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多铎在扬州杀红了眼,多尔衮:你快回吧,要不咱刚入关就得出关了

多铎在扬州杀红了眼,多尔衮:你快回吧,要不咱刚入关就得出关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开心一点桥 访问量:2706 更新时间:2024/2/10 20:06:17

清朝入关,是件筹谋了很久的事,久到他的政权在进入中原之前只经历了努尔哈赤,皇太极两代人,而这两代人都为达成这个目的废寝忘食——

1644年,满蒙军队由盛京出发,准备跨过山海关,直入北京。时年,后金首领皇太极已经亡故,坐在皇位的是年仅六岁的福临,即顺治,而真正带领八旗的人是睿亲王多尔衮,以及他的同胞兄弟阿济格多铎

这次大军向中原进发,特意保留下三分之一的兵力仍旧囤积在故都以备不时之需。行至中途时,忽然得到消息:李自成的大顺部队已经率先攻进皇城,而大明的崇祯皇帝自缢煤山。情况的突变并没有令多尔衮乱了阵脚,他快速调整策略,由攻打大明变成讨伐李自成。

就这样,明明是外敌入侵,一打上“正义之师”的旗号,接下来的步伐就顺利的多,明末将领有的见国家已亡,又不想投降大顺的,也就顺势归顺了清军,当然这是少数,但有个吴三桂足矣。

吴三桂的投降对清军的胜利起到了关键作用,同年四月份,由吴三桂与多尔衮两面夹击汇合了约十八万骑兵在山海关外大败李自成,不久对方弃城逃走。在这场战役里,多尔衮还使了一计:先让吴三桂的明军与李自成血战,清军坐山观虎斗,就在双方陷入胶着,疲敝不堪时,多尔衮领着一直精锐部队加入战斗,打了对方一个措手不及,同时吴三桂也死伤惨重。

进入北京,只是大清万里征程的第一步,剩下更加艰巨的任务是追击反军,平定全国。为此,多尔衮派出了自己的得力助手多铎。

多铎是努尔哈赤第十五子,母亲与多尔衮的母亲为同一人,即大妃阿巴亥。努尔哈赤去世时,多铎年仅12岁,尚不是一旗之主。不久之后,阿巴亥被迫殉葬,因此多尔衮对于他来说是如同父母的存在,情谊更是比一般兄弟深了数倍。多尔衮掌权后,多铎与阿济格成了左膀右臂,征战沙场,立功立威,不在话下。

1645年,明末将领史可法被清军打的溃败扬州,多铎率军从亳州,徐州两路夹击,将扬州围得水泄不通。史可法急忙写信给南明政权请求援兵,然未得回信。多尔衮遂令多铎招降,但城中无论百姓还是士兵拒不投降,不出一月,明军断水断粮俨然成一垂死挣扎的困兽。多铎率军杀进扬州,史可法等人皆阵亡,尸身都找不到,多铎又纵容清军屠城,老百姓死伤无数,因为太过惨痛,连续十日之久,这件事被历史称为扬州十日。

然而,越是屠杀老百姓就越是反抗,这是自古以来开国帝王的大忌。刘邦想到了这一层,所以约法三章,以安民心,有的暴君不在乎平民,最后终被推翻。多尔衮深知其中厉害,况且当时他手中能够支配的士兵不过20万,长久耗在扬州,不利于南方统一。有人唱红脸,就要有人唱白脸,就在僵持不下之际,多尔衮做出一个决定:将多铎撤回,换上汉人降将洪承畴

洪承畴,福建泉州人,万历年间中过进士,从此走上仕途。明朝末年,农民起义频频爆发,他因为镇压有功而升任巡抚、陕西总督。1642年,皇太极在松锦会战中大败明军,彻底扭转局势,洪承畴也被俘虏,从那以后开始为清朝做事。

多尔衮派洪承畴前去南方的目的已经很明显了:因为他是汉人,又曾经是明朝的重臣,所以与老百姓更有共鸣。利用他的同理心,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安抚扬州军民。果不其然,洪承畴到达现场之后,没几日就有收效,老百姓的反抗声音没有那么大了。

在人们的印象中,多尔衮是个出色的军事家,还与孝庄有些香艳的绯闻,殊不知,他还是个大政治家,深谙人心。就说临阵将多铎撤回,做的恰到好处。清军在扬州杀了那么多人,如果多铎还待在那里,估计要不了多久,整个南方就要起来反抗。到那时候,清军恐怕刚刚入关,就要出关了吧。

后记:多铎下场不太好,英年早逝,只活了36岁,死于天花。不过即便他活下来了,多尔衮死后,顺治也未必会善待他,毕竟顺治把多尔衮的坟都挖了。

更多文章

  • 排行十五的多铎,为何被称为“十王”?他的成就全靠多尔衮?

    历史解密编辑:水中月眼前人标签:多尔衮,多铎,皇太极,努尔哈赤,贝勒,阿济格,代善,莽古尔泰,军事制度,国防政策,小说家,军事政策

    多铎,清太祖努尔哈赤第十五子,阿济格、多尔衮的一母同胞,因为哥哥多尔衮的庞大影响和其极富传奇色彩的人生,多铎似乎被完全淹没在历史长河之中不被人熟知。做为努尔哈赤的儿子,多铎排行十五,但人们为何又称其为“十王”呢?做为清初八大铁帽子亲王之一,多铎在生前身后的盛誉和美名是不是全都仰赖权势滔天的摄政王多尔

  • 清史:多铎36岁病逝,带走多尔衮称帝的希望

    历史解密编辑:知书少年很达理标签:多尔衮,多铎,阿济格,亲王,努尔哈赤,摄政王,皇太极,皇帝,清史,军事政策,小说家,国防政策,军事制度

    1649年,豫亲王多铎病逝,年仅36岁。多尔衮大哭,匆忙带兵从大同返回,身着素衣进入京师,扶柩痛哭,兄弟之情可见一斑。多尔衮奋斗一生,手握重兵,却无缘继承大统,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多铎英年早逝,带走了多尔衮称帝的希望。多铎,努尔哈赤的第15子,骁勇善战,深受父亲喜爱。努尔哈赤时代,多铎的地位比兄长多

  • “扬州十日”是文人的虚构?来看多铎乘血屠扬州之威,迫降南京城

    历史解密编辑:萌宠不求人标签:多铎,左良玉,马士英,左军,弘光

    其实,四月初二日史可法从南京城郊的燕子矶返还扬州之时,左良玉部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巨变。且说,四月初一日,左良玉兵至九江,盛情邀请驻节于九江的“总督江楚应皖等处剿寇事务”袁继咸到舟中相见。左良玉这么做的目的,是想说服这位朝廷大员和自己一起前往南京,使自己的行动更具正义性。见了袁继咸,他便从衣袖中取出

  • 皇太极上位后,为何提拔多尔衮、多铎?后来又为何要离间他们?

    历史解密编辑:年华名人汇标签:多尔衮,皇太极,多铎,阿济格,努尔哈赤,亲王,代善,贝勒,军事制度,金庸笔下角色,小说家

    在清朝建立之初的清太宗皇太极执政时期(包括后金时期),皇太极跟多尔衮、多铎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严格来说,多尔衮、多铎俩兄弟跟皇太极有杀母之仇,他们的生母,大妃阿巴亥是被以皇太极为首的四大贝勒逼迫殉葬努尔哈赤的。虽然阿巴亥的死在《清太祖实录》中记载的是努尔哈赤遗言要求的:“俟吾终,必令之

  • 皇太极逼死阿巴亥,为何不连其儿子,多尔衮多铎一同除去

    历史解密编辑:花萃谈谈标签:阿巴亥,多尔衮,皇太极,多铎,代善,努尔哈赤

    公元1626年,后金大汗努尔哈赤病重,在临终之前,他召见了自己的大妃阿巴亥。也正是因为努尔哈赤临终前,见了阿巴亥一面,且又没人知道,两人说了什么。为了保险起见,以代善为首的四大贝勒,便以殉葬的名义,逼死了阿巴亥。之后,代善等人拥立皇太极坐上大汗之位。既然皇太极已经逼死阿巴亥,为何不连其儿子,阿济格、

  • 史可法无能,导致扬州城陷落,多铎乘取扬州之威,迫降南京城

    历史解密编辑:宠到家了标签:多铎,史可法,左良玉,马士英,弘光

    其实,四月初二日史可法从南京城郊的燕子矶返还扬州之时,左良玉部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巨变。且说,四月初一日,左良玉兵至九江,盛情邀请驻节于九江的“总督江楚应皖等处剿寇事务”袁继咸到舟中相见。左良玉这么做的目的,是想说服这位朝廷大员和自己一起前往南京,使自己的行动更具正义性。见了袁继咸,他便从衣袖中取出

  • 很多人一直回避的话题:多铎按照规定拿走范文程的老婆并不算是抢

    历史解密编辑:毛迪说教育标签:多铎,和珅,后金,亲王,范文程,多尔衮

    范文程和他的“后代”一直都在避讳一个话题:自称范仲淹十七世孙的范文程,投靠后金之后得到了一个什么身份?其实也不怪范文程后人避讳,因为那地位太低了,以至于低到连清世祖顺治皇帝福临都觉得不好意思,帮他花一万两银子“赎身”。赎身之后,范文程的老婆女儿才不用担心被主子拿去“使用”了——按照后金的规定,多铎的

  • 王多尔衮当初为何放弃篡位称帝?多铎之死或粉碎了多尔衮的皇帝梦

    历史解密编辑:循迹故事汇标签:多尔衮,多铎,皇帝,顺治,摄政王,军事制度,金庸笔下角色,小说家,国防政策

    九五之尊的皇帝一直以来受到百官的臣服,万民的景仰,古来历朝历代有多少的人想要爬上这个高位,杀父篡权、害兄夺位,皇帝的宝座背后是成千上万的尸骨堆积而成的。无论是垂帘听政,还是挟天子以令诸侯,都是想要将属于皇帝的权利牢牢地攥在自己的手里。多尔衮是清朝的摄政王,当时的皇帝是年幼的顺治皇帝,那时的多尔衮可谓

  • 多铎:一生大落大起,为满清立下的功劳可不比多尔衮小

    历史解密编辑:公子霜尘标签:多铎,代善,贝勒,满清,多尔衮,皇太极,阿济格,小说家,努尔哈赤,慈禧太后

    公元1643年八月里的一天,空气中弥漫着一股肃杀之气。原本代表两白旗的阿济格、多铎准备推举多尔衮继任汗位,可见到两黄旗包围了崇政殿,加之代善的两红旗以及济尔哈朗的镶蓝旗态度不明,多尔衮变得犹豫不决。这下多铎急了,当即表示“若不允,当立我”。相较于哥哥多尔衮,名声不显的多铎,此番跳出来表态是否够格呢?

  • 屠杀汉人80多万,还公然抢大臣妻子,开国王爷多铎到底有多可怕?

    历史解密编辑:循迹故事汇标签:多铎,皇太极,多尔衮,努尔哈赤,范文程,亲王

    屠杀汉人80多万,还公然抢大臣妻子,开国王爷多铎到底有多可怕?他是魔鬼刽子手,更是历史上有名的荒唐王爷,他就是爱新觉罗多铎,你知道历史上的多铎战斗力有多强?现在的北京协和医院就是豫亲王多铎的王府,据说王府底下藏着大量的金银财宝,协和医院也是用了这一笔财宝购置了一批最先进的医疗设备,这让协和医院也成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