁的心理带来了一抹亮色。

瑾妃相貌平平、性格内向,相貌不及妹妹,才华不及妹妹,性情也不讨喜,因此她在光绪眼里就是一个生活在珍妃光环下的小透明而已,有人说她一生都守活寡。

隆裕皇后有姑母慈禧宠爱,受光绪冷落了还能找慈禧哭诉,让她帮自己撑腰。妹妹珍妃有光绪的盛宠,虽然慈禧处处找茬,但独受帝宠。

而瑾妃呢?她一被慈禧看不起,二不受丈夫宠爱,还终身受活寡。可以说,在光绪的三个老婆中,她是地位最尴尬、最没存在感的那一位。

但瑾妃却是福报最深的一个。

她不仅比隆裕、珍妃活得更长久,活到50岁,一生也算平安、波澜不惊。

反观隆裕与珍妃两人,一个不受帝宠最终被推到历史前台心力交瘁45岁遗憾而去,一个年纪轻轻24岁就惨死。

因此,在波云诡谲、凶险万分的深宫之中,活得漂亮、活得壮烈并不是本事,而笑到最后、活到最后的人,才是人生羸家。

二:被慈禧西逃遗弃,最终跌跌撞撞追上

1898年,光绪在康有为、梁超等人的辅佐下推行维新变法,甚至还想除去顽固派慈禧以夺回亲政之权。

珍妃由于早年生活在广州数年,接受过新文化的思潮影响,对康梁印象颇好,因而积极支持光绪变法,却不料因袁世凯的告密,变法最终失败。光绪被囚瀛台,珍妃被毒打后投入冷宫。

虽然妹妹曾独受帝宠,但在妹妹受难之际,瑾妃也十分担忧,毕竟血浓于水,但她什么都做不了,除了同情与悲伤,她别无他法。

因为慈禧对她根本没感情,当她不存在。

慈禧厌恶珍妃,顺带也讨厌瑾妃,瑾妃没有因珍妃而得宠,反而常常受到妹妹牵连被慈禧一同“褫衣廷杖”等,就是扒掉裤子打屁股,还一同被罚降位分等。

一下子失去了妹妹和丈夫两个亲近的人,对瑾妃而言就是一种莫大的沉痛。她也去看过珍妃,但每次给她留下的只是心酸与悲痛。

2年后,八国联军即将兵临城下,慈禧慌忙带光绪一行人出逃西安,但却没有一个人通知瑾妃,其实这是慈禧故意的。

在慈禧的眼里,瑾妃可有可无。

慈禧在决定西逃的那天下午,以“不便带她走”以及不让祖宗蒙羞等为由命崔玉贵等人将珍妃残忍沉井,对此珍妃毫不知情。

而慈禧西逃的决定也没告诉瑾妃,意思是让她自生自灭。后来得知实情的瑾妃,赶紧慌忙跑出京城去追慈禧,最终还是追上了慈禧的逃跑大队,登上了西行之路。

瑾妃也算万幸,没人怜惜自己,就只有靠自己了。

相处多年的亲妹妹被慈禧残忍沉井惨死,瑾妃的心痛也是无以言表,但人微言轻,此时的她在慈禧面前,根本就无能为力。

2年后即1902年,慈禧西逃回京之后,心有担忧,就命人将珍妃遗体打捞上来,埋葬在阜成门恩济庄外的宫女墓地里。对外则宣称珍妃是为免遭洋人侮辱而自行跳井的。

至此,珍妃的遗体总算入土为安了。

作为姐姐的瑾妃,才敢放声痛哭一场。

有时,时间才是最有力的武器。

1908年,统治清王朝48年的慈禧撒手尘寰,结束了她不可一世又饱含争议的一生,终年73岁。

此后侄女隆裕太后垂帘听政,成为大清实际掌权人,但那时大清王朝濒临倾覆,她被推到历史前台心力交瘁,于1913年年仅45岁病逝,去地下与姑妈会合了。

此时瑾妃的上头当权人物如慈禧、隆裕、光绪等都死了,她成了后宫之主,没人能管她。宣统皇帝溥仪即位后,她被尊为“端康皇贵太妃”,更有了相当的决定权。

于是瑾妃趁机把妹妹珍妃的墓葬从宫女墓地中迁出,葬在了清西陵妃嫔园寝内,并立碑“恪顺珍贵妃之墓”。总算为妹妹争得了名分,也让妹妹有了好点的归宿。

瑾妃此举,也是最后能为妹妹做的,尽了姐妹之情,体现了血浓于水、姐妹情深。

在经历了11年皇贵太妃生涯后,1874年10月24日,瑾妃病逝于永和宫,走完了平凡、不幸而又波澜不惊的一生,终年50岁。

瑾妃的一生,与妹妹珍妃轰轰烈烈的短暂一生相比,确实黯淡无光。但是妹妹只活到24岁就惨死,她却一直活到了50岁。

其实,钰姐始终认为,在波云诡谲、凶险万分的深宫中,在慈禧的高压强权下,懂得适当隐忍,不锋芒毕露,才是明智之举。

曾有一位名人曾说:“一头会蛟人的狮子,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这头狮子还懂得隐忍”。

钰姐深以为然,隐忍才是人生大智慧之一。

瑾妃虽然在相貌、性情、才华等各方面都不出众,也不得丈夫宠爱,但有时候,不可否认,她的隐忍与平凡反而是保命的福报。

毕竟,枪打出头鸟。

只有笑到最后、活到最后的,才是人生赢家。

人这一生,不是都求平平安安、波澜不惊地度过一生吗?连宝贵的生命都没有了,何谈幸福的余生呢?

大家怎么看呢?欢迎留言。

(文中图片来自网络,如侵则删)

标签: 珍妃瑾妃隆裕光绪皇帝宫女慈禧太后

更多文章

  • 历史彩照:富家子弟卧榻秉烛读书,瑾妃允许家眷进宫过夜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通标签:瑾妃,慈禧,卧榻,进宫,富家子弟,历史彩照,后宫佳丽

    躺着看书1902年,一位富家子弟躺在榻上盖着被褥在看书。在他的榻上放着一个矮几。几桌上摆着一盏蜡烛和几小盘点心。男子对着烛光看书,饿时就会随手拿点盘子里的点心吃。这也正是当时男子独自一人卧榻看书的场景。吸烟与这位富家公子不同的是,一些富家纨绔子弟也常常卧榻,但他们却沉浸在纸醉金迷中。他们不是觥筹交错

  • 瑾妃的书法真迹,字体工整堪比印刷体,远胜许多书法家

    历史解密编辑:泣本奇闻谈标签:珍妃,瑾妃,光绪帝,书法家,书法真迹,慈禧太后

    明朝陈继儒在《安得长者言》中直言:“男子有德便是才,女子无才便是德。”因此很多人都觉得我国古代的女性是不用学习任何东西的,片面的把‘才’指代了智慧,甚至有偏激者认为这个‘无才’指的是愚蠢,女子只有愚蠢的才配有德行,不只是男性觉得如此,就连绝大多数女性也觉得‘无才’便是愚蠢的意思。实际上这两种解释都太

  • 光绪瑾妃的“书法”曝光,笔笔酣畅淋漓,字体如同印刷体一般工整

    历史解密编辑:史坛典故标签:光绪,瑾妃,书法,珍妃,慈禧,溥仪,王羲之,隆裕,光绪瑾妃,慈禧太后

    书法是文字美的一种表现方式,因为其特殊的美感,被誉为:无言的诗、无行的舞、无图的画、无声的乐。历史上也是涌现了许多大书法家,李斯、钟繇、王羲之、张旭、宋徽宗赵佶……这些人各有各的成就,李斯“小篆”、赵佶“瘦金体”,而王羲之的《兰亭集序》被公认为“天下第一行书”。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已经失传了,据说唐

  • 光绪帝的瑾妃,吃着天福号买的酱肘子,自制美食

    历史解密编辑:鸿鹄志在苍宇标签:光绪,自制美食,酱肘子,隆裕,皇帝,珍妃,光绪帝,瑾妃,骑士团

    在宫里常啃酱猪蹄的胖娘娘瑾妃,她是光绪皇帝的妃子,珍妃的姐姐。她在宫里一直不受皇帝待见,却没有皇后隆裕那样哭哭啼啼,日子还过得平平淡淡,吃着天福号买酱肘子,自制美食,一手小楷也是十分惊艳。

  • 光绪帝的瑾妃,又丑又臃肿,爱吃酱肘子,晚年翻身成大姐大!

    历史解密编辑:幼儿园创意手工标签:瑾妃,珍妃,溥仪,隆裕,光绪帝,骑士团,慈禧太后

    人人都知道,大清王朝光绪皇帝后宫总共有3位妃嫔,一位是弯腰驼背的隆裕皇后,另一位是红颜薄命的珍妃,而最后一位呢,就是人称胖娘娘的瑾妃。总共才三位后妃,就有两位长得不堪入目,这光绪皇帝也太可怜了。瑾妃1889年,15岁的瑾妃与12岁的亲妹妹珍妃同时嫁入皇宫成为光绪皇帝的妃嫔。由于患有甲状腺疾病,瑾妃长

  • 晚清时期,紫禁城永和宫拍的合影,中间端坐着的是光绪皇帝的瑾妃

    历史解密编辑:哈喽电竞标签:光绪,瑾妃,紫禁城,珍妃,慈禧,太后,晚清,光绪帝,骑士团,慈禧太后

    照片是晚清时期,紫禁城永和宫内拍摄的一张合影,正中间端坐着的是光绪皇帝的瑾妃。光绪皇帝一生后宫只有三人,除了皇后外,就是瑾妃和她的妹妹珍妃,但和妹妹不同的是,瑾妃并没有得到光绪帝的宠爱,甚至还曾经因为受妹妹珍妃忤逆太后的牵连而被降为贵人。在这种环境下,瑾妃过得小心谨慎,她把自己的开支除去必要的支出外

  • 历史彩照:慈禧与儿媳瑾妃皆患上大脖子病,两位被谥号贤字的亲王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通标签:慈禧,瑾妃,亲王,载沣,光绪,载洵

    醇亲王与仆从这是一张多次被解析错误的照片。此照拍摄于光绪十五年(1889年)。这一年,醇王府发生了三件喜事:(1)这一年,什刹后海醇亲王府落成,奕譞率领家眷正式迁入新居。这可是乔迁之喜。(2)这一年,醇亲王喜逢五十寿诞,全府上下沉浸在喜庆的氛围中。这可是逢十大寿。(3)这一年,醇亲王之子光绪正式亲政

  • 他是首个盗走瑾妃墓的人:仅凭两个盗洞,揽走墓中大量陪葬品

    历史解密编辑:旅游小伟标签:珍妃,光绪,墓穴,陵墓,后宫,瑾妃墓,陪葬品

    讨论起瑾妃,或许大部分的人都不是很熟悉,后世很多的人都是因为李纪光的盗墓而注意到她。在整个清朝后宫,瑾妃并不算是特别显眼的那一个,不过,她却是极为真性情的一个。作为光绪帝的妃子,瑾妃并没有得到光绪帝的多少关注,而瑾妃的妹妹珍妃,倒是颇受光绪帝的喜爱。在后宫之中。很多女子或许会因为不得宠而郁郁寡欢。但

  • 珍妃的姐姐瑾妃,她爱吃酱肘子,从不争宠,最终却成了人生赢家

    历史解密编辑:听趣闻史标签:珍妃,瑾妃,隆裕,溥仪,慈禧,光绪,慈禧太后

    生前不受光绪皇帝宠爱,也不受慈禧待见的瑾妃,为什么在晚年的时候却成了后宫最有权势的人呢?众所周知,光绪皇帝一共有三个妃子,一个是备受皇帝宠爱的珍妃,一个是很受慈禧太后待见的隆裕皇后,剩下的一个是既不受光绪宠爱,又不受慈禧待见的瑾妃。但是就是这样一个人,却笑到了最后,成了后宫最有权势的女人。慈禧太后之

  • 清末瑾妃用小楷书写的账单,这字体堪比“印刷体”,远胜慈禧太后

    历史解密编辑:乐享盖生活标签:慈禧,珍妃,瑾妃,光绪,太后

    在中国有一句老话叫做:“字如其人”,虽然不能完全相信,但也是有一定道理在其中的。一个能被字写的端端正正的人,他对自己人格的要求大抵也是如此。尤其是在古代,没有电脑没有手机,手写便是表达个人思想见地的首要方式。书法的重要性,也便不言而喻了。在古代封建社会,皇帝如果要颁发圣旨诏书,一般都是由专门的执笔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