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二月的夜晚,气温有些低,但相比下午刮风的时候要好多了。饭后,与妻子携手到附近小公园转了一圈,夜色中那满树的玉兰花虽然看不十分清楚,却依然能嗅到沁人肺脾的花香。春夜总是带给人们一些美好的感觉。今天就学习一首与春夜有关的诗。虞世南是南北朝至隋唐时期的书法家、文学家、诗人、政治家,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也是唐太宗极为宠爱的重臣,唐太宗将当时富庶的永兴县划给虞世南作为封地。虞世南七十九岁那年春天,他在自己的封地度过。在一个花好月圆的春夜,他悠闲地漫步在自己的花园里,欣赏着眼前的美景,即兴创作了一首《春夜》。诗作原文如下:
春苑月裴回,竹堂侵夜开。
惊鸟排林度,风花隔水来。
这首诗的大意是:春天的夜晚,林苑里一派静谧,月亮在天空缓缓移动,月影徘徊。入夜,竹林掩映下的厅堂在夜色中缓缓打开。喧闹声惊起林间的宿鸟,掠过林子排行穿飞而去。隔着一溪春水,远远地,春风吹来阵阵花香。
虞世南这首《春夜》是一首抒怀五言绝句。整首诗主旨是描写春夜游园的景色。先是描写了春天傍晚的花园里,明月徘徊,月光下主人公缓步走出竹子环绕的厅堂,漫步在林苑里的形象;再写受惊的群鸟飞越树林,轻风隔水吹来阵阵花香,通过惊鸟和花香两个意象,描绘出一个优美浪漫的世界。从而为人们展现了一幅有着灵动鸟影、醉人花香的春夜园林图。全诗语言浅近,静谧清新,意境深远,用词精练,情景合一,感人至深,其突出特点是敏感而精准地捕捉住瞬间的美景,加以十分工巧的修辞渲染,表面上看从头到尾都是写景,实际上抒情的成分远大于写景,充分体现了唐诗重情韵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