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在选择书法学习范本的时候,一般都比较倾向于书法家晚年完成的作品,因为书法家也存在一个不断成长的过程,一般的书法家越到晚年书法就越精熟,水平越高。
颜真卿也是如此,他的书法经历了一个相当长的“自化”的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在五十岁之前,也就是张旭传授笔法给他之前,颜真卿的书法都还处在初级阶段。
我们现在最熟悉的颜真卿的代表作,《多宝塔碑》、《孔子庙堂碑》其实都是颜真卿楷书创作第一个阶段的作品。他真的书法功力大成是在六十五岁之后。在那之后,他写下的问鼎之作,是这件《自书告身帖》。
《自书告身帖》写于唐建中元年(780年),当时颜真卿已经72岁高龄,不论是张旭传授给他的正统“二王”笔法,还是他自己继承的书法篆籀家学,他都已经掌握得炉火纯青。
这件《自书告身帖》也呈现出了成熟、典型的颜书风貌:雍容、敦厚、宽博、笃实。
当代书法家邱振中先生曾经说:“颜真卿是从山的另一面攀上峰巅的”,这个“另一面”指的就是不同于“二王”所代表的魏晋楷书的一面。
颜真卿从《草篆帖》当中自述:“真卿从南朝来,上祖多以草隶篆籀为当代所称”。他从张旭那里继承了正统的“二王”笔法,又将它和自己的篆籀家学融合,才形成了颜楷。
褚遂良、虞世南等唐楷大家的楷书,都是内紧外松,而颜真卿的颜楷是外紧内松;他的楷书采用外拓结构,结字宽博、稳健;不论怎样放大缩小,都不会失势。
并且其中还有浓厚的篆籀笔意,《自书告身帖》当中的用笔都是圆硕厚重的,这也为作品增添了高古气息。
稳健,可以任意放大缩小而不失势的结构,能够更好地帮助学习者理解楷书的结字方法;其中的高古气息,又能更好地避免浮弱之气,避免流俗,所以很多人都将颜楷作为楷书入门的范本。
“告身”是朝廷任命官员的一种官方文书,因为这个特质,颜真卿在这件作品中没有任何的炫技。和其他的作品不同,它没有任何的在情绪支配下的偶然之笔,每一个字,每一个笔画都显得稳重、周到,更便于初学者把握。
这件《自书告身帖》也是唯一的一件颜真卿的楷书墨迹本作品,入笔、收笔的提按顿挫的痕迹也比其他刻碑作品更加鲜活、真实。
日本人对颜真卿的推崇甚至已经超越了王羲之,在2019年,他们还专门举办过一场“颜真卿:超越王羲之的名笔特展”。颜真卿的许多作品都收藏在日本。
这件《自书告身帖》原本被收藏在圆明园当中,在1861年时被抢劫,此后又流落日本,现在被收藏在日本中村不折氏书道博物馆,是日本书坛重宝。
我们经过多方的沟通和协商,终于有机会将此作进行前所未有的,完整的超高清的复刻,并将其进行了精心装裱,连细节处的牵连映带与墨色变化,都与原作别无二致,您感兴趣可以点击文章下方商品链接一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