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世民为什么会提出嫁个女儿给尉迟敬德的建议?是安抚还是试探?

李世民为什么会提出嫁个女儿给尉迟敬德的建议?是安抚还是试探?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垄疯堂主 访问量:3360 更新时间:2024/1/17 17:27:57

根据《资治通鉴》中的记载,唐太宗贞观十三年(公元639年)时,李世民曾提出过嫁一个女儿给尉迟敬德,但被其拒绝:

上又尝谓敬德曰:“朕欲以女妻卿,何如?”敬德叩头谢曰:“臣妻虽鄙陋,相与共贫贱久矣。臣虽不学,闻古人富不易妻,此非臣所愿也。”上乃止。

这个时候的尉迟敬德已经54岁了,他比李世民还要大13岁,且根据两人的言语可以 知道,尉迟敬德的正妻(发妻在隋朝大业九年时就病故,此时因是第二任妻子)依旧活着。

在这种情况下,李世民为何还要提出这样的建议?

曾有人质疑辈分问题,这个估计不在李世民的考虑范围中,他的女儿嫁给长辈,甚至是嫁给年龄比李世民还大的驸马,是有前科的。

根据历史记载,李世民的庶长女襄城公主和第九女东阳公主,就分别嫁给了高士廉和萧瑀的长子。

高士廉和萧瑀都是李世民的长辈,一个是长孙皇后的舅舅,一个是隋朝萧皇后(李世民应称呼为表婶)的弟弟。

他们的儿子跟李世民就是平辈,且高士廉和萧瑀都比李世民大23岁。按照古人正常的结婚、生子的年龄,这两家的两位驸马没准比李世民还要年长。

所以,李世民提出嫁女给尉迟敬德,不用顾虑辈分问题,并不是什么惊世骇俗的提议。

唯一让人不解的就是,在尉迟敬德正妻还活着的情况下,李世民提出嫁女。

知道人家老妻尚在,还提出这么个建议,唯一的可能就是在试探了,试探尉迟敬德的心性,试探他还有没有向上爬的动力。

至于试探的初衷,当然是对尉迟敬德不太放心了。

这也是因为,这位玄武门之变时的第一功臣有些嚣张跋扈了。

贞观六年(《旧唐书》中记载的是贞观八年),在一次宴会上,尉迟敬德持功自傲,因不满意宴席上的座次安排,殴打了劝解他的唐朝宗室李道宗,《资治通鉴》中记载:

同州刺史尉迟敬德预宴,有班在其上者,敬德怒曰:“汝何功,坐我上!”任城王道宗次其下,谕解之。敬德拳殴道宗,目几眇。

为此,李世民很生气,特意警告尉迟敬德,让他不要学西汉开国之初的韩信彭越,不是属于自己的东西,不要去争:

上不怿而罢,谓敬德曰:“朕见汉高祖诛灭功臣,意常尤之,故欲与卿等共保富贵,令子孙不绝。然卿居官数犯法,乃知韩、彭菹醢,非高祖之罪也。国家纲纪,唯赏与罚,非分之恩,不可数得,勉自修饬,无贻后悔!”

这样的语气相当严厉,尉迟敬德的行为,已经快突破李世民的底线了。

李世民的警告也让尉迟敬德:“由是始惧而自戢。”

尉迟敬德是否会因为这件事,对李世民心怀怨恨?谁也不知道,李世民也未必敢肯定。

另外,在贞观十三年,有人告发尉迟敬德要谋反,李世民为此向尉迟敬德提出了质问:

上尝谓敬德曰:“人或言卿反,何也?”对曰:“臣反是实!臣从陛下征伐四方,身经百战,今之存者,皆锋镝之馀也。天下已定,乃更疑臣反乎!”因解衣投地,出其瘢痍。上为之流涕,曰:“卿复服,朕不疑卿,故语卿,何更恨邪!”

随后没过多久,李世民就提出了嫁女给尉迟敬德。

从表面上看,这是一种安抚行为,实际上,李世民到底还是对尉迟敬德不放心,想看看已经54岁的他是否还有功名之心。

如果尉迟敬德真不顾一切的抛弃尚在的正妻,去娶公主,李世民反而要小心了,这证明尉迟敬德还想往上爬。

一个仗着功高骜不驯,功名之心又强的武将,未来真会成为大麻烦,李世民也不会真跟他结亲。

别说李世民不会杀功臣,他后来能因猜测就杀掉凌烟阁功臣之一的张亮,因一句谣言就杀掉李君羡,证明涉及到皇权的安全,他也是能对功臣动刀子的。

好在,尉迟敬德很聪明,毫不犹豫地拒绝了李世民的提议,并在四年后正式上书,要求退休养老,既让李世民放了心,也让自己得以善终。

参考文献:《资治通鉴》《旧唐书》

备注:本文所选用图片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更多文章

  • 尉迟敬德墓志,书法震撼!

    历史解密编辑:书法学府标签:昭陵,志文,墓志,并州,书法,唐朝,尉迟恭,尉迟敬德

    唐名将尉迟敬德,是中国历史上妇孺皆知的传奇人物,两《唐书》中均有传。尉迟敬德“朔州善阳(今山西朔县)人”。敬德戎马一生,在李唐建国统一战争及玄武门政变中功绩显赫,深受唐太宗李世民赏识和器重。高宗显庆三年(658)十一月二十六日,寿终于长安隆政里,年74岁,陪葬昭陵。敬德墓位于陕西省礼泉县烟霞镇街道,

  • 古人和蚊子的战争:庄子通宵不寐,欧阳修写憎蚊,孟郊忧国忧民

    历史解密编辑:盗夢影剧馆标签:庄子,欧阳修,孟郊,憎蚊,蚊子,陆游

    随着秋天到来,蚊子不仅没有收敛,反而愈发活跃,愈发凶狠。面对百无一用又吵又咬人的蚊子,古代的诸位大佬们还能诗兴大发吗?答案是肯定的,真正的诗人,无论是寒冬还是酷暑,无论是一手包还是一腿包,都无法阻止他们写诗的灵感泉涌而出。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古人们和蚊子的“诗意”故事。不过即便是面对仕途不顺亦或是家境贫

  • 诗词大会考道趣题,蒙曼调侃李白孟郊不好好上班,却点名表扬杜甫

    历史解密编辑:东北老刘标签:杜甫,李白,孟郊,蒙曼,诗词,范仲淹

    若是以为《中国诗词大会》只是一档比背诗的节目,那显然就低估了命题组专家的能力。随便给大家举一个例子,节目中有这样一道题:郭靖在行走江湖的过程中,有可能遇到哪位英雄?答案A.文天祥 B.岳飞 C.辛弃疾节目组给的答案是A。这期节目下来,不少金庸武侠迷专门发帖讨论。因为金庸小说里没有写过郭靖的生卒年,大

  • 苦寒吟·孟郊

    历史解密编辑:诗文漫步标签:青苍,冷光,正阳,诗人,唐朝,苦寒吟,吟·孟郊

    天寒色青苍,北风叫枯桑。厚冰无裂文,短日有冷光。敲石不得火,壮阴夺正阳。调苦竟何言,冻吟成此章。

  • 故事:写《游子吟》的孟郊,如何用1个下联,让钦差冒了冷汗?

    历史解密编辑:老胡胡侃电影标签:孟郊,游子吟,大红,钦差,下联,上联

    孟郊被人称为“诗囚”,或许很多人还是听这个名字,总觉得很熟悉,但没记起来他是谁?那小编就说下他作的一首诗,你肯定就知道了!“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个《游子吟》就是他的诗!被世人称为“诗囚”的孟郊,从小就十分的聪明,文采斐然,今天,我们讲的是小孟郊

  • 古怨别·孟郊

    历史解密编辑:诗文漫步标签:孟郊,心曲,明月,天涯,古怨别·孟郊

    飒飒秋风生,愁人怨离别。含情两相向,欲语气先咽。心曲千万端,悲来却难说。别后唯所思,天涯共明月。

  • 清 钱界 孟郊游华山云台观

    历史解密编辑:京师书苑标签:倪瓒,梅花,钱界,竹石,水仙

    听说转发文章会给你带来好运钱界,清康熙-乾隆间画家。字主恒,号晓村,陈书(女)次子。雍正七年(一七二九)以诸生举授醴泉知县,迁施南府同知。幼学其母写生,未竟其业,后改画山水。中年见倪瓒细竹怪石,爱而习之,生硬多逸致,绝无烟火气。以竹石、梅花、水仙见长。其梅花水仙疏秀澹墨,清芬绝尘。释文华岳独灵异,草

  • 孟郊:春风得意马蹄疾下的悲情人,一首《游子吟》抒尽人间母子情

    历史解密编辑:蔷薇凋零标签:孟郊,游子吟,贾岛,韩愈,苏轼,韦应物

    孟郊:万事有何味,一生虚自囚在文学史上说到唐诗时,有个非常著名的词叫“郊寒岛瘦”,说的是孟郊和贾岛简啬孤峭的诗歌风格,此语出自大文豪苏东坡,因其形象生动,故而被历代奉为圭镍。苏东坡这句话将二人是死死地捆绑在一起了,二人实在有很多的相同点,二人都是遭际不遇,官职卑微,一生穷困,一生苦吟,而且都是死后由

  • 唐代“诗囚”孟郊:早年失意三峡情,绝唱“峡哀”鬼神惊

    历史解密编辑:陈红花减脂好物标签:孟郊,峡哀,诗人,诗文,盛唐,中唐

    这首诗,一直被作为自古以来进行“孝”道教育的作品,便是三岁小儿也能朗朗上口而读,成为千古传诵而是浅俗易懂的名篇。而这首诗,却是一直倡导诗风复古,且大量诗歌作品苦寒艰涩的中唐诗人孟郊的作品,用了他少有的白话俗语入诗,饱含感情地描写了母亲对于自己的慈爱与呵护。安于清贫不愿为官孟郊出生一个家境贫寒的小吏之

  • 所谓“八山一水一分田”指的就是贵州孟郊所说天下有山半在贵州

    历史解密编辑:奇遇旅标签:孟郊,金顶,唐朝,诗人,梵净山,黔灵山,峨眉山,织金洞,贵州省,黄果树瀑布

    所谓“八山一水一分田”,指的就是贵州,正如唐代大诗人孟郊所说,“古语曰:天下有山,半在贵州。“这里,是山的王国。范静、黔灵山、万峰林、斗篷山、云台山、韭菜坪等等。如果说山是贵州刚毅的轮廓,水是贵州温柔的肌肤,世界独一无二的黄果树瀑布,世界地质公园的织金洞,荔波张江的美景等等,再加上独特的原生态少数民