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赤松德赞是金城公主的儿子?他又为何被称为吐蕃历代赞普第一人?

赤松德赞是金城公主的儿子?他又为何被称为吐蕃历代赞普第一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兜汤看历史 访问量:2461 更新时间:2024/1/26 1:46:42

提起吐蕃朝,大家总是理所当然地想到松赞干布,可还有一个人,虽然知名度不如松赞干布,但在文治武功方面却和松赞干布有的一拼,甚至有人将其称之为“吐蕃历代赞普的第一人”,他就是赤松德赞,一个将吐蕃推向鼎峰的人。

赤松德赞是金城公主的儿子?

在一些藏文史料中,常常把赤松德赞说成是金城公主的儿子,比如《红史》《贤者喜宴》《西藏王臣记》等。也由此,衍生出了在藏族民间广为流传的“双母夺子”“宴前认舅”的故事。

说是唐朝将金城公主许配给了吐蕃赞普赤德祖赞的儿子姜擦拉温,不料姜擦拉温在迎娶公主的途中病逝,金城公主只能改嫁给赞普赤德祖赞,后生下一子,即赤松德赞。

而有意思的是,赞普赤德祖赞的妃子那囊氏出于嫉妒,也说自己怀孕了,并趁着赤德祖赞外出时将赤松德赞从金城公主身边夺走。赤德祖赞回来之后,知道了这事,但碍于那囊氏家族权势,就说等到这个孩子周岁之时,让两边舅氏前来聚会,到时再行辨明。

等到赤松德赞周岁之时,赞普让那囊氏舅氏和汉人舅氏分立两侧,然后将一酒杯给赤松德赞,让他自己去分辨哪边的是真的舅舅。赤松德赞径直走向汉人舅氏,将酒杯献上,说:“赤松德赞乃汉家甥,何求那囊为舅氏。”如此,算是狠狠打了那囊氏的脸,也让金城公主多年来的委屈一扫而光。

不过看似佳话的故事,却经不起史料的推敲。根据敦煌古藏文写卷《吐蕃大事纪年》记载,金城公主于公元739年去世,而赤松德赞乃是在金城公主去世的三年后(公元742年)才出生,因此可以断定,赤松德赞绝非金城公主所出。此外,敦煌古藏文写卷《吐蕃赞普世系表》记载,赤松德赞是赤祖德赞与那囊妃芒寞杰息登所生。

兴佛抑苯,独掌大权

在苯教的教义下,吐蕃王室和贵族们都是天神的后裔,双方处于相对平等的地位,不仅容易发生吐蕃赞普被权臣谋杀的事件,比如松赞干布的父亲囊日论赞就因为分配不均引起的内讧惨遭杀害,还常常出现赞普年幼被贵族权臣架空的现象。

其时,赤松德赞之父赤祖德赞因一意推行佛教受到苯教信徒大臣的疑惧,最终被谋害,年仅十三岁的赤松德赞继任成为吐蕃新一代赞普。可刚即位,他就面临苯教徒反击、辖地苏毗叛乱的乱局,年幼的赤松德赞陷入了权臣的包围,只能避其锋芒卧薪尝胆,眼睁睁地看着苯教大臣推行一系列禁佛法令。

公元761年,赤松德赞二十岁了,他觉得是时候反击了。恰巧,上天给了他一个机会。彼时吐蕃与唐朝开战,掌权大臣和贵族们纷纷赶往边境督战。趁此时机,赤松德赞立马废除了禁佛法令,提拔拥佛大臣,并从印度、内地邀请佛教大师入吐蕃弘法,让佛教势力迅速在吐蕃立足,而赤松德赞也开始有了资本得以与信苯教大臣们分庭抗礼。等到权臣们从边境赶回时,哪怕恨得牙痒痒也没得办法,木已成舟,佛教彻底在吐蕃扎下了根。

公元763年,赤松德赞将出身于韦氏家族的首席宰相韦囊热苏赞撤换,改将信奉佛教的桂弃桑雅卜拉提拔为首席宰相,而这标志着他逐渐掌握了吐蕃实权。

紧接着,赤松德赞又安排了一场佛教和苯教的辩论大赛,约定哪派辩论输了就得退出吐蕃。结果,苯教落败。借着这场辩论,不仅证明了佛教无论在理论还是实践上都优于苯教,得到了吐蕃民众的信服,还彻底击垮了苯教势力。此次辩论之后,赤松德赞彻底取得了政治上的主动,他开始推行禁奉苯教的政令,将苯教典籍悉数毁坏,让苯教徒改信佛教,使得那些信奉苯教的权臣再也没了凌驾于赞普之上的依据。史称自此以后“赞普权威达到顶峰,其政令畅通无阻。”

将吐蕃推向登峰造极

赤松德赞时期,是吐蕃空前扩张之际,相继发动对印度、大食、中亚的战争,迫使对方臣服,其“疆土辽阔,南北东西,广袤无际”。

据《贤者喜宴》记载,为了取得佛舍利子,赤松德赞发动了对印度的战争,不仅越过了恒河攻陷了摩羯陀国,还留下了4名吐蕃人驻守当地,并以恒河为界,立下了界碑。在与突厥、回纥的战争中,吐蕃也是连胜,自此全部控制南疆塔里木盆地。此外,吐蕃还越过了帕米尔高原,同当时的中亚强国大食爆发了战争,并取得了一定优势。

而彼时的唐朝,自从高仙芝败于怛罗斯城之后,就在与吐蕃的争夺中陷入了颓势,其后又爆发了安史之乱,国力大损,再无力同吐蕃一较高下。公元763年,吐蕃不仅接连攻陷兰、河、渭等州,将河西、陇右之地尽收手下,更是派兵进占了长安。

由此可见,赤松德赞时期的吐蕃,实在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而其从执政之时接到一手烂牌的颤颤巍巍,到最后打出了一个空前绝后的吐蕃王朝,不得不说,赤松德赞无愧“吐蕃历代赞普第一人”的称号。

欢迎评论点赞收藏,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兜汤看历史~

标签: 赤松金城吐蕃松赞干布赞普

更多文章

  • 通俗西藏史(一百二十)-金城公主出嫁的历史背景

    历史解密编辑:佳佳很有料标签:金城,通俗西藏史,李显,武则天,唐玄宗,松赞干布

    喜欢听音频的朋友可移步喜马拉雅,搜索《通俗西藏史》,老布充满大碴子味儿的口音,将扑面而来!各位喜马拉雅的小伙伴大家好,藏史德云社的老布,又来啦!上期咱们从宏观尺度上,讲了尺带丹珠的功绩。按道理说,接下来应该讲这些功绩的细节了。但老布觉得这么讲有点干燥,我想换一个角度,从金城公主这个侧面,来讲讲当时的

  • 金城公主:大唐公主远嫁吐蕃,十三岁远赴高原,最后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鉴史官标签:金城,吐蕃,高原,武则天,李显,松赞干布

    公元710年,唐朝景龙四年。这一年,唐中宗李显下令,将自己的养女金城公主,远嫁高原,前往吐蕃和亲。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金城公主入藏和亲’事件。提起入藏和亲,大多数人更熟悉的,还是文成公主。而对于后来的金城公主入藏和亲,很多人则知之甚少。但实际上,相比文成公主入藏,金城公主入藏的时候,历史其实更加复杂

  • 通俗西藏史(一百一十九)——赤德祖赞和金城公主

    历史解密编辑:白发布衣的藏地读行标签:金城,通俗西藏史,松赞干布,吐谷浑,文成公主

    喜欢听音频的朋友可移步喜马拉雅,搜索《通俗西藏史》,老布充满大碴子味儿的口音,将扑面而来!各位喜马拉雅的小伙伴大家好,藏史德云社的老布,又来啦!咱们之间用了23集的篇幅讲了西域,虽然说讲了这么多集,但说实话对西域这么庞大的题材来说,只能算是浅尝则止。从今天开始,咱们要转回吐蕃本土,接着之前的段落来讲

  • 通俗西藏史(一百二十)——金城公主出嫁的历史背景

    历史解密编辑:白发布衣的藏地读行标签:金城,通俗西藏史,李显,武则天,唐玄宗,松赞干布

    喜欢听音频的朋友可移步喜马拉雅,搜索《通俗西藏史》,老布充满大碴子味儿的口音,将扑面而来!各位喜马拉雅的小伙伴大家好,藏史德云社的老布,又来啦!上期咱们从宏观尺度上,讲了尺带丹珠的功绩。按道理说,接下来应该讲这些功绩的细节了。但老布觉得这么讲有点干燥,我想换一个角度,从金城公主这个侧面,来讲讲当时的

  • 通俗西藏史(一百二十一)——金城公主身上的几个谜团(上)

    历史解密编辑:白发布衣的藏地读行标签:金城,通俗西藏史,松赞干布,吐谷浑,唐玄宗

    喜欢听音频的朋友可移步喜马拉雅,搜索《通俗西藏史》,老布充满大碴子味儿的口音,将扑面而来!各位喜马拉雅的小伙伴大家好,藏史德云社的老布,又来啦!这期咱来八卦一下金城公主身上的几件秘闻,不得不说的故事!来老布这儿上货的西藏导游们,都注意啦,这两期的节目是能直接拿过来,跟游客白呼的内容,都拿小本本赶紧记

  • 远嫁吐蕃的金城公主,回不去的是故乡

    历史解密编辑:行走的荷尔标签:金城,吐蕃,文成公主,中宗,唐中宗,玄宗

    中考结束的那天,我变了心,回家念高中的想法充斥着脑海,拨通电话,告知父母,父母说你回来,我们车站接你。颇是不舍,实为无奈。舅舅多添一子,我若还在,外婆家的负担越会加重。撂了考具,脱了校服,换上自己喜欢的那件短袖,镇政府家属院门口小卖部里,买了最爱吃的夏威夷冰激凌,坐上发小单车的后座,让他载我转遍了这

  • 松赞干布死后,文成公主为何不回唐朝?大唐不许?叶蕃不放?

    历史解密编辑:生活磁场标签:松赞干布,文成公主,唐朝,太后,大唐,叶蕃,南唐

    文成公主有没有请示大唐,要求回归;大唐是否拒绝了文成公主的回归请求;是不是吐蕃阻拦,不允许文成公主回归……这些问题,我都没在史料中找到相关记载。但是我相信,以文成公主的政治智慧,即使可以,她也不会回唐朝去的。在吐蕃,文成公主只是前王后之一(松赞干布有好几位配偶,文成公主并不是地位最尊崇的),也不是什

  • 松赞干布34岁英年早逝,文成公主一人在西藏生活,过得怎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哎哎哟呀标签:松赞干布,文成公主,李世民,唐太宗李世民,唐蕃会盟碑,步辇图

    公元649年,唐太宗驾崩,一年后,远在吐蕃的松赞干布也早逝,公成公主25岁,没留下一儿半女,她在吐蕃安静地生活了30多年后才去世。《步辇图》,此画记录了松赞干布派使者禄东赞到长安见唐太宗求婚的场景,图中左二站立者为禄东赞,坐者为唐太宗李世民。松赞干布是第33代赞普,也就是藏王,他在位期间统一了吐蕃地

  • 文成公主真是妾吗?她和同为松赞干布妻子的尺尊公主,谁地位更高

    历史解密编辑:鉴史官标签:松赞干布,文成公主,李世民,尺尊

    在历史上,封建王朝曾经实行过和亲政策,虽然对于这一政策现代人有很多的观点,但是,如果仅仅从唐朝的历史来看,好像唐朝和亲的公主都得到了极高的评价,至少在当时获得了两族人民的高度认可。而在唐朝和亲的公主之中,毫无疑问文成公主是最为著名的,因为哪怕是一个普通人,都听过松赞干布求亲的故事。但是话又说回来,文

  • 松赞干布死后,无子的文成公主,在西藏的30年岁月是怎么度过的

    历史解密编辑:小昭情感世界标签:松赞干布,文成公主,李世民,李治

    在唐太宗的“和亲”政策下,文成公主在公元641年入藏,在西藏生活了将近40年。其中跟松赞干布生活了大约9年,在松赞干布去世后,文成公主又独自在西藏生活了30年,那么无子的文成公主,在西藏的30年岁月是怎么度过的?松赞干布的身份是赞普,即吐蕃王。在吐蕃语中,赞是雄强的意思,普是汉子的意思,干布是深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