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罗隐一生坎坷艰辛,暮年终遇伯乐,还深受当代伟人欣赏

罗隐一生坎坷艰辛,暮年终遇伯乐,还深受当代伟人欣赏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灰脸娱乐说 访问量:3555 更新时间:2023/12/12 6:05:51

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这句诗被毛主席用来评价梁武帝萧衍

1967年,毛主席在评论其他问题时,再次引用了这句诗。

这句诗出自唐朝诗人罗隐的《筹笔驿》:

抛却南阳为主忧,北征东讨尽良筹。

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

千里山河轻孺子,两朝冠剑恨谯周

唯余岩下多情水,犹解年年傍驿流。

“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正是全诗的点睛之句。

毛主席非常喜欢这首诗,他读此诗时,在标题和每句末都画了圈,并手书此诗,留下两幅手迹。

毛主席是伟大的唯物主义者,却多次引用这句感叹时运的诗句,可见他对这首诗及其作者有着不同一般的评价。事实上,毛主席圈点最多的诗人,既非李白,也非杜甫,而正是罗隐,毛主席共圈点他的诗歌达九十多首。

罗隐,原名罗横,字昭谏,是唐末钱塘人,也即如今的杭州人。罗隐是晚唐的顶级诗人,当时可谓名动天下。因其诗文成就极高,元朝西域文学家辛文房在著《唐才子传》时,将他列入其中,称他“少机敏,善诗文,诗笔尤俊拔”。

然而,这样一位大才子,他的一生却充满了艰辛和坎坷,在憋屈和愤懑中度过了大半辈子,直到晚年才赢来转机。

罗隐出身在一个官宦之家,曾祖罗僊,祖父罗知微都曾入仕朝廷,然而却都是官不过县令,因此罗隐的身世并不显赫。

罗隐少年时便“诗名于天下”,备受世人推崇,他自己也是意气万丈,志存高远,准备通过科举博得功名,干出一番事业。

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26岁的罗隐第一次到京师长安参加进士考试,然而志在必得的他却被兜头浇了一盆冷水,名落孙山,铩羽而归。

虽然出师不利,罗隐却未气馁,他此后连考了七年,却都榜上无名。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几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可每次都是黯然而归,落了个“十上不第”的难堪结果。

罗隐之所以在科场上屡战屡败,并不是才学不逮,而是其性格与世俗格格不入,他的文章,语言辛辣,用词锋芒毕露,直指当世时弊。中国社会历来讲究圆融中庸,罗隐的这种风格是犯大忌的,而考官们都是从官场的尔虞我诈中拼杀出来的老奸巨猾之徒,他们犹如一潭浑水,让人既不知深浅,又难分表里,他们最容不得的就是罗隐这种清澈耿直的书生,他又怎么可能在这些人的手掌里脱颖而出呢?

连续遭遇挫折的罗隐,在愤恨之中,变得越来越孤傲,他第十次不中后,一怒之下把原名罗横改成了罗隐。一个本来准备依仗惊天才华横行天下的豪放之士,被折磨得心情晦暗,打算隐于世外了。他的一首《自遣》诗最能反映他内心极度的痛苦和无奈,诗中写道:“得即高歌失即休,多愁多恨亦悠悠。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

罗隐不是那种不懂世事,不知进退的狂士,他熟知社会规则,对官场生态洞若观火。他在一首咏鹦鹉的诗里写到:“劝君不用分明语,语得分明出转难。”

然而难能可贵的是,他明知如此,却百折不回,始终不改其志,因而也一直不能被官场接纳。

每到冬天,达官贵人盼着下雪,下大雪,他们可以借着瑞雪兆丰年的好兆头,拥炉饮酒,赏雪赋诗。可是罗隐却在他的诗作《雪》中写到:“尽道丰年瑞,丰年事若何?长安有贫者,为瑞不宜多!”一下子扫了老爷们的雅兴,岂能不遭忌恨?

唐昭宗喜欢看耍猴,就封了耍猴人“孙供奉”的官职,还赐他五品官员才能穿的朱绂。罗隐听说此事后,愤而挥笔,写下了《感弄猴人赐朱绂》:

十二三年就试期,五湖烟月奈相违。

何如买取胡孙弄,一笑君王便著绯。

连皇帝都敢讽刺,罗隐的仕途,自然成了一条永远不能走通的路。

毛主席曾说:“司马迁的《吏记》、李时珍的《本草纲目》,都不是因为稿费、版税才写的,《红楼梦》、《水浒传》也不是因为稿费才写。这些人是因为有一肚子火才写的。”而罗隐正是憋着“一肚子火”在写诗的,毛主席喜欢他的诗,原因可能正在于此。

屡试不第的罗隐正陷于无边的酸楚和苦闷中时,一次与故人的偶遇更是让他感慨万分,从而留下了一首传世佳作——《答云英见诮》又名《赠妓云英》。

《唐才子传》是这样介绍这次偶遇的:初赴举之日,于钟陵筵上与娼妓云英同席。一纪后,下第,又经钟陵,复与云英相见。云英抚掌曰:“罗秀才犹未脱白矣。”

当年罗隐赴长安赶考途中,在钟陵的宴会上遇到了歌妓云英。12年后,罗隐又一次落第,归途中,在钟陵重遇云英。两人相见后,方知云英仍是风尘中人,云英也拍着掌与罗隐调侃道:“原来罗秀才还是个白丁呀!”罗隐当即成诗一首回敬。《唐才子传》中写到:“隐虽内耻,寻亦嘲之:‘钟陵醉别十馀春,重见云英掌上身。我未成名君未嫁,可能俱是不如人。’”

罗隐和云英相互调笑着,看似轻松地开着玩笑,可是这种玩笑的背后却是难以言状的苦涩,笑着笑着,就会落下泪来的。

在古代,科举历来是一条充满艰辛的路,能否成功,往往不一定与才学有关,像杜甫、李商隐、孟郊等人科举之路都不顺,不是屡试不中就是到了晚年才跃过龙门。可是上苍对罗隐似乎尤其不公,在给了他绝佳诗文天赋的同时,却又强加给了他一副丑陋的相貌。相较而言,出身贫寒的李商隐,虽也是一路凄风苦雨,却因权贵令狐楚的青睐而得以高中,又因长得一表人才,成了泾源节度使王茂元的乘龙快婿,终于谋得一官半职。罗隐虽然也因才学出众而得到宰相郑畋的赏识和他漂亮女儿的喜爱,可最终,却因面目奇丑而无缘东床袒腹。

郑畋的女儿读了罗隐的诗“张华谩出如丹语,不及刘侯一纸书”后,喜欢至甚,对这位从未谋面的才子情愫暗生,从此朝思暮想地想见他一面。

可是当她父亲带着罗隐来到府中时,藏在珠帘后的郑小姐,一看之下大失所望,不仅不再喜欢他这个人,还殃及池鱼,从此不再读他的诗歌。《旧五代史·梁书·罗隐传》记载:“畋女幼有文性,尝览隐诗卷,讽诵不已,畋疑其女有慕才之意。一日,隐至第,郑女垂帘而窥之,自是绝不咏其诗。”

罗隐虽然科举不顺,难被官场接纳,但这些都是政治原因,抛开这一点,唐朝毕竟是个文化璀璨的时代,社会上诗风盛行,唐朝的官员,无论文武,都有着很高的文化艺术修养,懂得鉴赏诗文,罗隐的作品,就让当时的许多高官倾倒。权势很大的魏博节度使罗绍威与罗隐攀上了亲戚,认他为叔父,还仿照罗隐的风格写了一本诗集,名曰《偷江东集》,意思就是偷了罗隐的创意而成的诗。

平卢节度使王师范则经常派人送信送财物给罗隐,求他赠诗,终于得到后,反复欣赏揣摩,爱不释手。

罗隐有个朋友中了进士,罗隐写诗祝贺,朋友的父亲却说:“儿子及第我并不高兴,高兴的是得到罗公诗文一篇。”可见罗隐在当时的诗名之盛。

罗隐不仅诗作优秀,散文成就也很高,讽刺散文更是当时一绝。他久试不第,困居长安期间,撰写了小品文集《谗书》,目的是为了“所以警当世而戒将来”。他用犀利的笔触,辛辣讽刺时弊,一时名满天下,可是也正因为如此,体制内的官员们对他愈加反感厌恶,结果是“谗书虽胜一名休”,他的科举之路也更没有指望了。罗隐自己也说:“他人著书以为荣,比为富贵,己之书则因以而辱,以困穷,仅自取谗,因以为名。”

同样以讽刺杂文做匕首和投枪的鲁迅,对罗隐的小品文的批判精神和讽刺艺术也极为欣赏,他在《小品文的危机》一文中对晚唐小品文评论说:“唐末诗风衰落,而小品放了光辉。但罗隐的《谗书》,几乎全部是抗争和愤激之谈。”

罗隐虽然在唐朝蹉跎了大半生,然而,上苍终于没有浪费他的一身才学,他在晚年时,终于遇到了自己的伯乐,吴越王钱镠。

一生不得志的罗隐,晚年目睹唐朝的倾覆,而自己已经老迈,于是便返回老家杭州,准备了此残生。却不料吴越王钱镠对他的诗文人品极其欣赏,委他以重任,罗隐终于踏入仕途,而他已经55岁高龄。此后,他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一直到77岁才去世。

罗隐在吴越时,篡了唐的军阀朱温也用右谏议大夫的官职召他前去,被罗隐断然拒绝。他还建议钱鏐讨伐后朱温,灭掉这个唐朝的叛贼。他说:“王是唐朝之臣,发兵北伐义不容辞,纵使不能成功,也能保住杭州越州之地,称帝于东方。怎么能向北称臣,做羞辱之人呢?”钱鏐原以为罗隐被唐朝长期打压,心中定然对唐朝充满怨恨,没想到他以大义为重,不计个人得失,对他的人品更加钦佩。

罗隐临终前,钱镠亲往探视,看着弥留之际的罗隐,他潸然泪下,伤心地说:“黄河信有澄清日,后世再难继此才”。这是一位王者对一位才子的最高评价。

钱镠是一位史上少有的体恤人民的明君,毛主席更是千古伟人,人民领袖,罗隐的道德文章能得到他们的高度肯定和欣赏,可见其成就之高,足堪名垂青史。

标签: 罗隐杜甫唐才子传谗书诗作

更多文章

  • 罗隐:“唐朝的鲁迅”

    历史解密编辑:现代出版社标签:罗隐,鲁迅,李商隐,筹笔驿,诗人

    本文选自《笔落惊风雨:大唐诗人风华录》作者:包劲松本书融时代背景、人物传记、诗歌鉴赏于一体,阐明了唐诗的总体发展脉络,叙述了八十多位诗人的人生轨迹,对百余首经典诗作进行了鉴赏品读。力图完整真实地呈现唐代诗人的人生经历及历史背景,让读者在唐诗中读懂诗人的人生,在诗人的快意人生中读懂唐诗。01唐末,除了

  • 罗隐一首《蜂》歌颂了辛勤的劳动者

    历史解密编辑:老树标签:罗隐,歌颂,诗作,诗人,绝句,蜜蜂,五代十国,千古名句

    五一国际劳动节刚刚过去,我想,之所以设立劳动节这个节日,是国际社会对劳动者的认可和赞赏。古往今来,唯有劳动者才能创造价值,人类的文明史也是劳动者创造的。所以,劳动者理应受到尊重和赞扬。现实中,人们常常把劳动者比喻为辛勤的蜜蜂,尤其是他们那种热爱劳动,乐于奉献的精神,总是为人们津津乐道。在我国的古代诗

  • 经典古文 | 唐•罗隐《英雄之言》

    历史解密编辑:自古文人嘰嘰喳标签:罗隐,英雄之言,项羽,刘邦,嬴政,唐•罗隐

    每天读一篇古文试试看,发现不一样的自己!畅读经典,莹目怡心。 刘邦与项羽都是英雄,他们夺取天下的初心,也不过是羡慕觊觎始皇的“位置”罢了。罗隐生活的晚唐,藩镇割据,群雄蜂起,个个都想取唐朝天下而代之,说是“群雄”,实则“群盗”。英雄的本心本性,与常人何异?罗隐用短短二百来字喝出,笔锋凌厉,以警以策,

  • 罗隐一首《赠妓云英》亦庄亦谐,独具特色

    历史解密编辑:老树标签:罗隐,苏轼,诗人,李商隐,温庭筠,赠妓云英,五代十国,千古名句

    罗隐生于唐末乱世,出生在美丽的杭州城,幼年时期便名震四方,他的诗和文章都很出众,为时人所推崇,是当时非常有名的江南才子,他和同族另外两个有才的诗人罗邺、罗虬被合称“江东三罗”,其中的“诗虎”罗邺,有一千古名句:“年年点检人间事,唯有春风不世情”。但命运似乎总是与罗隐开着玩笑,年年应考,次次名落孙山,

  • 李成敏的身材有多撩?身材性感火辣,获得了超高的关注度,羡慕了

    历史解密编辑:旅游小伟标签:翘臀,韩国,模特,李成敏,大长腿,完美身材

    导语:最近几年,一些韩国的女明星开始进入中国观众们的视线,像是韩国女团成员中的Lisa,在我国一档综艺节目中担任导师,表现出的强硬专业水平受到了观众们的认可,还有一位女明星,曾与肖央搭档出演《情圣》,看到照片后你就能够认出她了。李成敏的身材有多撩?身材性感火辣,获得了超高的关注度,羡慕了李成敏在韩国

  • 李成敏的身材有多撩?穿上无痕裤后,修长双腿是开了特效吗?

    历史解密编辑:旅游小伟标签:模特,李成敏,大长腿,黄晓明,无痕裤,完美身材

    导语:我国娱乐圈的女明星一般都有着高颜值和好身材,比如说一些流量小花,Baby和迪丽热巴等,颜值都非常的高,但是拥有“亚洲第一美女“称号的却是韩国女明星李成敏,或许小伙伴们对她并不熟悉,但是她在各大平台热度很高。李成敏的身材有多撩?穿上无痕裤后,修长双腿是开了特效吗?有一次,李成敏和黄晓明共同参加活

  • 李成敏的身材有多撩?穿上无痕裤后,大长腿实力吸晴

    历史解密编辑:旅游小伟标签:模特,李成敏,无痕裤,大长腿,韩国美女,魔鬼身材,完美身材

    一说起李成敏这个名字,有一部分人对他已经是相当熟悉了,而且他是来自于英国国籍的韩国美女拥有着魔鬼的身材和天使般的容颜。也是很多男性粉丝中的完美女神,而且也被网友们称为“亚洲第一美女”,看到这个时候,相信很多人都在纷纷猜测李成敏的身材究竟有多好。尤其是当穿上了无痕裤之后,一双漫画腿就像是开了特效一样。

  • 李成敏“身材”有多撩?穿上无痕裤,这双美腿,确定不是开了特效

    历史解密编辑:旅游小伟标签:美腿,美女,模特,李成敏,无痕裤,完美身材

    导语:娱乐圈中的美女可以说是一抓一大把,要想在美女群中脱颖而出,一定要有独特的个人魅力,李成敏凭借着傲人身材成功抓住了观众们的眼球,那么她的身材到底有多撩人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李成敏“身材”有多撩?穿上无痕裤,这双美腿,确定不是开了特效李成敏在韩国出道,后来不甘于仅仅在韩国发展,在公司的力捧下

  • 戚继光与李成梁齐名,为什么万历帝重用李成梁,贬谪戚继光?

    历史解密编辑:千年历史千面游标签:万历,明朝,戚继光,李成梁,明神宗,慈禧太后

    其实,戚继光和李成梁二人,都是明朝中后期的边关大将,一个镇守蓟镇,一个镇守辽东,同样是战功赫赫,也同样是能力超群,并不存在谁的功劳明显高于对方的事。如果从战斗数量和歼敌数量来讲,李成梁的数字比戚继光要大;如果从战法先进和地方稳定方面来说,戚继光的成就则比李成梁大。但是在张居正倒台后,万历皇帝却很快贬

  • 河南工业大学李成伟校长受邀参加“中国—世界粮食计划署南南合作知识共享国际论坛”

    历史解密编辑:资讯河南标签:南南,李成伟,联合国,河南工业大学,世界粮食计划署

    5月15日,由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与中国外文局联合主办的“中国—世界粮食计划署南南合作知识共享国际论坛”在北京联合国大楼举办。来自中国外文局、中国农业农村部、联合国驻华系统、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世界粮食计划署等18个国家的政府部门、驻华使馆、科研和学术机构以及多个国际组织的近百位代表线上线下参会,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