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松赞干布去世后,文成公主为何宁愿寡居三十余年也不回到唐朝?

松赞干布去世后,文成公主为何宁愿寡居三十余年也不回到唐朝?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史说天下 访问量:2722 更新时间:2023/12/7 21:33:53

唐朝时,文成公主嫁入吐蕃,为早期的藏族人民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优秀的大唐文化。作为古典时期汉藏友谊的桥梁,文成公主的故事至今仍是我们茶余饭后所热衷的谈资。

据史料记载,文成公主嫁入吐蕃是在贞观十五年,也就是公元641年。而在她嫁入吐蕃国的九年以后——650年松赞干布去世。在松赞干布死后的三十年间,文成公主没有选择回到故乡大唐,而是继续留在西藏地区,与吐蕃各民族生活在一起,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从汉代灭亡以后,晋朝早期一直处于内耗严重的状态,在大汉四百年国祚的光芒下,晋朝在历史上的存在感本就微乎其微。到了晋代后期,又有许多来自中亚的游牧部落开始了对中原王朝的侵袭,这种动乱与民族大融合一直持续隋唐才得以结束。

大唐在李世民的手里不仅完成了汉地十八省的大一统,还神威远镇。让中亚、草原、西藏等地区的周边少数民族全部俯首称臣,心甘情愿尊为“天可汗”。

大唐立国后,依旧沿袭了隋朝起对周边各民族的羁縻政策,用和亲作为改善各民族关系的纽带。

赞普是吐蕃国最高的领导者。隋朝开皇年间,吐蕃的弄赞就已经成为了吐蕃地区的赞普。吐蕃把首都定在了牂牁西面的疋播城,相当于现在的琼结雪,到了大唐初期,吐蕃政权建立已有五十多年。

松赞干布继任赞普后迅速平定了吐蕃的叛乱,一统诸部,他把都城迁到了逻些城,吐蕃转而开始向外扩张。陆续吞并了好几个小国家,松赞干布已经坐拥几十万大军,成为了西藏地区的霸主,连当时的党项人、吐谷浑部、白兰羌部以及周遭的西域诸国全都对他十分畏惧。

公元634年,松赞干布已经成为一方之雄。由于对大唐不够了解,便派了一位使者来大唐参观。依据对待各民族的礼节,吐蕃的使者被大唐的礼部好生接待了一番。吐蕃使者回去后对着松赞干布赞不绝口,仿佛自己到了人间仙境,从此松赞干布开始对大唐有了认知。

过了没多久,松赞干布打听到原来得到大唐的公主下嫁,已经成了大唐周边的一种潮流。邻居吐谷浑与突厥都抢着求娶大唐的公主。松赞干布作为吐蕃国主,如果没有娶到大唐公主,那岂不是太没面子,因此在636年,松赞干布再次派了使者,带了许多金银来到大唐求婚。

在松赞干布的盼望中,使者终于回来了,公主却没有来。

使者对松赞干布说:大唐对我招待极好,本来我差一点就能求到一位公主了,结果正巧碰到了吐谷浑的首领去大唐朝拜,吐谷浑首领用了离间计,说咱们钱给的少了,这点金子娶不到公主。大唐皇帝又不太听得懂吐蕃话,我们交流起来十分吃力。直到后来我才知道娶公主要排队,大食、突厥、天竺、吐谷浑等国家的求婚使者太多,而且还有高昌、龟兹、石国等西域诸国等着来大唐朝见,最终这事没办成。

松赞干布听后大怒,立刻带着吐蕃军队攻打了吐谷浑,打完吐谷浑还不解气,又攻打了白兰部和党项人。最后松赞干布还是不甘心,他认为觉得自己好歹是西方强大部族的首领,大唐竟然连一位公主都不肯嫁,实在太过难堪。松赞干布决定再次派了一位使者来到大唐,使者献上一副铠甲,对唐主李世民说:你不嫁我公主,我可要深入大唐攻过来了。

大唐依旧没有理会。

松赞干布大果然带着二十万大军袭取松州。唐太宗一见吐蕃国真的要打仗,立刻派了礼部尚书侯君集出任行军道大总管,督军讨伐吐蕃。

吐蕃与大唐之间的战斗打了几年,大唐源源不断的兵力让松赞干布越打越心惊。加上当时的吐蕃国生产落后,物资更难以为继。身边的大臣见状纷纷劝他赶快撤退回吐蕃老家算了,结果松赞干布不纳,仍旧决定继续战斗。最后大臣们没有办法,自杀了七八人,松赞干布终于服了软,选择撤兵。

公元641年,国主松赞干布放下了自己的骄傲,这次他派遣了吐蕃第一聪明人禄东赞来到大唐,禄东赞奉上黄金五千,承认了两国开战的错误,并表示依旧希望大唐赐下一位公主。

唐太宗李世民临御以来,对周边的少数民族部落一贯秉着羁縻态度。能不打最好,大家和睦相处,共同发展才是上策。见到松赞干布的态度诚恳以后,李世民终于答应了松赞干布的请求。

李世民找了一位“远支宗女”,即一位李姓的远亲,将她封为文成公主,赐给了吐蕃。

在当时的历史时期,大唐能够许诺给少数民族一位公主,简直有无数的好处。这不仅仅是荣耀,还代表着与世界上最先进、最强大的国家进行多方位的深刻的交流与对话。

在为文成公主安排嫁妆时,大唐准备了三百多部佛教经典,黄金鞍、白玉蹬等六百多种奇珍异宝,至于医疗、工艺类的典籍文献林林总总不计其数,事物还在其次,这么多珍贵的工匠技术流入吐蕃,无疑为藏区的百姓带来了很大的改变。

据《新唐书》记载,公元641年,江夏王李道宗成为钦点的文成公主使者,护送着工匠、侍女等大队人马一路到了吐蕃方面准备的河源王筑馆,等待松赞干布的迎亲。

大喜过望的松赞干布见到李道宗,坚持以晚辈“女婿”的礼节相迎。在亲眼见到大唐仪仗之后,松赞干布又变得“缩缩愧沮”,口中不住地称赞大唐物华人杰,服饰之美,礼节之周,实在是吐蕃国所不敢想象的。

文成公主就这样在吐蕃人民的夹道欢迎之中,带着大唐的文化与友谊来到了西藏。

刚到吐蕃时,文成公主发现吐蕃国民喜欢用一种叫“赭”的红色颜料涂抹在脸上做装饰,她有些不适应,松赞干布立刻下令全国不可以再涂面。不仅如此,吐蕃国上下都开始以“华风”为时尚的风向标。各个豪门弟子争相学习《诗》、《书》,还要专门聘请儒学的老师来指教。

在嫁入吐蕃的几十年中,文成公主成为了汉藏文化交流的纽带。吐蕃国由于文明时间较短,还没有形成自己的文字,文成公主便辅佐松赞干布建立了藏文字母。

文成公主将小麦、青稞等高产耐寒作物带到吐蕃,改良了西藏人民的农业结构。她还教吐蕃国民如何种桑、养蚕和缫丝。吐蕃国上下因为文成公主的到来而欢呼。他们发自内心地感激这位带来了新的生活方式的伟大女性。

在文成公主为吐蕃人民渐开风化的时间里,大唐与吐蕃的地缘政治也因为这段婚姻处在蜜月期。

禄东赞是一个机敏的大臣,有一天李世民讨伐高丽归国,禄东赞就上书称赞说:“陛下平定四方,天下都在您的掌握之中,您冲锋陷阵的速度,就是大雁也比不上啊,鹅和大雁是一样的,臣特地为您铸造了一只七尺高的金鹅来献给您。”

王玄策出使西域,被中天竺所困,王玄策辗转找到松赞干布借兵,松赞干布闻讯拍案而起,不仅解了王玄策之急,还将敌人绑缚到长安,成就了王玄策“一人灭国”的美名。

太宗薨后,唐高宗继位。松赞干布则上疏说:“陛下刚刚即位,恐怕有不愿臣服的人,只要您开口,我立刻派兵去与您一同讨伐他们。”高宗皇帝再次赏赐给了吐蕃蚕种、酿酒工艺以及各样工人。

到松赞干布身死,由于他没有儿子,吐蕃就拥立了松赞干布的孙子来继承王位,禄东赞来做丞相辅佐,这时文成公主依旧在为吐蕃和大唐的友谊而做着自己的努力。

直到禄东赞去世以后,吐蕃和大唐的关系才起了变化。禄东赞一死,他的儿子钦陵开始专权,在钦陵吐蕃执政时,将大唐的使者陈行焉羁押在吐蕃整整十年,致使陈行焉客死异乡。后来吐蕃每年都要侵扰大唐边关,将大唐的诸羌羁縻十二州一一破尽。

不仅如此,钦陵还要欺压吐蕃国的最高领导赞普一族,在他的恶劣影响下,汉藏两族维持的友谊也随之告罄,文成公主也被限制了自由。

公元680,永隆元年,文成公主死在吐蕃国,此刻的吐蕃与大唐之间已经连年征战,安西、河湟一带战火涂炭,但文成公主是汉藏两族共同敬慕的一代贤人,因此吐蕃允许了大唐使者前往吊唁,在此期间,陈行焉的灵柩则得以返回故土。

到了武则天时代,大将王孝杰才击败吐蕃,恢复了西域四镇的荣光,大唐对吐蕃的用兵取得了短暂的优势,不过此后仍然时战时和,大唐与吐蕃之间的恩怨直到安史之乱时期还未终结。而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两人所创造的汉藏佳话,再也无法重现了。

一千多年前的吐蕃还是苦寒之地,乌海之阴盛夏尚且积雪,文成公主的仪仗路过青海时,感慨自己与故乡的距离越来越远,不由得泪流满面。传说她的哭泣声被青海湖畔的一条河所感,竟然发生了“天下江河皆东去,唯有此水向西流”的奇景。这位伟大的汉族女子用自己的母爱襟怀为汉藏几千年的友谊做出了无与伦比的贡献,纵然身已腐朽,但在拉萨城,高耸矗立的布达拉宫依然默默诉说着这一千多年以前的动人故事。

更多文章

  • 松赞干布去世后,文成公主为何宁愿守寡30年,都不回唐朝?

    历史解密编辑:去闻历史标签:李治,皇帝,李世民,松赞干布,文成公主

    赞蒙文成公主由噶尔东赞域松迎至吐蕃之地。及至羊年(683年)冬,祭祀赞蒙文成公主。——《敦煌吐蕃历史文书》据《敦煌吐蕃历史文书》记载,松赞干布是吐蕃王朝第33任君主,在位20多年,死于唐高宗元年。因为娶了文成公主,所以被唐太宗封为西海郡王。由此可见,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之间,是典型的政治婚姻。大唐需要

  • 松赞干布病逝,大唐接文成公主回中原,为何她却在吐蕃寡居一生?

    历史解密编辑:明史官标签:松赞干布,文成公主,吐蕃,李世民,中原

    公元650年,松赞干布病逝,与他相守9年,无儿无女的文成公主孤独无依,日日泪流。大唐派使臣接她回中原,为何她却在吐蕃寡居一生?公元634年,松赞干布统一西藏,建立了吐蕃王国。他仰慕大唐的繁华盛世,一心想娶大唐公主为妻,却被唐太宗婉拒。松赞干布很窝火,率兵向靠近中原的少数民族发起进攻,直逼大唐松州。大

  • 松赞干布去世后,文成公主为何宁愿寡居三十余年也不回到唐朝

    历史解密编辑:二哥谈事标签:松赞干布,文成公主,唐朝,李世民,皇帝,王朝

    封建时期女子地位不高,在一些特殊时期,边疆地区游牧民族经常骚扰中原,为了寻求和平,中原王朝也会送女子与她们和亲,以维持短暂的和平。在唐朝时期,和亲这种情况也经常出现,但不同于汉朝。唐朝的和亲则是由游牧民族多番请求,希望得到大唐王朝的庇佑,文成公主就嫁给了松赞干布,但是在对方去世之后,她宁愿在那里守寡

  • 文成公主真是妾吗?她和同为松赞干布妻子的尺尊公主,谁地位高

    历史解密编辑:小落的娱乐记标签:文成公主,松赞干布,李世民,王朝

    为了避免各国之间的战争,促进文化之间的交流,多数国家会有一种和亲的政策,而皇帝自然不愿意让自己的亲生女儿去吃这种苦,这个任务自然就落到了皇室公主的头上,文成公主就是这么一位政治的牺牲品,在她之前吐蕃王有不少的妻子陪伴左右。这样看来文成公主的地位自然高不了,可是事实果真如此么?这就不提到一位来自尼泊尔

  • 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后守寡31年,晚年真的靠装疯卖傻苟活吗?

    历史解密编辑:凝视他呀标签:松赞干布,文成公主,李世民,唐玄宗,唐朝

    第一次知道文成公主的时候,还是小的时候看的电视剧。在电视剧中将文成公主作为文化交流的传播者,可是评价颇高的,尤其是当时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时,两个人虽然是和亲,但是松赞干布在看到文成公主后,也是很满意的,两人可谓是两人两情相悦,电视剧中两个人的结局美满,令人羡慕。然而,童话故事里的爱情都是骗人的,就

  • 松赞干布去世,文成公主为何宁愿寡居吐蕃三十余年,也不回唐朝?

    历史解密编辑:思思段子手标签:松赞干布,文成公主,吐蕃,唐朝,李道宗,吐谷浑

    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的故事,一向被作为唐朝和吐蕃友好的一段佳话,广为传颂。但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这对夫妻实际上只共同生活了九年,松赞干布就去世了,此后文成公主拒绝了唐高宗派来接她回长安的使者,而是在吐蕃继续寡居了三十年。究其原因,大体有四点:对亡夫的思念;在两国不同的地位;吐蕃政局的稳定;以及两国后

  • 为什么说松赞干布是吐蕃的“秦皇汉武”?

    历史解密编辑:静颖讲故事标签:松赞干布,秦皇,吐蕃,王朝,文成公主,观音菩萨

    吐蕃之于藏民族,犹如罗马帝国之于意大利人。吐蕃时期是藏民族历史上的顶峰。提起吐蕃,就不能不提松赞干布。在我们的历史课本中,他是以文成公主丈夫的面目出现的,除此之外,似乎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其实,松赞干布在吐蕃的地位,类似于秦皇汉武。在他的统领下,吐蕃王朝不仅内治有方,国势强盛,而且疆域广大,称雄中亚

  • 松赞干布蛮横侵犯,非要一个公主不可-《大唐上阳》077

    历史解密编辑:巴黎邮报标签:松赞干布,大唐上阳,李世民,李道宗

    任见:松赞干布大肆侵犯,非要一个公主不可-《大唐上阳》077第二十章 驯骢有术皇上的衣服太溜光了,按在大腿上的手滑动了。不向外滑动,它向内滑动。滑动着,就碰上一个东西,那东西正在仰着头偷听朝廷信息呢。武媚娘干脆扭身喂皇上,同时下面的手也不急于回来了,让宽大的袖子滑下去,遮掩了手,就势在皇上的地盘摸

  • 650年, 松赞干布病逝, 文成公主被逼迫殉葬

    历史解密编辑:农人小袁标签:李治,李世民,松赞干布,文成公主

    650年,松赞干布病逝,文成公主被逼迫殉葬。唐高宗李治得知此事后大发雷霆,认为这是对大唐的挑衅,他当场下令,要求吐蕃立刻将文成公主送回大唐。没想到文成公主却坚定地说:“我不回去!”松赞干布生病离开人世时,还不到35岁。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的这一场政治联姻才刚刚过去九年。虽然松赞干布在文成公主嫁过来之前

  • 三国志11全球打击:耶稣都劝不动松赞干布,只能用武力来逼他屈服

    历史解密编辑:奕道君心本尊标签:松赞干布,李世民,三国志11,埃及艳后,耶稣,李唐

    特蕾莎女皇领衔的神圣罗马帝国,在波罗的海最后的领地被李世民领衔的“联合国军”攻破了。三国志11四海清一MOD系列的李唐战报,也随即来到了第23期的故事。本期我们的任务是,让身为老丈人的李世民跟他的好女婿松赞干布,也是这个世界里的最后一个对手推心置腹地聊一聊。如果能够直接劝降,倒也没有必要同室操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