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王朝在唐太宗李世民的治理下,日益繁荣昌盛。大唐王朝的强盛,引起众多周边少数民族政权的羡慕,他们不但向往唐王朝的富庶,也迫切希望学习唐王朝的先进文化,于是纷纷向唐朝求婚,希望唐太宗能将公主嫁给他们。不过大唐的公主身份尊贵,不是谁想娶就能娶的到的,来求婚的人很多,之间又相互竞争,就难免闹出矛盾。有两个少数民族政权的国王为了迎娶大唐公主闹出矛盾后,竟然调动军队打起仗来,其中一位就是历史上鼎鼎大名的松赞干布。
松赞干布接连三次向大唐求婚松赞干布13岁就继承了吐蕃赞普之位(吐蕃是指今天的西藏,赞普相当于国王),短短数年时间,松赞干布带领吐蕃大军东征西讨,在青藏高原建立起一个强大、统一的吐蕃王朝。当17岁的松赞干布知道中原地区有一个强大的唐王朝,很多少数民族政权络绎不绝向唐王朝求婚,其中少数幸运者已经成功迎娶到唐朝公主时,松赞干布动心了。第一次向大唐求婚自觉英明神武的松赞干布觉得那些不入流的小国,都能娶到唐朝公主,自己岂能落在他们后面,于是在公元634年,第一次派遣使者到长安(西安),请求迎娶大唐公主。之所以说第一次,是因为唐朝的公主可不是一次求婚就能娶到家的。唐太宗听了吐蕃使者的请求,第一反应就是不同意。不过为了照顾一下吐蕃使者的情绪,也为了表明大唐的友好,唐太宗表示愿意派使者到吐蕃进行回访,顺便了解下吐蕃的风土人情后再行商议。
第二次向大唐求婚大唐使者到吐蕃后,受到松赞干布的热情接待。恰在此时,突厥和吐谷浑的使者也到了长安,向大唐求婚。松赞干布坐卧不安,唯恐去晚了,公主都被别人娶走了,于是赶紧派吐蕃使者和大唐使者一起上长安,第二次向大唐求婚。吐蕃使者第二次求婚的结果是,唐太宗依然不同意,但与此同时吐谷浑使者求婚,唐太宗却答应了。这下吐蕃使者可犯难了,同样是来求婚,人家吐谷浑的使者成功了,自己却失败了,这明摆着是自己办事不力,回去如何向松赞干布复命,搞不好自己小命不保。情急之下,这名吐蕃使者竟然想出了个嫁祸于人的馊主意。求婚失败,吐蕃使者嫁祸于人回到吐蕃后,这名使者竟然向松赞干布说,本来唐太宗已经答应了吐蕃的求婚,可是吐谷浑使者却从中作梗,编造散步谣言,说吐蕃的坏话,结果大唐皇帝改变了主意,把本来要嫁给吐蕃的公主许配给了吐谷浑。听了使者的话,当时年仅20岁,血气方刚的松赞干布大怒,吐谷浑居然在背后干这种见不得人的勾当,敢把我的媳妇抢走,揍他。因为迎娶公主,两个王子率军开战于是松赞干布调动几十万大军直扑吐谷浑而来,吐谷浑可汗诺曷钵刚娶了唐朝公主,高兴劲还没过,吐蕃就打来了。吐谷浑当时国小势弱,怎么抵得住吐蕃,于是赶紧派使者去向松赞干布解释,说这事是误会,以求化干戈为玉帛。松赞干布当时正在火头上,根本不听吐谷浑的辩解,率领大军朝着吐谷浑一顿猛揍,打得吐谷浑丢盔弃甲、溃不成军,吐谷浑可汗只好带领残兵败将逃往青海湖以北避难。将吐谷浑暴揍一顿后,松赞干布还觉得不过瘾,顺便又把吐谷浑旁边的党项、白兰给两个羌族部落给痛打一顿,打得这两个部落的人四下逃命。
第三次武力向大唐逼婚屡战屡胜,使松赞干布骄傲起来,唐朝凭什么把公主嫁给吐谷浑,不把公主许配给我,这分明是看不起我,干脆攻下唐朝城池,让唐朝皇帝知道我吐蕃不是好惹的,自然就会把公主嫁给我。于是松赞干布一边准备攻打唐朝,一边派使者第三次前往长安求婚。公元638年,松赞干布率20万大军围攻松州(今四川松潘一带)。没想到一路攻城掠地的吐蕃大军,在松州却遇到了麻烦,接连猛攻十几天,却始终攻不下松州城。吐蕃大军攻打松州的消息传到长安,唐太宗大怒,立刻派吏部尚书、大唐名将侯君集率兵5万前去救援。当时吐蕃大军正在围攻松州,松州城内的唐军在苦苦坚守,吐蕃军队气势正盛。侯君集命左武卫将军牛进达为先锋,星夜驰援松州。牛进达赶到松州时正是夜晚,唐军趁着夜色向吐蕃军队发起猛攻,一下斩杀吐蕃军一千余人,吐蕃军队顿时大乱,唐军越战越勇,把吐蕃军队打得七零八落。松赞干布这下算是认识到唐军的厉害,再不敢轻视唐朝,再加上已经先后有8名吐蕃大臣自杀,请求松赞干布撤兵。松赞干布在唐军和内部双重强大的压力下,只好命令撤兵。诚心认错,松赞干布第四次向大唐求婚冷静下来后,松赞干布觉得自己实在是太鲁莽了,不该轻易与大唐为敌,于是立即再次派遣使者到长安,一是向大唐请罪,二是第四次向大唐求婚。公元640年,唐太宗看到吐蕃已经认错,并且诚心向大唐求婚,就不计前嫌,大度的同意了吐蕃的请求,将江夏王李道宗16岁的女儿封为文成公主,许配给时年23岁的松赞干布。经过长达7年,四次求婚,前后与吐谷浑、党项、白兰、唐朝作战的松赞干布,终于娶到了梦寐以求的大唐公主,抱得美人归。
参考文献:《中国通史》,《史记》,《旧唐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