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颜真卿的楷书“问鼎之作”,比《多宝塔碑》好太多,可惜如今在日本

颜真卿的楷书“问鼎之作”,比《多宝塔碑》好太多,可惜如今在日本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书法网 访问量:2840 更新时间:2024/4/19 9:34:19

大家在选择书法学习范本的时候,一般都比较倾向于书法家晚年完成的作品,因为书法家也存在一个不断成长的过程,一般的书法家越到晚年书法就越精熟,水平越高。

颜真卿也是如此,他的书法经历了一个相当长的“自化”的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在五十岁之前,也就是张旭传授笔法给他之前,颜真卿的书法都还处在初级阶段。

我们现在最熟悉的颜真卿的代表作,《多宝塔碑》、《孔子庙堂碑》其实都是颜真卿楷书创作第一个阶段的作品。他真的书法功力大成是在六十五岁之后。在那之后,他写下的问鼎之作,是这件《自书告身帖》。

《自书告身帖》写于唐建中元年(780年),当时颜真卿已经72岁高龄,不论是张旭传授给他的正统“二王”笔法,还是他自己继承的书法篆籀家学,他都已经掌握得炉火纯青。

这件《自书告身帖》也呈现出了成熟、典型的颜书风貌:雍容、敦厚、宽博、笃实。

当代书法家邱振中先生曾经说:“颜真卿是从山的另一面攀上峰巅的”,这个“另一面”指的就是不同于“二王”所代表的魏晋楷书的一面。

颜真卿从《草篆帖》当中自述:“真卿从南朝来,上祖多以草隶篆籀为当代所称”。他从张旭那里继承了正统的“二王”笔法,又将它和自己的篆籀家学融合,才形成了颜楷。

褚遂良世南等唐楷大家的楷书,都是内紧外松,而颜真卿的颜楷是外紧内松;他的楷书采用外拓结构,结字宽博、稳健;不论怎样放大缩小,都不会失势。

并且其中还有浓厚的篆籀笔意,《自书告身帖》当中的用笔都是圆硕厚重的,这也为作品增添了高古气息。

稳健,可以任意放大缩小而不失势的结构,能够更好地帮助学习者理解楷书的结字方法;其中的高古气息,又能更好地避免浮弱之气,避免流俗,所以很多人都将颜楷作为楷书入门的范本。

“告身”是朝廷任命官员的一种官方文书,因为这个特质,颜真卿在这件作品中没有任何的炫技。和其他的作品不同,它没有任何的在情绪支配下的偶然之笔,每一个字,每一个笔画都显得稳重、周到,更便于初学者把握。

这件《自书告身帖》也是唯一的一件颜真卿的楷书墨迹本作品,入笔、收笔的提按顿挫的痕迹也比其他刻碑作品更加鲜活、真实。

日本人对颜真卿的推崇甚至已经超越了王羲之,在2019年,他们还专门举办过一场“颜真卿:超越王羲之的名笔特展”。颜真卿的许多作品都收藏在日本。

这件《自书告身帖》原本被收藏在圆明园当中,在1861年时被抢劫,此后又流落日本,现在被收藏在日本中村不折氏书道博物馆,是日本书坛重宝。

我们经过多方的沟通和协商,终于有机会将此作进行前所未有的,完整的超高清的复刻,并将其进行了精心装裱,连细节处的牵连映带与墨色变化,都与原作别无二致,您感兴趣可以点击文章下方商品链接一观。

更多文章

  • 李国胜:颜真卿在当代如何取法?

    历史解密编辑:大众书法标签:楷书,行书,唐朝,颜平原,李国胜,行草书,颜真卿,书法家,国防部门,书法作品

    李国胜笔名山林,沈门七子中国书法家协会楷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书协培训中心教授导师工作室导师国家一级美术师第九届、第十一届全国展最高奖第五届、第六届兰亭奖佳作奖颜真卿书法的多元性与当代取法方向■ 李国胜颜真卿是我国书法史上一座丰碑,在后世产生深远影响。然而世人理解的“颜体”多为楷书,而且是规矩方正的那

  • 颜真卿早期楷书《王琳墓志》欣赏

    历史解密编辑:大众书法标签:楷书,唐朝,颜平原,褚遂良,颜真卿,书法家,王琳墓志,颜勤礼碑,多宝塔碑,国防部门,书法作品,麻姑仙坛记

    颜真卿《王琳墓志》早期楷书精品,2003秋出土于洛阳龙门镇张沟村,此碑全称《唐故赵郡君太原王氏墓志铭并序》,石灰岩质,纵90厘米、横90.5 厘米,碑后写有书写年代为:“开元廿九年记”,开元29年即公元741年。此碑历代皆无记载和描述,此前学者一度以为1997年偃师出土的唐《郭虚已墓志》为颜真卿最早

  • 徐敬业起兵反抗武则天,当朝宰相裴炎为何先掉了脑袋?

    历史解密编辑:娱乐计划儿标签:徐敬业,武则天,裴炎,宰相,李旦,国防政策,唐朝

    唐朝年间,唐高宗去世后,太子李显继位,是为唐中宗,但令人没想到的是,这个李显只当了55天的皇帝,就因为自己的一句戏言,而被母后武则天废黜,另立第四子豫王李旦为帝,是为唐睿宗。李旦虽然成了新帝,但武则天仍以太后的身份临朝称制,因为武则天早在唐高宗时期,就已协助唐高宗处理朝政,那一段历史是唐代乃至我国古

  • 武则天为什么击败徐敬业之后,下令改元垂拱?

    历史解密编辑:第一新闻聚料标签:宦官,皇帝,唐朝,武则天,徐敬业,唐文宗,汉元帝

    除了文化活动,不少帝王也用改元来庆祝在自己统治下取得胜利。这有些是实实在在的胜利,比如唐代武瞾于685年击败了起兵造反的徐敬业,认为从此可以“垂拱而治”,下令改元“垂拱”。建昭三年(前36),甘延寿、陈汤率军远征西域,诛匈奴郅支单于康居,取得汉匈战争的胜利,为了庆祝此次胜利,汉元帝下令改“建昭”为“

  • 徐敬业起兵反对武则天,一场浩大的讨伐运动为何变成政治闹剧?

    历史解密编辑:草莓文旅标签:徐敬业,武则天,骆宾王,宰相

    中国历史上,有一篇著名檄文,出自骆宾王之手。这篇檄文叫《讨武氏檄》,是徐敬业起兵反对武则天时,骆宾王为徐敬业所写。骆宾王以酣畅淋漓的文笔,把武则天骂得狗血淋头。此篇檄文,堪称中国历史檄文第一名篇。骆宾王位列初唐四杰,以文章名世。徐敬业是相国之孙、出身官宦世家,这两个人为何会结成政治同盟呢?这还得从骆

  • 重识薛家(四十)薛刚历史原型不仅有薛嵩,也有徐懋功之孙徐敬业

    历史解密编辑:秀才吃瓜标签:薛嵩,薛刚,薛家,唐朝,徐懋功,徐敬业,五代十国,女皇武则天

    薛刚反唐的故事是薛家将系列小说的后续,是以薛刚反唐拥护庐陵王李显为主题的故事创作。这个故事既采纳了当时唐朝时期的一些历史典故元素,又在神话基础上进行了发挥,算是比较好的薛家将续篇。因此这段故事在中国民间也非常受欢迎,在评书、戏剧、影视剧等各个领域都有改编著作。解析这个故事的组成,我们可以看到薛刚的身

  • 徐敬业是个悲剧人物,可他在唐朝的历史上,却起到了不一般的作用

    历史解密编辑:乡野的小宋标签:唐朝,皇帝,太宗,李治,徐敬业,唐王朝,女皇武则天

    唐朝著名谋臣徐茂公,曾经试图杀死自己的孙子徐敬业,最终却因故改变想法留下他一条性命。至于徐茂公为何会这样做?其实与他本人知晓“相关定律”有关。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如果您想知道,就让小编来为您揭秘:(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 武则天当皇太后时,徐敬业和骆宾王叛乱,真的是为匡复社稷吗?

    历史解密编辑:画个圈圈吧标签:武则天,徐敬业,骆宾王,中宗,李敬业

    从皇后到皇太后,武则天的地位更高了,肩上的担子也更重了。高宗在世时,她参预朝政,遇事尚可与皇帝商量,只要处理称旨,她就感到惬意;现在一切重要政务都要由她亲自决定。不过这在她看来,也没有什么了不起。最使她担心的,是她的政敌正在汇集力量,窥视方向,等待时机。他们对中宗被废,睿宗无权和武则天的临朝称制极为

  • 爷爷徐茂公为何要烧死徐敬业?

    历史解密编辑:读史标签:徐敬业,王世充,骆宾王,诸葛亮,武则天,李密

    文:唐风宋月(读史专栏作家)徐敬业,徐懋公(小说中的徐茂公)的孙子。从小跟着徐懋公南征北战,勇冠三军。其实准确来说,徐敬业不是徐懋公孙子,而是侄孙。徐懋公有个小弟弟,名叫徐感,十五岁那年跟着徐懋公在瓦岗山混,李密战败被王世充抓住了。王世充让他给他哥写信,让徐懋公也来投降,但是徐感拒绝了。我哥也是节义

  • 唐代契丹将领李楷固是一个怎样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钦点历史标签:辽朝,唐朝,唐代,李楷固,契丹人

    唐代契丹将领李楷固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极具传奇色彩的人物。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军事统帅,而且还具有强烈的文化底蕴和政治智慧。李楷固所处时代背景及其家世考述李楷固是唐代中期著名的将领之一,他所处的时代背景异常复杂。在他的早年,唐朝已经进入了衰落期,内部政治混乱,外部还要面临辽东、西域等地区的不断叛乱。李楷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