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隐藏在《红楼梦》中侠义之士,居然是贾宝玉的义子贾芸

隐藏在《红楼梦》中侠义之士,居然是贾宝玉的义子贾芸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历说观 访问量:3082 更新时间:2024/1/17 19:33:37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一部《红楼梦》写尽了人间百态,道尽了人生疾苦。《红楼梦》可谓包罗万象,是中国社会的一部百科全书。

在《红楼梦》描写的人物中,有王公大臣,有贵妇小姐,也有纨绔奴才,平民百姓。但是在这锦衣玉食、花团锦簇的人群中,却难得有侠义之人。如果认真算起来只有两个侠义之人,一个是刘姥姥,一个是贾芸。在这里,最让我欣赏的是贾芸。

红楼梦

何为侠义?我认为,路见不平,见义勇为谓之侠,知恩图报,匡扶正道谓之义。这两点,通观《红楼梦》,唯有刘姥姥和贾芸才当得起。

刘姥姥和贾芸遭际相似,都是依靠贾府来重振家业。但是刘姥姥是个农村妇女,依靠装疯卖傻博人一笑,讨人欢心。那些贵妇小姐从心里对她有成见,称之为“母蝗虫”。但刘姥姥在贾府事发后,变卖家产,义救王熙凤的女儿巧姐,当得起侠义二字。

相比之下,作为一个年富力强的男人,贾芸的表现要比刘姥姥要强的多。我比较欣赏贾芸的为人处事,在《红楼梦》的人物中,要说侠义作风,当以贾芸为最。

红楼梦

一、生在野草丛中的香草。

曹公给人物起名都有着深刻含义。贾芸的这个芸字,在字面可以认为是香草的意思。《淮南子·王说》中提到,芸草可以死而复生。因此,可见芸的生命力如何的旺盛。

贾芸其人,也和其名一样。父亲早丧,母亲守寡,虽然有着贾府子孙的名分,可家道已经败落。这个情况,我们可以看书中贾琏贾宝玉介绍贾芸时的口气,和他住的地方“后廊”,他的街坊是泼皮无赖倪二就可以略知一二。

贾芸为了家庭生计,也是四处奔波,到处求人。从贾琏敷衍他谋事,到他舅舅卜世仁对他的做派,就能够知道贾芸平常遭了多少白眼,受了多少闲气。可是,贾芸还是如同芸草一样,依然要靠自己的努力去重振自己的家业。

贾芸

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贾芸的几个优点。在贫困之时,一个人能够守住自己的底线,确实不容易。也只有这样的人才可能成功。

首先,是孝。书中没有描写贾芸如何对待他母亲的。但是,有一点就让我感到了贾芸对母亲的孝,对家庭的爱。贾芸去找他的舅舅卜世仁借钱,不但没有借到钱,反而被舅舅明里暗里的挖苦了一番。回到家里,书中写道,“见他母亲自在炕上拈线,见他进来,便问那去了一日。贾芸恐他母亲生气,便不说起卜世仁的事来,只说在西府里等琏二叔的,问他母亲吃了饭不曾。”

过去年少不懂事,看此处只是了了。现在再看这段,不由得泪从中来。好一个贾芸,在外受了气,为了怕自己母亲生气,只是独自咽到肚里。一个十八岁的人,竟然有如此孝心肚量,实在是可钦可敬。

第二个优点,是自己注重自己的日常形象。这个从书中我们也可以看出来,贾芸刚一出场,就是“斯文清秀”的形象。这四个字包含的内涵很多。

斯文,是长期文化学习的结果,是学识积累的外在表现,是有修养的特征。而清秀,是一个人家教的体现。外表整洁不但代表了外貌,也是代表了一个人的精神面貌。这些都不是一天就可以养成的。这说明了贾芸曾经受到过良好的教育,而且自己也是心智正派之人。这样的人到哪里一站,都是鹤立鸡群,难怪贾宝玉和红玉都对他一见就有好感。

贾芸

第三个优点,是自己注重自己的品行。孔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我们看到有多少人,把自己的堕落归罪为环境所迫。可自己就不问问自己,为什么会走向深渊?而贾芸却对自己要求很严,这从倪二对他的态度能够看出。倪二是很敬重贾芸的,作为一个泼皮无赖,能够敬重一个人,而且是斯文之人,可比登天还难。

这也说明了贾芸日常的为人处世的作风。虽然自己家道败落,身居平民窟。但是,大丈夫不坠青云之志,贾芸绝不随波逐流,去自甘堕落与人同流合污。有人评价贾芸是“金盆破了分量在”,因此,才会得到大家的敬重。

不过,虽然有了这些优点,只是一个人成功的前提。要想成功,还需要实际的历练。这就是情商的重要性了。

二、贾芸情商的体验。

人活在世上,靠的是什么?我的答案是头脑。有头脑,有机断之能,有智慧,有处事之才,就可以无中生有,干出一番事业。《红楼梦》里有一句话,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贾芸在这里,就给我们好好的诠释了这句话。

在《红楼梦》第二十四回《醉金刚轻财尚义侠 痴女儿遗帕惹相思》里,贾芸成为了这一回的主角。在这一回里,贾芸把他的情商优势发挥的淋漓尽致。

首先,他拜贾宝玉为义父,显示了贾芸随机应变,言辞伶俐的特点。

这个有搞笑的成分,本是贾宝玉的一句玩笑话而起。虽然贾宝玉还小着贾芸几岁,可贾宝玉的辈分是贾芸的叔叔辈,贾芸也就应允了。贾琏在旁边心知肚明,但也不点明贾芸的心思,只是向贾宝玉开句玩笑,“认儿子不是好开交的呢。”

从这件事我们就可以看到,贾芸的随机应变,言辞伶俐,讨人喜欢。在人际关系上,不让人讨厌是第一要素,这一点贾芸是做到了。而且贾宝玉虽然现在没有什么权力,但是,贾宝玉是贾府的嫡系子孙,总有掌权的一天。贾芸和他结好关系,对将来的发展总有好处。比起那些势利眼,现时去巴结的人高明不知几倍。这里就看到了贾芸的眼光。

贾芸和贾宝玉

第二点,贾芸心思灵活,判断分析能力极强。

在贾琏和贾芸的对话中,我们可以看到,虽然贾芸和贾琏的言辞不多,可贾芸心里稍加分析,就得到了他想得到的信息,并迅速决定了下一步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贾芸本来是来找贾琏谋事的,可是贾琏没有办成,于是推托是王熙凤求自己给了贾芹。还说有一个栽种花木的活,让贾芸等消息。

贾芸一听,寥寥几句,就把中间的事情分析得明白。一是,贾琏对自己的事情不上心,只是敷衍推脱。二是,贾府内的事情,贾琏并不当家,当家的人是王熙凤。三是,现在有一件栽花木的活还没有人干。有了这三个信息,贾芸立刻就决定了自己的方案。

第三点,贾芸心思细密,计划周全,做事果决,行事机断。

我们可以看到,贾芸一打定主意,马上就开始实施。他第一步先稳住贾琏,不让他向王熙凤提起自己谋事的事情,免得打乱自己的计划。

第二步,贾芸决定直接去求王熙凤,但是,与王熙凤关系不近,只有送礼。送礼需要资金,于是去求舅舅,不料碰了钉子。一看势力小人靠不住,抽身就走。巧遇醉金刚倪二,解决了资金问题。

第三步,要给王熙凤送礼,但不知道王熙凤的喜好。贾芸根据时令已近端阳节下,料定贾府需要采买香料药饵,便决定买冰片麝香去送给王熙凤。

贾芸和王熙凤

第四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贾芸赶到贾府中,待贾琏走了,便候着王熙凤出来,在路上和王熙凤谈事。王熙凤本没有理睬贾芸的意思,可经不住贾芸不卑不亢,恭敬奉承,短短几句话,句句说到王熙凤的心坎里。

再加上贾芸送的东西正好合用,不由得对贾芸刮目相看。在不经意之间,贾芸的差事便定了下来。

这一段文章不禁让人拍案叫绝。无中生有,贾芸凭着有限的信息,便办成了难以办成的事情。用现在的话说,这就是贾芸一个精彩完整成功的企划案。贾芸有才如此,何事办不成呢?

三、侠义心肠的贾芸。

贾芸不但自己才貌双全,而且大丈夫既能处世顶天立地,又可以低头做小,能屈能伸。但是,在书中对他的刻画不仅仅如此,也处处刻画出他有情有义的一面。

比如他对红玉,两人身世遭际相似,心有灵犀一点通。在不经意的邂逅,便一见钟情。两个人虽然处在封建礼教的高压之下,依然款曲暗通,最终有情人终成眷属,成为贾府中最幸福的一对伴侣。

贾芸还帕寄情思

而对于宝玉,虽然宝玉认他为干儿子是一句玩笑话,但是贾宝玉对他的善意,却令当时受尽白眼的贾芸感动终生。只是因为“冷暖时,只自知,金刚卜氏浑闲事。”他不图贾宝玉什么好处,倒是处处回报贾宝玉的这份善意。

不管是贾宝玉生病值班,还是给贾宝玉送白海棠,让贾宝玉他们开海棠社,贾芸都在一直默默回报着贾宝玉的善意。

在高鹗补写的后四十回《红楼梦》里,对贾芸的形象大肆歪曲,把贾芸写成一个下流堕落的人。但是,我们可以从《红楼梦》的脂砚斋的批注里,对原作中贾芸后来的作为可以窥探一二。

在二十四回中,总批里有,“【靖:“醉金刚”一回文字,伏芸哥仗义探庵。余三十年来得遇金刚之样人不少,不及金刚者亦不少。惜不便一一注明耳。壬午孟夏。】”

在二十四回中又有,“【庚辰侧批:孝子可敬。此人后来荣府事败,必有一番作为。】【该批:果然。】”

在二十六回的批注中又有,“【甲戌眉批:“狱神庙”红玉、茜雪一大回文字惜迷失无稿。[庚眉批多八字:叹叹!丁亥夏。畸笏叟。]】”

贾芸仗义探监

从这些批注中我们可以看出,在贾府后来破败之后,贾芸并非是象高鹗所写的那样落井下石,反而是另起了一番作为。如同他的名字一样,让很多人起死回生。我们可以看出,在贾家事败后,其他人都惟恐避之不及的情况下,是贾芸和红玉、茜雪一起去狱神庙探庵,救下了贾宝玉和王熙凤等人。

这个时候,贾芸等人的行为完全没有一丝一毫的功利之心,完全是出自自己的本意,在这些作为里大大写着一个情字和一个义字。

四、现实中的贾芸。

看罢贾芸,掩卷叹息。《红楼梦》里面有那么多人,锦衣玉食,花团锦簇,可事到临头,如同鸟兽散。只有寥寥几人,还是平时不被当权者看重的人,来收拾残局。这都说明了些什么?

象贾芸、红玉这样的人,虽然才貌双全,可因为地位的局限,被人所看不起。可到最后,还是他们知恩图报,因着落拓时他人的一点善念,挽救了这些人的命运,这又说明了些什么?

贾芸

我常常想,如果贾芸生活在现在是什么样子?我的脑海里总是浮现出那样一个人。这个人孝敬父母,尊重师长。这个人饱读诗书,处世灵变。这个人睿智清秀,面带微笑。这个人眼神和善,目光独到。这个人说话斯文有礼,让你如浴春风。这个人行动有条不紊,让你坦然放心。这个人不惧困难,机变百出。这个人侠义心肠,有情有义。

这样的人,我相信你在现实中是存在的。我也相信能够遇到你,我愿意成为你的朋友。

更多文章

  • 谁说宝玉无子嗣,干儿子贾芸可没白认,他代替宝玉完成了俗世责任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萌萌哒标签:贾芸,贾宝玉,宝玉,无子嗣,林黛玉,王熙凤

    众人皆知,四大名著《红楼梦》叙述了一个繁荣的家族逐渐没落的过程,一段封建背景下令人惋惜的爱情悲剧。《红楼梦》结局中贾宝玉虽已成婚,但却出家做了和尚,并无子嗣。但是贾宝玉还有个干儿子,就是贾芸。贾芸是贾府旁支,因宝玉随口的玩笑话,认了宝玉为父,但实际上要比宝玉年长几岁。虽说是父子,但是贾芸和贾宝玉的命

  • 贾芸:只是荣国公的落魄玄孙,为什么会得到曹雪芹空前的关注?

    历史解密编辑:君笺雅侃红楼标签:曹雪芹,贾芸,荣国,贾宝玉,林黛玉,贾琏

    贾芸是贾家分支第五代的落魄子弟,父亲去世后,孤儿寡母守着一点产业生活,家境很是窘迫。然而就是这样一个人物,却得到曹雪芹十分关注,给了他连续数回的大篇幅描写。这个殊荣,可是贾蓉都没有的。那么,贾芸为什么如此受青睐?这要从贾芸的身世讲一讲。(第二十四回)只见旁边转出一个人来,“请宝叔安”。宝玉看时,只见

  • 王熙凤一向清高自傲,为何穷小子贾芸用15两银子,就“拿下”了她

    历史解密编辑:阿乐聊文史标签:贾芸,贾宝玉,贾琏,王熙凤,贾府

    在整部《红楼梦》之中,曹雪芹先生为我们刻画了一个又一个生动而又具体的人物,柔弱的林黛玉、玩世不恭的贾宝玉,以及温良恭让的薛宝钗。但如果要说整部小说最出彩的人物,我想一定是非王熙凤莫属,风光时整个贾府都在她的掌管之下,落魄后她却只能以破席卷身,被草草葬在了乱坟岗之中。王熙凤巨大的人物处境落差,也正好是

  • 解开贾蔷被分家的难言之隐,贾珍要避嫌的,并不是乱七八糟的丑闻

    历史解密编辑:君笺雅侃红楼标签:贾珍,贾蔷,贾蓉,贾敬,曹雪芹

    贾蔷是宁国公的正派玄孙,也就是宁国公其他儿子的重孙子。因为父母双亡,从小被贾珍抚养长大视如亲生。不想宁国府奴才造谣诟谇,传出很多难听的话。贾珍为了“避嫌”就给他分了房子,搬出宁国府自立门户了。不过,这里边最值得探究的不是绯闻,而是贾蔷父母双亡,为什么由贾珍抚养?贾珍要避什么嫌疑?看看原文怎么说。(第

  • 贾蔷买一只雀儿替龄官解闷,为何反惹得龄官大怒?

    历史解密编辑:史小趣标签:贾蔷,宝玉,黛玉,戏子,贾府,龄官,蒋玉菡,中国古文献

    在中国古今的文学作品、甚至是生活中,“笼中鸟”是一个非常普遍的意象,象征着失去自由的人。在《三国演义》第二十一回,刘备就曾对关羽、张飞说过:“吾乃笼中鸟、网中鱼。此一行如鱼入大海、鸟上青霄,不言屣网之羁绊也。”龄官的贾府买来的小戏子。《红楼梦》中有另一个戏子叫琪官,大名蒋玉菡。蒋玉菡是忠顺王府的戏子

  • 贾蔷一个贵族公子,为什么能看上戏子龄官?原因在林黛玉的身上

    历史解密编辑:菜就关起来标签:林黛玉,贾蔷,贾宝玉,黛玉

    《红楼梦》里的贾蔷,是宁国府中的正派玄孙,父母早亡,从小跟着贾珍生活。龄官却出身不明,清朝的三代九流中,戏子属于下九流之列,与乞丐和娼妓是一个档次的。有人就问了,贾蔷一个贵族公子,为什么会喜欢一个戏子呢?有学者表示,两人能走到一起的原因很多,但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出在林黛玉身上。首先,龄官如黛玉一样漂亮

  • 宁国府所有人都不干净吗?贾珍作践儿子贾蓉,为啥却溺爱贾蔷

    历史解密编辑:姜子说书标签:贾蓉,贾珍,贾蔷,贾敬,宁国府,秦可卿,中国古文献

    题:宁国府所有人都不干净吗?贾珍对贾蓉的态度很奇怪,他对贾蔷的态度更奇怪!文/姜子说书青埂峰下一顽石,曾记幻相并篆文,月旨石见《石头记》!荣即华兮华即荣,木石前盟西堂主,胭脂染就《红楼梦》!声能两歌手两牍,两鉴风月两生花!以诗传史石上墨,谁识画眉昭风流?女儿未嫁将未降,末世忠义明闺阁!先时名号通灵玉

  • 龄官和贾蔷:蔷薇花下的爱情,注定了是一场悲剧

    历史解密编辑:少读红楼标签:贾蔷,林黛玉,贾宝玉,蔷薇花,爱情

    龄官是梨香院十二个女戏子之一,是为了迎接元春回贾府省亲,特地从姑苏买回来的。而办这个差使的,便是美男子贾蔷。可能,也就是在那个时候,贾蔷与龄官互相看对眼了。就像贾宝玉与林黛玉,初次见面,就有似曾相识的感觉,从此眼里再也没有过旁人。龄官虽然只是一个小戏子,却生得十分出众,面薄腰纤,眼颦秋水,袅袅纤纤,

  • 贾珍和贾蔷交往怕人说三道四,为何与秦可卿爬灰却不怕人嚼舌头?

    历史解密编辑:爱写作的老于标签:贾珍,秦可卿,贾蔷,贾蓉,贾琏,焦大

    贾敬含着金钥匙出生后,结婚生子,成为贾家一族的族长后,享尽荣华富贵。想想好日子有可能随着年纪渐老最终逝去,人生短短一瞬太愧对人生,于是有了帝王们的想法——幻想着长生不老。这个想法一旦形成,便很快疯长成为参天大树。于是贾珍决然出家修道,把偌大的家业和尘世是的俗事一古脑交给儿子贾珍。家里没有了“掌舵人”

  • 面对贾瑞的纠缠,王熙凤为何不告诉贾琏,却叫贾蓉和贾蔷帮忙

    历史解密编辑:木槿读书标签:贾琏,王熙凤,贾蓉,贾瑞,贾蔷,贾珍

    在贾琏偷偷娶尤二姐之前,王熙凤和贾琏两个小夫妻还算恩爱。周瑞家的送宫花,听见两人在房中说笑,这是他们的日常。林如海去世,贾琏陪林黛玉回家,王熙凤心中挂记贾琏,亲自打点大毛衣服,和平儿一起检点,并再三嘱咐同行的下人昭儿“小心服侍,不要惹他生气,劝他少吃酒”。等到贾琏回家,正逢元春封妃,王熙凤对贾琏开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