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所有的开国君主里,李世民是为数不多的不杀开国功臣的,这和李世民性情分不开的,在凌烟阁二十四功臣里,被李世民杀的只有两个人,一个是洛州都督、郧国公张亮、另外一个就是吏部尚书、潞国公侯君集。郧国公张亮恰恰是因为揭发吏部尚书侯君集谋反,得以任刑部尚书。张亮晚年宠信术士,被蒙的天天吃“大力丸”。以至于萌生异志,为此养子五百人。不久之后,张亮就被人告发谋反,后处死于西市。
如果杀张亮的时候,李世民毫不在意的话,但杀侯君集的时候,李世民真的就动了感情,对此言道:“因为你,我此后不再上凌烟阁了”。谋反属于夷三族的大罪,但李世民还是让他的妻子和儿子流放岭南。算是没有绝后。但问题在于,侯君集已经年逾古七旬,更是官居极品,位极人臣,即便是李承乾篡位登基,又能给侯君集什么。显然投入和产出不成比例。可以说,当时要么是侯君集希望再“玩”一次玄武门之变,要么就是为儿孙考虑,希望公侯万代。
侯君集,属于李世民嫡系,后来加入秦王府,跟随李世民南征北战,屡立战功,拜秦王府车骑将军、因积极策划并参与玄武门之变。李世民即位后,拜左卫将军,封潞国公,贞观四年拜兵部尚书,参预朝政,因随李靖参与灭亡东突厥,大破吐谷浑,领军灭亡高昌,功勋卓著,封陈国公。迁吏部尚书,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十七位)。
贞观十七年,太子李承乾在搞男人(同性恋)。被人告发,由此引发了李世民的不满。在此情境下,李承乾被迫准备自保,蓄养死士,准备甲兵,意图学老爹李世民谋反,而这一切都来侯君集照抄了玄武门的方案。但问题在于上次政变,他的队友包括房玄龄,长孙无忌,以及团结一心的秦王府上下的功臣集团,而现在呢,就光杆侯君集一个人,能成功还才叫奇了。但还没有展开,就因为齐王李佑谋反牵扯到了,李承乾的心腹纥干承基(侯君集女婿),于是侯君集的计划还没开始,就已经结束了。而侯君集到死都不承认自己谋反。估计是想保李承乾。
侯君集最大的问题是拎不清,他的本事是打仗的。他偏偏要去搞政治。缺乏政治智慧。偏偏还是这种政变这样高难度的动作,被灭族那就真不怨李世民。侯君集谋反的第二理由的第二个理由就是因为他平高昌回来之后,李世民以“纵兵私抢财宝奴婢”为由下了监狱,心生怨望。但实际上纵兵劫掠真不是个事,而李世民之所以要处罚侯君集,就是为了要敲打一下功臣集团,要整治的是这种行为,其实大家心里都明白,这是皇帝杀鸡给猴看。而偏偏侯君集不明白,为何拿我杀鸡给猴看。他就觉得这是在针对他个人,咽不下这口气。
侯君集已经有了一次拥立之功,在晚年意图再来一次复制,应该是想给儿孙挣得一份荣华富贵。说白了,没有抵得住诱惑,搞得一个晚节不保。侯君集一生聪明,聪明一世,糊涂一时。糊涂就糊涂在,他搞不清自己老板是谁。李世民真是个非常优秀的君主,不像汉高祖或者明太祖,大杀功臣,也不输善待功臣的光武帝,生性宽厚,如果侯君集老老实实的,不仅性命无虞,还能封妻荫子、光耀门楣,可惜了。
我是清水阿娇,历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关注和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