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颜真卿63岁书法,楷行草融为一体

颜真卿63岁书法,楷行草融为一体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书法学府 访问量:1055 更新时间:2024/1/19 18:25:18

书法界有很多书法家的字,在早年的时候,偏向于“传统”,并且功力较为扎实,而到了中的时候,往往喜欢写一些“丑书”,很多人不理解,认为是书法走向了倒退。

其实不然,书法的“美”与“丑”并不是以世俗意义上单纯的“好看”与“不好看”来评定的。而是需要独特的书法语言才能读懂,需要具备了书法的独特审美能力,才能看出一些“丑书”背后的经典!

颜真卿行书《送刘太冲叙》长卷

在今天的浙江省博物馆留存在这样的一件作品,此作为颜真卿所书,后来流落民间,险些散佚,到了南宋大收藏家留元刚斥巨资搜集颜真卿法帖,编成了著名的《忠义堂法帖》。

在这《忠义堂》法帖当中,有一件著名的“丑书”,此作乃是颜真卿书法探索极为成功的一件作品,被誉为“极品丑书”,此作将楷书、行书、草书融为一体,但自然而和谐,构建出了一套独特的审美境界。

这件作品就是颜真卿63岁的作品《送刘太冲叙》。

颜真卿行书《送刘太冲叙》长卷

很多人说颜真卿凭借这件作品,在书法上超越了王羲之,其实这里的超越指的是颜真卿在不同“二王”体系的书法路径当中,做出了极为成功的探索。

米芾评价这件《送刘太冲叙》,可谓至论,他说:

神采艳发,龙蛇生动,睹之惊人。

“神采焕发”指的是颜真卿的大胆革新,以篆籀笔法入楷、行、草,从而线条饱满而圆实,就像是龙蛇飞舞一般,令人看起来无比激动!

颜真卿行书《送刘太冲叙》长卷

这种书法的技巧,就是怀素与颜真卿交流时,所谈到的“折钗股”、“屋漏痕”和“锥画沙”的方法,简而言之就是逆锋篆籀笔法的使用。

这种方法在能够弥补“二王”笔法的不足,达到了“至大无外,至小无内”的境界,即写出来的字可禁得起无限的方法或者缩小而丝毫不失势。

《送刘太冲叙》的内容是给自己的生平好友刘太冲兄弟鸣不平,为其才学渊博而不受重用感到惋惜,是一封单纯的信札,然后就是这样随手的一封信札,成就颜真卿在不同“二王”书法体系中探索的成功!

颜真卿行书《送刘太冲叙》长卷

自初唐以来,以“初唐三大家”为首,世人学书谨遵“二王”范式,到了颜真卿这里,他以自己超凡的艺术天分和大胆的艺术魄力,将汉魏篆籀之气注入到了“二王”体系当中,并且这种探索极为成功,于是才有了史学大师范文澜先生的这一句话:

“初唐的欧、、褚、薛,只是二王书体的继承人。盛唐的颜真卿才是唐朝书体的创造者”。

如果说从唐代书法家当中,选出一个人代表大唐气象的话,那么这个人一定会是颜真卿。大书法家董其昌对这样《刘太冲叙》这样赞叹道:

“颜鲁公送刘太冲叙,郁屈瑰奇,于二王法外别有异趣。米元章谓如龙蛇生动,见者目惊,不虚也。”

董其昌、米芾看到了这幅字都震惊了,笔者经过细细揣摩和临摹,同样被震惊了。

颜真卿行书《送刘太冲叙》长卷

颜真卿这件《刘太冲叙》当中宋、元、明、清影响力极大,米芾、董其昌、王铎以至于清代的康有为、伊秉绶等人都从此帖当中,获得教益良多,当代书法家参加国展,在技法上许多也参以此帖。

在颜真卿生平传世的法帖当中,论及对于“篆籀气”的应用,不是《争座位帖》,也不是《祭侄文稿》,而是这样《送刘太冲叙》。

《送刘太冲序》尾署“鲁郡公颜真卿叙”,而正确的署名应为“鲁郡开国公”。以书法的直观经验来判断,也与真迹《刘中使帖》的艺术水平相差甚远,因此应是古代的临写本。可以说,颜真卿的书迹,除碑、帖的刻拓本外,相传的墨书作品,真迹作品不过两三件而已。

图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商务合作请联系 QQ:954458

标签: 颜平原董其昌米芾书法行书

更多文章

  • 保留最完好的一部颜真卿楷书

    历史解密编辑:书法学府标签:颜平原,楷书,柳公权,多宝塔碑,书法,欧阳询

    1997年10月,偃师市首阳山镇砖厂发现唐墓一座。墓葬为土洞墓,受到严重破坏,随葬器物无存,只在甬道内发现墓志一方,为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撰书,是当前发现的颜真卿书法艺术的最早作品。此墓志单字结构严密,笔划刚劲有力。它和《多宝塔碑》前后相承,风格基本一致,而现藏最早的《多宝塔碑》拓本,是北宋拓本的影印

  • 颜真卿行草书《祭伯父文稿》欣赏

    历史解密编辑:大众书法标签:唐朝,颜平原,行草书,祭侄稿,颜真卿,书法家,祭侄文稿,争座位帖,国防部门,书法作品,祭伯父文稿

    颜真卿(709—785),字清臣,京兆万年(今陕西临潼)人,祖籍琅琊(山东临沂)。唐代书法家。官至吏部尚书,太子太师,封鲁郡开国公,世称“颜鲁公”。颜真卿在中国书法发展史上被认为是划时代的书法革新大家,颜真卿的书法既有个性特点,又有时代风貌,雄强茂密,浑厚刚劲形成与继承二王书风为主的初唐最富有活力的

  • 颜真卿的字曾被贬为“农夫叉腰”,外国专家说,其书法超越王羲之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大解密标签:颜平原,王羲之,书法,兰亭集序,书法家,柳公权

    在人们的印象之中,文人总是弱不禁风的羸弱模样。可是文人一旦拥有傲骨,却不逊色于任何武将。唐代书法家颜真卿,便是一位胆子超级大的“弱书生”,其本人的书法成就也被刮目相看,甚至在其死后1300年后,还被后人誉为是“远超王羲之”。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如果您想知道,就让小编来为您揭秘:(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

  • 颜真卿“最叛逆”的书作,一支笔写出8种字,网友:丑的“高级”

    历史解密编辑:书法网标签:隶书,书作,唐朝,颜平原,王羲之,颜真卿,书法家,国防部门,书法作品

    在书法界被称为“书圣”的王羲之独揽了半壁江山,那么另外半边是谁的呢?当然是我们的“亚圣”颜真卿。一说颜真卿相信很多人就想到“丑书”二字,其实这一名号的由来,主要原因是自王羲之书法盛行后,人们的审美大多倾向于“秀逸”之风。追求自由潇洒之美,而颜真卿的书法点画浑厚雄劲,整体风格偏向于古拙,打破了“二王”

  • 电视剧《颜真卿》被禁播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砚田文化标签:颜真卿,安禄山,张旭,太守,宰相,文天祥

    清明节,又称踏青节、步行节、三月节、祭祖节等。,落在春末之交。清明节起源于古代祖先的信仰和春祭习俗,具有自然和人文两方面的内涵。它不仅是一个自然节气,也是一个传统节日。扫墓祭祖和踏青是清明节礼仪习俗的两大主题。礼仪和习俗这两个传统主题自古以来就在中国流传。[1-4] 清明节是中华民族的一个古老节日。

  • 颜真卿37个字,揭示楷书的秘密

    历史解密编辑:三生标签:楷书,唐朝,颜平原,颜真卿,书法家,国防部门,偏旁部首,宋拓颜鲁公多宝塔碑

    《宋拓颜鲁公多宝塔碑》以前,总觉得练字太难,特别是练楷书,规矩太多,用笔太做作,练得很无聊。但是,后来发现,很多字是有规律的。并不需要完整的、整本地去练习,只要抓住几个有代表性字,狂练,直到练出感觉,练出信心,就可以了。楷书的基础,无非就是一些笔画、偏旁之类的组合,所以,如果能熟记颜真卿的比较常见的

  • 64岁的颜真卿历时6年写了一部3613字楷书作品, 却很少有人知道

    历史解密编辑:周开说科技标签:行书,唐朝,颜平原,颜真卿,书法家,祭侄文稿,楷书作品,国防部门,书法作品,麻姑仙坛记

    学楷必先学颜!这是很多朋友的一种共识,因为从学习颜楷中,可以养正大气象,提升人的格局,也正是这个原因,颜楷一直处于活跃的状态,深得大众的喜爱,同时,颜真卿的一生也是光辉灿烂的一生,更是精品迭出的一生,他的书法精品很多,诸如《多宝塔感应碑》、《麻姑仙坛记》、《颜勤礼碑》、《大唐中兴颂》等,单凭一幅被誉

  • 颜真卿的楷书“问鼎之作”,比《多宝塔碑》好太多,可惜如今在日本

    历史解密编辑:书法网标签:楷书,唐朝,颜平原,王羲之,书法家,颜真卿,多宝塔碑,国防部门,自书告身帖

    大家在选择书法学习范本的时候,一般都比较倾向于书法家晚年完成的作品,因为书法家也存在一个不断成长的过程,一般的书法家越到晚年书法就越精熟,水平越高。颜真卿也是如此,他的书法经历了一个相当长的“自化”的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在五十岁之前,也就是张旭传授笔法给他之前,颜真卿的书法都还处在初级阶段。

  • 李国胜:颜真卿在当代如何取法?

    历史解密编辑:大众书法标签:楷书,行书,唐朝,颜平原,李国胜,行草书,颜真卿,书法家,国防部门,书法作品

    李国胜笔名山林,沈门七子中国书法家协会楷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书协培训中心教授导师工作室导师国家一级美术师第九届、第十一届全国展最高奖第五届、第六届兰亭奖佳作奖颜真卿书法的多元性与当代取法方向■ 李国胜颜真卿是我国书法史上一座丰碑,在后世产生深远影响。然而世人理解的“颜体”多为楷书,而且是规矩方正的那

  • 颜真卿早期楷书《王琳墓志》欣赏

    历史解密编辑:大众书法标签:楷书,唐朝,颜平原,褚遂良,颜真卿,书法家,王琳墓志,颜勤礼碑,多宝塔碑,国防部门,书法作品,麻姑仙坛记

    颜真卿《王琳墓志》早期楷书精品,2003秋出土于洛阳龙门镇张沟村,此碑全称《唐故赵郡君太原王氏墓志铭并序》,石灰岩质,纵90厘米、横90.5 厘米,碑后写有书写年代为:“开元廿九年记”,开元29年即公元741年。此碑历代皆无记载和描述,此前学者一度以为1997年偃师出土的唐《郭虚已墓志》为颜真卿最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